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1884U -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1884U
CN211951884U CN202020563047.XU CN202020563047U CN211951884U CN 211951884 U CN211951884 U CN 211951884U CN 202020563047 U CN202020563047 U CN 202020563047U CN 211951884 U CN211951884 U CN 211951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baffle
rigid coupling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30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捷
何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g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g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g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g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30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1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1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1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道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包括管道修复器和行走架,所述行走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与所述立杆垂直连接的横杆、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行走架底部设置有车轮,顶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所述管道修复器的承载台。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管道修复器在管道内行进的效果。

Description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道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管网的管道,比如雨污水管等,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裂纹、变现、塌陷等,为了确保管网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出现问题的管段进行更换或修复。最简单的修复方法即使开挖更换,从路面开挖至管道,直接对出现问题的管段进行更换。但是这个方法施工成本高,特别是位于市区的管段,开挖修复会严重的影响道路交通。针对这种情况,常用非开挖式局部修复方法,例如内衬修复法进行管道修复,内衬法在对管道进行预整形后,在管道内相应部位设置一层防水材料制成的内衬。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50070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布的管道修复器,包括管道修复器1,管道修复器1包括至少三块长条形压板,所述的压板围成成型筒;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与压板一一对应的扩张臂;所述扩张臂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对应压板的内侧铰接,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驱动压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相邻两块压板之间设有用于在压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过程中保持压板与成型筒的轴线平行的保持架。
上述的新型管道修复器采用了压板替代修复气囊作为承压件,有效的解决了在高压工况下修复气囊发生破裂泄漏的问题,使用效果较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管道修补时,一般施工人员需要工作人员搬运携带管道修复器1进入管道,但是由于雨污水等市政管道直径一般在1米左右,施工人员需要俯身弯腰进入管道内进行修复,若路程较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搬运管道修复器1,施工人员身体上较为疲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具有便于管道修复器在管道内行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包括管道修复器,还包括行走架,所述行走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与所述立杆垂直连接的横杆、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行走架底部设置有车轮,顶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所述管道修复器的承载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将行走架吊入检查井内,然后将管道修复器吊入检查井内,将管道修复器放入承载台上,再使用行走架将管道修复器运至管道内需要修复的地点进行管道修复,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便于管道修复器在管道内行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包括上立杆和下立杆,所述上立杆内设置有空腔,所述下立杆滑移连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横杆包括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下横杆位于所述上横杆的下方,所述上横杆内设置有空腔,所述上横杆对应所述上立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上横杆与所述上立杆内部连通,两个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上立杆与所述下立杆相对滑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传动组件调节上立杆和下立杆相对位移,进而调节行走架整体的高度,从而使行走架可以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一端转动支撑于所述上横杆的空腔内,另一端穿出所述上横杆且穿出的一端固接有手轮,所述主动轴上还设有与其同轴固接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下立杆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设有外螺纹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顶部设有与其同轴固接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上立杆内还水平固接有位于所述下立杆与所述从动锥齿轮之间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从动轴同轴固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转动贴合于所述第一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转动手轮,手轮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转动驱使下立杆相对上立杆移动,进而调节了行走架整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下方的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端部固接有延长板,所延长板上设有呈长条状的通孔,所述上横杆的顶部固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转动支撑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杆与相邻的两个上横杆铰接,且通孔呈长条状,在上立杆相对下立杆的移动过程中,即使上连接杆的两端没有同时上移或者下移,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上连接杆两端的存在高度差量,使施工人员在摇动手轮时更加方便与灵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台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承载板固接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管道修复器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将管道修复器放入容纳槽内,容纳槽对管道修复器有一定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用于固接所述管道修复器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跨设于所述管道修复器上,所述转动板一端与所述承载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修复器放入容纳槽后,再将转动板扣合在管道修复器上,即可将管道修复器进一步固定,有效保证了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上固接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上转动支撑有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板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接,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承载板上还固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板设有所述卡接槽一端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上还设置用于嵌入所述卡接槽固定所述转动板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带有卡接槽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后,固定件嵌入卡接槽内,对转动板有固定作用,进而有效的将管道修复器固定在容纳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弹性驱使所述固定件嵌入所述卡接槽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有驱使固定件嵌入卡接槽的效果,而不需人工将其嵌入卡接槽,使施工人员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件同轴设置且固接与所述限位件外壁上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垂直固接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保护筒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三挡板向所述卡接槽方向移动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槽对准固定件时,在弹簧的释放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固定件自动嵌入卡接槽,进而将转动板固定住,驱动组件使用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行走架,本技术方案具有便于管道修复器在管道内行进的特点;
2.通过设置传动组件,施工人员转动手轮,手轮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转动驱使下立杆相对上立杆移动,进而调节了行走架整体的高度;
3.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和固定件,管道修复器放入容纳槽后,再将转动板扣合在管道修复器上,固定件嵌入卡接槽内,即可将管道修复器进一步固定,有效保证了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展示传动组件所做的剖视图;
图4是为展示夹持组件和驱动组件所做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管道修复器;2、行走架;20、立杆;200、上立杆;201、下立杆;21、横杆;210、上横杆;2100、第一耳板;2101、第一转轴;2102、第二开口;211、下横杆;22、连接杆;220、上连接杆;2201、延长板;2202、通孔;221、下连接杆;23、承载板;230、第一开口;24、容纳槽;25、扶手;26、车轮;3、传动组件;30、主动轴;31、主动锥齿轮;32、从动轴;33、从动锥齿轮;34、第一挡板;35、第二挡板;36、手轮;4、夹持组件;40、第二耳板;41、第二转轴;42、转动板;420、卡接槽;43、限位件;430、限位槽;5、固定件;50、弧形过渡面;6、驱动组件;60、保护筒;61、第三挡板;6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包括管道修复器1和行走架2;管道修复器1为授权公告号为CN2075007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管道修复器,行走架2为一架体结构,行走架2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立杆20,与行走架2前进方向垂直且与相邻两个立杆20垂直固接的横杆21以及与横杆21垂直固接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杆22;立杆20包括上立杆200和下立杆201,上立杆200内设置有空腔,下立杆201套设于上立杆200内且与上立杆200滑移连接(参照图3),横杆21包括上横杆210和位于上横杆210下方的下横杆211,上横杆210固接与上立杆200的顶部,下横杆211固接于下立杆201的底部;连接杆22包括上连接杆220和设置于上连接杆220下方的下连接杆221,上连接杆220的端部固接有延长板2201,在延长板2201上设置有呈长条状的通孔2202,在上横杆210的顶部对应延长板2201的位置固接有两个竖直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耳板2100,在两个第一耳板2100上转动支撑有穿过通孔2202的第一转轴2101;在两个上连接杆220之间还固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承载板23,在承载板23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尺寸大于管道修复器1的第一开口230,在承载板23的底部对应第一开口230的位置固接有一个用于盛放管道修复器1的容纳槽24,容纳槽24的横截面半圆形;在一个上横杆210上还固接有扶手25,在下横杆211的底部还固接有四个车轮26,车轮26选为万向轮。
参照图1和图3,在上横杆210内部设置有空腔,在上横杆210内对应上立杆20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2102,通过第二开口2102,上横杆210与上立杆200内部连通;在上横杆21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上立杆200与下立杆201相对移动的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包括与上横杆210同轴设置的主动轴30,主动轴30一端转动支撑于上横杆210内的侧壁上,另一端穿出上横杆210,在穿出的一端固接有手轮36;在主动轴30上同轴固接有两个分别对应两个第二开口2102的主动锥齿轮31,在下立杆201上同轴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在螺纹孔内螺接有设有外螺纹的从动轴32,在从动轴32的顶端同轴固接有从动锥齿轮33,从动锥齿轮33与主动锥齿轮31啮合;在上立杆200内还水平固接有一个呈矩形的第一挡板34,第一挡板34位于下立杆201与从动锥齿轮33之间且与从动轴32转动连接,在第一挡板34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32同轴固接的第二挡板35,第二挡板35转动贴合于第一挡板34的上表面,以配合第一挡板34限制从动锥齿轮33下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先确认需要修复的管道的内径,然后根据管道的内径调节行走架2整体的高度,具体调节过程为:施工人员转动手轮36,手轮36带动主动轴30转动,主动轴30带动两个主动锥齿轮31转动,主动锥齿轮31带动从动锥齿轮33转动,从动锥齿轮33带动从动轴32转动,因为从动轴32与下立杆201是螺纹连接,且从动轴32转动时上方有主动锥齿轮31限制其上移,又有第一档板34和第二挡板35限制其下移,所以下立杆201发生相对上立杆200的移动,进而使行走架2整体的高度发生改变;上连接杆220与上横杆210铰接且因为存在长条状的通孔2202,在上立杆200相对下立杆201的移动过程中,即使上连接杆220的两端没有同时上移或者下移,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上连接杆220两端的存在高度差量,使施工人员在摇动手轮36时更加方便与灵活。待行走架2整体的高度调整完毕后,施工人员将行走将通过电葫芦吊运至检查井内,然后再通过电葫芦将管道修复器1吊运至检查井内,最后将管道修复器1放入容纳槽24内,即可推运管道修复器1至管道需要修复的地点。
雨污水管道内一般流淌有水且底部沉积有淤泥等杂物,在运输管道修复器1的过程中难免发生颠簸。
参照图1和图4,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承载板2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管道修复器1的夹持组件4,夹持组件4包括竖直固接于承载板23上表面的第二耳板40,第二耳板40一共有两个,两个第二耳板40相互平行,在两个第二耳板40之间转动支撑有一个第二转轴41,在第二转轴41上固接有一个呈弧型的转动板42,转动板42与管道修复器1表面的弧度适配,在转动板42远离第二耳板4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420;在承载板23上还固接有限位件43,限位件43设置于第一开口230远离第二耳板40的一侧,限位件43为矩形块,在限位件43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板42设有卡接槽420一端的限位槽430;在限位件43上还设置有用于嵌入卡接槽420固定转动板42的固定件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5呈杆状,固定件5与卡接槽420适配,在固定件5靠近卡接槽420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过渡面50;在限位件4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弹性驱使固定件5嵌入卡接槽420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与固定件5同轴设置的保护筒60,保护筒60为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保护筒60的开口端固接于限位件43的外壁上且固定件5穿出保护筒60,在保护筒60内设置有第三挡板61,第三挡板61与固定件5垂直固接,在第三挡板61与保护筒60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弹簧62,弹簧62套设于固定件5上,弹簧62具有驱使第三挡板61向靠近卡接槽420方向移动的趋势。
夹持组件4、固定件5和驱动组件6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将管道修复器1放入容纳槽24后,将转动板42扣在管道修复器1上,带有卡接槽420的一端插入限位槽430时,转动板42抵压固定件5,弧形过渡面50的引导作用下,固定件5向远离限位槽430的方向移动,弹簧62积蓄弹性势能,当卡接槽420对准固定件5时,弹簧62释放弹性势能,驱使固定件5嵌入卡接槽420,进而将转动板42固定,管道修复器1得到固定;当需要取出管道修复器1时,向外拉动固定件5,转开转动板42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包括管道修复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架(2),所述行走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20)、与所述立杆(20)垂直连接的横杆(21)、与所述横杆(21)垂直连接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杆(22);所述行走架(2)底部设置有车轮(26),顶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所述管道修复器(1)的承载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0)包括上立杆(200)和下立杆(201),所述上立杆(200)内设置有空腔,所述下立杆(201)滑移连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横杆(21)包括上横杆(210)和下横杆(211),所述下横杆(211)位于所述上横杆(210)的下方,所述上横杆(210)内设置有空腔,所述上横杆(210)对应所述上立杆(20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2102),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102),所述上横杆(210)与所述上立杆(200)内部连通,两个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上立杆(200)与所述下立杆(201)相对滑动的传动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动轴(30),所述主动轴(30)一端转动支撑于所述上横杆(210)的空腔内,另一端穿出所述上横杆(210)且穿出的一端固接有手轮(36),所述主动轴(30)上还设有与其同轴固接的主动锥齿轮(31),所述下立杆(201)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设有外螺纹的从动轴(32),所述从动轴(32)顶部设有与其同轴固接的从动锥齿轮(33),所述从动锥齿轮(33)与所述主动锥齿轮(31)啮合,所述上立杆(200)内还水平固接有位于所述下立杆(201)与所述从动锥齿轮(33)之间的第一挡板(34),所述第一挡板(34)与所述从动轴(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4)的上方设有与所述从动轴(32)同轴固接的第二挡板(35),所述第二挡板(35)转动贴合于所述第一挡板(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包括上连接杆(220)和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220)下方的下连接杆(221),所述上连接杆(220)的端部固接有延长板(2201),所延长板(2201)上设有呈长条状的通孔(2202),所述上横杆(210)的顶部固接有第一耳板(2100),所述第一耳板(2100)上转动支撑有第一转轴(2101)且所述第一转轴(2101)穿设于所述通孔(220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与所述连接杆(22)固接的承载板(23),所述承载板(2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30),对应所述第一开口(230)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承载板(23)固接的容纳槽(24),所述容纳槽(24)与所述管道修复器(1)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3)上设有用于固接所述管道修复器(1)的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转动板(42),所述转动板(42)跨设于所述管道修复器(1)上,所述转动板(42)一端与所述承载板(2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板(23)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3)上固接有第二耳板(40),所述第二耳板(40)上转动支撑有第二转轴(41),所述转动板(42)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41)固接,所述转动板(42)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槽(420),所承载板(23)上还固接有限位件(43),所述限位件(43)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板(42)设有所述卡接槽(420)一端的限位槽(430),所述限位件(43)上还设置用于嵌入所述卡接槽(420)固定所述转动板(42)的固定件(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3)上还设置有用于弹性驱使所述固定件(5)嵌入所述卡接槽(420)的驱动组件(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与所述固定件(5)同轴设置且固接与所述限位件(43)外壁上的保护筒(60),所述保护筒(60)内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5)垂直固接的第三挡板(61),所述第三挡板(61)与所述保护筒(60)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固定件(5)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三挡板(61)向所述卡接槽(420)方向移动的弹簧(62)。
CN202020563047.XU 2020-04-15 2020-04-15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Active CN211951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047.XU CN211951884U (zh) 2020-04-15 2020-04-15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047.XU CN211951884U (zh) 2020-04-15 2020-04-15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1884U true CN21195188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3047.XU Active CN211951884U (zh) 2020-04-15 2020-04-15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1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3809B (zh) 一种路灯清洗装置
CN107902819B (zh)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DE285011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eines belueftungsaggregats fuer fluessigkeiten
CN10928934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空气过滤装置
CN211951884U (zh) 管道修复器行走装置
CN110404904B (zh) 储油罐清理机器人
DE373031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anieren von kanalrohren
CN111206555B (zh) 一种带有分流阻拦功能的河道拦污装置
CN113814919B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用管道对接装置
CN2137732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固体垃圾拦截装置
CN210614579U (zh) 储油罐清理机器人
CN208803558U (zh) 一种高速公路污水处理用清淤装置
CN2092608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CN208512812U (zh) 一种铟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固化剂离心设备
CN220416570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液压设备转换接头
CN220644517U (zh) 一种污水管辅助对接装置
CN21141959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清除装置
CN208649972U (zh) 一种清洗吸污车伸缩平台
CN21408782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活性炭过滤器
CN215166438U (zh) 适用于高水位运行的污水管道封堵系统
CN220565724U (zh) 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
CN113863384B (zh) 用于中修沥青路面检查井施工保护支撑装置及保护方法
CN213327011U (zh) 一种石油开采现场用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19734641U (zh) 一种管道修复用内衬
CN217840096U (zh) 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