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9821U -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9821U
CN211919821U CN202020322723.4U CN202020322723U CN211919821U CN 211919821 U CN211919821 U CN 211919821U CN 202020322723 U CN202020322723 U CN 202020322723U CN 211919821 U CN211919821 U CN 211919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pring
connecting piece
welded
fluent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27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go Metal Products Suq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go Metal Products Suq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go Metal Products Suq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go Metal Products Suq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27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9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9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9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后端外侧套设有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的底部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上方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外壳的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外壳的后端上方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限位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筒的外侧均匀焊接有齿牙,使得滚筒与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有利于减少物体在该流利条上滑动时对滚轮造成的磨损,同时,设置第二弹簧支撑U形架,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形变,有效的缓冲减轻物体放置时,对该流利条的撞击力,从而有效的减弱流利条受到的磨损,大大提高了该流利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利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背景技术
流利条是一种铝合金材质制成的滑轨,其具有安装方便快捷,且可以流畅利索运行物品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等环境中对产品的运输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使用的流利条多采用铝合金材质整体制造而成,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其长度,且当流利条中间位置滚轮损坏时,维修更换不方便,目前的流利条在使用中由于滚轮与物品接触面积过大,导致滚轮磨损严重,减少了使用寿命,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拉伸调节且耐磨损的流利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流利条由于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使得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调节长度,且不便于维修,以及目前的流利条与物品接触面积过大,导致磨损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后端外侧套设有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的底部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上方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外壳的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外壳的后端上方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限位螺杆,且限位螺杆的上端套设有盖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外壳的上端焊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内侧插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均匀固定有第二弹簧,且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内部搭设有滚动轴,且滚动轴的外侧套设有滚筒。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共设置有七组,所述外壳共设置有八组,且八组所述外壳分别通过七组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镶嵌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内部,所述连接件套设在限位块与限位螺杆的外侧,且两组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连接件设计为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和底部均为波浪状设计,所述第一弹簧镶嵌在外壳底部波浪状设计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组外壳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组外壳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架设在第二滑轨上方,所述限位螺杆的顶部套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固定板与外壳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内部尺寸与支撑架的外侧尺寸相同,所述支撑架与滑套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滑套的内壁上焊接有卡块,所述滚筒与滚动轴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滚筒的外侧均匀焊接有齿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磨损的流利条,通过设置有多组外壳由连接件滑动连接,使得拉动可以将该流利条伸展,从而有益于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流利条的长度,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设置支撑架插设在滑套内部,便于将支撑架取下,对流利条进行维修更换,操作简单便捷;
通过设置滚筒的外侧均匀焊接有齿牙,使得滚筒与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有利于减少物体在该流利条上滑动时对滚轮造成的磨损,同时,设置第二弹簧支撑U形架,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形变,有效的缓冲减轻物体放置时,对该流利条的撞击力,从而有效的减弱流利条受到的磨损,大大提高了该流利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第二弹簧、U形架、滚动轴和滚筒的结构连接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连接件;2、第一滑轨;3、外壳;4、限位块;5、第一弹簧;6、第二滑轨;7、限位螺杆;8、盖板;9、固定板;10、滑套;11、支撑架;12、第二弹簧;13、U形架;14、滚动轴;15、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包括连接件1,连接件1的后端外侧套设有第一滑轨2,且第一滑轨2的底部焊接有外壳3,外壳3的侧壁和底部均为波浪状设计,第一弹簧5镶嵌在外壳3底部波浪状设计的凹槽内,第一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一组外壳3底部,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组外壳3的底部,外壳3的底部设计为波浪形状,可以有效的增强该流利条底部水平方向受拉伸的强度,外壳3的侧壁设计为波浪形状,可以有效的增强该流利条竖直方向的支撑强度,通过增强该流利条整体强度的方式,有利于延长该流利条的使用寿命,外壳3底部装设的第一弹簧5,利用第一弹簧5弹性拉伸性能,使得该流利条在未受外力加持下呈收缩状态,减少该流利条的占用空间,便于存放。
外壳3的前端上方焊接有限位块4,外壳3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弹簧5,外壳3的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6,外壳3的后端上方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限位螺杆7,连接件1共设置有七组,外壳3共设置有八组,且八组外壳3分别通过七组连接件1连接,连接件1镶嵌在第一滑轨2与第二滑轨6内部,连接件1套设在限位块4与限位螺杆7的外侧,且两组外壳3之间通过连接件1设计为滑动结构,有利于通过拉伸的方式使得该流利条延长,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该流利条的长度,大大提高了该流利条的适用范围,使用时,将该流利条一端的固定板9固定在需要固定的位置,随后,工作人员拉动流利条的另一端,使得该流利条通过拉动延长到合适位置,并通过螺栓将这一端外侧的固定板9固定,便于安装。
限位螺杆7的上端套设有盖板8,外壳3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固定板9,盖板8架设在第二滑轨6上方,限位螺杆7的顶部套设有紧固螺母,固定板9与外壳3设计为转动结构,固定板9的上方开设有通孔,当需要对该装置安装的滚筒15进行更换维修时,可以通过拉动将两组外壳3之间分离,随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取下限位螺杆7上方的螺母,将盖板8取下,即可将两组外壳3之间拆分开来,便于对滚筒15更换,由于固定板9可以绕着外壳3转动,使得固定板9可以固定在复杂的情况,类似于斜面、铁条等位置,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外壳3的上端焊接有滑套10,且滑套10的内侧插设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内侧均匀固定有第二弹簧12,且其中一组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U形架13,U形架13的内部搭设有滚动轴14,且滚动轴14的外侧套设有滚筒15,滑套10的内部尺寸与支撑架11的外侧尺寸相同,支撑架11与滑套10设计为滑动结构,滑套10的内壁上焊接有卡块,滚筒15与滚动轴14设计为转动结构,滚筒15的外侧均匀焊接有齿牙,由于支撑架11插设在滑套10内部,当维修时,便于将支撑架11取出,对滚筒15进行更换和维修,滑套10内部上焊接的卡块有效的将支撑架11的位置固定,防止工作时,支撑架11在滑套10内部滑动脱落下来,由于第二弹簧12具有弹性支撑特性,当物品放置在该流利条上时,滚筒15会受到向下的挤压,挤压力向下传递到第二弹簧12上,使得第二弹簧12受力收缩,将震动挤压减弱吸收,防止物品对滚筒15的冲击力过大,导致滚筒15磨损严重损坏,同时,外部焊接齿牙的滚筒15使得其与物品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减少了物品与滚筒15之间的摩擦阻力,防止滚筒15受到的摩擦过大导致磨损严重,大大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该流利条一端的固定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需要安装的位置上,随后,工作人员拉动流利条的另一端,由于连接件1镶嵌在第一滑轨2与第二滑轨6之间,使得两组外壳3之间通过连接件1设计为滑动结构,拉动该流利条可以将该流利条拉伸,工作人员将流利条拉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板9上的通孔,将流利条的位置固定,同理,重复上述步骤,将多组流利条并排安装在一起;
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物品放置在滚筒15上方,随后推动,由于滚筒15与滚动轴14设计为转动结构,有利于物体在该流利条上省力推动,物品放置在该流利条上时,会产生冲击力,向下挤压撞击滚筒15,由于U形架13通过第二弹簧12弹性支撑,第二弹簧12会受撞击力收缩形变,将撞击力缓冲吸收掉,防止滚筒15受撞击过大导致磨损,同时,由于滚筒15的表面均匀焊接有齿牙,大大减少了滚筒15与物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物体滑动时与滚筒15接触,对滚筒15的磨损,并且有效的减少了滚筒15与物品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更加省力便于物品移动;
维修时,拉动该流利条,使得外壳3之间产生间隙,随后,工作人员转动取出限位螺杆7上的螺母,将盖板8取下,可以将两组外壳3之间分离开来,由于支撑架11可在滑套10内部滑动,向外抽动可以将支撑架11取出,对套设在滚动轴14上的滚筒15进行更换,操作简单便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包括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后端外侧套设有第一滑轨(2),且第一滑轨(2)的底部焊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前端上方焊接有限位块(4),所述外壳(3)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外壳(3)的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6),所述外壳(3)的后端上方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限位螺杆(7),且限位螺杆(7)的上端套设有盖板(8),所述外壳(3)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固定板(9),所述外壳(3)的上端焊接有滑套(10),且滑套(10)的内侧插设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内侧均匀固定有第二弹簧(12),且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U形架(13),所述U形架(13)的内部搭设有滚动轴(14),且滚动轴(14)的外侧套设有滚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共设置有七组,所述外壳(3)共设置有八组,且八组所述外壳(3)分别通过七组所述连接件(1)连接,所述连接件(1)镶嵌在第一滑轨(2)与第二滑轨(6)内部,所述连接件(1)套设在限位块(4)与限位螺杆(7)的外侧,且两组所述外壳(3)之间通过连接件(1)设计为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侧壁和底部均为波浪状设计,所述第一弹簧(5)镶嵌在外壳(3)底部波浪状设计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一组外壳(3)底部,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组外壳(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架设在第二滑轨(6)上方,所述限位螺杆(7)的顶部套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固定板(9)与外壳(3)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固定板(9)的上方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0)的内部尺寸与支撑架(11)的外侧尺寸相同,所述支撑架(11)与滑套(10)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滑套(10)的内壁上焊接有卡块,所述滚筒(15)与滚动轴(14)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滚筒(15)的外侧均匀焊接有齿牙。
CN202020322723.4U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Active CN211919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723.4U CN211919821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723.4U CN211919821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9821U true CN211919821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56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2723.4U Active CN211919821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9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7016U (zh) 一种挂篮的行走装置
CN211919821U (zh) 一种耐磨损的流利条
CN212004458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空压机用止回阀
CN110821952B (zh) 一种滚珠轴承
CN211247836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铝材折弯机
CN219256981U (zh) 一种前钢板弹簧悬架
CN204817490U (zh) 一种轧制弹簧钢盘条用的下弯装置
CN109986270A (zh) 一种铝材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4298960U (zh) 一种高温锻造件吊运用桥式起重机
CN210361123U (zh) 一种更换防颤辊的辅助工具
CN213981651U (zh) 一种双列圆柱密封式满滚子滚轮轴承
CN212884234U (zh) 一种新型矫直辊
CN21382998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滚筒的出片机
CN211491332U (zh) 一种打辊轴承拆卸装置
CN211574133U (zh) 一种纺织车间悬挂装置
CN209974100U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CN112845721A (zh) 一种钢结构型材连续折弯加工机械
CN211282452U (zh) 一种便于快换托辊的托辊架
CN209160745U (zh) 一种便易多功能挂耳装置
CN207726433U (zh) 一种钢丝绳收卷辊自动换取装置
CN215762849U (zh)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用轧机轴承
CN215052079U (zh) 一种人行悬索桥检测车
CN218063393U (zh) 一种用于辊压机的爪型密封结构
CN210799728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
CN214639839U (zh) 一种高适应性的钢筋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