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7120U -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7120U
CN211917120U CN201921884600.3U CN201921884600U CN211917120U CN 211917120 U CN211917120 U CN 211917120U CN 201921884600 U CN201921884600 U CN 201921884600U CN 211917120 U CN211917120 U CN 211917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ovable
holes
backer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46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余勤
严昌俊
杨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nl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nl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nl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nli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46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7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7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71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床身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三排孔中第一、二排孔之间设有横向直槽,横向直槽内设有2个以上移动定位结构;1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个以上旋转靠山;前后拖板上设有2个以上卧式电机主轴部件;进一步改进在于:床身上端面上还设有2个以上杆状靠山、第一排孔前端设有1个以上前端靠山;顶梁下部设有1个以上前辅助压料机构,后端面后侧设有1个以上后压料机构;前后拖板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立式电机主轴部件;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并可远程控制;控制系统中程序模块化。本实用新型能数控完成多工序加工,定位一致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远程操控,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联线加工。

Description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门梃、榫头榫槽加工机中,很多为单一、单工步操作,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布置这些单一功能的不同设备排序完成不同工艺的木构件的的加工设备,且每台设备需要多人协作操作,生产效率低;定制产品的很多工序在不同机械加工造成木构件定位差,加工精度低,累积误差大,在组合装配时容易出现不平、错位、错缝等现象,甚至出现废品、废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完成多工序加工,定位一致性好,加工累积误差小,加工精度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包括床身、定位结构、滑台部件、压梁部件;所述压梁部件设置在床身上,包括压梁、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所述压梁呈∏形,横跨在床身上,包括横置的顶梁、顶梁两侧支承在床身上的支承柱;所述前辅助压料机构设置在顶梁的下方,包括压头、竖置的辅助压料气缸;所述顶梁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所述型材下端面设有横向的T型槽,所述辅助压料气缸上端通过T型螺栓与型材下端面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压头固定连接在辅助压料气缸向下活塞杆的下端;所述滑台部件连接在床身后端面上,包括后底座、前后拖板、第四线轨副、第三滚珠丝杠部件;所述后底座连接在床身后端面上;所述前后拖板设置在后底座上端面上方,连接在前后拖板、后底座上端面之间的第四线轨副上,由第三滚珠丝杠部件驱动前后移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床身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纵向间隔距离相等、横向排布的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所述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布、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所述床身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第二排孔之间设有横向直槽;所述横向直槽内设有2个以上移动定位结构;所述移动定位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移动定位板、对移动定位板进行纵向限位的移动导向键、固定移动定位板的移动定位板压块;所述移动定位板上端面设有横向等距离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所述移动定位板上相邻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横向直槽内移动定位板的前侧设有1个以上移动导向键、1个以上移动定位板压块;所述移动定位板、移动导向键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内;所述移动定位板、移动定位板压块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内;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靠近移动定位板的一侧上部设有楔形凸起;所述移动定位板靠近移动定位板压块的一侧上端面为楔形斜面;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的楔形凸起与移动定位板的楔形斜面相楔合;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固定连接在床身上端面横向直槽内时,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楔形凸起压紧移动定位板楔形斜面,将移动定位板固定连接在床身上端面横向直槽中;所述床身上端面上1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个以上旋转靠山;所述旋转靠山包括板身;所述旋转靠山板身平置于床身上端面上;所述板身下端面设有旋转靠山中心孔、第一环槽、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环槽是以旋转靠山中心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为以旋转靠山中心孔中心为圆心的径向槽,所述旋转靠山中心孔、第一限位槽分布在第一环槽的两侧;所述第一环槽贯通板身;所述第一环槽的圆弧槽侧壁的板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移动定位板远离移动定位板压块的一侧上端面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移动定位板上端面刻度线一侧的横向直槽侧壁的床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标志线;所述旋转靠山中心孔中设有第一定位插销;所述第一定位插销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中心孔中;在与第一定位插销插装的第三排孔纵向对齐的第二排孔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二定位插销,所述第二定位插销的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第一环槽中;所述旋转靠山第一限位槽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三定位插销,所述第三定位插销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孔中;设有若干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中的第六定位插销;所述前后拖板上端面上设有2副以上前后方向的第五线轨副,每副第五线轨副上设有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每副第五线轨副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卧式电机主轴部件在第五线轨副上前后移动的气缸。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身上端面上还设有2个以上杆状靠山;所述杆状靠山包括杆身;所述杆状靠山杆身平置于床身上端面上;所述杆身下端面设有杆状靠山定位孔、沿杆身长度方向的杆身直槽,所述杆状靠山定位孔设置在杆身端部,杆身直槽设置在杆身中部;所述杆状靠山定位孔中设有第四定位插销;所述第四定位插销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定位孔中;所述杆状靠山、移动定位板之间设有第五定位插销;所述第五定位插销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上第一定位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杆身直槽中。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身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的前端设有1个以上前端靠山;所述前端靠山包括横向设置的前端靠山板;所述前端靠山板的后端横向间隔设置若干定位块;所述若干定位块在纵向方向上一致,相邻定位块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述结构中,所述顶梁后端面后侧设有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后主压料机构;所述后主压料机构包括横向竖置的压料板、后主压料驱动气缸、2个第一线轨副;所述第一线轨副设置在压料板、顶梁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线轨副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压料板上,第一线轨副的滑块固定连接在顶梁后端面上;所述后主压料驱动气缸竖置、固定连接在顶梁上,后主压料驱动气缸向下的活塞杆与压料板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后主压料机构后侧设有横梁移动机构、1个以上挡料机构;所述横梁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横梁、移动横梁机构、2个以上支承臂、2个以上第二线轨副;所述移动横梁横向平置在顶梁后端面后侧;所述2个以上支承臂的前端横向间隔固定连接在顶梁后端面上,后端纵向向后悬伸;所述第二线轨副设置在支承臂上端面上,所述第二线轨副的线轨纵向固定连接在支承臂上端面上,所述移动横梁固定连接在第二线轨副的滑块上;所述移动横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2个以上丝杠、2个以上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移动横梁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顶梁上;所述丝杠纵向平置,后端与螺母连接,前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通过丝杠驱动移动横梁纵向移动;所述挡料机构设置于移动横梁前端面前侧,包括横向竖置的挡料板、挡料驱动气缸、2个第三线轨副;所述第三线轨副设置在挡料板、移动横梁之间,所述第三线轨副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挡料板上,第三线轨副的滑块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前端面上;所述挡料驱动气缸竖置、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所述挡料板的下部在挡料驱动气缸向下活塞杆的下方设有挡块。
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1个以上传动杆、1个以上蜗轮蜗杆减速箱;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丝杠为滚珠丝杠;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箱固定连接在顶梁上端面上,每个丝杠对应的横向位置上设置1个蜗轮蜗杆减速箱;最外侧的蜗轮蜗杆减速箱的外侧设有驱动电机、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与最外侧的蜗轮蜗杆减速箱输入轴外侧一端连接,所述减速机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相邻蜗轮蜗杆减速箱通过传动杆连接蜗轮蜗杆减速箱输入轴相近一端。
上述结构中,所述前后拖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1副第六线轨副,所述第六线轨副上设有1个主轴轴线竖置的立式电机主轴部件;所述立式电机主轴部件的电机为大功率电机;每副第六线轨副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立式电机主轴部件在第六线轨副上前后移动的气缸;所述立式电机主轴部件上端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竖置的第一锯铣刀。
上述结构中,1个所述卧式电机主轴部件的前端设有直角锯电机部件;所述直角锯电机部件的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横向平置第二锯铣刀。
上述结构中,所述后底座前端面与床身后端面之间设有可使后底座上下移动的第六线轨副,所述第六线轨副连接在床身后端面上,所述后底座连接在第六线轨副上;所述第六线轨副的线轨之间设有可驱动后底座上下移动的丝杠螺母部件。
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通过无线网络WIFI传输可远程控制;控制系统中加工程序模块化,可以通过扫二位码系统自主调入程序加工;所述控制系统中加工程序模块化,可通过宏程序编写添加模块(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产品,开发程序模块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床身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纵向间隔距离相等、横向排布的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布、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设有若干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中的定位插销。这样,使用时,分别在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中两排或三排的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中插装定位插销,可满足不同定位角度的需要,定位位置、角度调节便捷,形成一个工位;由于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横向等距离间隔排布,可沿横向间隔布置多个工位,用于批量木构件的一道(流程)工序加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2、在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中的任一排孔中的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中插装1个第六定位插销,在移动定位板的1个第一定位孔中插装1个第六定位插销,木构件以这2个第六定位插销定位,这2个第六定位插销定位形成木构件的定位角度,松开移动定位板压块,转动旋转靠山,通过第三定位插销拨动移动定位板8横向移动,带动移动定位板上第六定位插销横向移动,这样,可以改变木构件的定位角度,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旋转靠山可以改变木构件的定位角度。
由于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布、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而且移动定位板上相邻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在横向能保证多个工位定位一致性。
3、旋转靠山板身第一环槽贯通板身,第一环槽的圆弧槽侧壁的板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这样,可以准确在看清旋转靠山转动角度。移动定位板远离移动定位板压块的一侧上端面设有第二刻度线,移动定位板上端面刻度线一侧的横向直槽侧壁的床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标志线,这样,可以准确在看清移动定位板横向移动尺寸。
4、横向直槽内设有2个以上移动定位结构,增加了横向定位空间,满足床身上端面上更多木构件定位的需要。
5、一个移动定位板上设有2个旋转靠山,可以转动任意一个旋转靠山调整定位角度、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对比转动角度。
6、设置旋转靠山、杆状靠山,松开移动定位板压块,转动旋转靠山,通过第三定位插销拨动移动定位板横向移动,带动移动定位板上第五定位插销横向移动,第五定位插销拨动杆状靠山转动,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旋转靠山可以任意调整杆状靠山定位角度。这样,就能根据加工要求调整定位角度。由于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布、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而且移动定位板上相邻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以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中的任一个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和移动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定位定位的杆状靠山,在横向能保证多个工位定位一致性。设置杆状靠山,可以对加长大截面木构件进行定位,通过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加长大截面木构件加工要求调整定位角度,并且保证多个工位定位一致性。
7、床身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的前端设有1个以上前端靠山,前端靠山包括横向设置的前端靠山板,前端靠山板的后端横向间隔设置若干定位块,若干定位块在纵向方向上一致,相邻定位块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使用时,由前端靠山完成加长大截面木构件的纵向定位。
8、顶梁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型材下端面设有横向的T型槽,辅助压料气缸上端通过T型螺栓与型材下端面T型槽固定连接,这样,能根据木构件的不同或工艺要求横向任意调节辅助压料气缸的位置,从而横向任意调节压紧位置。
9、顶梁后端面后侧设有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后主压料机构,增加一道压紧机构,可通过调节气缸压力增加压紧可靠性,而且可以满足不同的压紧需要。压料板通过线轨副上下运动,刚性好,压紧可靠。
10、后主压料机构后侧设有横梁移动机构、1个以上挡料机构,挡料板竖直安装,由挡料驱动气缸通过线轨副驱动挡料板上下运动,刚性好,强度高,定位精度高。
11、挡料机构通过横梁移动机构的丝杠、螺母实现纵向移动,能快捷地调节纵向定位位置。12、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丝杠为滚珠丝杠,能实现无级调速,传动平稳,定位精度高。
12、前后拖板上端面上设有2副以上前后方向的第五线轨副,每副第五线轨副上设有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每副第五线轨副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卧式电机主轴部件在第五线轨副上前后移动的气缸。这样,前后拖板上端面上可设置2个以上卧式电机主轴部件,配上不同的刀具,就可同时完成多种不同刀具的加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减少管理成本、安全隐患,而且显著减少累积误差,显著提高加工精度。
13、前后拖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1副第六线轨副,第六线轨副上设有1个主轴轴线竖置的立式电机主轴部件;每副第六线轨副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立式电机主轴部件在第六线轨副上前后移动的气缸;驱动立式电机主轴部件上端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竖置的第一锯铣刀。立式电机主轴部件的电机为大功率电机,这样,可以用中心轴线竖置的第一锯铣刀进行锯切运动,完成一方向的锯切,大功率电机保证切削深度和刚度。
14、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的前端设有直角锯电机部件;直角锯电机部件的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横向平置第二锯铣刀。这样,可以用中心轴线横向平置第二锯铣刀进行锯切运动,完成另一方向的锯切。
15、后底座前端面与床身后端面之间设有可使后底座上下移动的第六线轨副,第六线轨副连接在床身后端面上,后底座连接在第六线轨副上;第六线轨副的线轨之间设有可驱动后底座上下移动的丝杠螺母部件,这样,可使得前后拖板上的所有电机主轴部件可以上下移动,根据加工需要调整上下加工位置。
16、本实用新型在一台设备上设有多个电机主轴部件,设有多种刀具,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多工序加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移动定位结构、旋转靠山、杆状靠山、前端靠山,定位一致性好,加工累积误差小,加工精度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7、本发明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通过无线网络WIFI传输可远程控制;控制系统中加工程序模块化,可通过宏程序编写添加模块(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产品,开发程序模块化),操作便捷,还能通过扫木构件上的二位码,系统自主调入程序加工,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左视图(拆去控制系统)。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定位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旋转剖面图。
图7为图5中B-B旋转剖面图。
图8为图5中C-C旋转剖面图。
图9为图5中P-P旋转剖面图。
图10为图6中Ⅰ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Ⅱ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Ⅲ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Ⅳ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定位板压块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定位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D-D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靠山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左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杆状靠山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E-E剖面图。
图21为图20的F向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靠山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N向视图。
图24为图23左视图。
图25为图23中H-H剖面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梁部件放大示意图。
图27为图26左视图。
图28为图26俯视图。
图29为图27中A向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梁部件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台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左视图。
图33为图31俯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附图1-33所示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包括床身1、滑台部件40、压梁部件30、控制系统80。
床身1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纵向间隔距离相等、横向排布的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43个等距离间隔排布(其他实施例中,横向分布2-42个或多于43个)、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
床身1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第二排孔之间设有横向直槽1.1;横向直槽1.1内设有移动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设有2个移动定位结构(其他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设有1个移动定位结构或多于2个移动定位结构)。
移动定位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移动定位板8、对移动定位板8进行纵向限位的移动导向键10、固定移动定位板8的移动定位板压块13;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设有横向等距离间隔排布的15个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其他实施例中,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设有横向等距离间隔排布的2-14个或多于15个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移动定位板8上相邻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前侧设有2个移动导向键10、2个移动定位板压块13(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个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前侧设有1个移动导向键10、1个移动定位板压块13;第二个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前侧设有多于2个移动导向键10、多于2个移动定位板压块13;第三个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后侧设有1个移动导向键10、1个移动定位板压块13;第四个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后侧设有2个移动导向键10、2个移动定位板压块13;第五个实施例中,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后侧设有多于2个移动导向键10、多于2个移动定位板压块13);移动定位板8、移动导向键10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移动定位板压块13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压块13靠近移动定位板8的一侧上部设有楔形凸起13.1;移动定位板8靠近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为楔形斜面8.1;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楔形凸起13.1与移动定位板8的楔形斜面8.1相楔合。
移动定位板压块13上设有螺钉,可将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内,当紧固移动定位板压块13上螺钉,将移动定位板压块13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内时,移动定位板压块13楔形凸起13.1压紧移动定位板8楔形斜面8.1,将移动定位板8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中;当松开移动定位板压块13上螺钉时,移动定位板压块13楔形凸起13.1与移动定位板8楔形斜面8.1脱开,这时可根据定位需要在横向直槽1.1内横向移动移动定位板8。
床身1上端面上,每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2个旋转靠山6(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个旋转靠山6或多于2个旋转靠山6)。旋转靠山6包括板身6.1;旋转靠山6板身6.1平置于床身1上端面上;板身6.1下端面设有旋转靠山中心孔6.2、第一环槽6.3、第一限位槽6.4;第一环槽6.3是以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槽;第一限位槽6.4为以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心为圆心的径向槽,旋转靠山中心孔6.2、第一限位槽6.4分布在第一环槽6.3的两侧;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设有第一定位插销2;第一定位插销2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在与第一定位插销2插装的第三排孔纵向对齐的第二排孔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二定位插销14,第二定位插销14的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6第一环槽6.3中;旋转靠山6第一限位槽6.4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三定位插销15,第三定位插销15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8的第一定位孔1.2中。
本实施例中,旋转靠山6板身6.1第一环槽6.3贯通板身6.1;第一环槽6.3的圆弧槽侧壁的板身6.1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移动定位板8远离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设有第二刻度线;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刻度线一侧的横向直槽1.1侧壁的床身1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标志线;其他实施例中,旋转靠山6板身6.1第一环槽6.3不贯通板身6.1;第一环槽6.3的圆弧槽侧壁的板身6.1上端面上不设第一刻度线;移动定位板8远离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不设第二刻度线;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刻度线一侧的横向直槽1.1侧壁的床身1上端面上不设第一标志线。
床身1上端面上每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5个杆状靠山17(附图5中只画出2个杆状靠山17),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4个杆状靠山17或多于5个杆状靠山17;杆状靠山17包括杆身17.3;杆状靠山17杆身17.3平置于床身1上端面上;杆身17.3下端面设有杆状靠山定位孔17.1、沿杆身长度方向的杆身直槽17.2,杆状靠山定位孔17.1设置在杆身17.3端部,杆身直槽17.2设置在杆身17.3中部;杆状靠山定位孔17.1中设有第四定位插销18;第四定位插销18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定位孔17.1中;杆状靠山17、移动定位板8之间设有第五定位插销19;第五定位插销19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8上第一定位孔1.2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17杆身直槽17.2中。
床身1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的前端设有2个前端靠山20(其他实施例中,床身1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的前端设有1个或多于2个前端靠山20);前端靠山20包括横向设置的前端靠山板20.1,本实施例中,前端靠山板20.1固定连接在前端靠山板20.1上端面上;前端靠山板20.1的后端横向间隔设置5个定位块20.2(其他实施例中,前端靠山板20.1的后端横向间隔设置2-4个或多于5个定位块20.2);5个定位块20.2在纵向方向上一致(其他实施例中,所有定位块20.2在纵向方向上一致),相邻定位块20.2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使用时,加长木构件21横向通过杆状靠山17定位,纵向通过前端靠山20定位。松开移动定位板压块13,转动旋转靠山6,通过第三定位插销15拨动移动定位板8横向移动,带动移动定位板8上第五定位插销19横向移动,第五定位插销19拨动杆状靠山17转动,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旋转靠山6可以任意调整杆状靠山17定位角度,从而调整加长木构件21的定位角度。
压梁部件30设置在床身1上,包括压梁31、2个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32(其他实施例中,设有1个或多于2个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32);压梁31呈∏形,横跨在床身上,包括横置的顶梁31.1、顶梁31.1两侧支承在床身上的支承柱31.2。
前辅助压料机构32设置在顶梁31.1的下方,包括压头32.2、竖置的辅助压料气缸32.1;顶梁31.1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32.3;型材32.3下端面设有横向的T型槽,辅助压料气缸32.1上端通过T型螺栓与型材32.3下端面T型槽固定连接,压头32.2固定连接在辅助压料气缸32.1向下活塞杆的下端。
顶梁31.1后端面后侧设有4个横向间隔分布的后主压料机构34(其他实施例中,设有1-3个或多于4个横向间隔分布的后主压料机构34);后主压料机构34包括横向竖置的压料板34.2、后主压料驱动气缸34.3、2个第一线轨副34.1;第一线轨副34.1设置在压料板34.2、顶梁31.1后端面之间,第一线轨副34.1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压料板34.2上,第一线轨副34.1的滑块固定连接在顶梁31.1后端面上;后主压料驱动气缸34.3竖置、固定连接在顶梁31.1上,后主压料驱动气缸34.3向下的活塞杆与压料板34.2固定连接。
后主压料机构34后侧设有横梁移动机构33、4个挡料机构35(其他实施例中,设有1-3个或多于4个挡料机构35);横梁移动机构33包括移动横梁33.1、移动横梁机构33.4、3个支承臂33.2(其他实施例中,设有2个或多于3个支承臂33.2)、3个第二线轨副33.3(其他实施例中,设有2个或多于3个第二线轨副33.3);移动横梁33.1横向平置在顶梁31.1后端面后侧;3个支承臂33.2的前端横向间隔固定连接在顶梁31.1后端面上,后端纵向向后悬伸;第二线轨副33.3设置在支承臂33.2上端面上,第二线轨副33.3的线轨纵向固定连接在支承臂33.2上端面上,移动横梁33.1固定连接在第二线轨副33.3的滑块上。
移动横梁机构33.4包括驱动机构33.4.3、3个丝杠33.4.1、3个螺母33.4.2(其他实施例中,设有2个或多于3个丝杠33.4.1、2个或多于3个螺母33.4.2),本实施例中,丝杠33.4.1为滚珠丝杠;螺母33.4.2设置在移动横梁33.1上,驱动机构33.4.3设置在顶梁31.1上;丝杠33.4.1纵向平置,后端与螺母33.4.2连接,前端与驱动机构33.4.3连接;驱动机构33.4.3可通过丝杠33.4.1驱动移动横梁33.1纵向移动。
驱动机构33.4.3包括驱动电机33.4.3.1、减速机33.4.3.2、3个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其他实施例中,设有1-2个或多于3个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2个传动杆33.4.3.3(相邻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之间设有1个传动杆33.4.3.3),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3.4.3.1为伺服电机;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固定连接在顶梁31.1上端面上,每个丝杠33.4.1对应的横向位置上设置1个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最外侧的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的外侧设有驱动电机33.4.3.1、减速机33.4.3.2;减速机33.4.3.2输出端与最外侧的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输入轴外侧一端连接,减速机33.4.3.2输入端与驱动电机33.4.3.1输出端连接;相邻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通过传动杆33.4.3.3连接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输入轴相近一端。
挡料机构35设置于移动横梁33.1前端面前侧,包括横向竖置的挡料板35.2、挡料驱动气缸35.3、2个第三线轨副35.1;第三线轨副35.1设置在挡料板35.2、移动横梁33.1之间,第三线轨副35.1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挡料板35.2上,第三线轨副35.1的滑块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33.1前端面上;挡料驱动气缸35.3竖置、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33.1上;挡料板35.2的下部在挡料驱动气缸35.3向下活塞杆的下方设有挡块35.4。
滑台部件40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包括后底座41、前后拖板42、第四线轨副43、第三滚珠丝杠部件44;后底座41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前后拖板42设置在后底座41上端面上方,连接在前后拖板42、后底座41上端面之间的第四线轨副43上,由第三滚珠丝杠部件44驱动前后移动。
前后拖板42上端面上设有4副前后方向的第五线轨副45(其他实施例中,前后拖板42上端面上设有2-3副或4副以上前后方向的第五线轨副45),每副第五线轨副45上设有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每副第五线轨副45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在第五线轨副45上前后移动的气缸。
前后拖板4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1副第六线轨副48,第六线轨副48上设有1个主轴轴线竖置的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本实施例中,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的电机为大功率电机;每副第六线轨副48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在第六线轨副48上前后移动的气缸;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上端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竖置的第一锯铣刀49。
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的前端设有直角锯电机部件50;直角锯电机部件50的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横向平置第二锯铣刀50.1。
后底座41的前端面与床身1后端面之间设有可使后底座41上下移动的第六线轨副70,第六线轨副70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后底座41前端面固定连接在第六线轨副70的滑块上(其他实施例中,第六线轨副70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后底座41前端面上,床身1后端面固定连接在第六线轨副70的滑块上);第六线轨副70的线轨之间设有可驱动后底座41上下移动的丝杠螺母部件。
控制系统80通过PLC控制,通过无线网络WIFI传输可远程控制;控制系统80中加工程序模块化,可通过宏程序编写添加模块(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产品,开发程序模块化),操作便捷,还能通过扫木构件上的二位码,系统自主调入程序加工。
实施例二
如附图34所示,除没有杆状靠山17、第四定位插销18、第五定位插销19外,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设有若干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中的第六定位插销16。
使用时,在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中的任一排孔中的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中插装1个第六定位插销16,在移动定位板8的1个第一定位孔1.2中插装1个第六定位插销16,木构件21以这2个第六定位插销16定位,这2个第六定位插销16定位形成木构件21的定位角度,松开移动定位板压块13,转动旋转靠山6,通过第三定位插销15拨动移动定位板8横向移动,带动移动定位板8上第六定位插销16横向移动,这样,可以改变木构件21的定位角度,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旋转靠山6可以改变木构件21的定位角度。

Claims (8)

1.一种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包括床身(1)、滑台部件(40)、压梁部件(30)、控制系统(80);
所述压梁部件(30)设置在床身(1)上,包括压梁(31)、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前辅助压料机构(32);所述压梁(31)呈∏形,横跨在床身上,包括横置的顶梁(31.1)、顶梁(31.1)两侧支承在床身上的支承柱(31.2);所述前辅助压料机构(32)设置在顶梁(31.1)的下方,包括压头(32.2)、竖置的辅助压料气缸(32.1);所述顶梁(31.1)下部设有横置的型材(32.3);所述型材(32.3)下端面设有横向的T型槽,所述辅助压料气缸(32.1)上端通过T型螺栓与型材(32.3)下端面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压头(32.2)固定连接在辅助压料气缸(32.1)向下活塞杆的下端;
所述滑台部件(40)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包括后底座(41)、前后拖板(42)、第四线轨副(43)、第三滚珠丝杠部件(44);所述后底座(41)连接在床身(1)后端面上;所述前后拖板(42)设置在后底座(41)上端面上方,连接在前后拖板(42)、后底座(41)上端面之间的第四线轨副(43)上,由第三滚珠丝杠部件(44)驱动前后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从前端向后端依次设置纵向间隔距离相等、横向排布的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所述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分别为横向分布的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布、孔径相等的一排第一定位孔(1.2);所述第一排孔、第二排孔、第三排孔纵向对齐;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第二排孔之间设有横向直槽(1.1);所述横向直槽(1.1)内设有2个以上移动定位结构;所述移动定位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移动定位板(8)、对移动定位板(8)进行纵向限位的移动导向键(10)、固定移动定位板(8)的移动定位板压块(13);所述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设有横向等距离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所述移动定位板(8)上相邻第一定位孔(1.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横向直槽(1.1)内移动定位板(8)的前侧设有1个以上移动导向键(10)、1个以上移动定位板压块(13);所述移动定位板(8)、移动导向键(10)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1.1)内;所述移动定位板(8)、移动定位板压块(13)纵向并列、间隙配合嵌装在横向直槽(1.1)内;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靠近移动定位板(8)的一侧上部设有楔形凸起(13.1);所述移动定位板(8)靠近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为楔形斜面(8.1);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楔形凸起(13.1)与移动定位板(8)的楔形斜面(8.1)相楔合;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内时,所述移动定位板压块(13)楔形凸起(13.1)压紧移动定位板(8)楔形斜面(8.1),将移动定位板(8)固定连接在床身(1)上端面横向直槽(1.1)中;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1个移动定位结构设有1个以上旋转靠山(6);所述旋转靠山(6)包括板身(6.1);所述旋转靠山(6)板身(6.1)平置于床身(1)上端面上;所述板身(6.1)下端面设有旋转靠山中心孔(6.2)、第一环槽(6.3)、第一限位槽(6.4);所述第一环槽(6.3)是以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槽;所述第一限位槽(6.4)为以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心为圆心的径向槽,所述旋转靠山中心孔(6.2)、第一限位槽(6.4)分布在第一环槽(6.3)的两侧;所述第一环槽(6.3)贯通板身(6.1);所述第一环槽(6.3)的圆弧槽侧壁的板身(6.1)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移动定位板(8)远离移动定位板压块(13)的一侧上端面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移动定位板(8)上端面刻度线一侧的横向直槽(1.1)侧壁的床身(1)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标志线;所述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设有第一定位插销(2);所述第一定位插销(2)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中心孔(6.2)中;在与第一定位插销(2)插装的第三排孔纵向对齐的第二排孔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二定位插销(14),所述第二定位插销(14)的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旋转靠山(6)第一环槽(6.3)中;所述旋转靠山(6)第一限位槽(6.4)中间隙配合插装第三定位插销(15),所述第三定位插销(15)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8)的第一定位孔(1.2)中;设有若干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一定位插销定位孔(1.2)中的第六定位插销(16);
所述前后拖板(42)上端面上设有2副以上前后方向的第五线轨副(45),每副第五线轨副(45)上设有1个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每副第五线轨副(45)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在第五线轨副(45)上前后移动的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还设有2个以上杆状靠山(17);所述杆状靠山(17)包括杆身(17.3);所述杆状靠山(17)杆身(17.3)平置于床身(1)上端面上;所述杆身(17.3)下端面设有杆状靠山定位孔(17.1)、沿杆身长度方向的杆身直槽(17.2),所述杆状靠山定位孔(17.1)设置在杆身(17.3)端部,杆身直槽(17.2)设置在杆身(17.3)中部;所述杆状靠山定位孔(17.1)中设有第四定位插销(18);所述第四定位插销(18)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第三排孔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定位孔(17.1)中;所述杆状靠山(17)、移动定位板(8)之间设有第五定位插销(19);所述第五定位插销(19)下端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定位板(8)上第一定位孔(1.2)中,上端间隙配合插装在杆状靠山(17)杆身直槽(17.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端面上第一排孔的前端设有1个以上前端靠山(20);所述前端靠山(20)包括横向设置的前端靠山板(20.1);所述前端靠山板(20.1)的后端横向间隔设置若干定位块(20.2);所述若干定位块(20.2)在纵向方向上一致,相邻定位块(20.2)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与第一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31.1)后端面后侧设有1个以上横向间隔分布的后主压料机构(34);所述后主压料机构(34)包括横向竖置的压料板(34.2)、后主压料驱动气缸(34.3)、2个第一线轨副(34.1);所述第一线轨副(34.1)设置在压料板(34.2)、顶梁(31.1)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线轨副(34.1)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压料板(34.2)上,第一线轨副(34.1)的滑块固定连接在顶梁(31.1)后端面上;所述后主压料驱动气缸(34.3)竖置、固定连接在顶梁(31.1)上,后主压料驱动气缸(34.3)向下的活塞杆与压料板(3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压料机构(34)后侧设有横梁移动机构(33)、1个以上挡料机构(35);所述横梁移动机构(33)包括移动横梁(33.1)、移动横梁机构(33.4)、2个以上支承臂(33.2)、2个以上第二线轨副(33.3);所述移动横梁(33.1)横向平置在顶梁(31.1)后端面后侧;所述2个以上支承臂(33.2)的前端横向间隔固定连接在顶梁(31.1)后端面上,后端纵向向后悬伸;所述第二线轨副(33.3)设置在支承臂(33.2)上端面上,所述第二线轨副(33.3)的线轨纵向固定连接在支承臂(33.2)上端面上,所述移动横梁(33.1)固定连接在第二线轨副(33.3)的滑块上;所述移动横梁机构(33.4)包括驱动机构(33.4.3)、2个以上丝杠(33.4.1)、2个以上螺母(33.4.2);所述螺母(33.4.2)设置在移动横梁(33.1)上,所述驱动机构(33.4.3)设置在顶梁(31.1)上;所述丝杠(33.4.1)纵向平置,后端与螺母(33.4.2)连接,前端与驱动机构(33.4.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3.4.3)可通过丝杠(33.4.1)驱动移动横梁(33.1)纵向移动;所述挡料机构(35)设置于移动横梁(33.1)前端面前侧,包括横向竖置的挡料板(35.2)、挡料驱动气缸(35.3)、2个第三线轨副(35.1);所述第三线轨副(35.1)设置在挡料板(35.2)、移动横梁(33.1)之间,所述第三线轨副(35.1)的线轨竖置,固定连接在挡料板(35.2)上,第三线轨副(35.1)的滑块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33.1)前端面上;所述挡料驱动气缸(35.3)竖置、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33.1)上;所述挡料板(35.2)的下部在挡料驱动气缸(35.3)向下活塞杆的下方设有挡块(3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3.4.3)包括驱动电机(33.4.3.1)、减速机(33.4.3.2)、1个以上传动杆(33.4.3.3)、1个以上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所述驱动电机(33.4.3.1)为伺服电机;所述丝杠(33.4.1)为滚珠丝杠;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固定连接在顶梁(31.1)上端面上,每个丝杠(33.4.1)对应的横向位置上设置1个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最外侧的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的外侧设有驱动电机(33.4.3.1)、减速机(33.4.3.2);所述减速机(33.4.3.2)输出端与最外侧的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输入轴外侧一端连接,所述减速机(33.4.3.2)输入端与驱动电机(33.4.3.1)输出端连接;相邻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通过传动杆(33.4.3.3)连接蜗轮蜗杆减速箱(33.4.3.4)输入轴相近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拖板(4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1副第六线轨副(48),所述第六线轨副(48)上设有1个主轴轴线竖置的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所述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的电机为大功率电机;每副第六线轨副(48)的线轨之间设有驱动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在第六线轨副(48)上前后移动的气缸;所述立式电机主轴部件(47)上端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竖置的第一锯铣刀(4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1个所述卧式电机主轴部件(46)的前端设有直角锯电机部件(50);所述直角锯电机部件(50)的主轴上设有中心轴线横向平置第二锯铣刀(50.1)。
CN201921884600.3U 2019-11-05 2019-11-05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7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600.3U CN211917120U (zh) 2019-11-05 2019-11-05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600.3U CN211917120U (zh) 2019-11-05 2019-11-05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7120U true CN211917120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9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46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7120U (zh) 2019-11-05 2019-11-05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71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2645A (zh) * 2019-11-05 2020-01-24 江苏申利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CN112658684A (zh) * 2020-12-15 2021-04-16 山东鑫迈德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锯铣加工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2645A (zh) * 2019-11-05 2020-01-24 江苏申利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CN112658684A (zh) * 2020-12-15 2021-04-16 山东鑫迈德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锯铣加工系统及方法
CN112658684B (zh) * 2020-12-15 2022-09-02 山东鑫迈德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锯铣加工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4886A (zh) 多工位十字轴加工机夹紧装置的工艺方法
CN102320210B (zh) 圆柱雕刻机
CN211917120U (zh)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CN108544879B (zh) 一种雕刻机
CN201049423Y (zh) 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结构
CN108620653A (zh) 一种具有双向刨削组件的牛头刨床
CN107718177B (zh) 七轴五联动木榫数控加工中心及其方法
CN206997878U (zh) 汽轮机叶片加工用仿型刨床
CN210024448U (zh) 一种雕刻机
CN108356925B (zh) 一种双工序加排钻开料机
CN102490216B (zh) 一种木工机械及其加工平台
CN211053919U (zh) 雕铣机的翻转机构
CN213858024U (zh) 一种双通道数控六面钻生产设备
CN201217150Y (zh) 一种型钢数控钻锯复合机床
CN209920881U (zh) 一种立式雕刻机
CN110722645A (zh) 木工数控锯铣加工中心
CN214489577U (zh) 一种双工位数控钻床
CN210588174U (zh) 一种数控机床刀具安装调节平台
CN213165900U (zh) 移动式切削装置及榫卯加工设备
CN111001859B (zh) 一种龙门铣床的可控滑移结构
CN2761395Y (zh) 木工燕尾槽加工机
CN211891226U (zh) 一种五轴雕刻机
CN109664662B (zh) 一种五轴立体雕刻机
CN219213433U (zh) 一种大型木质或者竹质梁柱端头连接结构加工中心
CN2204697Y (zh) 地板条双头铣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