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7614U - 修枝机 - Google Patents

修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7614U
CN210247614U CN201920914342.2U CN201920914342U CN210247614U CN 210247614 U CN210247614 U CN 210247614U CN 201920914342 U CN201920914342 U CN 201920914342U CN 210247614 U CN210247614 U CN 210247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ssembly
pruner
moto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43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波
周二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lob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lob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lob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43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7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7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7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枝机,包括手柄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组件一端的动力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的刀条组件,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壳体组件、收容在壳体组件内的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的动力传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遮盖在所述电机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一体成型并形成有散热表面,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底部的底盖和收容在底盖内的风扇,所述底盖形成有将风扇外侧全包覆的鼓风室以及位于鼓风室的底部并与外界相通的散热槽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具有防水防尘效果,能够在阴雨天和潮湿地区工作而不影响整机性能。

Description

修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修枝机。
背景技术
电动修枝机是一种用于修剪各种矮树丛、树篱以及绿植等其它户外植物的装置。电动修枝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热量,不适合长时间连续工作。另外,有些工人为了赶工,电动修枝机可能会在雨天和潮湿地区使用,当修枝机在工作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或者电动修枝机在潮湿地区使用时,雨水容易进入机器内部而使PCB板及电机等零部件出现短路或烧机等问题,这时就有可能影响工时,还有可能会增加成本,从而使得电动修枝机无法在阴天或下小雨天气使用。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动修枝机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枝机,该修枝机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具有防水防尘效果,能够在阴雨天和潮湿地区工作而不影响整机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枝机,包括手柄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组件一端的动力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的刀条组件,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壳体组件、收容在壳体组件内的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的动力传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遮盖在所述电机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一体成型并形成有散热表面,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底部的底盖和收容在底盖内的风扇,所述底盖形成有将风扇外侧全包覆的鼓风室以及位于鼓风室的底部并与外界相通的散热槽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散热槽道开设于底盖的远离刀条组件的一端,且在所述底盖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散热槽道呈长条状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鼓风室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且在所述底盖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通风口呈长条状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盖的靠近刀条组件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两个散热翼片,且相邻两个散热翼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鼓风室由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翼片围设形成,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鼓风室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包括拱形凸起、环绕所述拱形凸起设置的凹部以及自所述凹部侧边朝向所述手柄组件翘起的安装部,在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部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金属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手柄组件安装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壳和自底壳朝向手柄组件突伸的侧部,所述侧部与所述手柄组件安装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侧部安装固定,所述底壳形成有供收容所述电机的安装腔,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底壳,以封闭所述安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传输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盖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设有偏心轮部,所述动力传输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偏心轮部上的两个曲柄杆,且两个所述曲柄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偏心轮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刀条组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轴方向上,两个所述偏心轮部的中心轴不重叠,两个所述曲柄杆的对应于偏心轮部的一端呈中心不重叠、与刀条组件相连的另一端呈中心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将遮盖在电机上方的顶盖设计为一体成型并形成有散热表面,同时在动力传输组件的底盖上设置鼓风室和位于鼓风室底部的散热槽道,且所述鼓风室将风扇的外侧全包覆、所述散热槽道与外界相通,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具有防水防尘效果,能够在阴雨天和潮湿地区工作而不影响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修枝机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修枝机的另一分解图。
图4是图2中手柄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2中刀条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图2中动力机构的分解图。
图7是图6中壳体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6中动力传输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图8中底盖的分解图。
图10是图8所示动力传输组件与刀条组件相配合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修枝机100,包括手柄组件10、安装在所述手柄组件10一端的动力机构20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20相连的刀条组件30。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所述手柄组件10包括主手柄11、副手柄12及防护板13,所述主手柄11为具有腔体的可握持的把手结构,主刀开关、调速开关等均设置在所述主手柄11上,以便用户操作。所述主手柄11与副手柄12分别设置在动力机构20的两端,且所述副手柄12靠近刀条组件30设置,便于用户握持和安全启动防护。所述防护板13与副手柄12一体设置,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3与图5所示,所述刀条组件30包括一对剪切刀片31和防护装饰板32,一对剪切刀片31可拆卸的与所述动力机构20滑动设置,以由动力机构20驱动进行剪切作业;所述防护装饰板32固定设置在所述剪切刀片31的中间位置处,并位于一对剪切刀片31的上方。
因手柄组件10和刀条组件30均属于现有结构,故此处不再详细描述,以下说明书部分将对动力机构2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6至图10并结合图3所示,所述动力机构20包括壳体组件21、收容在壳体组件21内的电机22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21上的动力传输组件23。所述壳体组件21包括第一壳体211、第二壳体212及遮盖在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上方的顶盖213。本实用新型中,顶盖213为金属顶盖,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均为金属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211与所述手柄组件10安装固定,所述第二壳体212与所述第一壳体211安装固定。当然,所述顶盖213也可以是塑料顶盖,只要能够实现相同的功效即可,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第一壳体211包括底壳2111和自底壳2111朝向手柄组件10突伸的侧部2112,所述底壳2111上形成有安装腔2113,所述电机22安装在所述安装腔2113内。所述底壳2111上还开设有若干固定孔2114,所述固定孔2114贯穿所述底壳2111并与所述安装腔2113相连通,以供螺钉40穿过,从而可借助螺钉40穿过所述固定孔2114,来实现底壳2111与动力传输组件23的固定。
所述侧部2112突设于所述底壳2111上并与所述主手柄11安装固定。所述侧部2112靠近主手柄11的一侧呈半圆形,所述第二壳体212与所述侧部211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212靠近主手柄11的一侧也呈半圆形,从而在第二壳体212与侧部2112组装固定后,可组合形成一圆形的限位部2115,且该限位部2115具有一朝向主手柄11的圆形开口2116,所述限位部2115主要用于与主手柄11的壳体卡扣固定,所述圆形开口2116用于供主手柄11的壳体穿过,从而方便主手柄11壳体与侧部2112和第二壳体212卡扣固定。
所述金属顶盖213安装于所述底壳2111,并遮盖在所述电机22的上方,以封闭所述安装腔2113。所述金属顶盖213一体成型并形成有散热表面2131,结合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均为金属壳体,从而电机22在金属顶盖213内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所述散热表面2131、第一壳体211及第二壳体212散发出去,提高了所述修枝机100的散热效率。
所述金属顶盖213包括拱形凸起2132、环绕所述拱形凸起2132设置的凹部2133以及自所述凹部2133侧边朝向所述主手柄11翘起的安装部2134,所述安装部2134还同时安装在所述侧部2112和第二壳体212上。在所述电机22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凹部2133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部2134的上表面,从而,在潮湿环境或雨天时,位于安装部2134边缘的雨水会沿着所述安装部2134滑落至所述凹部2133并掉落。由此可见,所述金属顶盖213还能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所述侧部2112和第二壳体212的邻近所述主手柄11的位置处设置有PCB板组件50,所述PCB板组件50遮蔽于所述金属顶盖213的底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PCB板组件50可以借由所述金属顶盖213对其核心部件进行保护,主要体现在:1、借由金属顶盖213进行散热,以防PCB板组件50因温度过高而损坏;2、借由金属顶盖213进行防水防尘。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2112与第二壳体212的组装固定、金属顶盖213与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的组装固定均是通过螺钉40和螺孔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组装固定所述侧部2112与第二壳体212、金属顶盖213与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于此不做限制。
所述电机22为外转子电机,包括输出轴221、套设在输出轴221上的外转子(未图示)以及套设在外转子和输出轴221外侧的机壳222。因所述电机22为外转子电机,即利用外转子转动来驱动所述电机22运行,继而驱动所述修枝机100工作,因此所述外转子不能与所述机壳222太靠近,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机壳222之间需要形成避让间隙(未图示),而避让间隙会导致热量不易散出,因此,金属顶盖213的设置可以让热量快速散发,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修枝机100的散热效率。
所述输出轴221的末端设置有风扇223,所述风扇223位于所述底壳2111的底部,以吹散所述壳体组件21底部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较佳地,所述风扇223安装在所述动力传输组件23内,以同时将动力传输组件2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吹散,从而起到对动力传输组件23降温的作用。
所述动力传输组件23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21底部的底盖231、安装于所述底盖231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32和第二齿轮233,所述底盖231的靠近刀条组件30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两个散热翼片234,且相邻两个散热翼片234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235。
所述风扇223收容在底盖231内,所述底盖231的远离刀条组件30的一侧形成有将风扇223外侧全包覆的鼓风室24以及位于鼓风室24的底部并与外界相通的散热槽道25。所述风扇223与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221相连,所述鼓风室24由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翼片234围设形成并呈封闭式设置,所述散热槽道25开设于底盖231的远离刀条组件30的一侧边缘,且在所述底盖23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散热槽道25呈长条状延伸。
所述鼓风室24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26,且在所述底盖23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通风口26也呈长条状延伸。从而,在电机轴221转动时,能够带动风扇223转动,而风扇223在转动时,其附近会产生低压区,此时通风口26可以向其补充外部冷空气,并将内部热空气通过散热槽道25排出,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散热槽道25和通风口26设计为长条状,且在底盖231的厚度方向上连接鼓风室24和外界,目的在于:长条状的结构可以增大冷/热空气与对应通风口26/散热槽道25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效果较好,但不应以此为限。
所述底盖231包括上下组装配合的第一底盖2311和第二底盖231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底盖2311与第二底盖2312之间的容置腔2313,所述第一齿轮232和第二齿轮233收容于所述容置腔2313。所述第一齿轮232同轴套设于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221上,且所述第一齿轮23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233的直径,从而在所述电机22转动时,可借由所述输出轴22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232转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233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233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设有偏心轮部2331,且在所述第二齿轮233的中心轴方向上,两个所述偏心轮部2331的中心轴不重叠。所述动力传输组件23还包括分别套设在两个偏心轮部2331上的两个曲柄杆236,两个曲柄杆236的一端套设在对应的偏心轮部2331上、另一端与所述刀条组件30相连,从而在所述第二齿轮233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曲柄杆236移动,继而带动所述刀条组件30前后运动,进行剪切作业。较佳地,所述曲柄杆236的与偏心轮部2331相连的一端呈中心不重叠、与刀条组件30相连的另一端呈中心重叠,可以达到稳定传输动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盖2311与第二底盖2312之间的组装是通过螺钉40和螺孔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组装固定所述第一底盖2311和第二底盖2312,于此不做限制。此外,可以理解的,第一齿轮232与风扇223之间、第二齿轮233的偏心轮部2331与曲柄杆236之间的转动连接均通过轴承60来实现,此为现有技术,故不作详细描述。
所述鼓风室24、散热翼片234及散热通道235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底盖2311的朝向壳体组件21的一侧。具体的,所述散热翼片234形成于所述第一底盖2311上,并位于所述风扇223的一侧,所述散热通道235的一端与所述鼓风室24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当电机22转动时,风扇223同步转动,并驱动容置腔2313内的空气沿散热通道235向外排放,这个过程会带走电机22、动力传输组件23以及散热翼片234上的热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修枝机100的散热效率。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100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和防水防尘效果,且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金属顶盖213一体成型,并具有散热表面2131;
2、第一壳体211与第二壳体212均为金属壳体,可起到散热片的作用;
3、风扇223套设在电机22的输出轴221上,并位于壳体组件21的底部,可将壳体组件21底部的热量吹散,起到降温的作用;
4、底盖231上设有散热槽道25、散热翼片234及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翼片234之间的散热通道235,可带走电机22、动力传输组件23以及散热翼片234上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
5、金属顶盖213一体成型,且具有处于较低位置的凹部2133,可将安装部2134边缘处的雨水引导至所述凹部2133,起到了防水效果;相较于多个块状壳体左右拼凑而成的壳体,金属顶盖213的顶面不具有缝隙,不易漏水和灰尘,实现了防水防尘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100将遮盖在电机22上方的顶盖设计为金属顶盖213,且该金属顶盖213一体成型并形成有散热表面2131,同时在动力传输组件23的底盖231上设置鼓风室24、位于鼓风室24底部的散热槽道25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翼片234之间的散热通道235,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修枝机100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具有防水防尘效果,能够在阴雨天和潮湿地区工作而不影响整机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修枝机,包括手柄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组件一端的动力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的刀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壳体组件、收容在壳体组件内的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的动力传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遮盖在所述电机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一体成型并形成有散热表面,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底部的底盖和收容在底盖内的风扇,所述底盖形成有将风扇外侧全包覆的鼓风室以及位于鼓风室的底部并与外界相通的散热槽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散热槽道开设于底盖的远离刀条组件的一端,且在所述底盖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散热槽道呈长条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室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且在所述底盖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通风口呈长条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靠近刀条组件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两个散热翼片,且相邻两个散热翼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鼓风室由最外侧的两个散热翼片围设形成,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鼓风室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拱形凸起、环绕所述拱形凸起设置的凹部以及自所述凹部侧边朝向所述手柄组件翘起的安装部,在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部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金属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手柄组件安装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壳和自底壳朝向手柄组件突伸的侧部,所述侧部与所述手柄组件安装固定,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侧部安装固定,所述底壳形成有供收容所述电机的安装腔,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底壳,以封闭所述安装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盖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设有偏心轮部,所述动力传输组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偏心轮部上的两个曲柄杆,且两个所述曲柄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偏心轮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刀条组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轴方向上,两个所述偏心轮部的中心轴不重叠,两个所述曲柄杆的对应于偏心轮部的一端呈中心不重叠、与刀条组件相连的另一端呈中心重叠。
CN201920914342.2U 2019-06-18 2019-06-18 修枝机 Active CN210247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4342.2U CN21024761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修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4342.2U CN21024761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修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7614U true CN21024761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3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4342.2U Active CN21024761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修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76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272A (zh) * 2019-06-18 2019-08-27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修枝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272A (zh) * 2019-06-18 2019-08-27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修枝机
CN110169272B (zh) * 2019-06-18 2024-01-02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修枝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9272B (zh) 修枝机
EP3753396B1 (en) Trimmer
CA2449367A1 (en) Fan with motor ventilation system
EP3756832B1 (en) Electric handheld working machine
CN211353199U (zh) 修枝机
CN110810044A (zh) 修枝机
CN108811852A (zh) 打草机
PT1961528E (pt) Serra eléctrica de corrente com refrigeração estática e processo utilizado para obter esta refrigeração
CN110603978A (zh) 修枝机
CN202455826U (zh) 迷你型割草机
CN210247614U (zh) 修枝机
CN211353198U (zh) 修枝机
CN216292179U (zh) 一种打草机及其冷却结构
CN211353196U (zh) 修枝机
EP3804502B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CN110603979A (zh) 修枝机
CN214430197U (zh) 园林工具
EP2875909B1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unit of electrically driveable tools
CN211981665U (zh) 动力头及电动工具
CN107008973B (zh) 一种电链锯
CN215301704U (zh) 一种电动修剪装置
CN214314871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性能的无刷电机
CN210651100U (zh) 一种无油除杂电链锯
CN208850221U (zh) 一种电动割草机冷却装置
CN216290466U (zh) 一种电动剪刀用可降温的马达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65-1 Xinggang Road, Zhongl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elibo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23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Xingang Tower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5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GLOB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