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2535U -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2535U
CN212002535U CN202020279798.9U CN202020279798U CN212002535U CN 212002535 U CN212002535 U CN 212002535U CN 202020279798 U CN202020279798 U CN 202020279798U CN 212002535 U CN212002535 U CN 212002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late
platform
lifting
avoidance
park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97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ejiax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ejiax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ejiax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ejiaxuan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97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2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2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2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由设于地下的地下轨道、安装于地下轨道上的支撑柱、装设于支撑柱上的升降台、架设于升降台之间的停车台共同构成的,所述停车台与升降台之间设有减压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在停车台与升降台之间装设有减压装置,能够在载车时,有效减弱停车台对升降台的压力,延长升降台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同时,该停车设备设有移动装置,无论是停车还是取车,上层车辆无需等待下层车辆,可以自由存取,避免了局限性,提高了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汽车保有数量逐年大幅上升,城市中的停车场地已无法满足停放需求,为缓解车辆停放压力,各种立体停车设备应运而生。在立体停车设备中,停车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停车台的定位和支撑造成了困难,停车台的支撑处往往因为受压过大而逐渐产生故障,难以长时间使用,更换个维修也极为不便,同时还存在着李定的安全隐患;
传统的立体停车设备还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在上下层均停放有车辆时,上层车辆难以收取,必需等待下层车辆开走后才能收取上层车辆,往往只有同一家庭的两辆车才会停放,因此利用率收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由设于地下的地下轨道、安装于地下轨道上的支撑柱、装设于支撑柱上的升降台、架设于升降台之间的停车台共同构成,所述停车台与升降台之间设有减压装置;
所述减压装置包括固定块、减压杆、滑动块和减压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于升降台两侧的底面上,所述减压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块上,所述滑动块转动安装于减压杆的另一端且滑动装设于升降台上,所述减压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动块上、另一端固定于升降台上。
所述地下轨道上设有支撑定位槽和滑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卡装于支撑定位槽中,所述支撑柱底端装设有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由安装于支撑柱内部底端的移动电机、转动架设于支撑柱内且与移动电机输出端相接的移动蜗杆、安装于支撑柱底端且与移动蜗杆相啮合的移动蜗轮、安装于支撑柱底端且与移动蜗轮同轴安装的导轮共同构成,所述导轮设置于滑轨内。
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升降滑槽,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为升降液压缸。
所述升降台滑动装设于升降滑槽内,所述升降台与升降液压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台上设有减压滑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装设于减压滑槽内,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安装有转动限位板,所述升降台两侧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板驱动装置。
所述限位板驱动装置包括限位板驱动电机、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限位板传动齿轮,所述限位板驱动电机安装于升降台内,所述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安装于限位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板传动齿轮安装于转动限位板的转动轴上且与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相啮合。
所述停车台的上表面设有车轮定位槽。
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在停车台与升降台之间装设有减压装置,能够在载车时,有效减弱停车台对升降台的压力,延长升降台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同时,该停车设备设有移动装置,无论是停车还是取车,上层车辆无需等待下层车辆,可以自由存取,避免了局限性,提高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移动装置结构图;
图3是地下轨道和支撑柱安装结构图;
图4是减压装置结构图;
图5是限位板驱动装置结构图。
图中:1、地下轨道;2、支撑柱;3、升降台;4、停车台;5、固定块; 6、减压杆;7、滑动块;8、减压弹簧;9、支撑定位槽;10、滑轨;11、移动电机;12、移动蜗杆;13、移动蜗轮;14、导轮;15、升降滑槽;16、升降装置;17、减压滑槽;18、转动限位板;19、限位板驱动电机;20、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1、限位板传动齿轮;22、车轮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2、3 所示,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由设于地下的地下轨道1、安装于地下轨道上1的支撑柱2、装设于支撑柱2上的升降台3、架设于升降台3之间的停车台4共同构成;所述地下轨道1上设有支撑定位槽9和滑轨10,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卡装于支撑定位槽9中,所述支撑柱2底端装设有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由安装于支撑柱内部底端的移动电机11、转动架设于支撑柱2内且与移动电机11输出端相接的移动蜗杆12、安装于支撑柱2底端且与移动蜗杆12相啮合的移动蜗轮13、安装于支撑柱2底端且与移动蜗轮13 同轴安装的导轮14共同构成,所述导轮14设置于滑轨10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地下轨道1设于地下,其上设有支撑定位槽9用于卡装支撑柱2,在支撑柱2底部设有移动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柱2在沿着地下轨道1的滑轨10进行移动,其工作过程为:移动电机11工作带动移动蜗杆 12旋转,从而使得与移动蜗杆12相配合的移动蜗轮13旋转,由于移动蜗轮 13与导轮14同轴安装,由此可以带动导轮14沿着滑轨10进行移动,当需要支撑柱2回到原位时,只需改变移动电机11转动方向,即可通过移动蜗杆12与移动蜗轮13间的配合,带动导轮14向相反方向移动,进行复位操作。
所述支撑柱2上设有升降滑槽15,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升降装置 16,所述升降装置16为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台3滑动装设于升降滑槽15 内,所述升降台3与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支撑柱2上安装有升降台3,升降台3由升降装置16带动进行升降,从而可以带动停车台4进行升降,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16为升降液压缸,升降台3与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相接,由升降液压缸的伸缩带动升降台 3和停车台4进行升降运动。
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台3上设有减压滑槽17,所述滑动块7滑动装设于减压滑槽17内,所述升降台3的两侧安装有转动限位板18,所述升降台 3两侧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板驱动装置;所述限位板驱动装置包括限位板驱动电机19、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限位板传动齿轮21,所述限位板驱动电机19安装于升降台3内,所述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安装于限位板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板传动齿轮21安装于转动限位板18的转动轴上且与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台3的两侧设置有转动限位板18,通过设置在升降台3内部的限位板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其过程为:限位板驱动电机19带动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旋转,通过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和限位板传动齿轮21间的配合,带动限位板传动齿轮21进行转动,由于限位板传动齿轮 21安装于转动限位板18的转动轴上,即可由限位板传动齿轮21带动转动限位18板进行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减压装置包括固定块5、减压杆6、滑动块7和减压弹簧8,所述固定块5固定于停车台4两侧的底面上,所述减压杆6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块5上,所述滑动块7转动安装于减压杆6的另一端且滑动装设于升降台3上,所述减压弹簧8的一端固定于滑动块7上、另一端固定于升降台3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停车台4与升降台3之间装设有减压装置,滑动块 7可在升降台3中沿着减压滑槽17进行滑动,滑动块7通过减压杆6连接固定块5,固定块5固定于停车台4上,当停车台4上压力增大时,通过减压杆6挤压滑动块7,滑动块7随之进行滑动,而滑动块7与升降台3之间设置有减压弹簧8,能够起到减压减震的效果,将车辆对停车台4和升降台3的垂直压力,分解一部分为轴向压力,能够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总体工作流程为:地下轨道1设于停车位两侧的地下,因此,第一辆车需要停车时可以直接停放在地下轨道1之间,当第二辆车需要停放时,首先,移动装置工作,带动支撑柱2沿着滑轨10进行移动,避开底下的车辆后,升降装置16工作,带动升降台3下降,当升降台3下降至地面时,限位板驱动装置带动转动限位板18下放,方便车辆沿着转动限位板18的斜面前进至停车台4上,车辆开到停车台4上,车轮进入停车台的定位槽22即可熄火,随后,限位板驱动装置带动转动限位板18 竖直,对车辆进行限位,然后升降装置16带动升降台3上升至底下车辆上方时,移动装置带动支撑柱2回到原位,即可完成停车;需要取车时,设备的工作流程与停车时相反。
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在停车台与升降台之间装设有减压装置,能够在载车时,有效减弱停车台对升降台的压力,延长升降台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同时,该装置避免了传统停车设备的局限性,无论下方有无车辆,均可进行上方的停车和取车,极大提高了车位的利用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由设于地下的地下轨道(1)、安装于地下轨道(1)上的支撑柱(2)、装设于支撑柱(2)上的升降台(3)、架设于升降台(3)之间的停车台(4)共同构成,所述停车台(4)与升降台(3)之间设有减压装置;
所述减压装置包括固定块(5)、减压杆(6)、滑动块(7)和减压弹簧(8),所述固定块(5)固定于升降台(3)两侧的底面上,所述减压杆(6)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块(5)上,所述滑动块(7)转动安装于减压杆(6)的另一端且滑动装设于升降台(3)上,所述减压弹簧(8)的一端固定于滑动块(7)上、另一端固定于升降台(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轨道(1)上设有支撑定位槽(9)和滑轨(10),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卡装于支撑定位槽(9)中,所述支撑柱(2)底端装设有移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由安装于支撑柱(2)内部底端的移动电机(11)、转动架设于支撑柱(2)内且与移动电机(11)输出端相接的移动蜗杆(12)、安装于支撑柱(2)底端且与移动蜗杆(12)相啮合的移动蜗轮(13)、安装于支撑柱(2)底端且与移动蜗轮(13)同轴安装的导轮(14)共同构成,所述导轮(14)设置于滑轨(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上设有升降滑槽(15),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安装有升降装置(16),所述升降装置为升降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滑动装设于升降滑槽(15)内,所述升降台(3)与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上设有减压滑槽(17),所述滑动块(7)滑动装设于减压滑槽(17)内,所述升降台(3)的两侧安装有转动限位板(18),所述升降台(3)两侧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板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驱动装置包括限位板驱动电机(19)、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限位板传动齿轮(21),所述限位板驱动电机(19)安装于升降台(3)内,所述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安装于限位板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所述限位板传动齿轮(21)安装于转动限位板(18)的转动轴上且与限位板驱动扇形齿轮(20)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台(4)的上表面设有车轮定位槽(22)。
CN202020279798.9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Active CN212002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9798.9U CN212002535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9798.9U CN212002535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2535U true CN21200253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9798.9U Active CN212002535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2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765C (zh) 旋转式载车板一车位停二车装置
CN104763188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5894798U (zh) 螺旋杆升降式单立柱四车位立体停车装置
CN1185120C (zh) 城市城际高架快速交通系统
CN105781173A (zh) 一种收拢式单体停车位装置
CN212002535U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CN114837481B (zh) 一种重列式升降横移停车装置
CN112922408B (zh) 一种方便路边停车的方法
CN110871861B (zh) 一种双层导轨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1714701U (zh) 一种剪式空中移动智能停车机
CN210598339U (zh) 一种用于斜置停车的轮胎挡板装置
CN210508571U (zh) 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CN102242572A (zh) 移动载车设备
CN108252555B (zh) 车辆自动调头转向的停车场
CN202324756U (zh) 一种分体式移动立体泊车装置
CN207260678U (zh) 一种半地半轨式立体车库横移机构
CN112081438A (zh) 具有伸缩式自动平层装置的垂直升降类机械停车设备用横移台车
CN219864330U (zh) 车位分配移动装置
CN220565800U (zh) 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CN214615727U (zh) 用于路边侧方停车的智能化停车装置
CN218912417U (zh) 一种用方便平面旋转定位的立体车库停车装置
CN210086941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20815107U (zh) 一种升降横移旋转的立体车库
CN220469503U (zh) 一种停车设备专用限位机构
CN212796829U (zh) 一种空车位诱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