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7750U -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7750U
CN212047750U CN202020380252.2U CN202020380252U CN212047750U CN 212047750 U CN212047750 U CN 212047750U CN 202020380252 U CN202020380252 U CN 202020380252U CN 212047750 U CN212047750 U CN 212047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frame
tongue
spacing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0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猴
李鹏
曹亭嘉
陆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b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0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47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7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7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旋转法兰后方形成限位舌,还包括用于确定限位舌转动位置的限位片,竖梁中轴限位片包括水平设置限位片身,限位片身的前部与车架竖梁的后端面固接,限位片身的中部开设供限位舌转动的限位槽,限位片身的后端中部向下后方延伸形成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与车架斜梁贴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月牙形的限位片与转向结构上的限位舌配合实现转向限位功能,相较传统结构接触面积更大,月牙形限位片上开设限位槽,不仅能实现左右转向限位,还能防止限位舌部分意外脱出,提高安全性能;同时限位片通过加强筋板与车架斜梁焊接固定,避免限位片部分松动,同时提高限位片部分的耐冲击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限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握把转向的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电动车等,通常需要在握把与车架的连接处安装转向限位结构,缺少转向限位结构时可能因转向过急、操作不当、车轮打滑等各种意外情况导致转向过度,使车把方向与行驶方向的夹角过大,造成车体失控,危害骑行者的安全。传统的转向限位结构包括与车架竖梁一体设计的圆弧件,圆弧件的两端向外伸出限位挡条,还包括一块与限位挡条配合的板体,当板体撞到限位挡条时,无法继续转向从而实现限位。但限位挡条与板体的接触不够紧密,容易滑脱;且板体容易因松动而脱离限位挡条的范围,使配合失效,导致车体转向限位功能失灵,引发意外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从而起到稳定的转向限位作用,且连接稳固,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包括车架竖梁,车架竖梁内穿设竖梁中轴,车架竖梁的后端面上固接车架斜梁,还包括与竖梁中轴下端配合的旋转法兰,旋转法兰与前叉上部固接,使旋转法兰和前叉上部随竖梁中轴同步转动,车架竖梁的下端与旋转法兰转动连接;车架竖梁的后端面为圆弧面,旋转法兰位于车架竖梁后方的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限位舌,限位舌为弧形片状结构;还包括用于确定限位舌转动位置的限位片,限位片包括水平设置限位片身,限位片身为月牙形结构,限位片身的前部与车架竖梁的后端面固接,限位片身的中部开设供限位舌转动的限位槽,限位片身的后端中部向下后方延伸形成加强筋板,加强筋板的上表面与车架斜梁的下表面贴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车架竖梁、限位片和车架斜梁均以竖梁中轴为中心对称设置;
限位片身的前部为形状与车架竖梁后端面相适配的弧面结构,限位片身的前部与车架竖梁的后端面焊合;
限位槽为形状与限位舌相适配的弧形槽,限位槽的槽宽大于限位舌的厚度;
限位槽的弧度范围为90°~110°;
加强筋板的上表面与车架斜梁的下表面焊合;
加强筋板与限位片身的厚度相同;
限位片身的厚度为6.5毫米~7.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月牙形的限位片与转向结构上的限位舌配合实现转向限位功能,相较传统结构接触面积更大,月牙形限位片上开设限位槽,不仅能实现左右转向限位,还能防止限位舌部分意外脱出,提高安全性能;同时限位片通过加强筋板与车架斜梁焊接固定,避免限位片部分松动,同时提高限位片部分的耐冲击性能。
限位片的结构设计:采用月牙形结构,中部开设与外周形状相适配的月牙形限位槽,限位舌伸入限位槽内,限位舌随着前叉转动,运动范围始终限制在限位槽内;
限位片的安全性设计:限位槽不仅为限位舌提供了左右限位点,还能在限位舌意外松脱的情况下提供前后支撑,起暂时的转向引导作用,给骑行者提供反应时间,提高骑行的安全性能;
限位片的连接方式:限位片的前端与车架竖梁焊接,限位片的后端通过加强筋板与车架斜梁焊接,能可靠固定限位片,同时通过焊接结构,将限位片受到的冲击力分散到车架竖梁和车架斜梁上,提高限位片的耐冲击性能,提升限位片的使用寿命;
限位片的更换与维护:限位片的月牙形结构不易因撞击而折断或损伤,当长期使用后,通过切割也能快速取下限位片,再次通过焊接将新的限位片与车架固接,而现有技术中限位片通常与车架竖梁一体式设计,缺少互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竖梁中轴;2、车架加强筋;3、车架竖梁;4、旋转法兰;5、前叉上部;6、限位舌;7、限位片;8、车架斜梁;
701、限位片身;702、限位槽;703、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竖梁3,车架竖梁3内穿设竖梁中轴 1,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上固接车架斜梁8,还包括与竖梁中轴1下端配合的旋转法兰4,旋转法兰4与前叉上部5固接,使旋转法兰4和前叉上部5随竖梁中轴1同步转动,车架竖梁3的下端与旋转法兰4转动连接;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为圆弧面,旋转法兰4位于车架竖梁3后方的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限位舌6,限位舌6为弧形片状结构;还包括用于确定限位舌6转动位置的限位片7,限位片7包括水平设置限位片身701,限位片身701为月牙形结构,限位片身701的前部与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固接,限位片身701的中部开设供限位舌6转动的限位槽702,限位片身701的后端中部向下后方延伸形成加强筋板 703,加强筋板703的上表面与车架斜梁8的下表面贴接。
车架竖梁3、限位片7和车架斜梁8均以竖梁中轴1为中心对称设置。限位片身701的前部为形状与车架竖梁3后端面相适配的弧面结构,限位片身701 的前部与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焊合。限位槽702为形状与限位舌6相适配的弧形槽,限位槽702的槽宽大于限位舌6的厚度。限位槽702的弧度范围为90°~ 110°。加强筋板703的上表面与车架斜梁8的下表面焊合。加强筋板703与限位片身701的厚度相同。限位片身701的厚度为6.5毫米~7.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安装限位片7,将限位舌6穿入限位槽702中,使加强筋板703的上表面紧贴车架斜梁8的下表面,同时限位片身701的前端紧贴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限位片身701呈水平设置。当车把转动时,竖梁中轴1带动前叉上部5和旋转法兰4转动,旋转法兰4带动限位舌6 转动。由于限位片7与车架竖梁3以及车架斜梁8固接,不会随车把转动,因此限位舌6在固定的限位槽702内转动,限位舌6的直径和弧度与车架竖梁3后端面的直径和弧度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只需要保证限位舌6在限位槽702内旋转时不会与车架竖梁3发生干涉。限位舌6运动到限位槽702两端时,被限位槽702卡住无法再旋转,实现限位功能。在意外情况下,设有限位舌6的旋转法兰4松动,由于有限位槽702前后壁面的支撑,旋转法兰4不会立刻脱开,能继续短暂保持与限位片7的配合,为骑行者提供反应时间。限位片7在受到限位舌6的冲击时,会将冲击力分散至车架竖梁3和车架斜梁8上,车架竖梁3和车架斜梁8的连接部外侧还设置车架加强筋2,进一步提高抗冲击能力。限位舌6边缘设计简易,在设计时基本无需考虑与限位片7发生打滑的可能,降低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包括车架竖梁(3),车架竖梁(3)内穿设竖梁中轴(1),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上固接车架斜梁(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竖梁中轴(1)下端配合的旋转法兰(4),所述旋转法兰(4)与前叉上部(5)固接,使旋转法兰(4)和前叉上部(5)随竖梁中轴(1)同步转动,车架竖梁(3)的下端与旋转法兰(4)转动连接;所述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为圆弧面,所述旋转法兰(4)位于车架竖梁(3)后方的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限位舌(6),所述限位舌(6)为弧形片状结构;还包括用于确定限位舌(6)转动位置的限位片(7),所述限位片(7)包括水平设置限位片身(701),所述限位片身(701)为月牙形结构,限位片身(701)的前部与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固接,限位片身(701)的中部开设供限位舌(6)转动的限位槽(702),限位片身(701)的后端中部向下后方延伸形成加强筋板(703),所述加强筋板(703)的上表面与车架斜梁(8)的下表面贴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竖梁(3)、限位片(7)和车架斜梁(8)均以竖梁中轴(1)为中心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身(701)的前部为形状与车架竖梁(3)后端面相适配的弧面结构,限位片身(701)的前部与车架竖梁(3)的后端面焊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02)为形状与限位舌(6)相适配的弧形槽,限位槽(702)的槽宽大于限位舌(6)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02)的弧度范围为90°~1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703)的上表面与车架斜梁(8)的下表面焊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703)与限位片身(701)的厚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身(701)的厚度为6.5毫米~7.5毫米。
CN202020380252.2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Active CN212047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0252.2U CN212047750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0252.2U CN212047750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7750U true CN212047750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9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0252.2U Active CN212047750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77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1397A (zh) * 2021-08-06 2021-10-12 浙江乐歌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置物架的支撑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1397A (zh) * 2021-08-06 2021-10-12 浙江乐歌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置物架的支撑柱
CN113491397B (zh) * 2021-08-06 2022-10-25 浙江乐歌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置物架的支撑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47750U (zh) 一种转向限位加强结构
CN104743021A (zh) 侧倾倒三轮机动车
CN112061284A (zh) 一种摇摆三轮车
CN207360480U (zh) 倒三轮转向侧倾机构
JP2004243912A (ja) 三輪式産業車両における操舵用車軸の揺動機構
CN210941165U (zh) 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
CN213057356U (zh) 一种具有中置电机和皮带轮传动机构的摇摆车
CN216861681U (zh) 滑板车
CN207274867U (zh) 一种新型四轮电动车
CN111301578A (zh) 磁性定位快捷折叠便携电动车
CN210503046U (zh) 一种滑板车的刹车机构及滑板车
TWI380923B (zh)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tricycle
CN216508727U (zh) 电动三轮车防倒装置
CN211519762U (zh) 一种自动转向自行车
CN216508806U (zh) 一种儿童电动扭扭车
CN216734619U (zh) 一种便携式滑板车
CN217575465U (zh) 一种电动车后双轮摇臂联动机构
CN213057355U (zh) 一种摇摆三轮车
CN211663377U (zh) 一种自动转向自行车
CN207859865U (zh) 叉车转向桥及叉车
CN206968753U (zh) 一种换向儿童推车
CN216734616U (zh) 一种平衡滑板车
CN213292499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CN212980451U (zh) 前叉组件、车体结构和骑行车辆
CN110254588B (zh) 稳态型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