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0374U -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0374U
CN211910374U CN202020130407.7U CN202020130407U CN211910374U CN 211910374 U CN211910374 U CN 211910374U CN 202020130407 U CN202020130407 U CN 202020130407U CN 211910374 U CN211910374 U CN 211910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hamber
temperature
humidity
co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04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lian County Pengche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xian Hongjia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xian Hongjia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xian Hongjia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04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0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0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0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室、进料口、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顶板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料口,所述顶板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温湿度探头,所述进料口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发酵室,所述发酵室下方固定设置有传动室,所述传动室的外侧底部滚动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中,更有效的控制温度和湿度,使得温度和湿度在发酵的过程中均匀的分布,避免了由于局部加热或局部加湿造成的发酵不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使叶子由硬变软,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在一般的茶叶发酵装置中,用于发热的装置和用于加湿的装置仅设置于装置底部或其中一个角落,无法对发酵室内的茶叶进行充分的加热与加湿,从而影响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在一般的茶叶发酵装置中,用于发热的装置和用于加湿的装置仅设置于装置底部或其中一个角落,无法对发酵室内的茶叶进行充分的加热与加湿,从而影响茶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室、进料口、顶板;
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顶板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料口,所述顶板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温湿度探头,所述进料口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发酵室,所述发酵室下方固定设置有传动室,所述传动室的外侧底部滚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发酵室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穿过所述发酵室的底部延伸至传动室,所述发酵室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一侧固定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加湿管道底部固定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通过管道与加湿器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器设置于所述传动室内部;
所述传动室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室顶部与新型发酵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呈半圆形包围在装置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管道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的数量可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呈三角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室与所述发酵室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可封闭开口。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器连接加热与加湿装置,用于控制箱内的温度与湿度,其中,控制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顶板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料口,通过所述进料口添加原料,所述顶板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温湿度探头,通过所述温湿度探头测定发酵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所述发酵室下方固定设置有传动室,所述传动室用于放置驱动装置及加湿器等部件,所述传动室的外侧底部滚动设置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达到移动装置的目的,所述万向轮便于转换方向,便于移动;
所述发酵室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板,当所述发酵室内部的温度低于标准温度时,通过所述加热板提高所述发酵室内部的温度,所述加热板穿过所述发酵室的底部延伸至传动室,更加充分的利用了所述加热板的温度,通过所述加湿器,将水雾输送至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将水雾分流至纵向设置的加湿管道,进一步的通过雾化喷嘴将水雾喷出,从而达到加湿的效果;
所述传动室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室顶部与新型发酵装置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发酵室内的新型发酵装置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呈半圆形包围在装置内部。使得在保证加热的同时保持温度平衡,避免温度过高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管道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的数量可调整,根据具体的生产数量对所述雾化喷嘴的数量进行增减,可以更好的控制所述发酵室内部的湿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可拆卸,在装置不运作时,通过拆卸所述顶板,对内部的部件进行拆卸更换与清洁,从而保持装置内部的卫生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呈三角形分布,使得装置在保证平衡的同时可以实现多角度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通过所述通风口将多余的热量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室与所述发酵室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使得所述传动室与所述发酵室隔离,避免所述发酵室内的物料进入到所述传动室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可封闭开口,避免在装置工作时外部的杂质进入到装置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新型茶叶发酵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转换仓、第二转动杆;
所述转换仓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三伞齿轮、转换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端通过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叶、转换仓和第二搅拌叶延伸至第三搅拌叶;
所述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套装连接,所述转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套装连接;
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套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叶面大于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伞齿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转换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为密封空间。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端通过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搅拌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搅拌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叶、转换仓和第二搅拌叶延伸至第三搅拌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进一步的为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提供转动的动力;
所述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套装连接,所述转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套装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使得所述转换器在保证齿轮转动的同时不发生位移;
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的一端啮合,使得所述第一伞齿轮带动所述第三伞齿轮转动,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三伞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伞齿轮转动,所述第三伞齿轮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使得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在相同动力来源的条件下实现相向转动,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伞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搅拌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套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使得在相同的动力来源下的条件下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平行设置,从而在不同的层面保证搅拌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外部的物料无法进入到转换仓的内部,进而影响内部传动结构的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叶面大于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由于底部沉积物较多,通过更大的搅拌叶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得发酵效果更明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角度,使得在搅拌的同时,将所搅拌的物料向上翻转,使得发酵效果更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伞齿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转换器固定连接,使得在保证所述第三伞齿轮的转动的前提下,维持转换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搅拌叶由于长期在潮湿的发酵室内工作出现锈蚀。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为密封空间,使得外部的搅拌物料与水分无法进入到所述转换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更有效的控制温度和湿度,使得温度和湿度在发酵的过程中均匀的分布,避免了由于局部加热或局部加湿造成的发酵不均匀;
(2)采用多搅拌叶不同方向的转动,避免了由于惯性的原因造成的发酵不均与,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3)在保证发酵效果的同时使得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转换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发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室,2-进料口,3-加热板,4-第一转动杆,5-第二转动杆,6-第一搅拌叶,8-第二搅拌叶,9-第三搅拌叶,10-加湿器,11-第一电机,13-转换仓,16-控制器,17-温湿度探头,18-分流装置,19-加湿管道,20-雾化喷嘴,21-顶板,22-传动室,23-万向轮,24-通风口,25-第一伞齿轮,26-第二伞齿轮,28-转换器,281-第一轴承,282-第二轴承,283-第一连接杆,284-第二连接杆,285-第三连接杆,286-转轴,29-第三伞齿轮,30-新型发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室1、进料口2、顶板21;
所述顶板21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顶板21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料口2,所述顶板21远离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温湿度探头17,所述进料口2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发酵室1,所述发酵室1下方固定设置有传动室22,所述传动室22的外侧底部滚动设置有万向轮23;
所述发酵室1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板3,所述加热板3穿过所述发酵室1的底部延伸至传动室22,所述发酵室1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加湿管道19,所述加湿管道19一侧固定设置有雾化喷嘴20,所述加湿管道19底部固定设置有分流装置18,所述分流装置18通过管道与加湿器10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器10设置于所述传动室22内部;
所述传动室22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室22顶部与新型发酵装置3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3呈半圆形包围在装置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管道19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嘴20,所述雾化喷嘴20的数量可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1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23呈三角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3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24。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室22与所述发酵室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2设置有可封闭开口。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简述:所述控制器16连接加热与加湿装置,用于控制箱内的温度与湿度,其中,控制器16、温湿度探头17、加热板3均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顶板21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料口2,通过所述进料口2添加原料,所述顶板21远离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温湿度探头17,通过所述温湿度探头17测定发酵室1内的温度与湿度,所述发酵室1下方固定设置有传动室22,所述传动室22用于放置驱动装置及加湿器等部件,所述传动室22的外侧底部滚动设置有万向轮23,通过万向轮23达到移动装置的目的,所述万向轮23便于转换方向,便于移动;
所述发酵室1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板3,当所述发酵室1内部的温度低于标准温度时,通过所述加热板3提高所述发酵室1内部的温度,所述加热板3穿过所述发酵室1的底部延伸至传动室22,更加充分的利用了所述加热板3的温度,通过所述加湿器10,将水雾输送至分流装置18,所述分流装置18将水雾分流至纵向设置的加湿管道19,进一步的通过雾化喷嘴20将水雾喷出,从而达到加湿的效果;
所述传动室22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室22顶部与新型发酵装置3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发酵室1内的新型发酵装置30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3呈半圆形包围在装置内部。使得在保证加热的同时保持温度平衡,避免温度过高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管道19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嘴20,所述雾化喷嘴20的数量可调整,根据具体的生产数量对所述雾化喷嘴20的数量进行增减,可以更好的控制所述发酵室1内部的湿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1可拆卸,在装置不运作时,通过拆卸所述顶板21,对内部的部件进行拆卸更换与清洁,从而保持装置内部的卫生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23呈三角形分布,使得装置在保证平衡的同时可以实现多角度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3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24,通过所述通风口24将多余的热量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室22与所述发酵室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使得所述传动室22与所述发酵室1隔离,避免所述发酵室1内的物料进入到所述传动室22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2设置有可封闭开口,避免在装置工作时外部的杂质进入到装置内部。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新型茶叶发酵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搅拌叶6、第二搅拌叶8、转换仓13、第二转动杆5;
所述转换仓13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伞齿轮25、第二伞齿轮26、第三伞齿轮29、转换器28,所述第一电机11的转轴端通过第一转动杆4与所述第一搅拌叶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叶6、转换仓13和第二搅拌叶8延伸至第三搅拌叶9;
所述转换器2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83,所述第一连接杆283的一端与所述转换仓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83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281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81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杆4外侧,所述第一轴承281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转动连接,所述转换器2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84,所述第二连接杆284的一端与转换仓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84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282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82套装在第二转动杆5的外侧,所述第二轴承282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转动杆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8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8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85,所述第三连接杆285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86,所述转轴28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28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8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伞齿轮29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伞齿轮25与第三伞齿轮29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伞齿轮26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29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伞齿轮25和所述第二伞齿轮26,所述第二伞齿轮26与所述第二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5的另一端与第二搅拌叶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5套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13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第二转动杆5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的叶面大于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伞齿轮29通过转轴与所述转换器28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13为密封空间。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简述:所述第一电机11的转轴端通过第一转动杆4与所述第一搅拌叶6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4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搅拌叶6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4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叶6、转换仓13和第二搅拌叶8延伸至第三搅拌叶9,使得所述第一电机11进一步的为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提供转动的动力;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283固定所述第一轴承281外圈的位置,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轴承281的内圈伴随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转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284固定所述第二轴承282外圈的位置,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二轴承282的内圈伴随所述第二转动杆5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8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8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85,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杆285进一步的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28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85的位置,避免所述第一轴承281与所述第二轴承282发生位移,所述第三连接杆285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86,所述转轴28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伞齿轮29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轴286伴随所述第三伞齿轮29的转动,从而使得整体传动结构达到同轴不同方向的转动效果;
所述第一伞齿轮25与第三伞齿轮29的一端啮合,使得所述第一伞齿轮25带动所述第三伞齿轮29转动,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三伞齿轮29带动所述第二伞齿轮26转动,所述第三伞齿轮29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伞齿轮25和所述第二伞齿轮26,使得所述第一伞齿轮25和所述第二伞齿轮29在相同动力来源的条件下实现相向转动,所述第二伞齿轮26与所述第二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伞齿轮26带动所述第二转动杆5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搅拌叶8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5套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外部,使得在相同的动力来源下的条件下所述第一搅拌叶6与所述第二搅拌叶8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平行设置,从而在不同的层面保证搅拌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13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第二转动杆5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外部的物料无法进入到转换仓13的内部,进而影响内部传动结构的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的叶面大于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由于底部沉积物较多,通过更大的搅拌叶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得发酵效果更明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角度,使得在搅拌的同时,将所搅拌的物料向上翻转,使得发酵效果更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伞齿轮29通过转轴与所述转换器28固定连接,使得在保证所述第三伞齿轮29的转动的前提下,维持转换器28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6、第二搅拌叶8和第三搅拌叶9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搅拌叶由于长期在潮湿的发酵室内工作出现锈蚀。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仓13为密封空间,使得外部的搅拌物料与水分无法进入到所述转换仓13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室(1)、进料口(2)、顶板(21);
所述顶板(21)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顶板(21)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料口(2),所述顶板(21)远离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温湿度探头(17),所述进料口(2)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发酵室(1),所述发酵室(1)下方固定设置有传动室(22),所述传动室(22)的外侧底部滚动设置有万向轮(23);
所述发酵室(1)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加热板(3),所述加热板(3)穿过所述发酵室(1)的底部延伸至传动室(22),所述发酵室(1)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加湿管道(19),所述加湿管道(19)一侧固定设置有雾化喷嘴(20),所述加湿管道(19)底部固定设置有分流装置(18),所述分流装置(18)通过管道与加湿器(10)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器(10)设置于所述传动室(22)内部;
所述传动室(22)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室(22)顶部与新型发酵装置(3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呈半圆形包围在装置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管道(19)纵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嘴(20),所述雾化喷嘴(20)的数量可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可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3)呈三角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室(22)与所述发酵室(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设置有可封闭开口。
CN202020130407.7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Active CN211910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0407.7U CN211910374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0407.7U CN211910374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0374U true CN211910374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3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0407.7U Active CN211910374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0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9205A (zh) 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5886690U (zh) 一种农副产品搅拌装置
CN211910374U (zh) 一种恒温恒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CN109897760A (zh) 一种卧式智能化固态发酵酿醋系统
CN211185205U (zh) 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的发酵池
CN211910375U (zh) 一种新型茶叶发酵装置
CN212504642U (zh) 一种环保型农业肥料用生物发酵装置
CN209470464U (zh) 用于淀粉均匀烘制的设备
CN213924725U (zh) 一种酿酒制曲液体菌接种培养装置
CN108815867A (zh) 一种具有压缩式热泵的蜂蜜浓缩机
CN211522180U (zh) 一种发酵池
CN114365779A (zh) 一种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
CN207899390U (zh) 一种生物肥料加工设备
CN203728834U (zh) 一种太阳能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8472047U (zh) 一种酿醋用翻醅装置
CN208911467U (zh) 一种具有压缩式热泵的蜂蜜浓缩机
CN208121120U (zh) 一种淀粉糖生产用连续糖化装置
CN207973760U (zh) 一种环保型发酵罐
CN219087997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保湿设备
CN108224993A (zh) 一种饲料原料反复提升搅拌风干装置
CN216039614U (zh) 一种玫瑰花的高效酶解装置
CN205893248U (zh) 一种自转式多功能酶解发酵机
CN218999069U (zh) 一种杏鲍菇培养料发酵机
CN212954940U (zh) 一种有机土壤改良材料的生产设备
CN217578722U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复合肥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Address after: 645250 Group 1, Upstream Village, Xunshi Town, Junlian County,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unlian County Pengchen Tea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1 Qingyun Village Office, Jiaocun Town, Gao County,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645157

Patentee before: Gaoxian Hongjia Tea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