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9814U -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9814U
CN211999814U CN201922237061.0U CN201922237061U CN211999814U CN 211999814 U CN211999814 U CN 211999814U CN 201922237061 U CN201922237061 U CN 201922237061U CN 211999814 U CN211999814 U CN 211999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arrying platform
heating coil
platform
suppor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70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启宏
施海
邝秋民
管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vzone Industry Corp
Jiangsu Ruizhong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vzone Industry Corp
Jiangsu Ruizhong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vzone Industry Corp, Jiangsu Ruizhong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vzone Industry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2370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9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9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9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包括加热线圈、冷却装置、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载台、支撑平台;载台设于支撑平台上方,与支撑平台铰接,载台能够相对于支撑平台翻转;移动小车能够带动载台、支撑平台移动;加热装置设于载台端部下方;加热线圈为环形状,加热线圈套在轨道上;冷却装置设于载台上方,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管;水管与加热线圈外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作业效率高,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稳定,能够满足铁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正火多为乙炔+氧气的组合,此中工艺的缺点非常明显,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施工危险性高;正火质量不稳定,传统的都为人工操作,所以焊接的统一性较差;施工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电正火设备,但多处于第一代试运行状态,缺点明显,能效低下,体积庞大,造价昂贵,操作复杂,设备稳定性低的初代特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作业效率高,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稳定,能够满足铁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包括加热线圈、冷却装置、移动装置;
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载台、支撑平台;载台设于支撑平台上方,与支撑平台铰接,载台能够相对于支撑平台翻转;移动小车能够带动载台、支撑平台移动;
加热装置设于载台端部下方;加热线圈为环形状,加热线圈套在轨道上;
冷却装置设于载台上方,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管;水管与加热线圈外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线圈为仿形结构,工字型铁轨外形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线圈为可拆卸结构,加热线圈包括第一线圈部、第二线圈部、第三线圈部;第二线圈部为设于工字形铁轨上方的纵部,第三线圈部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总部和工字形底部的水平部,第一线圈部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其中,第一线圈部的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为一体结构,第一线圈部底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三线圈部的水平部相连,第三线圈部的顶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二线圈部的底部相连,第一线圈部、第二线圈部的顶部与电极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水管一端与水箱连接后,围绕加热线圈一周,贯穿法兰盘,另一端经过水泵与水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线圈由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载台、支撑平台端部铰接,载台、支撑平台之间设有气缸或电缸,气缸或电缸底部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气缸或电缸的推杆顶部与载台的底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缸或电缸为一对,一对气缸或电缸对称设于载台边缘底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比初代电正火有了明显的进步,有效功率的大幅度提高,设备操作的简单,设备的小巧方便,成本的降低,设备稳定性的大大提高,正火质量的稳定可靠,施工安全的可靠。整个设备体积和重量大幅度减小,功率利用率大大提高,对国内的钢轨焊缝接头有重要意义。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移动小车;2-载台;3-支撑平台;4-加热线圈;401-第一线圈部;402-第二线圈部;403-第三线圈部;404-电极板;5-冷却装置;501-水箱;502-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包括加热线圈4、冷却装置5、移动装置;
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载台2、支撑平台3;载台2设于支撑平台3上方,与支撑平台3铰接,载台2能够相对于支撑平台3翻转;移动小车1能够带动载台2、支撑平台3移动;
加热装置设于载台2端部下方;加热线圈4为环形状,加热线圈4套在轨道上;
冷却装置5设于载台2上方,冷却装置包括水箱501、水管502;水管502与加热线圈4外壁相贴合。
基于该实施例,移动装置能够带动加热装置移动至待正火的焊缝处,作业效率高。冷却装置5的设置,冷却水从冷水箱501流出,经加热线圈4后,流回冷水箱,完成整个循环。冷水箱本身自带制冷功能,水温升到一定温度时,会自动开启制冷功能。本结构小巧方便,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稳定,能够满足铁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线圈4为仿形结构,工字型铁轨外形匹配。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线圈4为可拆卸结构,加热线圈4包括第一线圈部401、第二线圈部402、第三线圈部403;第二线圈部402为设于工字形铁轨上方的纵部,第三线圈部403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总部和工字形底部的水平部,第一线圈部401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其中,第一线圈部401的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为一体结构,第一线圈部401底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三线圈部403的水平部相连,第三线圈部403的顶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二线圈部402的底部相连,第一线圈部401、第二线圈部402的顶部与电极板404相连。本实施例中,仿形结构的加热线圈4,与钢轨外形相一致,大大提高了正火的质量。通过法兰盘进行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水管502一端与水箱501连接后,围绕加热线圈4一周,贯穿法兰盘,另一端经过水泵与水箱501相连。本实用新型附有水冷降温系统系统,可有效的保护线圈的发热受损。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线圈4由铜制成。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载台2、支撑平台3端部铰接,载台2、支撑平台3之间设有气缸或电缸,气缸或电缸底部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气缸或电缸的推杆顶部与载台2的底部直接固定连接,当然,其他常规方式的抬升方法也受本专利保护。本实施例中,载台2与气缸或电缸构成抬升装置,能够准确的移动至钢轨焊缝接头处,便于进行正火作业。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气缸或电缸为一对,一对气缸或电缸对称设于载台2边缘底部的下方。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比初代电正火有了明显的进步,有效功率的大幅度提高,设备操作的简单,设备的小巧方便,成本的降低,设备稳定性的大大提高,正火质量的稳定可靠,施工安全的可靠。整个设备体积和重量大幅度减小,功率利用率大大提高,对国内的钢轨焊缝接头有重要意义。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线圈(4)、冷却装置(5)、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载台(2)、支撑平台(3);所述载台(2)设于所述支撑平台(3)上方,与所述支撑平台(3)铰接,所述载台(2)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平台(3)翻转;所述移动小车(1)能够带动载台(2)、支撑平台(3)移动;
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载台(2)端部下方;所述加热线圈(4)为环形状,所述加热线圈(4)套在轨道上;
所述冷却装置(5)设于所述载台(2)上方,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箱(501)、水管(502);所述水管(502)与所述加热线圈(4)外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为仿形结构,工字型铁轨外形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加热线圈(4)包括第一线圈部(401)、第二线圈部(402)、第三线圈部(403);所述第二线圈部(402)为设于工字形铁轨上方的纵部,所述第三线圈部(403)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总部和工字形底部的水平部,所述第一线圈部(401)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401)的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线圈部(401)底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三线圈部(403)的水平部相连,所述第三线圈部(403)的顶部通过法兰盘与所述第二线圈部(402)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线圈部(401)、所述第二线圈部(402)的顶部与电极板(40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02)一端与水箱(501)连接后,围绕所述加热线圈(4)一周,贯穿法兰盘,另一端经过水泵与所述水箱(50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由铜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2)、支撑平台(3)端部铰接,所述载台(2)、支撑平台(3)之间设有气缸或电缸,所述气缸或电缸底部与所述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或电缸的推杆顶部与所述载台(2)的底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或电缸为一对,一对所述气缸或电缸对称设于所述载台(2)边缘底部的下方。
CN201922237061.0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Active CN211999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061.0U CN211999814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061.0U CN211999814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9814U true CN211999814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8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7061.0U Active CN211999814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9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27486U (zh) 一种管件焊接加工平台装置
CN108247252B (zh) 一种智能自动感应加热装置
CN202015905U (zh) 焊接前预热用加热器
CN201660817U (zh) 在线钢轨焊缝正火热处理作业车
CN211999814U (zh) 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CN102505589A (zh) 便携式钢轨焊接接头中高频电感应加热正火装置和方法
CN209368314U (zh) 一种球罐整体热处理装置
CN205904567U (zh) 新型节能高分子扩散焊机
CN205347531U (zh) 一种7xxx系时效强化铝合金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装置
CN206200398U (zh) 多管径移动升降式管道焊接预热装置
CN102995508A (zh) 一种开合式水冷钢轨感应正火线圈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81237A (zh) 一种载重汽车钢圈轮辐毛坯生产工艺
CN205775671U (zh) 槽形轨道焊接接头感应正火装置
CN205071331U (zh) 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生产矿物棉的水冷复合电极
CN201546147U (zh) 移动式钢轨中频电正火设备
CN108796182A (zh) 一种稳定杆的电极加热设备
CN202298392U (zh) 便携式钢轨焊接接头中高频电感应加热正火装置
CN210387912U (zh) 一种塔器焊接保护装置
CN106195976A (zh) 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电压力蒸汽锅炉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13837U (zh) 一种阴极炭块组预热装置
CN206015004U (zh) 一种快速进行表面感应淬火和退火的装置
CN206296570U (zh) 连续作业环式焊接机
CN204705213U (zh) 一体式晶闸管串联半桥逆变谐振节能中频感应透热炉
CN207479833U (zh) 一种吹灰器枪管中频感应圈
CN21280043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淬火调质加热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