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1933U -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1933U
CN212041933U CN201922127773.7U CN201922127773U CN212041933U CN 212041933 U CN212041933 U CN 212041933U CN 201922127773 U CN201922127773 U CN 201922127773U CN 212041933 U CN212041933 U CN 212041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ember
pie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77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77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41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1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1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及联动单元,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件及连接于第一夹持件的第一传动件,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件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传动件,联动单元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联动单元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每个第一夹持件与相应的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同时定位多个工件,定位准确,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加工精密度的提高,工件清洗、密集加工等工艺流程均需要对工件进行定位取放,由于作业环境空间狭窄、需要定位抓取的工件数量较多,现在大多进行人工定位作业,工作强度大,且定位不准确,定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定位工件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夹持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夹持单元及至少一个联动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夹持件及与至少一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持件及与至少一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联动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联动单元设于所述底座,每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向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联动单元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使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转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第一铰接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夹持段、第二铰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段和所述第二铰接段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之间及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滑动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至少一个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及所述第二传动件均能够沿相应的所述滑动件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单元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中部的转轴及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所述第一凸出部套设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抵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套设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凸出部与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每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设有第一连动件,所述第一连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设有第二连动件,每个所述第二连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连接段。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相对两端,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多个收容孔,所述联动单元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联动单元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收容孔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夹持机构及连接于所述夹持机构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传动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两夹持机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每一所述夹持机构的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上述夹持机构通过能够通过第一夹持单元移动,以带动联动单元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持单元移动,进而实现第一夹持单元与第二夹持单元相互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同时定位多个工件,定位准确,成本较低,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夹持装置中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夹持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夹持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97597010000031
Figure BDA0002297597010000041
Figure BDA000229759701000005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机构100,用于定位工件200。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件200大致呈U形,可以理解,工件200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I形,圆形,方形、多边形,但不限于此。
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2,夹持机构100包括底座10、至少一个联动单元20、至少一个第一夹持单元30、至少一个第二夹持单元40,联动单元20设于底座10,每个第一夹持单元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夹持件31及连接于第一夹持件31的第一传动件32,第二夹持单元4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持件41及连接于第二夹持件41的第二传动件42,每个第一夹持件31与相应的第二夹持件41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轴60转动连接,联动单元20一端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
第一传动件32向第一方向移动,使联动单元20相对底座1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件4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使第一夹持件31与第二夹持件41相对转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
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底座10可以省略,联动单元20中部可设于加工机器上,例如打磨机器或清洗机器。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见图3及图4,第一夹持件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311、第一铰接段312和第一连接段313,第一连接段313与第一传动件32连接,第二夹持件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夹持段411、第二铰接段412和第二连接段413,第二连接段413与第二传动件42连接,第一铰接段312和第二铰接段412通过连接轴60转动连接。
请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31和第二夹持件41均大致呈扁平夹指状,且第一连接段313及第二连接段413均设有定位孔61,第一连接段313及第二连接段413分别通过相应的定位孔61与第一传动件32、第二传动件42连接。
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大致呈矩形板状,底座10周侧设有多个收容槽11和收容孔12,联动单元20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收容孔12中,联动单元20的两端均延伸出收容孔12并分别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和第二传动件42,多个收容槽11分别位于底座10的相对两侧,第一夹持单元30及第二夹持单元40分别设于底座10的两侧且部分位于收容槽11中,底座10通过收容槽11将部分元件与工件隔离开。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板状,箱体状等。
请参见图3,联动单元20包括主体部21、设于主体部21中部的转轴22、及分别设于主体部21相对两端的第一凸出部23和第二凸出部24,转轴22远离主体部21的一端设于底座10上。主体部21位于收容槽11中,第一凸出部23和第二凸出部24延伸出收容槽11,第一凸出部23和第二凸出部24能够绕转轴22转动。第一凸出部23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第二凸出部24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21大致呈圆柱状,可以理解,主体部21可以为其他形状,如条状,椭圆状等。
第一传动件32设有第一卡持部322,第一卡持部322与第一凸出部23配合,第一凸出部23套设有第一转动件25,第一凸出部23与第一转动件25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25与第一卡持部322抵接;第二传动件42设有第二卡持部421,第二卡持部421与第二凸出部24配合,第二凸出部24套设有第二转动件26,第二凸出部24与第二转动件26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6与第二卡持部421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和第二转动件26均套设有轴承27,轴承27用于保证第一夹持单元30和第二夹持单元40的移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均呈方形板状,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均由两个矩形板拼合而成,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可为一体成型或多体拼合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2两端均设有卡槽321,第一传动件32靠近第一夹持件31的一侧设有多个收容孔323,第一连动件33的一端收容于收容孔323中。
第一传动件32靠近底座10的两端设有第一延伸部324,第一延伸部324沿垂直于底座10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传动件42靠近底座10的两端设有第二延伸部422,第二延伸部422沿垂直于底座10表面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单元30还包括设于第一传动件32和第一夹持件31之间的第一连动件33,每个第一连动件33一端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件31的第一连接段313,第二夹持单元40还包括设于第二传动件42和第二夹持件41之间的第二连动件43,每个第二连动件43一端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持件41的第二连接段413。可以理解,第一连动件33及第二连动件43的两端的连接方式及连接位置可依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例如,倾斜连接,垂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动件33和第二连动件43为销钉,第一传动件32和第二传动件42均设有多个收容孔323,第一连动件33和第二连动件43的一端分别收容于第一传动件32和第二传动件42相应的收容孔323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2与底座10之间及第二传动件42与底座10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滑动件34,其中,至少一个滑动件34的一端设于底座10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至少一个滑动件34的一端设于底座10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均能够沿相应的滑动件34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324、第二延伸部422配合滑动件34,能够限定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的移动范围。使第一传动件32移动至预设位置,第一延伸部324和第二延伸部422分别与滑动件34相抵持,以限制第一传动件32继续移动。
滑动件34包括支撑板341及连接于支撑板341的滑轮342,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能够沿滑轮342滑动。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件34可以为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当然滑动件34还可以为第一传动件32或第二传动件42设置的滚动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单元30和第二夹持单元40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第一夹持单元30和第二夹持单元40的数量可以依据工件的形状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轴60呈圆柱状,为一连接销钉,连接轴6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夹持件31与第二夹持件41的中部。
可以理解,连接轴60与第一夹持件31或第二夹持件41的连接位置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100还包括支撑单元70,所述支撑单元70包括第一支撑件71和第二支撑件72,第一支撑件71和第二支撑件72分别位于第一传动件32和第二传动件42的相对两端,且第一支撑件71和第二支撑件7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和第二传动件42。第一传动件32及第二传动件42能够在第一支撑件71及第二支撑件72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71和第二支撑件72均设有三个通孔711,第一支撑件71的其他两个通孔711均设有第一支撑杆712,两个第一支撑杆712的一端分别收容于两个通孔711中,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和底座10,第二支撑件72的三个通孔711均设有三个第二支撑杆721,三个第二支撑杆721的一端分别收容于三个通孔711中,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传动件42、底座10及第一传动件32。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夹持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夹持机构100及连接于夹持机构100的驱动单元50,驱动单元50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第一传动件32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300包括至少两夹持机构100,夹持装置300还包括连接件80,连接件80与每一夹持机构100的第一传动件32连接,驱动单元50与连接件80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80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件71的一个通孔711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单元50包括固定件51、驱动件52及驱动轴53,驱动件52连接于驱动轴53,驱动轴53连接于固定件51,连接件80连接于固定件51,驱动件52驱动驱动轴53移动,以带动固定件51及连接件80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单元30和第二夹持单元40联动,进而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同时定位多个工件,成本较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工与工件接触,改善车间作业环境,且可根据工件尺寸规格不同调整夹持机构100,具有可扩展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夹持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夹持单元及至少一个联动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夹持件及与至少一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持件及与至少一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联动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联动单元设于所述底座,每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向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联动单元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使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转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第一铰接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夹持段、第二铰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段和所述第二铰接段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之间及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滑动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至少一个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及所述第二传动件均能够沿相应的所述滑动件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单元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中部的转轴及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相对两端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所述第一凸出部套设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抵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套设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每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设有第一连动件,所述第一连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设有第二连动件,每个所述第二连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连接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相对两端,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多个收容孔,所述联动单元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联动单元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收容孔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9.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及连接于所述夹持机构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传动件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两夹持机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每一所述夹持机构的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CN201922127773.7U 2019-11-30 2019-11-30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Active CN212041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773.7U CN212041933U (zh) 2019-11-30 2019-11-30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7773.7U CN212041933U (zh) 2019-11-30 2019-11-30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1933U true CN212041933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8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7773.7U Active CN212041933U (zh) 2019-11-30 2019-11-30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1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7585B (zh) 定位装置
CA2629206C (en) A work holder device and a machine tool fitted with it
US20140144662A1 (en) Accessory clamping mechanism and power tool having the same
CA2530685A1 (en) Method and fixture for handling and processing die components
JP5806310B2 (ja) ワーク支持装置
US20090165247A1 (en) Hinge positioning apparatus
US20140183828A1 (en) Accessory clamping mechanism and power tool having the same
CN211991938U (zh) 定位夹具
CN212041933U (zh) 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CN104999301A (zh) 一种具有长条型工件专用夹具的机床加工中心
AU2017356632A1 (en) Battery receiving area
CN108284341B (zh) 一种装刀设备
CN210115724U (zh) 扩展刀库
CN219255223U (zh) 一种齿轮轴磨削夹具
CN208358987U (zh) 一种竹木加工机械用切割装置
KR102165418B1 (ko) 툴 매거진 시스템
CN21141492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工装夹具
CN213105246U (zh) 卡盘及激光切割设备
CN212947372U (zh) 定位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210046550U (zh) 定位夹具
CN20998658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的工件固定结构
CN208613470U (zh) 冲裁装置
CN212739738U (zh) 检测装置
CN112171336A (zh) 一种金属切削加工用的快速定位夹紧装置
TWI322732B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1162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building B07, zone B,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east side of Zhenxing Road, Hangko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51162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building B07, zone B,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east side of Zhenxing Road, Hangko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