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5261U -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5261U
CN211905261U CN201921851558.5U CN201921851558U CN211905261U CN 211905261 U CN211905261 U CN 211905261U CN 201921851558 U CN201921851558 U CN 201921851558U CN 211905261 U CN211905261 U CN 211905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unit
clonal
integration
plants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5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文华
胡安安
张惜嘉
杜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8515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5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5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52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包括第一培养单元、第二培养单元、下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下支架上部设置有支撑板,其上表面设有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内设置多个隔断板;通过隔断板将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划分为多个子单元;子单元内部底部中间位置均设有储水装置;上支架由立杆和横杆组成,在横杆与立杆外侧架设光调控装置;所述光调控装置包覆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区域;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容易控制、实用性强的优点;采用本发明进行克隆植物的培植和遮阴对克隆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有利于对其克隆整合机制的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克隆植物(clonal plant)就是具有克隆性的植物,即有在自然条件下自发地产生遗传结构相同的新个体的能力或习性的植物。克隆植物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中,在许多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入侵植物中许多是克隆植物,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克隆性与入侵性显著正相关,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加拿大一枝黄花(Sollidagocanadensis)等都对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克隆整合(clonal integration)是指由于克隆生长,同一基株的分株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匍匐茎、根状茎和(或)水平根等横生结构相互连接在一起,同一基株的相连分株间存在的物质传递的现象。克隆植物维管束相连接的部分(如根、茎、叶、花和果实等)之间存在沿源-汇梯度的物质(如光合产物、水分、养分、次生产物和激素等)的传输。克隆整合作用是克隆植物适应异质性生境的重要生态策略之一,与植物的入侵性密切相关。因此,在入侵植物生态学领域,开展对克隆植物的整合作用以及各部分在形态和生理方面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用于克隆植物的试验装置较少,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更是尚未见有报道。要开展克隆植物的整合作用研究,尤其是在异质性光照下的研究,需要对克隆植物进行整个基株的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或者对克隆植物的先端分株和基端分株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克隆植物遮阴试验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容易控制、实用性强的优点,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增加第一培养单元、第二培养单元长度,使用一组或联合使用几组装置,不需要额外的附属设施,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克隆植物的培植和不同部分及不同程度遮阴对克隆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有利于对其克隆整合机制的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包括第一培养单元、第二培养单元、下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下支架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并排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面积大于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的总面积;
所述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内设置多个隔断板;通过隔断板将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划分为多个子单元;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的子单元个数相同,相互对称;
所述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的子单元内部均设有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的两侧各开设有通气孔一;
所述上支架由立杆和横杆组成,立杆为偶数个且不少于4个,均匀分布在位于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组成区域的两端,且立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横杆与立杆形成的区域外侧设有光调控装置;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位于所述光调控装置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在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的子单元连接部分的上侧开设的凹陷槽。
进一步的,所述光调控装置为电控调光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光调控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圆孔二。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装置开口向上且设置在各个子单元的底部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装置的高度小于子单元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储水装置与培养单元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底部设有万向滑轮和对应的刹车装置。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克隆植物遮阴试验的装置;
b)横跨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种植克隆植物;克隆植物的种植方式为土培,所需基质为沙子与黄土按4:1混合而成。
c)保持植物茎节的连接允许克隆整合,切断植物茎节阻断克隆整合;允许克隆整合为保持植物茎节的正常连接状态,阻断克隆整合为从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结合部分切断植物茎节。
d)调节电控调光玻璃,对第一培养单元或第二培养单元保持透光或不透光;通过电控控制开光调节调光玻璃,断开开关为透光状态,闭合开关为不透光状态,遮光率为80%;对第一培养单元与第二培养单元分别进行透光控制,共分为四种状态:第一培养单元与第二培养单元均透光,第一培养单元透光与第二培养单元不透光,第一培养单元不透光与第二培养单元透光,第一培养单元与第二培养单元均不透光。
进一步的,在不同透光(即遮阴)条件下,进行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均采用隔断板分为四个大小相等的子单元,且在并排靠近的子单元上侧,每个部分开设大小相等的凹陷槽。实际应用中,将克隆植物的克隆片段的连接部分横向放置在凹陷槽上,使分株分别种植在两个培养槽中,可起到很好的稳定和保护作用;通过隔断的阻隔,能保证各个部分的克隆片段生长不受其他部分干扰,更有利于克隆植物的克隆整合作用研究。
(2)本实用新型上支架由立杆和横杆组成,在立杆与横杆之间架设电控调光玻璃。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克隆植物的克隆片段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也可以对克隆片段不同部分进行遮阴处理,如对先端分株和基端分株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有利于对克隆植物在不同遮阴处理下的克隆整合作用的研究。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控制灵活、实用性强。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场地以及其他要求进行移动,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增加第一单元、第二单元长度,不需要额外的附属设施,有利于克隆植物研究中为避免不同方位光照的干扰而需要进行的方位调整的操作,同时有利于重复试验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A-A剖面局部示意图。
其中,1-第一培养单元、2-第二培养单元、3-下支架,4-上支架,5-隔断板,6-凹陷槽,7-储水装置,8-通气圆孔,9-万向滑轮,10-光调控装置,11-通气圆孔二,1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装置正常使用时相对地面的上下关系,“内、外”是指装置本身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1: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第一培养单元1、第二培养单元2、下支架3和上支架4;所述下支架3上部设置有支撑板12,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均为长方形,并排安置在支撑板12的上面,支撑板12的面积大于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总面积;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内均设置3个隔断板5;通过隔断板5将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均划分为4个子单元;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子单元相互对称;在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子单元连接部分的上侧,开设大小相等的凹陷槽6,凹陷槽6的宽为1cm。在进行克隆植物克隆整合试验研究中,使两个分株之间的连接部分骑跨在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凹陷槽6的凹陷部,可起到很好的稳定和保护作用。
所述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的子单元内部均设有储水装置7;所述储水装置7开口向上且设置在各个子单元的底部中间位置,储水装置7的高度小于子单元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储水装置7与培养单元的宽度相等;所述储水装置7的两侧各开设一个通气孔一8,通气孔一8的直径为1cm。
储水装置7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截留部分水分,减少浇水的次数,同时通气孔一8的设置,也能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的烂根现象,以及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的交流,从而可有效提高研究克隆植物克隆整合机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所述上支架4由立杆和横杆组成,所述立杆为6个,均匀分布在位于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组成区域的两端,且立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2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所述横杆与立杆形成区域的外侧架设光调控装置10,该装置为电控调光玻璃,并使得第一培养单元和第二培养单元位于电控调光玻璃形成的空间内;且在电控调光玻璃两侧各开设两个通气圆孔二11,圆孔直径2cm;通气圆孔的设置保证了装置与外界环境气体的交流,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所述下支架3的底部设有万向滑轮9和对应的刹车装置,可根据场地以及其他要求进行移动,有利于克隆植物研究中为避免不同方位光照的干扰而需要进行的方位调整。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克隆植物遮阴试验的装置;
b)横跨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种植克隆植物;选取8株大小一致含4个茎节的克隆植物喜旱莲子草,分别在两组装置中横跨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种植喜旱莲子草,每个子单元种植1株,先端2个茎节置于第一培养单元1和基端2个茎节置于第二培养单元2,种植方式为土培,所需基质为沙子与黄土按4:1混合而成;
c)保持植物茎节的连接允许克隆整合,切断植物茎节阻断克隆整合;培养1个星期后,每组装置中选取2株喜旱莲子草保持茎节的正常连接状态,另外2株从凹陷槽6处切断茎节;
d)调节电控调光玻璃,对第一培养单元1或第二培养单元2保持透光或不透光;通过电控控制开光调节调光玻璃,断开开关为透光状态,闭合开关为不透光状态,遮光率为80%;其中,对第一培养单元1与第二培养单元2分别进行透光控制,共分为四种状态:第一培养单元1与第二培养单元2均透光,第一培养单元透光与第二培养单元不透光,第一培养单元不透光与第二培养单元透光,第一培养单元1与第二培养单元2均不透光;
调节电控调光玻璃,其中一组装置断开第一培养单元1上的调光玻璃开光和第二培养单元2上的调光玻璃开光,使第一培养单元1与第二培养单元2均透光,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装置断开第一培养单元1上的调光玻璃开光,闭合第二培养单元2上的调光玻璃开光,使第一培养单元1透光与第二培养单元2不透光,为试验组。试验结束收获植物,分析数据,完成克隆整合对喜旱莲子草先端不遮阴和基端遮阴的影响研究试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及研究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培养单元(1)、第二培养单元(2)、下支架(3)和上支架(4);所述下支架(3)上部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并排设置于支撑板(1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12)的面积大于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总面积;
所述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内设置多个隔断板(5);通过隔断板(5)将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划分为多个子单元;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子单元个数相同,相互对称;
所述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子单元内部均设有储水装置(7);所述储水装置(7)的两侧各开设有通气孔一(8);
所述上支架(4)由立杆和横杆组成,立杆为偶数个且不少于4个,均匀分布在位于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组成区域的两端,且立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2)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横杆与立杆形成的区域外侧设有光调控装置(10);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位于所述光调控装置(10)形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单元(1)和第二培养单元(2)的子单元连接部分的上侧中部开设凹陷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控装置(10)为电控调光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控装置(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圆孔二(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7)开口向上且设置在各个子单元的底部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7)的高度小于子单元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储水装置(7)与培养单元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底部设有万向滑轮(9)和对应的刹车装置。
CN201921851558.5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05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558.5U CN211905261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558.5U CN211905261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5261U true CN21190526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8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55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05261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52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0245A (zh) * 2021-09-02 2022-01-21 华东师范大学 克隆整合对根茎型或匍匐茎型克隆植物节间形成贡献的近似测定方法
CN114731866A (zh) * 2022-05-25 2022-07-12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游击型克隆植物生长策略和根茎拓展试验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0245A (zh) * 2021-09-02 2022-01-21 华东师范大学 克隆整合对根茎型或匍匐茎型克隆植物节间形成贡献的近似测定方法
CN113960245B (zh) * 2021-09-02 2024-03-26 华东师范大学 克隆整合对根茎型或匍匐茎型克隆植物节间形成贡献的近似测定方法
CN114731866A (zh) * 2022-05-25 2022-07-12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游击型克隆植物生长策略和根茎拓展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731866B (zh) * 2022-05-25 2024-02-23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游击型克隆植物生长策略和根茎拓展试验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4029B (zh) 一种高干y形双主干树形栽培桃的方法
CN103392553B (zh) 一种葡萄“飞鸟”形树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3444484B (zh) 一种夏黑葡萄单主干双主枝整形及二芽修剪栽培方法
CN103392517B (zh) 一种台湾含笑的无性繁殖方法
CN106069558A (zh) 一种低主蔓t形平棚架葡萄树形及其构建方法
CN109983980B (zh) 一种t形葡萄树形及其形成方法
CN211905261U (zh) 一种用于克隆植物克隆整合与遮阴试验的装置
CN107517775A (zh) 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及其栽培方法
CN104145818B (zh) 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CN106613712A (zh) 葡萄高吊水平整枝方法
CN1602666A (zh) 一种果树“一边倒”形栽培管理方法
CN103875386A (zh) 一种栀子花稻田穴盘无土扦插育苗方法
CN107873306A (zh) 一种桃树新型三主枝高光效栽培方法
CN105613060A (zh) 一种天鹅绒紫薇高位嫁接育苗方法
CN111264328A (zh) 一种三角梅小盆栽的培育方法
CN113349058B (zh) 一种濒危植物笔筒树繁殖技术及野外回归方法
CN105961107A (zh) 一种桃树树形及修剪方法
CN109496706B (zh) 一种猫须草无菌短枝快速繁殖前的外植体预处理方法
CN115462302A (zh) 一种提高杨树室内人工杂交育种质量的育种方法
CN113207687B (zh) 一种铁线莲组织培育快速繁殖方法
CN109247147A (zh) 一种茶树快速扦插生根的方法
KR101736278B1 (ko) 감귤나무를 포함하는 과실나무의 전정방법
Carvalho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on product quality of Kalanchoe blossfeldiana
CN107810850B (zh) 一种小叶杨与胡杨杂交种再生苗的培育方法
JP2017074031A (ja) 希少対馬産オニユリの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