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7094U -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7094U
CN211177094U CN201921863405.2U CN201921863405U CN211177094U CN 211177094 U CN211177094 U CN 211177094U CN 201921863405 U CN201921863405 U CN 201921863405U CN 211177094 U CN211177094 U CN 211177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rtex ring
air
ring generating
humidifying
pu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34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陈良锐
张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34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7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7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7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包括涡环发生装置以及加湿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具有送风口,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用以周期性地由所述送风口吹出涡环气流;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加湿装置用于产生加湿气流,并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的涡环发生组件不仅能够实现涡环送风,还能够对空气进行加湿。

Description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行业,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都是常规送风,经过加湿后的气流通过空调常规风口直接吹出。上述吹风方式吹出的气流是固定不变的,辐射范围短,送风距离短,人体具有明显的风感,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涡环发生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加湿空调器送风距离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涡环发生组件,包括:
涡环发生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具有送风口,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用以周期性地由所述送风口吹出涡环气流;以及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盒、雾化件及第一风机组件,所述加湿盒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雾化件设置于所述加湿盒内,用以将所述加湿盒内的液体雾化,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用以驱动雾化后的液体进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
可选地,所述加湿盒上开设有第一过风孔,所述涡环发生装置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孔,所述涡环发生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过风孔与所述第二过风孔的连接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风孔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柱,所述第二过风孔处设置有第二导流柱,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柱与所述第二导流柱。
可选地,所述加湿盒包括盒体及盖设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第一过风孔开设于所述盒盖上。
可选地,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安装的安装沉槽,所述安装沉槽的槽口盖设有风机压盖,所述第一过风孔开设于所述风机压盖上。
可选地,所述盒盖上开设有进风孔。
可选地,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盒、加湿件及第二风机组件,所述加湿盒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加湿件设置于所述加湿盒内,用以对流经所述加湿件的气流进行加湿形成加湿气流,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用以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
可选地,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和集流件,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送风口形成于所述集流件上并与所述风筒连通,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柔性件及推板,所述柔性件的外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连接,所述推板安装于所述柔性件;以及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周期性地驱动所述推板沿所述风筒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风筒内的气体从所述送风口吹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曲柄及连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壳,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活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曲柄周期性地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风筒的轴向前后移动,以带动所述推板前后移动。
可选地,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和集流件,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送风口形成于所述集流件上并与所述风筒连通,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柔性件及推板,所述柔性件的外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连接,所述推板安装于所述柔性件;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以周期性地驱动所述推板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以及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复位件用以驱动所述推板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推板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配合的的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在所述复位件施加于所述推板的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时,驱动所述推板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用以在所述复位件施加于所述推板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时,驱动所述推板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齿轮及齿条,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风筒,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齿条沿所述风筒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磁吸件安装于所述齿条的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呈圆筒状设置,所述加湿盒上设置供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安装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的外壁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涡环发生组件,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包括:
涡环发生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具有送风口,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用以周期性地由所述送风口吹出涡环气流;以及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盒、雾化件及第一风机组件,所述加湿盒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雾化件设置于所述加湿盒内,用以将所述加湿盒内的液体雾化,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用以驱动雾化后的液体进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湿盒与涡环发生装置连通,以使所述加湿装置内产生的加湿气流流入涡环发生装置内,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能够周期性地由送风口吹出涡环气流,如此,不仅能够实现涡环送风,使得送风距离更远,辐射范围更广,同时还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此外,通过在加湿装置内添加香薰等液体物质,还可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香薰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涡环发生组件的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涡环发生组件的涡环发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涡环发生组件的涡环发生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涡环发生部与驱动装置的装配细节图;
图7为图5中柔性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涡环发生组件的涡环发生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涡环发生部与驱动装置的装配细节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55528700000041
Figure BDA000225552870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涡环发生组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涡环发生组件,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包括涡环发生装置100以及加湿装置300。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具有送风口131,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用以周期性地由所述送风口131吹出涡环气流。所述加湿装置300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连通,所述加湿装置300用于产生加湿气流,并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先介绍涡环发生装置100的结构,然后再介绍加湿装置300的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涡环发生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及安装于所述壳体110的涡环发生部140。其中,所述壳体110包括风筒120和集流件130,所述风筒120的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122,所述集流件130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2,所述送风口131形成于所述集流件130上并与所述风筒120连通,所述送风口131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2的过风面积。
所述涡环发生部140包括涡环发生件,所述涡环发生件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131吹出。关于涡环发生件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件包括柔性件141及推板144,所述柔性件141的外缘与所述壳体110的内周壁连接,所述推板144安装于所述柔性件141。通过驱动所述推板14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移动,以对所述风筒120的气流产生扰动,使得由送风口131吹出的气体形成涡环,实现涡流送风,使得送风距离更远,辐射范围更广。在该实施例中,涡环发生件包括柔性件141和推板144,一方面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另一方面还可以快速驱动涡环发生件前后移动。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件包括柔性件141或者推板144,所述涡环发生件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131吹出即可。
关于驱动所述推板14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前后移动的方式有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板144前后移动。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装置和复位件180配合来驱动所述推板144前后移动。下文将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300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连通,将所述加湿装置300内产生的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并经由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的送风口131吹出,从而实现涡环送风的同时,还能对空气进行加湿。关于加湿装置3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湿盒310与涡环发生装置100连通,以使所述加湿装置300内产生的加湿气流进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能够周期性地由送风口131吹出涡环气流,如此,不仅能够实现涡环送风,使得送风距离更远,辐射范围更广,同时还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300包括加湿盒310、雾化件370及第一风机组件350,所述加湿盒310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连通,所述雾化件370设置于所述加湿盒310内,用以将所述加湿盒310内的液体雾化形成加湿气流,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50用以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300通过雾化件370将液体雾化来产生加湿气流。不是一般性的,所述加湿盒310用于储存液体,所述雾化件370用于将加湿盒310内的液体雾化。为了使得雾化件370的安装更加稳定,可以在所述加湿盒310的底部设置容置槽,以容置所述雾化件370。此外,通过在加湿盒310内添加香薰等液体物质,还可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香薰功能。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300还可以通过加湿件加湿形成加湿气流。例如,所述加湿装置300包括加湿盒310、加湿件及第二风机组件,所述加湿盒310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连通,所述加湿件设置于所述加湿盒310内,用以对流经所述加湿件的气流进行加湿形成加湿气流。具体地,所述加湿件可以是加湿棉,加湿帘等等。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用以驱动气流进入加湿盒310内,并流经所述加湿件,同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还用于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
下面将以所述加湿装置300通过将液体雾化来产生加湿气流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盒310上开设有第一过风孔331,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孔(图未示),具体地,所述风筒120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孔,和/或,所述集流件130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孔,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关于所述第一过风孔331和所述第二过风孔的形状也不做限定,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或者其它异形孔等等。所述涡环发生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过风孔331与所述第二过风孔的连接管34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风孔331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柱332,所述第二过风孔处设置有第二导流柱123。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柱332和所述第二导流柱123为内部中空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导流柱332和所述第二导流柱123的内部形成有过风通道。所述连接管340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柱332与所述第二导流柱123。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柱332和第二导流柱123,一方面便于所述连接管340与导流柱(第一导流柱332和第二导流柱123)之间的安装拆卸,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所述加湿装置300内雾化后的液体进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盒310包括盒体320及盖设于所述盒体320的盒盖330,所述第一过风孔331开设于所述盒盖330上。其中,所述盒盖330与所述盒体320可拆卸连接,如此以便于所述加湿装置300的拆装。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50主要用于驱动雾化后的液体进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也即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50可以包括抽风机或者鼓风机等。为了更好地安装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50,可在所述盒盖330上设置供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50安装的安装沉槽333,所述安装沉槽333的槽口盖设有风机压盖360,所述第一过风孔331开设于所述风机压盖360上。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50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一过风孔331设置,如此可以驱动加湿盒310内更多的雾化后的液体进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内,提高加湿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也可以不对应所述第一过风孔331设置,例如,所述第一过风孔331开设于所述盒盖330的其它位置。
另外,为了保持加湿盒310内气压平衡,所述盒盖330上还开设有进风孔334。其中,关于所述进风孔334的位置和形状均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31还用以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孔334进入所述加湿盒310内。
再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呈圆筒状设置,所述加湿盒310上设置供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安装的弧形槽321,所述弧形槽321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的外壁面。如此,可以使得涡环发生装置100与加湿装置300的连接固定更加稳定,同时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使得安装有该涡环发生组件的空调室内机2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当然,关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和加湿装置300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此。
下面将进一步对涡环发生装置100的驱动结构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50,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50用以周期性地驱动所述推板14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风筒120内的气体从所述送风口131吹出。
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50包括第一电机151、曲柄152及连杆154,所述第一电机151安装于所述壳体110,所述曲柄1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51的电机轴,所述曲柄15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15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144活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曲柄152周期性地驱动所述连杆15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前后移动,以带动所述推板144前后移动。
请参阅图6,所述曲柄1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51的电机轴转动连接,所述曲柄15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15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144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机151驱动装置150曲柄152转动,所述曲柄152转动可带动所述连杆15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推板14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前后移动。
具体地,所述连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144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15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155,所述推板144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155安装的安装部145。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155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然而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155也可以沿左右方向或者前后方向延伸等等。在此,只需要通过连杆154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推板144沿风筒120的轴向移动即可。
为了便于将所述第一转轴155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45,所述安装部145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安装座146,两所述安装座146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155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具体地,所述第一转轴155位于两所述安装座146之间,所述第一转轴155的一端安装于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155的另一端安装于另一安装孔。如此,一方面便于将所述第一转轴155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45上,另一方面也便于所述第一转轴155转动,进而能够更好地带动所述推板144前后移动。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在所述连杆154的另一端设置轴孔,在所述推板144上设置于所述轴孔适配的转轴。
为了避免所述连杆154在转动的过程中从所述安装部145中脱离出来,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涡环发生部140还包括与所述安装部145连接的限位压盖147,所述限位压盖147与所述推板144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一转轴155活动的活动间隙,所述限位压盖147上设有供所述连杆154穿过的穿孔148。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部140与所述限位压盖14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部140与所述限位压盖147可通过卡合方式连接等。所述连杆154穿设所述穿孔148,且可于所述穿孔148内转动。所述穿孔148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异形形状等。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所述连杆154上下晃动,可在上下方向对所述连杆154进行限位,具体地,可在所述连杆154的上侧或下侧设置限位凸台156,所述限位凸台156抵接于所述穿孔148的内壁面。例如,若所述限位凸台156设于所述连杆154的上侧,则所述限位凸台156抵接于所述穿孔148的上壁面;若所述限位凸台156设于所述连杆154的下侧,则所述限位凸台156抵接于所述穿孔148的下壁面。
另外,所述曲柄1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51的电机轴转动连接的方式也有多种,例如,所述连杆154的一端设置有轴套157,所述曲柄152上设有与所述轴套157适配的第二转轴153。又例如,所述连杆15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53,所述曲柄152上设有所述转轴适配的轴套157。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8和图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60以及复位件18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0用以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180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板144,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110,所述复位件180用以周期性地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推板144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64,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164磁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16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0用以在所述复位件180施加于所述推板144的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之间的磁吸力时,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180用以在所述复位件180施加于所述推板144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之间的磁吸力时,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0包括第二电机161、齿轮162及齿条163,所述第二电机161安装于所述风筒120,所述齿轮162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161的电机轴上,所述齿条163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162啮合,所述第二磁吸件165安装于所述齿条163的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164的一端。
所述第二电机161驱动齿轮162转动,齿轮162与齿条163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163沿风筒120的轴向移动,齿条163移动进而带动第二磁吸件165移动。当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所述复位件180施加于所述推板144的作用力时,所述电机通过齿轮162齿条163啮合能够带动所述推板144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所述复位件180施加于所述推板144的作用力时,所述复位件180能够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通过复位件180驱动推板144朝向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相比电机驱动推板144朝向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推动速度更快,且可以使所述推板144更加准确地复位至初始位置,复位效果更好,对电机的转速要求较低,进而使得整体的设计更加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中至少一者为电磁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中的其中一者为电磁铁,另一者为导磁材料,例如钢板或者铁板等等。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与导磁材料之间具有磁吸力,并且,当电磁铁与导磁材料之间的磁吸力大于所述复位件180施加于所述推板144的作用力,所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0能够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电磁铁与导磁材料之间的磁吸力消失,此时所述电磁铁与导磁材料之间的磁吸力为零,小于所述复位件180施加于所述推板144的作用力,此时所述复位件180能够驱动所述推板144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当然,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也可均为电磁铁。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为钢板,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为电磁铁。为了将第一磁吸件164安装于所述推板144上,可在所述推板144上设置安装槽149,所述第一磁吸件16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49内。具体地,所述安装槽149由所述推板144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一侧凹陷形成。关于所述安装槽149的形成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安装槽149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164的形状适配即可。
为了更好地将所述第一磁吸件164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49内,避免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推板144分离开,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还包括固定架170,所述固定架17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49的槽口,以将所述第一磁吸件164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49内。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架170包括固定部171,所述固定部171抵接于所述第一磁吸件164,所述固定部17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固定部171可以为板状、柱状或者其它异形形状。所述固定部17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可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直接接触,从而增大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与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之间的磁吸力。当然,所述固定部171上也可不设置该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17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71的远离所述第一磁吸件164一侧的导向部172,所述导向部172形成有沿所述风筒120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73。所述导向槽173的槽口背向所述送风口131设置,所述第二磁吸件165在所述复位件180的驱动下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可经由所述导向槽173的槽口进入所述导向槽173内,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二磁吸件165与所述第一磁吸件164准确对位,从而更好地发挥磁吸配合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所述第二磁吸件165更好地进入所述导向槽173内,可以使所述导向槽173沿所述第一磁吸件164朝向所述第二磁吸件165的方向呈扩口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180为弹簧,但并不限于此。所述风筒120上设置有沿所述风筒120轴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推板144上设有供所述导向杆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则导向杆为弹簧起到支撑及导向的作用,进而对推板144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杆沿所述推板144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多个导向杆可沿推板144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但不限于此。对应导向杆的数量,弹簧也为多个。设置多个导向杆及多个弹簧,使得导向及复位的效果更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部140还包括与所述推板144相连的压紧件,所述柔性件141夹设于所述推板144及所述压紧件之间,所述导向杆穿设所述压紧件设置,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压紧件连接。通过压紧件与推板144连接,且将柔性件141夹设于两者之间,如此,不仅使得柔性件141与推板144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在移动时,压紧件带动推板144一起沿导向杆的轴向移动,并可压缩弹簧,则增大了与导向杆的接触面积,使得导向更加稳固。压紧件可以为压环或压板,为了减轻整个涡环发生部140的重量,使得压紧件设计为压环的形式。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柔性件14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14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柔性件141呈环状设置,所述推板144安装于所述柔性件141的内孔中,并与所述柔性件141的内缘连接。具体地,所述推板144与所述柔性件141的内缘密封连接,利用所述柔性件141可变形的性能,在保证密封性的条件下使得推板144可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周期性地挤压所述风筒120内的气体,产生涡环气流;同时还能减少噪音。
请参阅图6和图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14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柔性件141呈筒状设置,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42及第二端143,所述推板144安装于所述第一端142,所述第二端143连接所述壳体110且呈开口设置,所述柔性件141自所述第一端142至所述第二端143呈渐扩设置。其中,柔性件141的第一端142可以呈敞口设置,也可以呈封口设置,不做具体限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所述柔性件141呈筒状设置,可以增大所述推板144的前后移动距离,使得推板144挤压壳体110内气体的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涡环送风距离更远。可选地,所述柔性件141可以为波纹状的筒状结构。
对于筒状结构的柔性件141而言,为了便于对柔性件141进行安装固定,可以在所述柔性件141的第一端142设置第一安装环,在所述柔性件141的第二端143设置第二安装环,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环连接所述推板144,所述第二安装环连接所述壳体110的内周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可以为硬质塑胶、硬质橡胶等硬质材料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板144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送风口131的过风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带动所述推板144沿所述风筒120的轴向移动,所述推板144会对风筒120内的气体产生扰动,并且当推板144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131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将风筒120内的气体经由送风口131送出。因此,推板144的横截面积会大幅度影响气体的送出速度及扰动程度。通过使得推板144的横截面积大于送风口131的过风面积,则能够保证推板144足够大的作用面积,进而提高送风口131吹出的气体速度和气流量,使得涡环吹的更远、辐射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200,该空调室内机200包括机壳210和涡环发生组件,所述涡环发生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空调室内机200可以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移动空调、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窗机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空调室内机200上,当然也可以与所述空调室内机200呈分体设置。下面将以涡环发生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调室内机200上为例进行介绍。所述空调室内机200包括机壳210,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210内。所述机壳210上设有第二进风口211及第二出风口212。其中,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的第一进风口12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1连通,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的送风口13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12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二进风口211可以是新风进风口和/或室内进风口。另外,所述机壳210上还可设置第三出风口213(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第三出风口213为常规出风口。
再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节省所述空调室内机200的内部空间,使得所述空调室内机2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所述加湿装置300设置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呈圆筒状设置,所述加湿盒310上设置供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安装的弧形槽321,所述弧形槽321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100的外壁面。当然,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200,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200连接。该空调室内机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环发生装置,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具有送风口,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用以周期性地由所述送风口吹出涡环气流;以及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加湿装置用于产生加湿气流,并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盒、雾化件及第一风机组件,所述加湿盒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雾化件设置于所述加湿盒内,用以将所述加湿盒内的液体雾化形成加湿气流,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用以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盒上开设有第一过风孔,所述涡环发生装置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孔,所述涡环发生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过风孔与所述第二过风孔的连接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风孔处设置有第一导流柱,所述第二过风孔处设置有第二导流柱,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柱与所述第二导流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盒包括盒体及盖设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第一过风孔开设于所述盒盖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安装的安装沉槽,所述安装沉槽的槽口盖设有风机压盖,所述第一过风孔开设于所述风机压盖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开设有进风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盒、加湿件及第二风机组件,所述加湿盒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加湿件设置于所述加湿盒内,用以对流经所述加湿件的气流进行加湿形成加湿气流,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用以将加湿气流导入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和集流件,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送风口形成于所述集流件上并与所述风筒连通,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柔性件及推板,所述柔性件的外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连接,所述推板安装于所述柔性件;以及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周期性地驱动所述推板沿所述风筒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风筒内的气体从所述送风口吹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曲柄及连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活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曲柄周期性地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风筒的轴向前后移动,以带动所述推板前后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和集流件,所述风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集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送风口形成于所述集流件上并与所述风筒连通,所述送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柔性件及推板,所述柔性件的外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连接,所述推板安装于所述柔性件;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推板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以及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复位件用以驱动所述推板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在所述复位件施加于所述推板的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时,驱动所述推板朝向远离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用以在所述复位件施加于所述推板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时,驱动所述推板朝向靠近所述送风口的方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齿轮及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风筒,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齿轮沿所述风筒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磁吸件安装于所述齿轮的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一端。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呈圆筒状设置,所述加湿盒上设置供所述涡环发生装置安装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面贴合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的外壁面。
15.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组件,所述涡环发生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CN201921863405.2U 2019-10-31 2019-10-31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1177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3405.2U CN211177094U (zh) 2019-10-31 2019-10-31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3405.2U CN211177094U (zh) 2019-10-31 2019-10-31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7094U true CN21117709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3405.2U Active CN211177094U (zh) 2019-10-31 2019-10-31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7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24823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20130045230A (ko) 날개가 없는 선풍기
US4007673A (en) Register with air-driven oscillating louvers
CN106152261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373764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675610U (zh) 加湿器
CN108954619B (zh) 桌面空调
WO2023065693A1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21037377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77094U (zh) 涡环发生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361853B (zh)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CN21083226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10127165A (ja) 送風装置
CN208918873U (zh) 一种塔扇
CN211177092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484283A (zh)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6744618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205448017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273134U (zh) 风道部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1529223B1 (ko) 송풍기 및 그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206160411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10832233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34443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832234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770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