CN212057691U -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7691U
CN212057691U CN202020290485.3U CN202020290485U CN212057691U CN 212057691 U CN212057691 U CN 212057691U CN 202020290485 U CN202020290485 U CN 202020290485U CN 212057691 U CN212057691 U CN 212057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guide
rollers
guide bar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04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陈良锐
赵帅
张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04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7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7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7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其中,滚轮导轨装置用于空调器,滚轮导轨装置包括导杆及滚轮组件;导杆的一端用于与第一部件相连接;滚轮组件安装于第二部件,滚轮组件包括多组侧滚动体,多组侧滚动体沿导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导杆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第二部件可沿导杆相对第一部件移动。本实用新型滚轮导轨装置能够在提供导向的同时有效降低运动噪音。

Description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中会使用到很多的推动装置,应用到空调的门板推动、气流推动板的推动、部件的推出等。且在门板、推板的推动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构运行平稳性,通常会设置导向结构,如滑槽滑轨,滑动导杆等,然而此种导向方式会存在摩擦阻力大、噪音大等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滚轮导轨装置,旨在解决空调器的导向结构摩擦阻力大、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滚轮导轨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其中,所述滚轮导轨装置用于空调器,所述滚轮导轨装置包括导杆及滚轮组件;
所述导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相连接;
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组侧滚动体,多组所述侧滚动体沿所述导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导杆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所述第二部件可沿所述导杆相对所述第一部件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设有供所述导杆穿设的移动通道,多组所述侧滚动体安装于所述滚轮安装座,且围绕所述移动通道内壁面的周向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滚动体包括滚轮,所述移动通道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滚轮轴,每一所述滚轮轴上至少套设有一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面与所述导杆的周侧面滚动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滚动体包括滚珠,所述移动通道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滚槽,每一所述滚珠对应安装于一所述滚槽,且所述滚珠部分凸出所述滚槽以滚动抵接所述导杆的周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侧滚动体的数量与所述导杆的侧壁面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一组所述侧滚动体对应抵接一所述导杆的侧壁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所述侧滚动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滚轮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滚轮,两所述第一侧滚轮夹设所述导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两所述第二侧滚轮夹设所述导杆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杆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设有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侧滚轮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内;和/或,
所述导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设有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侧滚轮置于所述第二导轨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滚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轮,且多个滚轮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侧滚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轮,且多个滚轮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多组所述侧滚动体沿所述导杆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滚动体的外表面由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和/ 或,所述导杆的外壁面设有软胶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滚轮导轨装置;
所述滚轮导轨装置包括导杆及滚轮组件;
所述导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相连接;
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组侧滚动体,多组所述侧滚动体沿所述导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导杆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所述第二部件可沿所述导杆相对所述第一部件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及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涡环发生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气流推动组件及驱动装置;
所述壳体为所述第二部件,所述壳体包括风筒和集流件,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风筒包括周壁面和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底壁面,所述周壁面和/或所述底壁面开设有换气口,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集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风筒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所述气流推动组件为所述第一部件,所述气流推动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气流推动组件在所述底壁面与所述送风口之间往复移动,以周期性的推动气流由所述送风口吹出。
本实用新型滚轮导轨装置通过使得导杆的一端用于与空调器的第一部件相连接,滚轮组件安装于空调器的第二部件,滚轮组件包括多组侧滚动体,多组侧滚动体沿导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导杆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第二部件可沿导杆相对第一部件移动。如此,使得空调器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导杆及滚轮组件相连接,且滚轮组件在沿导杆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也带动第二部件的导向移动。则一方面能够为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运动提供导向,另一方面由于滚轮组件与导杆之间的摩擦力小,从而能够减少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相对运动的噪音,且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滚轮导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滚轮导轨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涡环发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涡环发生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涡环发生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涡环发生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滚轮导轨装置 121c 第二侧滚轮 310 壳体
110 导杆 122 滚轮安装座 311 风筒
111 第一导轨 122a 移动通道 311a 出风口
112 第二导轨 122b 卡持槽 311b 换气口
120 滚轮组件 123 软胶片 312 集流件
121 侧滚动体 130 橡胶脚垫 312a 送风口
121a 滚轮 200 外壳 320 气流推动组件
121b 第一侧滚轮 300 涡环发生装置 330 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滚轮导轨装置100及空调器。
该空调器可为移动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器、落地式空调器等。空调器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下文的滚轮导轨装置100。该滚轮导轨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下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下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下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空调器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很多。如,一些空调器使用推动组件推开面板或门体。则第一部件可以为面板或门体,第二部件可以为空调器的主体、壳体或支架等能够供滚轮组件120安装的结构。另一些空调器中也有使用推动组件推动气流的流动。则第一部件为推动组件,第二部件为空调器的主体、壳体或支架等能够供滚轮组件120安装的结构。在一些多功能的空调器中,还可能具有加湿装置、净化装置等,则在一些情形下,需要推拉一些组件,如推开加湿装置的盖体、净化装置的门体等,则第二部件可以为加湿装置或净化装置的主体,第一部件可以为加湿装置的盖体或净化装置的门体。通过使用以下的滚轮导轨装置100连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在为两者的相对运动提供导向的同时减小两者的运动摩擦力,从而降低运动噪音,且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8所示,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200及可活动地安装于外壳200的涡环发生装置300,涡环发生装置300包括壳体310、气流推动组件320、驱动装置330。壳体310为第二部件,壳体310包括风筒311和集流件312,风筒311的一端设有出风口311a,风筒311包括周壁面和与出风口311a相对的底壁面,周壁面和/或底壁面开设有换气口311b,集流件312安装于出风口311a,集流件312上设置有与风筒 311连通的送风口312a,送风口312a的过风面积小于出风口311a的过风面积。气流推动组件320为第一部件,气流推动组件320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310 内,驱动装置330用于驱动气流推动在底壁面与送风口312a之间往复运动,以周期性的推动气流由送风口312a吹出。
在本实施例中,涡环发生装置300具体可以安装在外壳200上,也可以安装在外壳200内。且涡环发生装置300的风道与外壳200内的换热风道可以连通,也可以不连通。壳体310的内腔形成涡环风道,壳体310的形状可以为直筒形、弯折筒型,其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异形等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涡环风道的整体形状及其截面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气流推动组件320整体的形状大致与壳体310的内腔形状相适配,且尺寸略小于壳体310的内腔的横截面尺寸,从而使得气流推动组件320可在壳体310内沿其轴向活动。气流推动组件320 具体可以在风筒311内轴向移动。气流推动组件320可以为活塞、推板,也可以由推板及设置在推板周缘的薄膜组合而成,只需能够推动壳体310内的气流,使得送风口312a吹出涡环即可,在此不对气流推动组件320的结构进行具体限定。开设换气口311b能够便于气流推动组件320朝远离送风口312a 的一侧移动。
滚轮导轨装置100的滚轮组件120具体可以安装在风筒311的底壁面上。驱动装置330可以包括电磁驱动件,通过电磁驱动件的通断电来驱动气流推动组件320做往复运动。驱动装置330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齿条的一端与气流推动组件320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气流推动组件320往复移动。还可使得电机仅驱动气流推动组件320往远离送风口312a的一侧移动,通过弹性复位件实现气流推动组件320朝靠近送风口312a的一侧复位移动。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得驱动装置330包括柔性带、线轮、弹性复位件、电机。电机驱动线轮带动柔性带回收,从而带动气流推动组件320往一侧移动,当电机停转时,柔性带松开,弹簧带动气流推动组件320回复移动。
换气口311b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也可是多个孔或微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换气口311b可以仅开设在风筒311的周壁面靠近底壁面的位置,也可以仅开设在底壁面上,还可以开设在周壁面和底壁面的交界处,当然,还可以在底壁面及周壁面上均开设换气口311b。出风口 311a、送风口312a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风筒311 大致呈筒状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集流件312为集流罩,集流罩自出风口311a向送风口312a呈渐缩设置。集流罩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等。为了降低风阻,集流罩大致呈圆筒状。通过使得集流罩自出风口311a向送风口312a呈渐缩设置,则集流罩能够对从出风口311a 送出的风进行集流,且使得涡环的产生和吹出更加顺畅。
在另一实施例中,集流件312为集流板,集流板安装于出风口311a,集流板上开设有送风口312a。集流板可以为盖设在出风口311a处的一块板,且通过在集流板上开设比出风口311a小的送风口312a,则气流从出风口311a 向送风口312a吹出时,由于集流板的部分阻挡作用,能够使得送风口312a 吹出的气流为涡环状。且集流板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流件312还可由几块板围合形成,通过在其中一块板上设置送风口 312a,同样可以实现形成涡环。集流件312还可以由集流板及集流罩组合形成,
集流件312与风筒31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当集流件312与风筒311分体成型时,集流件312与风筒311密封连接。当集流罩与风筒311一体成型设置时,以风筒311与集流件312相接处为界限,划分一虚拟的分界线,该分界线的一侧为风筒311,另一侧为集流件 312,而于分界线处形成有风筒311的出风口311a。无疑,该出风口311a的过风面积大于集流件312的送风口312a的过风面积。集流件312与风筒311 的外壁面的延伸方向可以一致,即两者的外壁面的长度延伸线呈一条直线,此时,涡环送风部为一个完整无转接线的形状。集流件312与风筒311的外壁面的延伸方向可以不一致,即两者的外壁面的长度延伸线呈夹角设置,此时,集流件312与风筒311的连接处会形成有一转接线。
通过使得送风口312a的过风面积小于出风口311a的过风面积,因此从出风口311a流向送风口312a的气流中,会有部分气流沿着集流件312的内壁面,然后从送风口312a周缘流出,另一部分气流则从送风口312a中部流出。将从送风口312a边缘流出的部分气流定义为边缘气流,将从送风口312a中部流出的气流定位为中部气流。那么,边缘气流因受到集流件312内壁面的阻力。相较于中部气流而言,流速更低。这种流速的差距,将导致气流从送风口312a 流出时,会产生涡环气流。在相同的风量下,涡环送风的方式能够实现定向、定点和远距离送风。且涡环在传送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空气发生热交换,涡环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温差不大,保证了涡环吹在人身上时不会产生明显的过冷或过热感觉,提升舒适性。
以下对用于上述空调器的滚轮导轨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 所示。
空调器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滚轮导轨装置100包括导杆110及滚轮组件120。导杆11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部件相连接。滚轮组件120安装于第二部件,滚轮组件120包括多组侧滚动体121,多组侧滚动体121沿导杆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导杆110 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第二部件可沿导杆110相对第一部件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导杆110的导向精确度更高,导杆110应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如木材、金属、硬质塑料等。导杆110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部件上,如通过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导杆110的一端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部件上,如通过螺钉连接、卡接、磁吸连接等连接方式。导杆110可以直接连接在第一部件上,也可以设置安装座间接连接在气流推动组件320。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还可以使得安装座设置为橡胶、硅胶等软质材料,则能够减少振动传递,吸音降噪。
具体地,侧滚动体121的数量可以为两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等。多组侧滚动体121沿导杆110的周向可以呈均匀分布、也可以呈一定规律分布,在此不做限定。侧滚动体121可以为滚轮121a,也可以为滚珠。则多组侧滚动体121可以全部为滚轮121a,也可以全部为滚珠,还可以部分为滚轮 121a,部分为滚珠。为了使得导杆110在多组侧滚动体121之间的移动更加平稳,可以使得多组侧滚动体121全部为滚轮121a或全部为滚珠。多组侧滚动体121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二部件上,也可以通过设置滚轮安装座122间接安装在第二部件上。通过多组侧滚轮121a夹持导杆110,使得导杆110相对滚轮组件120的移动更加平稳,且使得导杆110相对滚轮组件120的移动更加顺畅。每组侧滚动体121的滚轮121a或滚珠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多个滚轮121a或滚珠可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然,还可以在垂直导杆11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间隔的滚轮121a或滚珠。
可以理解的是,当滚轮组件120安装在第二部件上时,第二部件应设置有避让空间,以能够供导杆110穿设滚轮组件120,进而使得滚轮组件120能够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如此,当滚轮组件120带动第二部件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第二部件与导杆110之间为滚动摩擦,相比于导杆110直接与第二部件滑动连接而言,减小了导杆110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在使得第二部件沿导杆110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更加顺畅的同时有效了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滚轮导轨装置100通过使得导杆110的一端与空调器的第一部件相连接,滚轮组件120安装于空调器的第二部件,滚轮组件120包括多组侧滚动体121,多组侧滚动体121沿导杆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导杆 110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第二部件可沿导杆110相对第一部件移动。如此,使得空调器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导杆110及滚轮组件120相连接,且滚轮组件120在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也带动第二部件的导向移动。则一方面能够为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运动提供导向,另一方面由于滚轮组件120与导杆110之间的摩擦力小,从而能够减少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相对运动的噪音,且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滚轮组件120还包括滚轮安装座122,滚轮安装座122 设有供导杆110穿设的移动通道122a,多组侧滚动体121安装于滚轮安装座122,且围绕移动通道122a内壁面的周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安装座122用于供侧滚动体121安装,且安装于空调器的第二部件。相比于将多个侧滚动体121直接安装在第二部件上,使得滚轮组件120模块化,从而便于滚轮组件120整体的拆卸和更换。滚轮安装座122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软质材料制成,还可以使得滚轮安装座122的部分为硬质材料,部分为软质材料。滚轮安装座122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安装在第二部件上。可以理解的是,滚轮组件120的多组侧滚动体121设置在移动通道122a的周侧壁,从而使得导杆110在滚轮安装座122内移动时,与其内部的滚轮121a滚动抵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6及图7,滚轮导轨装置100还包括橡胶脚垫130,滚轮安装座122上设有供橡胶脚垫130卡设的卡持槽122b,滚轮安装座122通过橡胶脚垫13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部件上。橡胶脚垫1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为三个、四个、六个等,且多个橡胶脚垫130 围绕滚轮安装座122的周向间隔设置。为了使得滚轮安装座122的安装更加稳定,可使得多个橡胶脚垫130沿滚轮安装座122的周向均匀分布。将橡胶脚垫 130卡持在卡持槽122b内,进而安装在滚轮安装座122上。橡胶脚垫130与壳体310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部件上。使得滚轮安装座 122通过橡胶脚垫130固定在第二部件上,则能够进一步减振降噪。橡胶脚垫 130具体可以设置为三面开口、三面包裹的结构。也即,在橡胶脚垫130的侧壁面上设置内凹槽,使得橡胶脚垫130具有上下两包裹面及外侧包裹面。在安装时,通过将该内凹槽卡接在滚轮安装座122的卡持槽122b的边沿,上下包裹面分别与滚轮安装座122的上下表面抵接,外侧包裹面抵接卡持槽122b的内壁面。如此,使得橡胶脚垫130与滚轮安装座122的卡接更加紧密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橡胶脚垫130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滚轮安装座122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侧滚动体121包括滚轮121a,移动通道122a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滚轮轴,每一滚轮轴上至少套设有一滚轮121a,滚轮121a的滚动面与导杆110的周侧面滚动抵接。滚轮轴与滚轮121a可以固定连接,则使得滚轮轴可在滚轮安装座122内转动。滚轮121a也可以相对滚轮轴转动地套设在滚轮轴上,此时,滚轮轴固定安装在滚轮安装座122上。滚轮轴可以仅套设一个滚轮121a,也可以在滚轮轴的两端各套设一个滚轮121a,则该滚轮轴可以使得两个滚轮121a同时转动。通过使得滚轮121a套设在滚动轴上,且滚动方向一致,则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多个滚轮121a的滚动一致性。可以理解的是,滚轮121a在滚轮安装座122内应具有转动空间,可在滚轮安座122上开设避让槽进行避让。
在另一实施例中,侧滚动体121包括滚珠,移动通道122a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滚槽,每一滚珠对应安装于一滚槽,且滚珠部分凸出滚槽以滚动抵接导杆 110的周侧面。该滚珠可以为球形滚珠、圆柱形滚珠或鼓形滚珠等。只需能够实现相对导杆110的长度方向滚动即可。滚珠安装在滚槽内,限制滚珠的移位,使得滚珠在滚槽内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导杆110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侧滚动体121的数量与导杆110的侧壁面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一组侧滚动体121对应抵接一导杆110的侧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10的横截面具体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如矩形、方形等、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使得侧滚动体121的组数与导杆110的侧壁面的数量相对应,且每组侧滚动体121对应一导杆110的侧壁面设置。如此,使得滚轮组件120的侧滚动体121滚动抵接每个导杆110的侧壁面,则多组侧滚动体121夹设导杆110时,能够从多个方向限位导杆110,从而保证第二部件仅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移动,避免第二部件在垂直导杆110的长度方向上的晃动,进而使得导杆110加滚轮组件120的导向方式更加精确和顺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使得导杆110的部分侧壁面对应设置有侧滚动体121。
具体地,请参照图1至图3,导杆110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侧滚动体121 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滚轮121b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滚轮121c,两第一侧滚轮121b夹设导杆1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两第二侧滚轮121c夹设导杆 110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使得导杆110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则使得侧滚轮121a在平面上移动,侧滚轮121a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且两组第一侧滚轮 121b及两组第二侧滚轮121c均能够关于导杆110的中心对称。从而使得第一侧滚轮121b及第二侧滚轮121c夹设导杆110时更加稳定,进而保证导杆110相对滚轮组件120的移动平稳性,使得导杆110的导向更加精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3,导杆110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设有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111,第一侧滚轮 121b置于第一导轨111内。第一导轨111可以由导杆110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上设置凹槽形成。第一导轨111也可以通过在导杆110的侧壁面上设置两相对的凸条,由凸条和导杆110的侧壁面围合形成。第一导轨111沿导杆110 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一侧滚轮121b置于第一导轨111内,则第一导轨111 能够为第一侧滚轮121b的移动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第一侧滚轮121b 的移动时发生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导杆1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设有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112,第二侧滚轮121c置于第二导轨112内。第二导轨 112可以由导杆1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上设置凹槽形成。第二导轨112也可以通过在导杆110的侧壁面上设置两相对的凸条,由凸条和导杆110的侧壁面围合形成。第二导轨112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二侧滚轮 121c置于第二导轨112内,则第二导轨112能够为第二侧滚轮121c的移动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第二侧滚轮121c的移动时发生偏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滚轮121b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轮121a,且多个滚轮121a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和/或,第二侧滚轮121c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轮121a,且多个滚轮 121a沿导杆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使得侧滚轮121a对导杆110的夹持限位效果更好,从而使得导杆110在滚轮组件120中的滑动更加顺畅和平稳。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杆110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多组侧滚动体121沿导杆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使得多组侧滚轮121a沿导杆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则保证导杆110相对滚轮组件120的移动平稳性,使得导杆110相对滚轮组件120的移动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滚动体121的外表面由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和/或,导杆110的外壁面设有软胶片123。硬质材料具体可以为木材、金属、硬质塑料等。软质材料可以为硅胶、橡胶等。软胶片123具体可以为橡胶片、硅胶片等。软胶片123可以完全包覆导杆110的外壁面,也可以仅在滚轮组件120的滚轮121a对应的移动路径上设置软胶片123。软胶片123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在导杆110的外壁面,也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连接在导杆110的外壁面。在导杆110设置有第一导轨111及第二导轨112的实施例中,软胶片123可以粘贴在第一导轨111及第二导轨112内。当导杆110 的外壁面设置软胶片123,或者滚轮组件120的外壁面由软质材料制成时,使得滚轮组件120在导杆110上移动时噪音更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滚轮121a的外壁面贴设或包覆软质或硬质材料,以满足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滚轮导轨装置,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导轨装置包括:
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相连接;以及
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组侧滚动体,多组所述侧滚动体沿所述导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导杆另一端的周侧面滚动抵接,以使所述第二部件可沿所述导杆相对所述第一部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设有供所述导杆穿设的移动通道,多组所述侧滚动体安装于所述滚轮安装座,且围绕所述移动通道内壁面的周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滚动体包括滚轮,所述移动通道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滚轮轴,每一所述滚轮轴上至少套设有一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面与所述导杆的周侧面滚动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滚动体包括滚珠,所述移动通道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滚槽,每一所述滚珠对应安装于一所述滚槽,且所述滚珠部分凸出所述滚槽以滚动抵接所述导杆的周侧面。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侧滚动体的数量与所述导杆的侧壁面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一组所述侧滚动体对应抵接一所述导杆的侧壁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所述侧滚动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滚轮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滚轮,两所述第一侧滚轮夹设所述导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两所述第二侧滚轮夹设所述导杆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设有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侧滚轮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内;和/或,
所述导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设有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侧滚轮置于所述第二导轨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滚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轮,且多个滚轮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侧滚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轮,且多个滚轮沿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多组所述侧滚动体沿所述导杆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滚动体的外表面由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导杆的外壁面设有软胶片。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滚轮导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涡环发生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气流推动组件及驱动装置;
所述壳体为所述第二部件,所述壳体包括风筒和集流件,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风筒包括周壁面和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底壁面,所述周壁面和/或所述底壁面开设有换气口,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集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风筒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所述气流推动组件为所述第一部件,所述气流推动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气流推动组件在所述底壁面与所述送风口之间往复移动,以周期性的推动气流由所述送风口吹出。
CN202020290485.3U 2020-03-10 2020-03-10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212057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0485.3U CN212057691U (zh) 2020-03-10 2020-03-10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0485.3U CN212057691U (zh) 2020-03-10 2020-03-10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7691U true CN212057691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0485.3U Active CN212057691U (zh) 2020-03-10 2020-03-10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7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401536T1 (de) Klimaanlage mit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CN106287970A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20367177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TW438953B (en) Blower, blower system and the blowing method of blower system
CN212057691U (zh) 滚轮导轨装置和空调器
CN111237872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708287B (zh) 导流装置以及空气净化器
CN211854202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237870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02213805A (ja) 脱臭、抗菌、集塵作用を伴うエアコン用風向変更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12029720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25620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54203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256208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54197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514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54204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77094U (zh)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057505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295957U (zh) 散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867239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200134957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932437B (zh) 用于空调导风的装置和空调
CN211041351U (zh) 一种空调遮风板
CN210832234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