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9955U -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9955U
CN211949955U CN202020115279.9U CN202020115279U CN211949955U CN 211949955 U CN211949955 U CN 211949955U CN 202020115279 U CN202020115279 U CN 202020115279U CN 211949955 U CN211949955 U CN 211949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rod
groove
mov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52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tai Electromechanical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tai Electromechanical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tai Electromechanical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tai Electromechanical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52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9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9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9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包括锁体和锁扣,锁体包括驱动部件、第一滑动轴和插销,插销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和防撬槽,驱动部件驱使第一滑动轴从第一滑动槽的首端滑向末端,同时带动插销的前端从锁体伸出至锁扣内;当外力直接作用在插销上使得插销具有从锁扣内向锁体内运动趋势时,第一滑动轴落入防撬槽内阻止插销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背景技术
机械电控锁通过通电或断电驱动锁具打开或闭合,其中在通电或断电驱动锁具打开或闭合的过程是通过机械结构配合实现的。
现有技术的机械电控锁通过提高锁具内部的机械结构配合的复杂性来提高锁具的安全性能,但是当出现外部恶意撬锁时,机械电控锁内部的机械结构仍然不能实现可靠防撬,往往还是会被撬开,机械电控锁的安全性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撬功能的机械电控锁,以提高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包括锁体和锁扣,锁体包括驱动部件、第一滑动轴和插销,插销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和防撬槽,驱动部件驱使第一滑动轴从第一滑动槽的首端滑向末端,同时带动插销的前端从锁体伸出至锁扣内;当外力直接作用在插销上使得插销具有从锁扣内向锁体内运动趋势时,第一滑动轴落入防撬槽内阻止插销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槽设置成条形槽,防撬槽设置成从第一滑动槽的顶面朝向插销的前端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插销包括圆柱销和位于圆柱销下方与圆柱销连接的底座,第一滑动槽和防撬槽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传动部件和运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形成锐角L形,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的连接处与锁体的外壳铰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滑动轴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中设置有第二滑动轴,第二滑动轴与运动部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运动部件通过第二滑动轴带动传动部件运动。
进一步地,插销上设置有第一配合槽,运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配合槽,第一传动杆伸入第一配合槽内与第一滑动轴连接,第二传动杆伸入第二配合槽内与第二滑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包括螺线管;还包括运动部件,运动部件与传动部件连接,运动部件包括位于螺线管轴心的感应杆和与感应杆连接的运动杆,运动杆与第二滑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运动部件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与运动杆分别设置在感应杆的两端,导向杆、运动杆分别与感应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圆柱销上;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运动部件上。
进一步地,防撬机械电控锁为断电上锁模式或通电上锁模式,在断电上锁模式下,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运动部件的左端,当螺线管断电时,第二复位弹簧驱动感应杆朝向第一滑动槽的末端运动;在通电上锁模式下,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运动部件的右端,当螺线管通电时,对感应杆产生电磁力克服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驱动感应杆朝向第一滑动槽的末端运动。
进一步地,防撬机械电控锁还设置有应急开锁系统,应急开锁系统包括位于锁体外的锁头、设置在锁体内与锁头连接的拉头以及设置在插销上用于与拉头配合的拉槽,在非应急状态下,拉头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应急状态下,通过锁头驱动拉头进入拉槽并与第一传动杆抵接,同时带动插销向锁体内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通过在插销上设置防撬槽使得外力直接作用在插销上时,第一滑动轴落入防撬槽内并被限制运动,从而限制插销缩回,即避免外力撬锁,该机械结构配合可靠,反应快速,提高了机械电控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插销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运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的剖面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包括锁体1和锁扣2,锁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部件11、运动部件12、传动部件13、第一滑动轴151(如图2所示)和插销14,如图3所示,插销14的后端D设置有与插销14的运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滑动槽1421,第一滑动槽1421 的末端B设置有防撬槽1422,第一滑动轴151在第一滑动槽1421中可滑动,驱动部件11驱使运动部件12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首端A滑向末端B,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体1 伸出至锁扣2内;当外力直接作用在插销14上使得插销14具有从锁扣2内向锁体1内运动趋势时,第一滑动轴151落入防撬槽1422内阻止插销14运动。
锁体1还包括外壳,驱动部件11、运动部件12、传动部件13、插销14 需要设置在外壳中。
当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上锁时,驱动部件11驱使运动部件12朝向图1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首端A滑向末端B,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体1伸出至锁扣2内,此时防撬机械电控锁100的内部状态如图2 所示;当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开锁时,驱动部件11驱使运动部件12朝向图1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末端B滑向首端A,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扣2缩回至锁体1内;当有外力直接作用在锁体1与锁扣2之间的插销上,即图2所示的F时,插销14具有如图2中箭头G所示的运动趋势,即插销2缩回锁体1,此时第一滑动轴151落入如图3所示的防撬槽1422中阻止插销14运动。
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能够实现正常的开锁和上锁,同时当出现恶意的外力撬锁时,与插销14连接的第一滑动轴151落入防撬槽内,阻止插销14运动。
如图3所示,第一滑动槽1421可设置成条形槽,防撬槽1422可设置成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顶面朝向插销14的前端C方向延伸。
优选地,第一滑动槽1421的形状可以设置成弧形。通过该设置使得当外力作用在锁体1与锁扣2中间的插销上使得插销14具有从锁扣2内向锁体1 内运动趋势时,第一滑动轴151落入防撬槽1422内阻止插销14运动,同时,当外力继续作用或者增大时,第一滑动轴151具有如图3所示的箭头I方向的运动趋势,即第一滑动轴151进一步被卡在防撬槽1422内,实现防撬的功能,提高机械电控锁100的安全性能。
结合图3,插销14可包括圆柱销141和位于圆柱销141下方与圆柱销141 连接的底座142,第一滑动槽1421和防撬槽1422可设置在底座142上。通过该设置使得具有插销14的圆柱销141可与锁扣2配合,同时底座142上可设置有较长的第一滑动槽1421,第一滑动轴151具有较长的行程,并使得圆柱销141充分进入锁扣2内,确保上锁后更加安全。
结合图5,传动部件13可包括第一传动杆131和第二传动杆132,第一传动杆131与第二传动杆132可连接形成锐角L形,第一传动杆131与第二传动杆132的连接处与锁体1的外壳铰接,第一传动杆131与第一滑动轴151 可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32上可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321,第二滑动槽1321中可设置有第二滑动轴152(如图2所示),第二滑动轴152 与运动部件12的末端H(如图1所示)可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运动部件 12可通过第二滑动轴152带动传动部件13运动。通过该设置使得传动部件 13能够使运动方向不一致的运动部件12与插销14的实现联动。通过设置第二滑动槽1321使得运动部件12与传动部件13之间具有更长的可相对运动的行程,结构紧凑。
由于传动部件13不可移动,只能围绕与锁体1的外壳铰接处转动,当第一滑动轴151落入如图3所示的防撬槽1422中时,如果撬锁造成插销14缩回,则插销14会对传动部件13产生拉力,该拉力作用在第一传动杆131上,由于传动部件13是刚性部件不能被拉伸,插销14就无法缩回,从而也可起到防撬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如图4所示,插销14上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143,运动部件12上可设置有第二配合槽1231(如图6所示),第一传动杆131可伸入第一配合槽内与第一滑动轴151连接,第二传动杆132 可伸入第二配合槽1231内与第二滑动轴152连接。通过该设置可避免第一传动杆131运动时与插销14干涉,第二传动杆132运动时与运动部件12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合槽143可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从圆柱销141的靠近与底座142的部分延伸至第一滑动槽1421的底面,在水平方向上从底座 142、圆柱销141的左端延伸至右端。
如图2所示,驱动部件11可包括螺线管111;运动部件12可包括位于螺线管111轴心的感应杆122和与感应杆122连接的运动杆123,运动杆123 可与第二滑动轴152连接。第二配合槽1231可设置在运动杆123上。
感应杆122采用金属材料,优选地采用铁或钢,运动杆123优选地采用不锈钢材料,通过该设置使得当对螺线管111通电时,螺线管111内产生磁场,此磁场可作用在位于螺线管111的轴线上的感应杆122,进而带动运动杆123、传动杆13、插销14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结合图2,运动部件12还可包括导向杆124,导向杆124与运动杆123 可分别设置在感应杆122的两端,导向杆124、运动杆123可分别与感应杆 122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杆124使得感应杆122、运动杆123在运动时被限位在指定方向,避免运动部件12在运动时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影响防撬机械电控锁100正常工作。
运动部件12还可进一步包括导向座125,导向座125为导向杆124提供径向支撑作用力。
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还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第一复位弹簧161,第一复位弹簧161可设置在圆柱销141上;还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第二复位弹簧162,第二复位弹簧162可设置在运动部件12上。第一复位弹簧 161和第二复位弹簧162可以采用压簧或拉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可以只设置第二复位弹簧162,以图2所示的断电上锁状态进行说明:第二复位弹簧162采用压簧,螺线管111在断电后,第二复位弹簧162处于伸展的状态,带动运动部件12 向靠近插销14的方向运动,确保传动部件13向第一滑动槽151的末端B(如图3所示)靠近、进而驱动插销14向靠近锁扣方向移动,使得插销14的前端充分伸入至锁扣2内,在螺线管111通电后带动运动部件12向远离插销14 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复位弹簧162被压缩、以使得传动部件13向第一滑动槽151的首端A(如图3所示)靠近、进而驱动插销14向远离锁扣方向移动,使得插销14的前端从锁扣2内脱出。
也可以设置第一复位弹簧161和第二复位弹簧162,仍以图2所示的断电上锁状态进行说明:此时第二复位弹簧162的状态如上述说明,在此仅说明第一复位弹簧161的状态:第一复位弹簧161可优选为拉簧,此时螺线管111 在断电后,第一复位弹簧161处于收缩的状态,避免第一滑动轴151落入如图3所示的防撬槽1422中。第一复位弹簧161也可以为压簧。
图1和图2示出了防撬机械电控锁100设置成断电上锁模式的上锁状态,在断电上锁模式下,第二复位弹簧162可设置在运动部件12的左端,当螺线管111断电时,第二复位弹簧162可驱动感应杆122朝向第一滑动槽1421的末端B运动。
在图1和图2所示的断电上锁的模式下,当对螺线管111断电后,第二复位弹簧162从被压缩转变为伸展的状态,驱使运动部件12朝向图1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 1421的首端A滑向末端B,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体1伸出至锁扣2 内,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61,此时防撬机械电控锁100的内部状态如图2 所示;当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开锁时,对螺线管111通电,第二复位弹簧162从伸展状态转变为被压缩的状态,螺线管111驱使运动部件12朝向图1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末端B滑向首端A,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扣2缩回至锁体1内,第一复位弹簧161逐渐伸展开;当有外力直接作用在锁体1与锁扣2之间的插销上时,各个部件的运动如前面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防撬槽1422使得外力作用在锁体1和锁扣2之间时,第一滑动轴151落入防撬槽1422内并被限制运动,避免外力撬锁。
2)通过设置传动部件13使得运动方向不一致的运动部件12与插销14 实现联动。
3)通过将运动部件12设置为包括位于螺线管111轴心的感应杆122和与感应杆122连接的运动杆123、导向杆124使得当对螺线管111通电时,螺线管111内产生磁场,此磁场可作用在位于螺线管111的轴线上的感应杆122,进而带动运动杆123、传动杆13、插销14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感应杆122、运动杆123在运动时被限位在指定方向,避免运动部件12在运动时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影响防撬机械电控锁100正常工作。
4)通过断电上锁模式使得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在上锁的常态下保持断电,一方面节省电力,另一方面当出现意外断电时可保证上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设置为通电上锁模式,第二复位弹簧162可设置在运动部件12的右端,当螺线管111通电时,对感应杆122产生电磁力以克服第二复位弹簧162的弹力,并驱动感应杆122朝向第一滑动槽1421的末端B运动。
在通电上锁的模式下(如图7所示为通电上锁模式下开锁的状态示意图),当对螺线管111通电后,位于运动部件12的右端的第二复位弹簧162从伸展状态转变为被压缩的状态,驱使运动部件12朝向靠近插销14的方向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首端A滑向末端 B,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体1伸出至锁扣2内,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61;当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开锁时,对螺线管111断电,第二复位弹簧162从被压缩转变为伸展的状态,驱使运动部件12朝向远离插销14的方向运动并通过传动部件13带动第一滑动轴151从第一滑动槽1421的末端B滑向首端A,同时带动插销14的前端C从锁扣2缩回至锁体1内,第一复位弹簧161逐渐伸展开;当有外力直接作用在锁体1与锁扣2 之间的插销上时,各个部件的运动如前面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改变第二复位弹簧162的位置、螺线管111的两极可适应不同的上锁模式,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可通过改变第二复位弹簧162的位置、调换螺线管111的方向以及改变导向杆124、导向座125与感应杆122 的相对位置(结合图2、图7),此时可将感应杆122与运动杆123以及感应杆122与导向杆124分别螺纹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 100还设置有应急开锁系统3,应急开锁系统3可应用于实施例一的断电上锁模式和实施例二的通电上锁模式。
应急开锁系统3可包括位于锁体1、锁扣2外的锁头31、设置在锁体1 内与锁头31连接的拉头32以及设置在插销14上用于与拉头32配合的拉槽 34,在非应急状态下,拉头32的位置可固定不动,在应急状态下,可通过锁头31驱动拉头32进入拉槽34并与第一传动杆131抵接,同时带动插销14 从锁扣2内向锁体1内运动。
锁头31与拉头32可通过拉线33连接,拉线33设置成具有金属线缆的内层331和金属外管的外层332,通过该设置使得拉线33可保持一定的形状不变。拉槽34也可以是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第一配合槽143。
这里所说的应急状态可以是出现停电现象时,无法正常开锁的状态或者锁体1内的部件损坏例如螺线管111损坏无法正常工作而引起的无法正常开锁的状态。
下面以在在通电上锁模式下,无法正常开锁来说明如何利用应急开锁系统3(如图8所示):当锁体1内的某个部件损坏无法正常开锁时,可将钥匙插入锁头31中进行旋转以带动拉线33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拉头32向下运动并落入拉槽34中,落入拉槽34中的拉头32与第一传动杆34抵接,在拉头 32继续向下运动时可带动插销14向下运动,使得插销14的前端C从锁扣2 中脱出,实现应急状况下的开锁功能。当开锁结束后,将钥匙插入锁头31并向相反方向旋转,以使拉线33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拉头32向上运动,此时拉头32可从拉槽34中脱出,插销14并不随拉头32的运动而运动,最终应急开锁后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的内部结构状态如图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锁头3设置为独立于锁体1、锁扣2的部件,一般锁体1、锁扣2分别设置在门框的相对两侧面(门缝位置),此时可将锁头3 设置在门的外侧面(与锁体1、锁扣2所在平面均垂直的平面内)以方便用户使用,同时可将调整锁头3的高度和安装位置,以适应不同的用户身高和使用习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撬机械电控锁100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应急开锁系统3使得在一些意外的无法正常开锁的状况下可以通过钥匙开锁,一方面优化了防撬机械电控锁100的使用,一方面避免用户无法正常开锁的不便。
2)通过设置独立于锁体1、锁扣2的锁头3,使得锁头3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具有灵活的安装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和锁扣,所述锁体包括驱动部件、第一滑动轴和插销,所述插销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和防撬槽,所述驱动部件驱使所述第一滑动轴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首端滑向末端,同时带动所述插销的前端从所述锁体伸出至所述锁扣内;当外力直接作用在所述插销上使得所述插销具有从所述锁扣内向所述锁体内运动趋势时,所述第一滑动轴落入所述防撬槽内阻止所述插销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设置成条形槽,所述防撬槽设置成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顶面朝向所述插销的前端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包括圆柱销和位于所述圆柱销下方与所述圆柱销连接的底座,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防撬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部件和运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形成锐角L形,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连接处与所述锁体的外壳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滑动轴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中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滑动轴与所述运动部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所述运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动轴带动所述传动部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上设置有第一配合槽,所述运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传动杆伸入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与所述第一滑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伸入所述第二配合槽内与所述第二滑动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螺线管;所述运动部件包括位于所述螺线管轴心的感应杆和与所述感应杆连接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运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感应杆的两端,所述导向杆、所述运动杆分别与所述感应杆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圆柱销上;
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运动部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撬机械电控锁为断电上锁模式或通电上锁模式,在所述断电上锁模式下,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运动部件的左端,当所述螺线管断电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驱动所述感应杆朝向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末端运动;在所述通电上锁模式下,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运动部件的右端,当所述螺线管通电时,对所述感应杆产生电磁力克服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驱动所述感应杆朝向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末端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撬机械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撬机械电控锁还设置有应急开锁系统,所述应急开锁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锁体外的锁头、设置在所述锁体内与所述锁头连接的拉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插销上用于与所述拉头配合的拉槽,在非应急状态下,所述拉头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应急状态下,通过所述锁头驱动所述拉头进入所述拉槽并与所述第一传动杆抵接,同时带动所述插销向所述锁体内运动。
CN202020115279.9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Active CN211949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5279.9U CN21194995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5279.9U CN21194995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9955U true CN21194995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5279.9U Active CN21194995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9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9855C2 (ru) Верхняя система запирания пассивной дверной створки двустворчатой двери
US8544302B2 (en) Door cylinder lock
CN211949955U (zh) 一种防撬机械电控锁
KR200452304Y1 (ko) 고정후크가 마련된 도어록 장치
CN212027424U (zh) 一种内置锁芯的门把手
US20100132418A1 (en) Impact resistant electronic lock
CN209976222U (zh) 一种具备锁舌自锁功能的全自动电子防盗锁
CN201981874U (zh) 一种电控门闩
CN211144075U (zh) 一种电子柜锁
CN211851345U (zh) 电子锁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11173541U (zh) 一种转动式电子柜锁
CN211776587U (zh) 智能锁组合式电磁阀机构
CN210236826U (zh) 一种电梯手拉门门锁
CN109723277B (zh) 智能门锁的前面板组件及智能门锁
CN213518374U (zh)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JP5074991B2 (ja) プッシュプル電気錠
CN219412297U (zh) 一种二开一结构的智能款箱
CN219774033U (zh) 一种卷门机
CN216332415U (zh) 一种内置隐藏式电控栏杆锁及电动车辆
KR200325949Y1 (ko) 도어 잠금장치용 래치 어셈블리
CN213015812U (zh) 一种可双向使用的智能门锁
CN220687027U (zh) 一种智能电磁锁
CN207453676U (zh) 一种阴极锁
CN215332080U (zh) 智能机柜锁
CN219605081U (zh) 一种内拉紧的密码扣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