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8225U -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8225U
CN212008225U CN202020318356.0U CN202020318356U CN212008225U CN 212008225 U CN212008225 U CN 212008225U CN 202020318356 U CN202020318356 U CN 202020318356U CN 212008225 U CN212008225 U CN 212008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ipe
diffusion
pipe se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83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惠民
张国城
施伟雄
施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La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La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La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La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83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8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8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8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发尘装置,箱体上固定有粉尘模拟管,粉尘模拟管包括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上游扩散管段包括同心固定的上游外管和扩散内管,上游外管的上游端与发尘装置可拆卸连接,上游外管上设置有供风管口,扩散内管的上游端为小径端且与发尘装置的出尘口相连,扩散内管的下游端为大径端与中间匀流管段连通,扩散内管的外周壁设置通孔,下游混合腔室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的直径,下游混合腔室上设置有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该标定装置可以对现场粉尘仪表校准标定,便了粉尘浓度检测的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用于快捷的对粉尘仪表进行标定。
背景技术
粉尘仪表的校准一般都是使用到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其仪表的校准一般有几个方法,最基本且最准确的为滤膜称重法,也就是将待检测的粉尘仪表放置在粉尘环境模拟风洞内检测,同时利用滤膜法称重,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对,最终对粉尘仪表进行校准标定;而另一种标定的方式就是将待检测仪表和标准检测仪表仪器放入到粉尘环境模拟风洞中,在相同的状况下进行检测仪表,然后通过两个仪表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进行标定。这些校准的标定方式都存在一个大的缺点就是无法便捷的标定,而是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一个粉尘环境模拟风洞来模拟粉尘环境进行标定,而无法便捷的在粉尘产生的现场进行标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该标定装置可以在现场进行粉尘仪表的校准标定,从而极大的方便了粉尘浓度检测部门的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包括可移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发尘装置,所述箱体上固定有粉尘模拟管,该粉尘模拟管包括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上游扩散管段和中间匀流管段之间可拆卸连接,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游扩散管段包括同心固定的上游外管和扩散内管,所述上游外管的上游端与发尘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游外管上设置有与供风系统连通的供风管口,所述扩散内管的上游端为小径端且与发尘装置的出尘口相连,所述扩散内管的下游端为大径端与中间匀流管段连通,所述扩散内管从上游端向下游端管径逐渐增大;所述扩散内管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下游混合腔室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的直径,所述下游混合腔室上设置有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的位置对称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发尘装置包括固定于箱体上的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发尘室,该发尘室上设置有出尘通道,该发尘室连接有发尘供气管路,所述发尘室内转动安装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由毛刷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发尘室的底部设置有下通孔,所述机座上竖直升降安装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由升降电机驱动,所述升降座上部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安装有粉块,所述固定筒的位置与下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机座上转动安装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升降电机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上端贯穿所述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与丝杠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或松开丝杠的锁定机构,所述丝杠的底部设置有操作丝杠旋转的操作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于丝杠上端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上设置有插槽,对应的所述升降座上滑动安装有插块,该插块与固定件上的插槽锁定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座上安装有插块安装座,所述插块滑动安装于插块安装座上,所述插块安装座的上部设置有锁定孔,所述插块的上表面与锁定孔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配合条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毛刷组件包括毛刷本体和设置毛刷本体两端的毛刷轴,所述毛刷轴两端分别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转动安装于发尘室,所述毛刷轴与毛刷旋转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发尘室的室壁上分别设置有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该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分别与左轴承和右轴承位置对应,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上分别与正压供气管路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发尘室包括腔室本体和可拆卸安装于腔室本体上方的出尘盖,该出尘盖的上部设置有与发尘供气管路相连的进风孔,所述出尘盖的底部设置有出尘扩散槽,该出尘扩散槽的第一端与进风孔相连通,出尘扩散槽的第二端与出尘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尘扩散槽的宽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所述出尘扩散槽的深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深。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与左轴承、右轴承位置对应,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左轴承和右轴承是否有正压的正压检测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游混合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腔室半体与中间匀流管段的下游端焊接连通,所述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均设置在下游混合腔室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之间以及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之间均通过快速管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间匀流管段为圆管段;该中间匀流管段上设置有若干个辅助出风口,中间匀流管段上设置有调节辅助出风口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该标定装置包括可移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发尘装置,所述箱体上固定有粉尘模拟管,该粉尘模拟管包括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上游扩散管段和中间匀流管段之间可拆卸连接,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游扩散管段包括同心固定的上游外管和扩散内管,所述上游外管的上游端与发尘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游外管上设置有与供风系统连通的供风管口,所述扩散内管的上游端为小径端且与发尘装置的出尘口相连,所述扩散内管的下游端为大径端与中间匀流管段连通,所述扩散内管从上游端向下游端管径逐渐增大;所述扩散内管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下游混合腔室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的直径,所述下游混合腔室上设置有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的位置对称布置,因此,在进行标定时,发尘装置产生的粉尘通过出尘口进入到扩散内管内,而上游外管设置了供风管口连通供风系统提供粉尘扩散的动力,这样供风系统提供的气流从供风管口进入到上游外管的内部后从扩散内管外周的通孔挤压含尘气体,避免含尘气体从通孔中逸散,然后含尘气体与供风系统喷吹的气体一同经过直径变大的扩散内管而扩散,扩散后的含尘气体经过中间匀流管段后流至下游混合腔室中,由于下游混合腔室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的直径,因此,含尘气体再次体积膨胀而均匀的逸散在下游混合腔室内,而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可以分别连接待测粉尘仪表和标准粉尘仪表,且两个接口的位置对称布置,这样其采样的含尘粉尘气体的情况更加相近,进一步减少误差,因此,该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可以移动到现场进行仪表的标定,方便粉尘仪表的校准,使用更加方便,方便了粉尘检测部门的使用。
又由于发尘装置包括固定于箱体上的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发尘室,该发尘室上设置有出尘通道,该发尘室连接有发尘供气管路,所述发尘室内转动安装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由毛刷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发尘室的底部设置有下通孔,所述机座上竖直升降安装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由升降电机驱动,所述升降座上部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安装有粉块,所述固定筒的位置与下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机座上转动安装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升降电机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上端贯穿所述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与丝杠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或松开丝杠的锁定机构,所述丝杠的底部设置有操作丝杠旋转的操作部。因此,锁定机构锁定时,丝杠和升降座为一体上升,而当粉块用完后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将锁定机构打开,此时可以从丝杠的底部转动操作部,丝杠就可以旋转,丝杠的旋转过程中丝杠下降时,安装于丝杠上端的部件会向下挤推升降座,最终带动升降座下降,该发尘装置的锁定机构设置在丝杠上端和升降座之间,丝杠的受力更合理,本方案更加可靠,丝杠直接手动旋转即可,同时锁定位置也非常合理,机构的可靠性更高。
又由于锁定机构包括固定于丝杠上端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上设置有插槽,对应的所述升降座上滑动安装有插块,该插块与固定件上的插槽锁定配合,需要锁定时直接将插块插入到插槽内即可锁定固定件,而需要松开时,只需要将插块与插槽分离,这样固定件就可以随丝杠一起旋转,该结构锁定的效果更好,可靠性更高,插块的操作可以在更换粉块时操作,无需足够的空间才能松开,操作更方便。
又由于毛刷组件包括毛刷本体和设置毛刷本体两端的毛刷轴,所述毛刷轴两端分别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转动安装于发尘室,所述毛刷轴与毛刷旋转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发尘室的室壁上分别设置有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该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分别与左轴承和右轴承位置对应,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上分别与正压供气管路连通。因此,当工作时,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通入正压,这样发尘腔内产生的粉尘就会不进入到左轴承和右轴承,也就不能进入到毛刷旋转动力装置内,这样减少左右轴承和毛刷旋转动力装置内部集尘,提高毛刷旋转的可靠性。
又由于发尘室包括腔室本体和可拆卸安装于腔室本体上方的出尘盖,该出尘盖的上部设置有与发尘供气管路相连的进风孔,所述出尘盖的底部设置有出尘扩散槽,该出尘扩散槽的第一端与进风孔相连通,出尘扩散槽的第二端与出尘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尘扩散槽的宽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所述出尘扩散槽的深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深。利用该出尘盖上的出尘扩散槽可以使分散的粉尘集中从第二端导出到出尘通道内,具有一定的收集效果并且增加了出尘的风速,而出尘的风速增加就更好的使粉尘通过出尘通道扩散。
又由于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与左轴承、右轴承位置对应,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左轴承和右轴承是否有正压的正压检测传感器,通过正压检测传感器可以更好的检测左轴承和右轴承是否有正压,当有正压时才启动发尘,从而避免了左轴承或者右轴承内未通入正压时就发尘,确保工作的可靠。
又由于下游混合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腔室半体与中间匀流管段的下游端焊接连通,所述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均设置在下游混合腔室上。该下游混合腔室制作成分体式结构,方便制作和加工,同时也方便腔室内壁抛光,使内壁更加光滑,减少粉尘的附着,这样也更加的方便含尘气流在腔室内壁流动,方便混合。
又由于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之间以及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之间均通过快速管卡连接。
又由于中间匀流管段为圆管段;该中间匀流管段上设置有若干个辅助出风口,中间匀流管段上设置有调节辅助出风口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利用风量调节装置可以调节辅助出风口的大小,这样就可以调节进入到下游混合腔室内的气流量,最终调整进入到下游混合腔室内粉尘的浓度,方便仪表的校准和标定,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粉尘模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粉尘模拟管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粉尘模拟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A-A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5沿B-B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尘装置倾斜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尘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箱体;2.粉尘模拟管;21.上游扩散管段;211.上游外管; 212.扩散内管;213.供风管口;22.中间匀流管段;221.辅助出风口;23. 下游混合腔室;231.第一腔室半体;232.第二腔室半体;233.出风口;234. 待测管接口;235.标准管接口;3.发尘装置;31.机座;32.发尘室;321. 腔室本体;322.出尘盖;323.进风孔;324.出尘扩散槽;325.左正压供气孔;326.右正压供气孔;33.出尘通道;331.出尘口;34.毛刷组件;341. 毛刷轴;342.左轴承;343.右轴承;35.毛刷旋转动力装置;36.升降座; 37.固定筒;38.丝杠;39.螺母;310.升降电机;311.操作部;312.插块; 313.插块安装座;4.快速管卡;5.风量调节装置;6.正压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包括可移动的箱体 1,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发尘装置3,箱体1上固定有粉尘模拟管2,该粉尘模拟管2包括上游扩散管段21、中间匀流管段22和下游混合腔室 23,上游扩散管段21和中间匀流管段22之间可拆卸连接,中间匀流管段22和下游混合腔室23之间固定连接,上游扩散管段21包括同心固定的上游外管211和扩散内管212,上游外管211的上游端与发尘装置3 可拆卸连接,上游外管211上设置有与供风系统连通的供风管口213,扩散内管212的上游端为小径端且与发尘装置3的出尘口331相连,扩散内管212的下游端为大径端与中间匀流管段22连通,扩散内管212 从上游端向下游端管径逐渐增大,扩散内管212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下游混合腔室23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22的直径,下游混合腔室23上设置有出风口233、待测管接口234和标准管接口 235,待测管接口234和标准管接口235的位置对称布置。
本实施例中,发尘装置3包括固定于箱体1上的机座31,所述机座 31上设置有发尘室32,该发尘室32上设置有出尘通道33,出尘通道 33的一端为出尘口331,该发尘室32连接有发尘供气管路,所述发尘室32内转动安装有毛刷组件34,所述毛刷组件34由毛刷旋转动力装置 35驱动,所述发尘室32的底部设置有下通孔,所述机座31上竖直升降安装有升降座36,所述升降座36由升降电机310驱动,所述升降座36 上部固定有固定筒37,所述固定筒37的上端安装有粉块,所述固定筒 37的位置与下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机座31上转动安装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39与升降电机310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38上端贯穿所述升降座36,所述升降座 36与丝杠38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或松开丝杠38的锁定机构,所述丝杠38的底部设置有操作丝杠38旋转的操作部311。
其中,锁定机构包括固定于丝杠38上端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上设置有插槽,对应的所述升降座36上滑动安装有插块312,该插块312与固定件上的插槽锁定配合,升降座36上安装有插块安装座313,插块 312滑动安装于插块安装座313上,插块安装座313的上部设置有锁定孔,插块312的上表面与锁定孔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配合条槽。其中,固定件可以为棘轮,棘轮上的齿槽就构成了插槽。
毛刷组件34包括毛刷本体和设置毛刷本体两端的毛刷轴341,所述毛刷轴341两端分别通过左轴承342和右轴承343转动安装于发尘室32,所述毛刷轴341与毛刷旋转动力装置35传动连接,发尘室32的室壁上分别设置有左正压供气孔325和右正压供气孔326,该左正压供气孔325 和右正压供气孔326分别与左轴承342和右轴承343位置对应,左正压供气孔325和右正压供气孔326上分别与正压供气管路连通。
发尘室32包括腔室本体321和可拆卸安装于腔室本体321上方的出尘盖322,该出尘盖322的上部设置有与发尘供气管路相连的进风孔 323,所述出尘盖的底部设置有出尘扩散槽324,该出尘扩散槽324的第一端与进风孔323相连通,出尘扩散槽324的第二端与出尘通道33相连通,所述出尘扩散槽324的宽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所述出尘扩散槽324的深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深,腔室本体321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与左轴承342、右轴承343位置对应,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左轴承342和右轴承343是否有正压的正压检测传感器6。
本实施例中,下游混合腔室23包括第一腔室半体231和第二腔室半体232,第一腔室半体231和第二腔室半体232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腔室半体231与中间匀流管段22的下游端焊接连通,所述出风口233、待测管接口234和标准管接口235均设置在下游混合腔室23上,本实施例中,上游扩散管段21、中间匀流管段22和下游混合腔室23之间通过快速管卡4连接,第一腔室半体231和第二腔室半体232之间也通过快速管卡4连接,中间匀流管段22为圆管段,该中间匀流管段22上设置有若干个辅助出风口221,中间匀流管段2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助出风口221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5。本实施例中,风量调节装置5包括滑动套装在中间匀流管段22上的调节套,该调节套的长度大于辅助出风口221的轴向长度。
本实施例中,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39与升降电机310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传动机构选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的传动机构,毛刷旋转动力装置35选用电机,上述的供风系统、发尘供气管路与正压供气管路可以为同一管路。另外,在机座3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升降座36上升至最高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该位置检测传感器可以实现升降座36的准确定位,从而实现粉块的准确定位。
在进行标定时,首先需要发尘装置3产生粉尘,此时需要先将锁定机构锁定,将插块312插入到插槽内即可锁定固定件,丝杠38和升降座36固定为一体,升降电机310驱动同步带传动机构,实现丝杠38和升降座36的整体上升,正压供气管路通过左正压供气孔325和右正压供气孔326向左轴承342和右轴承343供气,通过正压检测传感器6可以更好的检测左轴承342和右轴承343是否有正压,当有正压时才启动发尘,发尘供气管路通过进风孔323向发尘室32供气,毛刷旋转动力装置35驱动毛刷组件34,不断刷粉块,产生粉尘;然后,发尘装置3 产生的粉尘通过出尘口331进入到扩散内管212内,上游外管211设置了供风管口213,供风管口213连通供风系统提供粉尘扩散的动力,供风系统提供的气流从供风管口213进入到上游外管211的内部,从扩散内管212外周的通孔挤压含尘气体,避免含尘气体从通孔中逸散,然后含尘气体与供风系统喷吹的气体一同经过直径变大的扩散内管212而扩散,扩散后的含尘气体经过中间匀流管段22后流至下游混合腔室23中,下游混合腔室23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22的直径,因此,含尘气体再次体积膨胀而均匀的逸散在下游混合腔室23内,待测管接口234 和标准管接口235可以分别连接待测粉尘仪表和标准粉尘仪表,且两个接口的位置对称布置,这样其采样的含尘粉尘气体的情况更加相近,进一步减少误差。
使用过程中,当粉块用完后需要更换时,解除锁定,只需要将插块 312与插槽分离即可,此时可以从丝杠38的底部转动操作部311,丝杠 38就可以旋转,丝杠38的旋转过程中丝杠38下降,安装于丝杠38上端的部件会向下挤推升降座36,最终带动升降座36下降,此时就可以更换新的粉块,从而实现该标定装置的长期重复性使用。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电机、同步带传动机构、丝杠螺母机构均为目前的常规技术,在2008年4月北京第五版第二十八次印刷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中详细的公开了电机、同步带传动机构以及其他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和其他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清楚明了,2008 年08月0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用气动技术第3版SMC 培训教材中就详细的公开了真空元件、气体回路和程序控制,表明了本实施例中的气路结构也是现有的技术,清楚明了,在2015年07月01 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机驱动与调速》书中也详细的介绍了电机的控制以及行程开关,因此,电路、气路连接都是清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发尘装置,所述箱体上固定有粉尘模拟管,该粉尘模拟管包括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上游扩散管段和中间匀流管段之间可拆卸连接,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游扩散管段包括同心固定的上游外管和扩散内管,所述上游外管的上游端与发尘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游外管上设置有与供风系统连通的供风管口,所述扩散内管的上游端为小径端且与发尘装置的出尘口相连,所述扩散内管的下游端为大径端与中间匀流管段连通,所述扩散内管从上游端向下游端管径逐渐增大,所述扩散内管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下游混合腔室的内腔直径大于中间匀流管段的直径,所述下游混合腔室上设置有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的位置对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尘装置包括固定于箱体上的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发尘室,该发尘室上设置有出尘通道,该发尘室连接有发尘供气管路,所述发尘室内转动安装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由毛刷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发尘室的底部设置有下通孔,所述机座上竖直升降安装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由升降电机驱动,所述升降座上部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安装有粉块,所述固定筒的位置与下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机座上转动安装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升降电机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上端贯穿所述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与丝杠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或松开丝杠的锁定机构,所述丝杠的底部设置有操作丝杠旋转的操作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于丝杠上端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上设置有插槽,对应的所述升降座上滑动安装有插块,该插块与固定件上的插槽锁定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上安装有插块安装座,所述插块滑动安装于插块安装座上,所述插块安装座的上部设置有锁定孔,所述插块的上表面与锁定孔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配合条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组件包括毛刷本体和设置毛刷本体两端的毛刷轴,所述毛刷轴两端分别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转动安装于发尘室,所述毛刷轴与毛刷旋转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发尘室的室壁上分别设置有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该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分别与左轴承和右轴承位置对应,左正压供气孔和右正压供气孔上分别与正压供气管路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尘室包括腔室本体和可拆卸安装于腔室本体上方的出尘盖,该出尘盖的上部设置有与发尘供气管路相连的进风孔,所述出尘盖的底部设置有出尘扩散槽,该出尘扩散槽的第一端与进风孔相连通,出尘扩散槽的第二端与出尘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尘扩散槽的宽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所述出尘扩散槽的深度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与左轴承、右轴承位置对应,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左轴承和右轴承是否有正压的正压检测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混合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腔室半体与中间匀流管段的下游端焊接连通,所述出风口、待测管接口和标准管接口均设置在下游混合腔室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扩散管段、中间匀流管段和下游混合腔室之间以及第一腔室半体和第二腔室半体之间均通过快速管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匀流管段为圆管段,该中间匀流管段上设置有若干个辅助出风口,中间匀流管段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助出风口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
CN202020318356.0U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Active CN212008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8356.0U CN212008225U (zh)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8356.0U CN212008225U (zh)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8225U true CN21200822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8356.0U Active CN212008225U (zh)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8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4629B (zh) 气密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2008225U (zh)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CN108534950B (zh) 进气道压力传感器的多通道并行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189751A (zh)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CN204479253U (zh) 轴承漏气检测设备
CN113049458A (zh) 一种环形粉尘浓度测量仪校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58299U (zh) 孔径检测装置
CN112858585B (zh) 一种分布式vocs取样测量装置
CN116203045B (zh) 一种管道内壁的人工智能检测装置
CN204493246U (zh) 一种气垫船模型垫升风机系统性能曲线测调装置
CN217276056U (zh) 一种汽车零件检测用工装
CN220709184U (zh) 一种风速表检定装置
CN214749605U (zh) 一种环形粉尘浓度测量仪校正装置
CN220960464U (zh) 一种圆形连接器气密性测试工装
CN110887550A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环境下的气体流量校准仪
CN219348769U (zh) 一种色谱仪输液系统检定装置
CN219245313U (zh)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CN220419273U (zh) 一种气体检测仪
CN114184112B (zh) 一种电机生产用转子检测辅助装置
CN220454637U (zh) 一种可调节的管道流量检测装置
CN217954392U (zh) 一种双通道湿度仪
CN219666627U (zh) 一种空调安装用定位装置
CN21983048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的取样装置
CN218974316U (zh)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设备
CN210293564U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阀芯生产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