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3256U -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33256U CN212033256U CN202020482056.6U CN202020482056U CN212033256U CN 212033256 U CN212033256 U CN 212033256U CN 202020482056 U CN202020482056 U CN 202020482056U CN 212033256 U CN212033256 U CN 2120332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riveting
- connecting piece
- protruding
- shaped bul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金属件铆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冲压形成第一弧形凸起,第二连接件上也冲压形成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嵌设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内,通过铆接挤压,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通过挤压延展与第一弧形凸起铆接在一起。本铆接结构不需要其他部件,只要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冲压相互装配然后铆接,铆接结构牢固,不仅实现了低成本而且铆接结构强度增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情况下,两金属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螺丝、焊接或者铆接。传统的铆接方法,是通过铆钉铆入在两个金属件的孔内,采用这种方式铆接,铆接成本较高,还有一种是将一个金属件上锻造处一个凸块,将其铆入到另一金属件的孔内,虽然该种方式减少了铆接组件降低了成本,但是,会造成连接不稳固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稳固且不增加铆接成本的金属件铆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冲压形成第一弧形凸起,第二连接件上也冲压形成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嵌设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内,通过铆接挤压,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通过挤压延展与第一弧形凸起铆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包括与第一弧形凸起凸起侧同侧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的第二弧形凸起的表面包括靠近第一弧形凸起的凸起面以及与凸起面相对的凹面,铆接前,所述凹面的顶点位置位于第一表面的外侧,且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连接件的厚度。
作为优选,铆接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均被部分压平,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的凹面的顶点位置位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表面的内侧。
作为优选,铆接前,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的宽度,铆接后,第二弧形凸起延展后,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大于凹腔的宽度,第二弧形凸起被夹持于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一连接件之间。
作为优选,铆接后,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成为梯形,且在梯形底部相互形成挤压。
一种采用上述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包括导电基座以及导电插套,所述导电基座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导电插套为所述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的导电插套通过上述的铆接结构铆接在导电基座上。
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冲压形成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弧形凸起通常为冲压撕裂形成的两侧贯通的弧形片,且第二弧形凸起形状尺寸配合于第一弧形凸起。冲压后,将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弧形凸起嵌入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内,即将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叠设在一起,然后通过铆接装置的挤压,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铆接在一起。上部铆接装置可采用普通形态冲头,底部铆接装置采用与弧形凸起相适配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铆接工装。
在铆接过程中,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均发生形变,铆接前,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的宽度,优选相等宽度,铆接后,第二弧形凸起延展后,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大于凹腔的宽度,则第二弧形凸起延展入第一弧形凸起两侧的贯通孔内,并同时将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进行压紧,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成为梯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拼接在一起,实现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铆接结构不需要其他部件,只要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冲压相互装配然后铆接,铆接结构牢固,不仅实现了低成本而且铆接结构强度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座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铆接结构铆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铆接结构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7所示,为一种金属件的铆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上冲压撕裂形成第一弧形凸起6,第二连接件上也冲压撕裂形成第二弧形凸起7,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即为两侧贯通的弧形片。第二弧形凸起7的形状与尺寸匹配于第一弧形凸起6,第二弧形凸起嵌设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内,即将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相互叠设装配在一起,如图2、3所示。第一连接件包括与第一弧形凸起凸起侧同侧的第一表面8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9,第二弧形凸起的表面包括靠近第一弧形凸起的凸起面10以及与凸起面相对的凹面11,凹面11的顶点位置位于第一表面8的外侧,且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如图3所示,第二弧形凸起7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的宽度,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基本上是等于第一弧形凸起的宽度。
铆接时,上部铆接装置可采用普通形态冲头,底部铆接装置采用与弧形凸起相适配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铆接工装。
如图5-7所示,通过铆接挤压,第二弧形凸起7通过挤压延展与第一弧形凸起6铆接在一起。铆接后,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均被部分压平,第二弧形凸起的凹面11的顶点位置位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表面8的内侧。在铆接过程中,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均发生形变,第二弧形凸起延展后,由如图4所示延展成为如图7,此时第二弧形凸起7的宽度大于凹腔的宽度,即第二弧形凸起延展伸入于第一弧形凸起两侧的贯通孔内,第二弧形凸起被夹持于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如图5所示,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成为梯形,在梯形底部相互形成挤压应力。即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拼接在一起,实现铆接。
本铆接结构不需要其他部件,只要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冲压相互装配然后铆接,铆接结构牢固,不仅实现了低成本而已铆接结构强度增强。
如图1所示,采用上述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包括导电基座2以及铆接在导电基座上的导电插套1,导电插套1通过铆接结构3铆接在导电基座2上,其导电基座上冲压形成第一弧形凸起,导电插套上冲压形成第二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嵌设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内,通过铆接挤压,第二弧形凸起通过挤压延展与第一弧形凸起铆接在一起,导电插套铆接在导电基座上。采用上述铆接结构,与有铆钉的铆接相比,可以省去铆钉部份成本和生产工艺成本,可以满足导电零件的温升检测,与普通的无铆钉铆接相比,此发明可以不受零件厚度影响铆接力度(扭力或拔出力)。
Claims (6)
1.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上冲压形成第一弧形凸起,第二连接件上也冲压形成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嵌设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内,通过铆接挤压,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通过挤压延展与第一弧形凸起铆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与第一弧形凸起凸起侧同侧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的第二弧形凸起的表面包括靠近第一弧形凸起的凸起面以及与凸起面相对的凹面,铆接前,所述凹面的顶点位置位于第一表面的外侧,且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连接件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铆接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均被部分压平,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的凹面的顶点位置位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表面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铆接前,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弧形凸起形成的凹腔的宽度,铆接后,第二弧形凸起延展后,第二弧形凸起的宽度大于凹腔的宽度,第二弧形凸起被夹持于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一连接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铆接后,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成为梯形,且在梯形底部相互形成挤压。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基座以及导电插套,所述导电基座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导电插套为所述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的导电插套通过所述的铆接结构铆接在导电基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82056.6U CN212033256U (zh) | 2020-04-06 | 2020-04-06 |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82056.6U CN212033256U (zh) | 2020-04-06 | 2020-04-06 |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33256U true CN212033256U (zh) | 2020-11-27 |
Family
ID=7348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82056.6U Active CN212033256U (zh) | 2020-04-06 | 2020-04-06 |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33256U (zh) |
-
2020
- 2020-04-06 CN CN202020482056.6U patent/CN2120332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4147754A1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リ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311939B2 (ja) | 雌端子の製造方法、及び、雌端子 | |
CN101433934A (zh) | 一种铆接方法 | |
CN212033256U (zh) | 一种金属件铆接结构以及采用该铆接结构的插座导电件 | |
CN210614887U (zh) | 一种铆接组件及连接片组件 | |
CN101875086A (zh) | 一种铆接方法 | |
CN105414437A (zh) | 一种使用软质铆柱的预压孔与铆压复合的板材连接方法 | |
CN111531045B (zh) | 一种金属件铆接工艺 | |
KR20140147617A (ko) | 비계파이프 연결용 쐐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9773045B (zh) | 一种用于铆接防松螺母的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 |
JP2022117102A (ja) | 異種金属部品接合方法 | |
CN207217837U (zh) | 一种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 | |
CN201473164U (zh) | 梯级三角架与主轮轴座的连接结构 | |
CN205036696U (zh) | 座椅侧边板铆接结构 | |
CN110252900A (zh) | 一种连接片组件的铆接方法 | |
CN205231992U (zh) | 一种无pcb板的有引线步进电机 | |
CN216312120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 | |
CN216563561U (zh) | 一种螺柱单元、连接机构及用于压铆连接机构的模具 | |
CN210692833U (zh) | 一种更换公母端的快接式端子 | |
CN211062903U (zh) | 一种免焊接端子 | |
CN210976556U (zh) | 一种脚手架的水平横杆 | |
CN213184608U (zh) | 一种连接器用公端子 | |
JP2003080328A (ja) | 金属板の接合方法 | |
CN211670329U (zh) | 一种集压接与焊接一体的fpc-铝片连接结构及连接器 | |
CN203081968U (zh) | 一种改进结构的前壳体螺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