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5313U -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 Google Patents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5313U
CN219245313U CN202223403971.XU CN202223403971U CN219245313U CN 219245313 U CN219245313 U CN 219245313U CN 202223403971 U CN202223403971 U CN 202223403971U CN 219245313 U CN219245313 U CN 219245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r tube
hole
ventilation
suction resistance
caul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39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芊
王瀚乐
杨荣超
张鹏飞
张勍
曾波
于千源
史占东
赵航
王松
宁英豪
范黎
李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Priority to CN2022234039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5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5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5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所述内置通孔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内置通孔用于放入标准棒;所述内置通孔的侧壁设置有标准棒固定密封层,所述内置通孔的其中一端设置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所述可移动圆管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中,所述可移动圆管的内径大于标准棒固定密封层的内径;所述卡钳设置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并用于在终点位置处遮挡标准棒的侧方通孔。该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可在吸阻检测和通风率检测之间切换,且切换过程简单。

Description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检测设备计量溯源用标准器具,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背景技术
吸阻标准棒,是一种由惰性材料制备而成的,带有若干平行通孔的棒状结构,它通过控制平行通孔的尺寸,达到稳定通风流量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检测设备吸阻的校验。
通风率标准棒,是在吸阻标准棒的基础上,在侧部增加导通平行通孔的侧方通孔,以模拟卷烟烟草部分和卷制部分的整体通风率,并达到稳定通风流量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检测设备通风率的校验。
但是,这两种标准棒虽然近似,缺无法用一个标准棒代替,无通用性。
目前,有一些通过遮挡侧方通风孔的技术方案存在,但设计方案比较简单,外部轮廓也因侧方通孔遮挡物的存在导致不连贯,不方便使用。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在通风率和吸阻检测功能之间切换、外形轮廓更连贯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本方案的基本设计构思在于:将标准棒分解为外护套、卡钳、发条和内置于外护套中的可移动圆管构成,外护套的通孔用于安装标准棒,可移动圆管套装在标准棒外,并由发条驱动,卡钳用于暂时固定移动圆管,移动圆管在移动的过程中,会遮挡住标准棒上的侧方通孔,使标准棒由通风率测量状态改变为吸阻测量状态,进而实现了两种测量状态的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
所述内置通孔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内置通孔用于放入标准棒;
所述内置通孔的侧壁设置有标准棒固定密封层,所述内置通孔的其中一端设置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所述可移动圆管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中,所述可移动圆管的内径大于标准棒固定密封层的内径;
所述卡钳设置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并用于在终点位置处遮挡标准棒的侧方通孔。
基上所述,所述标准棒固定密封层设置于内置通孔中的非滑动嵌槽区域。
基上所述,所述密封层为硅胶薄层。
基上所述,所述外圆管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钳和发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管的连接端内侧。
基上所述,所述滑动嵌槽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圆管连接端的内侧设置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所述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和主体部分拼接形成所述滑动嵌槽,所述发条设置于所述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空间中。
基上所述,所述滑动嵌槽的主体部分和剩余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基上所述,所述卡钳的钳口设置于位于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的槽壁上,所述卡钳的操作部分位于外圆管的外侧。
基上所述,所述卡钳整体内置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卡钳为电控的自动卡钳。
基上所述,所述标准棒、所述外圆管和所述可移动圆管的材质均为惰性材料。
基上所述,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的外部连接端面对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吸阻棒芯、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
所述内置通孔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吸阻棒芯穿设于所述内置通孔内;
所述吸阻棒芯包括棒体、若干轴向通孔和若干侧方通孔,所述侧方通孔与轴向通孔一对一连通,所述侧方通孔的数量≤轴向通孔的数量;
所述内置通孔的侧壁对应吸阻棒芯的进风段密封、对应吸阻棒芯的侧方通孔及出风端设置环形且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所述可移动圆管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中;
所述卡钳设置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
初始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不遮挡所述侧方通孔,终点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遮挡所述侧方通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辅助器具为外圆管和可移动的圆管以及驱动机构,外圆管用于安装标准棒,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可移动的圆管,将标准棒上的侧方通孔遮挡住或放开,进而实现吸阻检测和通风率检测的切换;
2.利用卡钳和发条来固定可驱动可移动的圆管,在释放卡钳以后,随着发条的逐步释放,可移动圆管在延时一段时间后遮挡侧方通孔,利用这一时间间隔,可在一次检测过程中,先后完成通风率和吸阻的双重检测;
3.针对标准棒的进风段配置密封层,以避免吸入外界空气,造成干扰,而侧方通孔则通过滑动嵌槽导通大气,保证侧方通孔的通气量,保证通风量测试的准确性;
4.将外圆管设计为由两部分组装而成的分体结构,便于安装和组装,以及每次实验完成后,将可移动圆管归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终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圆管;2.第二圆管;3.内置通孔;4.标准棒;5.卡钳;6.发条;7.可移动圆管;8.侧方通孔;9.滑动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3、卡钳5、发条6和可移动圆管7。所述外圆管和所述可移动圆管7的材质均为惰性材料。
其中,外圆管包括第一圆管1和第二圆管2,所述第一圆管1和第二圆管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圆管1和第二圆管2的外部连接端面对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内置通孔3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安装标准棒4。
所述标准棒4包括棒体、若干轴向通孔(图中未画出)和若干侧方通孔8,所述侧方通孔8与轴向通孔一对一连通,所述侧方通孔8的数量≤轴向通孔的数量。
所述内置通孔3的侧壁对应标准棒4的进风段密封、对应标准棒4的侧方通孔8及出风端设置环形且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9,所述可移动圆管7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9中。所述内置通孔3中的非滑动嵌槽区域设置有用于所述内置通孔3和标准棒4之间密封的密封层,材质为硅胶薄层。
具体的,所述滑动嵌槽9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管2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圆管1连接端的内侧设置滑动嵌槽9的剩余部分,所述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和主体部分拼接形成所述滑动嵌槽,所述滑动嵌槽9的主体部分和剩余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发条6设置于所述滑动嵌槽9的剩余部分空间中。
所述卡钳5的钳口设置于位于滑动嵌槽9的剩余部分的槽壁上,所述卡钳4的操作部分位于外圆管的外侧。
所述卡钳5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7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6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7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
初始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不遮挡所述侧方通孔,终点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遮挡所述侧方通孔。
工作原理:
首先,将第一圆管1和第二圆管2拆开,露出内部的可移动圆管7、标准棒4和发条6,将可移动圆管移动至初始位置,发条6上紧,可移动圆管7的端部由卡钳5锁定,标准棒4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处,然后将第一圆管1和第二圆管2拧紧固定。
固定好后,将装好标准棒4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安装到检测装备中,先进行通风率检测,通风率检测完成后,释放卡钳,发条6驱动可移动圆管7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终点位置,将侧方通孔8盖住,即可进行吸阻检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整个通风吸阻复合标准棒安装到检测装备中,并将检测设备开启以后,直接释放卡钳,由于发条6驱动可移动圆管7移动至终点位置的过程有延时,因此,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先检测通风率,再检测吸阻这两项工作,节约了时间和反复安装的步骤。
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卡钳整体内置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卡钳为电控的自动卡钳,通过自动化控制的手段,进一步避免在整个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的外侧增加额外结构,保证产品结构的一致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标准棒、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
具体的,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吸阻棒芯、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
所述内置通孔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吸阻棒芯穿设于所述内置通孔内;
所述吸阻棒芯包括棒体、若干轴向通孔和若干侧方通孔,所述侧方通孔与轴向通孔一对一连通,所述侧方通孔的数量≤轴向通孔的数量;
所述内置通孔的侧壁对应吸阻棒芯的进风段密封、对应吸阻棒芯的侧方通孔及出风端设置环形且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所述可移动圆管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中;
所述卡钳设置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
初始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不遮挡所述侧方通孔,终点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遮挡所述侧方通孔。
即标准棒直接集成在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中,整个检定器具为一整套标准器具,可直接用于检测,其中配置的标准棒数量至少为一根,或者为一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
所述内置通孔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内置通孔用于放入标准棒;
所述内置通孔的侧壁设置有标准棒固定密封层,所述内置通孔的其中一端设置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所述可移动圆管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中,所述可移动圆管的内径大于标准棒固定密封层的内径;
所述卡钳设置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并用于在终点位置处遮挡标准棒的侧方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棒固定密封层设置于内置通孔中的非滑动嵌槽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为硅胶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管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钳和发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管的连接端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嵌槽的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圆管连接端的内侧设置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所述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和主体部分拼接形成所述滑动嵌槽,所述发条设置于所述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嵌槽的主体部分和剩余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的钳口设置于位于滑动嵌槽的剩余部分的槽壁上,所述卡钳的操作部分位于外圆管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整体内置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卡钳为电控的自动卡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棒、所述外圆管和所述可移动圆管的材质均为惰性材料;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的外部连接端面对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0.一种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圆管、内置通孔、吸阻棒芯、卡钳、发条和可移动圆管;
所述内置通孔成型于所述外圆管中,所述吸阻棒芯穿设于所述内置通孔内;
所述吸阻棒芯包括棒体、若干轴向通孔和若干侧方通孔,所述侧方通孔与轴向通孔一对一连通,所述侧方通孔的数量≤轴向通孔的数量;
所述内置通孔的侧壁对应吸阻棒芯的进风段密封、对应吸阻棒芯的侧方通孔及出风端设置环形且连通大气的滑动嵌槽,所述可移动圆管沿轴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嵌槽中;
所述卡钳设置于所述外圆管中用于锁定所述可移动圆管位于初始位置,所述发条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圆管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终点位置;
初始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不遮挡所述侧方通孔,终点位置下,所述可移动圆管遮挡所述侧方通孔。
CN202223403971.XU 2022-12-19 2022-12-19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Active CN219245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3971.XU CN219245313U (zh) 2022-12-19 2022-12-19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3971.XU CN219245313U (zh) 2022-12-19 2022-12-19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5313U true CN219245313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3971.XU Active CN219245313U (zh) 2022-12-19 2022-12-19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5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1732B (zh) 一种电涡流传感器静态自动校准系统
CN219245313U (zh) 通风吸阻复合式辅助检定器具
CN106092665A (zh) 一种空速管加气装置
CN205679242U (zh) 一种飞机原位测高测速用空速管辅助测试装置
KR20060094070A (ko) 굴뚝설치용 먼지 측정시스템
CN207556740U (zh) 一种附面层探针
CN107505173A (zh) 烟尘、烟气采样自动定位监测装置
CN201583530U (zh) 一种用于环保检测大气采样管的热解吸仪
CN209495803U (zh) 一种高真空系统压力控制点校准装置
CN209559582U (zh) 一种用于大气采样器的活性炭管连接管
CN203837922U (zh) 汽车侧向防护装置试验系统
CN207600932U (zh) 一种光谱仪暗电流实时在线校准装置
CN208459870U (zh) 一种机械型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
CN104272534B (zh) 用于对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接线端的连接器进行安装和移除的工具
CN208787939U (zh) 一种ct机架激光灯快速定位装置
CN207488031U (zh) 一种新型法兰
CN104568832B (zh) 气体分析系统
CN219573337U (zh) 一种多通道气电测量仪
CN207263498U (zh) 便捷式无泄漏微正压管道取样装置
CN104359724A (zh) 一种颗粒物设备多分散标定系统
CN108593366A (zh) 便携式加热组合型烟气取样压力测量管组
CN212008225U (zh) 一种便携式粉尘仪表标定装置
CN117647349B (zh) 一种水电站流体压力测量装置
CN210464843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06177659U (zh) 标准吸附管制备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