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1665U -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1665U
CN211981665U CN202020967248.6U CN202020967248U CN211981665U CN 211981665 U CN211981665 U CN 211981665U CN 202020967248 U CN202020967248 U CN 202020967248U CN 211981665 U CN211981665 U CN 211981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motor
air in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72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红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72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1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1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1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头及电动工具,所述动力头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供电组件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并流经电机组件,再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如此设置,增加了动力头的出风量,进而将动力头内部的热量快速排出,避免电机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受到损害,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头及具有该动力头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园林工具的动力头是园林工具的核心动力输出机构,其内部的电机产生动力。如现有的扫雪机利用小功率的电机为其提供动力,工作效率较低,若使用大功率电机取代小功率电机,在工作中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会大幅增加,因此对动力头的散热效果有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动力头进行散热。其一为单独给电机增加空腔,加强空气流动范围。由于该方式会增加动力头的整体大小,进而增加园林工具的体积,所以会造成使用不便。另一种方式是将电机与金属壳或塑料壳贴合接触,利用热传导直接进行散热。很明显,该方式散热效果较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动力头及电动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动力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头,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供电组件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并流经电机组件,再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互靠近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及出风口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导风部及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电路板及固定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风叶,所述第一导风部包括围设在电机外周的筒部及设于筒部前端的导引片,所述导引片将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入所述筒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风部包括设于电机外周的第二筒部,所述第二筒部与第一筒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通过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组件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前端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于进风口处的过滤海绵,气流自进风口进入后先经过所述过滤海绵再进入所述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罩、左机壳、右机壳及电机固定罩,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的侧面及底部,所述电机固定罩上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朝向第二出风口弯曲设置,以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电动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其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动力头及与所述动力头连接的作业组件,所述动力头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供电组件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并流经电机组件,再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互靠近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及出风口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导风部及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电路板及固定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风叶,所述第一导风部包括围设在电机外周的第一筒部及设于第一筒部前端的导引片,所述导引片将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筒部,所述第二导风部包括设于电机外周的第二筒部,所述第二筒部与第一筒部相连通,所述电机通过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组件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前端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于进风口处的过滤海绵,气流自进风口进入后先经过所述过滤海绵再进入所述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罩、左机壳、右机壳及电机固定罩,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的侧面及底部,所述电机固定罩上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朝向第二出风口弯曲设置,以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头及电动工具通过设置散热组件对电机组件进行散热,并在不同方向上开设两个出风口,以增加动力头的出风量,进而将动力头内部的热量快速排出,避免电机组件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受到损害,延长了电机及其配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头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头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头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进风罩的立体图。
图6为图3中右机壳与电机固定罩的分解图。
图7为图3中电机、导风机构及支撑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动力头100及与所述动力头100连接的作业组件。所述机架包括或不包括行走轮,所述作业组件是实现或辅助实现所述电动工具作业功能的组件,例如:扫雪机的滚刷、推草机的切割刀片等,在此不予限制。
请参图1至图7所示,所述动力头100包括壳体10、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机组件20、供电组件30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壳体10包括相互组装的左机壳11、右机壳12、设于左机壳11上的进风罩13、设于右机壳12上的电机固定罩14以及设于左、右机壳上方的罩壳15。左、右机壳组装形成收容所述电机组件20的第一腔体18及收容所述供电组件30的第二腔体19。具体地,所述罩壳15盖设在第二腔体19的上方。
所述电机组件20包括电机21、电路板22及固定在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的风叶23。所述电机21通过电路板22与供电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组件30包括电池包及电池包仓31,电池包仓31设于第二腔体19内,用于收容电池包,所述罩壳15盖设于电池包仓31的开口处,用于保护电池包免受灰尘及雨水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及电池包仓31的数量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数量及规格的电池包。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进风口16、出风口17、导风机构40以及位于进风口16与出风口17之间的散热通道,风叶23在电机21的带动下从进风口16处吸入气流,经过所述散热通道,最后从出风口17吹出。所述电机组件20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请一并参图3及图5所示,所述进风口16开设在所述进风罩13上,且进风口16开设在所述进风罩13的下方、靠近所述进风罩13与左机壳11的连接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口16还可以开设在进风罩13的侧面。优选的,所述进风口16为栅栏结构,以防止杂质通过进风口16进入所述壳体10的内部,损害电机组件20及其他元件。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16处的过滤海绵(未图示),气流自进风口16进入后优先经过所述过滤海绵,然后再进入壳体10,进一步防止杂质及水分进入壳体10。
请参图2及图4所示,所述出风口17开设在所述电机固定罩14上,所述出风口17包括第一出风口171及第二出风口172,所述第一出风口171及第二出风口172的出风方向不同,气流自所述进风口16进入壳体10后先流经电机组件20,再从第一出风口171及第二出风口172流出,以便带走电机组件2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具体的,所述第一出风口171开设在电机固定罩14的侧面,所述第一出风口171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电机21的轴向(即电机轴21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出风口172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出风口171的出风方向垂直,此处的“垂直”为空间上的垂直,但不局限于绝对的垂直,第二出风口172的出风方向可以略微倾斜。优选的,第一出风口171呈圆形设置,且其外径不小于电机21的外径。
请一并参图6所示,所述第二出风口172开设于电机固定罩14的底部,具体位于所述电机固定罩14与所述右机壳1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出风口171周围靠近第二出风口172处设有若干弧形的导风片141,所述导风片141弯曲方向一致,均朝向第二出风口172弯曲设置,用于将气流分流至第二出风口172,增大了出风面积,进而增大出风量,可实现电机组件20快速降温的目的。第一出风口171及第二出风口172均为栅栏结构,以防止杂质通过出风口17进入壳体10的内部。
请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电机21通过支撑部50与电机固定罩14固定,具体的,支撑部50包括围绕电机21设置的环形圈51及固定于环形圈51下方的支架52,电机21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固定罩14上,电机固定罩14上开设有供电机轴211穿过的通孔142。
所述导风机构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16及出风口17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请参图7所示,所述导风机构4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导风部41及第二导风部42,所述第一导风部41与所述进风口16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部42与所述出风口17连通。所述导风机构40用于将进入壳体10的冷空气进行聚集,然后通过电机组件20,最后从出风口17吹出,以带走电机组件20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第一导风部41包括设于电机21外周的第一筒部411及设于第一筒部411前端的导引片412,导引片412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第一筒部411前端的两侧,优选的,导引片412为弧形。所述电路板22设于所述第一导风部41的前端,具体位于所述进风口16与风叶23之间。第一筒部411前端开口处还设有网状遮挡部413,防止其他元件进入第一筒部411,干扰风叶23及电机21的运转。第二导风部42包括设于电机21外周的第二筒部421,第一筒部411与第二筒部421接通,导引片412用于将气流引入第一筒部411和第二筒部421。第二导风部42与第二出风口172相对设置,以将热气流从第二导风部42导向第二出风口172。
请参图2、图3及图4所示,动力头100工作时,气流自进风口16进入进风罩13后,首先流经电路板22,对电路板22进行降温,再通过第一导风部41及第二导风部42的引流作用,使得气流聚集并流经电机21的周围,进而将电机21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最后,带有热量的气流可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171和第二出风口172流出,可快速将热量排出壳体10之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头100利用散热组件对电机组件20进行散热,并在不同方向上开设两个出风口,从而增加了动力头100的出风量,使得动力头100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排出,避免电机组件20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而受到损害,延长了电机21及其配件的使用寿命。另外,选用较高功率的电机21进行工作,使得本实用新型动力头100的散热效果较好,进而提升了电动工具的工作效率。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动力头,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供电组件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并流经电机组件,再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互靠近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及出风口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导风部及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电路板及固定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风叶,所述第一导风部包括围设在电机外周的第一筒部及设于第一筒部前端的导引片,所述导引片用于将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筒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包括设于电机外周的第二筒部,所述第二筒部与第一筒部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组件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前端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于进风口处的过滤海绵,气流自进风口进入后先经过所述过滤海绵再进入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罩、左机壳、右机壳及电机固定罩,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的侧面及底部,所述电机固定罩上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朝向第二出风口弯曲设置,以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10.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动力头及与所述动力头连接的作业组件,所述动力头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供电组件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并流经电机组件,再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互靠近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风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及出风口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导风部及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电路板及固定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风叶,所述第一导风部包括围设在电机外周的第一筒部及设于第一筒部前端的导引片,所述导引片用于将进风口处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筒部,所述第二导风部包括设于电机外周的第二筒部,所述第二筒部与第一筒部相连通,所述电机通过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组件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前端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于进风口处的过滤海绵,气流自进风口进入后先经过所述过滤海绵再进入所述壳体。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罩、左机壳、右机壳及电机固定罩,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罩的侧面及底部,所述电机固定罩上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朝向第二出风口弯曲设置,以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CN202020967248.6U 2020-06-01 2020-06-01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Active CN211981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7248.6U CN211981665U (zh) 2020-06-01 2020-06-01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7248.6U CN211981665U (zh) 2020-06-01 2020-06-01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1665U true CN211981665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1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7248.6U Active CN211981665U (zh) 2020-06-01 2020-06-01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1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971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头及动力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971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头及动力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81665U (zh)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CN114886309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空气炸锅
CN110653766A (zh) 手持电动工具
CN218240096U (zh) 一种电力监测表
CN21755973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灯具散热风扇
CN218701054U (zh) 一种注塑机伺服节能抗干扰控制柜
CN215470508U (zh) 一种研磨砂轮散热装置
CN214430197U (zh) 园林工具
CN213426789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源管理装置
CN2110755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全包围散热组件
CN210247614U (zh) 修枝机
CN214959047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链锯
CN21148177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
CN113796751A (zh) 一种优化风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9661564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3237137U (zh) 一种便于定位安装的智能节能控制格栅灯
CN21406725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示波器
CN218648693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电容电机
CN216016546U (zh) 一种主动散热的无线充电器
CN213847383U (zh) 一种大数据主机摆放架
CN219642698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集成开关散热结构
CN21425309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工业电脑
CN215979787U (zh)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CN218095852U (zh) 一种散热型舞台灯
CN213185203U (zh) 一种便于均匀散热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