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4893U -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54893U CN212054893U CN202020453866.9U CN202020453866U CN212054893U CN 212054893 U CN212054893 U CN 212054893U CN 202020453866 U CN202020453866 U CN 202020453866U CN 212054893 U CN212054893 U CN 2120548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valve body
- bottom cover
- valve
- central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包括阀体和衬套,阀体上设置阀体通孔;阀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衬套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在衬套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并且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相对进行旋转之后实现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在组装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时,需要保证至少三个螺钉在安装时的扭矩平衡,这种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废气阀的组装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废气阀的组装效率比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增压部件。涡轮增压器中通常包括废气阀,废气阀的阀体和底盖之间的间隙比较小;受到涡轮增压器的整体安装区域的影响,废气阀的底盖上设置至少三个通孔,废气阀的阀体上设置至少三个与通孔所对应的螺纹沉孔,再通过至少三个螺钉将至少三个通孔和至少三个沉孔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在组装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时,需要保证至少三个螺钉在安装时的扭矩平衡,这种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废气阀的组装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废气阀的组装效率比较低;以及,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组装,有可能造成其中一个螺钉的扭矩相对于其余螺钉的扭矩不相同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废气阀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在组装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时,需要保证至少三个螺钉在安装时的扭矩平衡,这种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废气阀的组装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废气阀的组装效率比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包括阀体和衬套,所述阀体上设置阀体通孔;所述阀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所述衬套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所述衬套插入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转动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所述阀体通孔内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为所述衬套上的外螺纹;所述衬套插入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衬套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阀体通孔的所述内螺纹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转动的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分别设置为右旋螺纹;或者,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分别设置为左旋螺纹。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底盖通孔;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阀体通孔的内直径;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通孔处,所述底盖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阀体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通孔和所述阀体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上设置隔热片安装孔;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且大于或等于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通孔的内直径;所述隔热片设置在所述底盖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底座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的所述外螺纹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废气阀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的所述底盖通孔、所述隔热片的所述隔热片安装孔和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通孔;所述底盖将所述隔热片挤压在所述阀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阀体通孔处的旋转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衬套上的旋转卡凸;所述阀体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阀体通孔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上端、且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旋转卡槽由所述阀体通孔处沿着所述竖直方向向上的设置圆环侧壁,所述圆环侧壁的顶部沿着所述圆环侧壁向所述圆环侧壁的圆心设置圆环卡板;所述圆环侧壁的中心和所述圆环卡板的中心分别与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圆环卡板上设置至少两个缺口;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旋转卡凸设置在所述衬套的侧壁中部;所述旋转卡凸的位置和数量分别与所述圆环卡板上的所述缺口的位置和数量相同;所述衬套插入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衬套的所述旋转卡凸插入到所述圆环卡板上的缺口中,所述旋转卡凸旋和所述圆环卡板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可转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卡板和所述圆环侧壁之间设置楔形部件;所述旋转卡凸的一部分设置为楔形部;所述旋转卡凸的楔形部和所述楔形部件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可转动卡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底盖通孔;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旋转卡槽的内直径;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所述旋转卡槽处,所述底盖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阀体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通孔和所述阀体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上设置隔热片安装孔;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且大于或等于所述阀体的所述旋转卡槽的内直径;所述隔热片设置在所述底盖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底座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的所述旋转卡凸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废气阀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的所述底盖通孔、所述隔热片的所述隔热片安装孔和所述阀体的所述旋转卡槽;所述底盖将所述隔热片挤压在所述阀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在衬套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并且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相对进行旋转之后实现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在组装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时,需要保证至少三个螺钉在安装时的扭矩平衡,这种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废气阀的组装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废气阀的组装效率比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在组装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时,需要保证至少三个螺钉在安装时的扭矩平衡,这种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废气阀的组装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废气阀的组装效率比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参见图1,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包括阀体1和衬套2,阀体1上设置阀体通孔;阀体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衬套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衬套2插入阀体通孔内,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沿着阀体通孔的中心线转动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将阀体1和衬套2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以下相同),阀体通孔设置在阀体1的顶端,并且阀体通孔的开孔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互平行;衬套2的插入端能够沿着竖直方向插入到阀体通孔内。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阀体1的阀体通孔处,第二连接部件应当设置在衬套2的竖直方向的外壁上,当衬套2插入到阀体通孔时,衬套2的插入端应当分别穿过阀体1的第一连接部件和阀体通孔,衬套2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和阀体1的第一连接部件相对进行旋转,使得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可拆卸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通过在阀体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在衬套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并且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相对进行旋转之后实现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进行组装时,仅需要一次性的旋转紧固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需要多次旋钮螺钉而实现至少三个螺钉的扭矩平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组装时间显著的减少,从而提高了废气阀的组装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在衬套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并且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相对进行旋转之后实现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在组装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时,需要保证至少三个螺钉在安装时的扭矩平衡,这种废气阀的底盖和阀体的安装结构使得废气阀的组装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废气阀的组装效率比较低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依然可以通过人工组装的方式进行组装;在人工组装的过程中,仅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旋转紧固即可实现底盖和阀体之间的可拆卸固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组装,有可能造成其中一个螺钉的扭矩相对于其余螺钉的扭矩不相同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废气阀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第一连接部件设置为内螺纹结构,以及将第二连接部件设置为外螺纹结构。
具体的,参见图1,第一连接部件为阀体通孔内的内螺纹,第二连接部件设置为衬套2上的外螺纹;衬套2插入阀体通孔内,衬套2的外螺纹和阀体通孔的内螺纹沿着阀体通孔的中心线转动的螺纹连接。
其中,阀体通孔内设置内螺纹,能够使得阀体1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阀体 1和阀体通孔的内螺纹的加工。同理,衬套2的外螺纹能够使得衬套2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衬套2和外螺纹的加工。在实际组装阀体1和衬套2时,仅需要将衬套 2的插入端插入到阀体通孔内,并且将衬套2的外螺纹和阀体通孔的内螺纹以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为旋转中进行转动,即可实现衬套2和阀体1的螺纹连接。
优选的,内螺纹和外螺纹分别设置为右旋螺纹;或者,内螺纹和外螺纹分别设置为左旋螺纹。
其中,无论是将阀体通孔的内螺纹设置为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对于加工阀体1的加工工作都是比较简单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当知道加工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的方法,因而这里不再赘述。同理,将衬套2的外螺纹设置为与阀体1 所对应的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对于衬套2的加工都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是,若采用右旋螺纹结构,可以使得阀体1和衬套2的通用性提高。例如: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废气阀安装在不同型号的涡轮增压器中,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性习惯,通常采用向右旋拧的方式;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更换或检修废气阀时,可以简单并可靠的对废气阀的阀体1和衬套2进行拆卸,从而避免因为左旋螺纹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性习惯冲突导致的损伤阀体1 或衬套2的问题。
以及,若采用左旋螺纹结构,能够尽可能的避免非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废气阀造成的破坏。在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安装经验,在组装或拆卸废气阀的过程中,若旋拧的扭矩过大时,应当引起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怀疑,从而有动机向反向(由右旋方向转变为左旋方向)旋拧;而非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为普通人,在组装或拆卸废气阀的过程中,有可能在旋拧螺丝的扭矩过大时,依然保持同向旋拧,从而破坏螺纹结构。
优选的,参见图1,废气阀还包括底盖4,底盖4上设置底盖通孔;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或等于阀体通孔的内直径;
底盖4设置在阀体1的阀体通孔处,底盖通孔的中心线和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衬套2沿着底盖4至阀体1方向依次插入底盖通孔和阀体通孔。
其中,衬套2首先应当穿过底盖4的底盖通孔之后,在穿过阀体1、并与阀体 1上的阀体通孔的内螺纹连接;所以,衬套2的外螺纹的外直径应当小于底盖4通道内直径。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了实现衬套2的外螺纹能够顺利的穿过底盖通孔并与阀体通孔的内螺纹连接,需要将底盖通孔的孔直径设置为与阀体通孔的内螺纹的内直径相同,或者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阀体通孔的内螺纹的内直径,才能够使得衬套2的外螺纹顺利穿过底盖4、并与阀体1通道的内螺纹连接。这种设置可以避免底盖4的底盖通孔对衬套2的外螺纹产生破坏。
由于前面的方案中,底盖4、阀体1和衬套2之间采用了具有螺纹结构的连接方式,从而使得隔热片3相对于阀体1或底盖4的固定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底盖4将隔热片3压紧在阀体1上,从而实现隔热片3相对于阀体1或底盖4的固定。具体的,参见图1,废气阀还包括隔热片3,隔热片3上设置隔热片安装孔;隔热片安装孔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底盖通孔的孔直径、且大于或等于阀体1的阀体通孔的内直径;
隔热片3设置在底盖4和阀体1之间,隔热片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和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底座通孔的中心线共线;衬套2的外螺纹沿着底盖4至废气阀方向依次插入底盖4的底盖通孔、隔热片3的隔热片安装孔和阀体1的阀体通孔;
底盖4将隔热片3挤压在阀体1上。
其中,隔热片3的作用是阻隔阀体1内的介质热量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底盖4上。衬套2依次穿过底盖通孔、隔热片安装孔和阀体通孔之后,随着衬套2通过其外螺纹与阀体通孔的内螺纹的连接,从而使得底盖4逐渐的向阀体1方向进行挤压,最终使得隔热片3被底盖4挤压在阀体1上,从而实现隔热片3相对于底盖4或阀体1的固定。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第一连接部件设置为卡槽结构(图中未出示),以及将第二连接部件设置为卡凸结构(图中未出示)。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件为设置在阀体通孔处的旋转卡槽;第二连接部件为设置在衬套2上的旋转卡凸;
阀体1设置在竖直方向上,阀体通孔设置在阀体1的上端、且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旋转卡槽由阀体通孔处沿着竖直方向向上的设置圆环侧壁,圆环侧壁的顶部沿着圆环侧壁向圆环侧壁的圆心设置圆环卡板;圆环侧壁的中心和圆环卡板的中心分别与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圆环卡板上设置至少两个缺口;
衬套2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旋转卡凸设置在衬套2的侧壁中部;旋转卡凸的位置和数量分别与圆环卡板上的缺口的位置和数量相同;
衬套2插入阀体通孔内,衬套2的旋转卡凸插入到圆环卡板上的缺口中,旋转卡凸旋和圆环卡板沿着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可转动卡接。
其中,旋转卡槽的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或机加工一次成型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再用一次性机加工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当阀体1设置在车床上时,采用钻头的方式将旋转卡槽沿着轴心线方向(即阀体1 的阀体通孔的孔心线方向)一次性的将旋转卡槽的轴心线方向的开口和阀体通孔加工完成;更换钻头,将旋转卡槽的内部切削出槽部,从而使得旋转卡槽形成圆环卡板和圆环侧壁;再次更换钻头,在圆环卡板上加工出缺口即可。
与之对应的,衬套2上首先留有用于加工旋转卡凸的坯料部,将衬套2设置在车床上,对坯料部的外壁加工为圆形,更换砂轮或其他磨削工具,在圆形的坯料部上磨削处旋转卡凸即可。
当组装具有旋转卡槽的阀体1和具有旋转卡凸的衬套2时,将衬套2的插入端插入到阀体1的阀体通孔内,此时,衬套2的旋转卡凸由旋转卡槽的圆环卡板的缺口处插入到旋转卡槽内,并且旋转衬套2,使得旋转卡凸随之转动后,旋转卡凸与旋转卡槽通过摩擦力卡和连接。
优选的,圆环卡板和圆环侧壁之间设置楔形部件;
旋转卡凸的一部分设置为楔形部;
旋转卡凸的楔形部和楔形部件沿着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可转动卡接。
其中,设置在圆环卡板和圆环侧壁之间的楔形部件,其楔形面可以设置为相对于圆环卡板的底面倾斜;对应的,设置在衬套2上的旋转卡凸的楔形部的楔形面相对于圆环卡板的底面倾斜;楔形部件的楔形面和楔形部的楔形面应当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相互平行。
楔形部件和楔形部同样采用前述的一体式机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在旋转卡槽中设置楔形部件,以及在旋转卡凸上设置楔形部,可以使得旋转卡凸与旋转卡槽的接触面增大,从而提供更大的摩擦力,有利于旋转卡凸和旋转卡槽的卡和连接。
优选的,废气阀还包括底盖4,底盖4上设置底盖通孔;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或等于旋转卡槽的内直径;
底盖4设置在阀体1上的旋转卡槽处,底盖通孔的中心线和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衬套2沿着底盖4至阀体1方向依次插入底盖通孔和阀体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4上的底盖通孔的设置方式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底盖4上的底盖通孔的设置方式一致,其效果是避免旋转卡凸和底盖通孔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使得具有旋转卡凸的衬套2能够顺利的穿过底盖通孔;其余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前面的方案中,底盖4、阀体1和衬套2之间采用了具有旋转卡槽和旋转卡凸的连接方式,从而使得隔热片3相对于阀体1或底盖4的固定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优选的,废气阀还包括隔热片3,隔热片3上设置隔热片安装孔;隔热片安装孔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底盖通孔的孔直径、且大于或等于阀体1的旋转卡槽的内直径;
隔热片3设置在底盖4和阀体1之间,隔热片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和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底座通孔的中心线共线;衬套2的旋转卡凸沿着底盖4至废气阀方向依次插入底盖4的底盖通孔、隔热片3的隔热片安装孔和阀体1的旋转卡槽;
底盖4将隔热片3挤压在阀体1上。
其中,本实施例的隔热片3的作用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隔热片3的作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隔热片3的固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隔热片3 的固定方式相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衬套2与阀体1的连接方式不同;但是,二者之间的效果一致,都是通过底盖4将隔热片3挤压在阀体1上;其余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衬套,所述阀体上设置阀体通孔;所述阀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件,所述衬套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件,所述衬套插入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转动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所述阀体通孔内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为所述衬套上的外螺纹;所述衬套插入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衬套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阀体通孔的所述内螺纹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转动的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分别设置为右旋螺纹;
或者,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分别设置为左旋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底盖通孔;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阀体通孔的内直径;
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通孔处,所述底盖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阀体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通孔和所述阀体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上设置隔热片安装孔;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且大于或等于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通孔的内直径;
所述隔热片设置在所述底盖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底座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的所述外螺纹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废气阀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的所述底盖通孔、所述隔热片的所述隔热片安装孔和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通孔;
所述底盖将所述隔热片挤压在所述阀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阀体通孔处的旋转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衬套上的旋转卡凸;
所述阀体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阀体通孔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上端、且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旋转卡槽由所述阀体通孔处沿着所述竖直方向向上的设置圆环侧壁,所述圆环侧壁的顶部沿着所述圆环侧壁向所述圆环侧壁的圆心设置圆环卡板;所述圆环侧壁的中心和所述圆环卡板的中心分别与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圆环卡板上设置至少两个缺口;
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旋转卡凸设置在所述衬套的侧壁中部;所述旋转卡凸的位置和数量分别与所述圆环卡板上的所述缺口的位置和数量相同;
所述衬套插入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衬套的所述旋转卡凸插入到所述圆环卡板上的缺口中,所述旋转卡凸旋和所述圆环卡板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可转动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卡板和所述圆环侧壁之间设置楔形部件;
所述旋转卡凸的一部分设置为楔形部;
所述旋转卡凸的楔形部和所述楔形部件沿着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可转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底盖通孔;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旋转卡槽的内直径;
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所述旋转卡槽处,所述底盖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阀体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通孔和所述阀体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上设置隔热片安装孔;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底盖通孔的孔直径、且大于或等于所述阀体的所述旋转卡槽的内直径;
所述隔热片设置在所述底盖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隔热片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和所述阀体通孔的中心线与底座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衬套的所述旋转卡凸沿着所述底盖至所述废气阀方向依次插入所述底盖的所述底盖通孔、所述隔热片的所述隔热片安装孔和所述阀体的所述旋转卡槽;
所述底盖将所述隔热片挤压在所述阀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53866.9U CN212054893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53866.9U CN212054893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54893U true CN212054893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3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5386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4893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54893U (zh)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53866.9U patent/CN2120548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347800B2 (ja) | 回転式切削工具 | |
RU2630722C2 (ru) | Сверли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глубоких отверстий | |
US20080022500A1 (en) | Bearing and seal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1815595A (zh) | 用于刀夹具的冷缩装配套管 | |
CN212054893U (zh) |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阀 | |
US8157487B2 (en) | Cutting tool having bidirectional adjustment mechanism | |
BR112020000768B1 (pt) | Ferramenta de corte | |
TW202007491A (zh) | 工具殼體及其製造方法 | |
CN210909732U (zh) | 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 | |
EP3363569B1 (de) | Spann- oder greifeinrichtung | |
KR20090051704A (ko) | 절삭날 부착 링 | |
KR20050011676A (ko) | 축과 회전체의 체결구 | |
CN208051386U (zh) | 一种cnc加工中心刀具旋拧工装 | |
CN213730621U (zh) | 一种新型防爆电机薄壁端盖的车削夹具 | |
CN213969161U (zh) | 车用七芯插座壳体的钻孔夹具 | |
CN213185364U (zh) | 一种悬挂式电缆集合装置 | |
CN109175560A (zh) | 一种线切割夹具 | |
CN213105645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装置 | |
CN211759946U (zh) | Er夹头夹持装置 | |
CN213828770U (zh) | 一种电动棘轮扳手 | |
GB2297595A (en) | Fixing means | |
CN104024601B (zh) | 排气涡轮增压器 | |
US773760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 rotor to a motor drive shaft using cam fasteners | |
CN218533668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分体式刀柄 | |
JPH0143519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