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1166U -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1166U
CN211901166U CN201922341586.9U CN201922341586U CN211901166U CN 211901166 U CN211901166 U CN 211901166U CN 201922341586 U CN201922341586 U CN 201922341586U CN 211901166 U CN211901166 U CN 211901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air
hydraulic oil
shell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15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文贤
孙丹
周现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15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1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1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1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架、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以及联轴器与油泵,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汽油机和液压系统吸风口及散热通道分为上下两层,互不影响。液压油箱可以做到形状规整,加工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易控制,成本低。液压油温主动可控,避免油温偏低时散热器仍然持续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站,属于施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泵站一般采用水平轴或竖直轴两种设计方案,需要对汽油机和液压油进行散热,采用水平轴方案,液压油尾部轴流风机散热。若轴流风机为吸风,则汽油机吸入热分,影响汽油的散热;若轴流风机为吹风,则轴流风机和汽油机抢风,两者散热效率均受到影响。液压油箱分为主副2个油箱,造成浪费。
并且,一般水平轴方案的汽油机输出轴与液压油冷却风机串联,汽油机启动则散热器持续工作。在低温环境下,液压油温度可能持续偏低。油温过低会导致液压油的粘度升高,液压泵的吸油阻力变大,此时容易吸入空气,当泵吸油腔的的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气体分离压力时,空气会析出,造成气穴现象,产生巨大的噪音。
采用垂直轴方案,通过尾部散热,虽然油箱设计比较规整,但是离心风机的蜗壳比较复杂,导致底架加工制造难度大,质量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散热可控、互不干涉的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以及联轴器与油泵,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主控阀块。
进一步,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车轮和支腿。
进一步,所述外壳前端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进风罩,对应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有散热窗口。
进一步,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风-油散热器、吸式轴流风机和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液压油流经风-油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吸式轴流风机将空气吸入通过所述风-油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后方的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竖隔板,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固定于所述外壳、水平隔板、竖隔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的进气口朝向所述液压动力站的前方,所述外壳上方和/或侧面对应设置有液压油冷却系统的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水平隔板下方空隙、散热进气口依次贯通形成供气流吹向汽油机机体的空气流动路径,该空气流动路径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和/或侧面。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联轴器与油泵一侧的汽油箱。
进一步,所述主控阀块固定在所述汽油箱上方,所述外壳上对应设置有操作面板。
进一步,还包括温度感应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油散热器上或者风-油散热器后端的液压油输送管道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马达和/或吸式轴流风机的信号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油机散热从液压油箱中间的进气道吸风,经过汽油机内部通道冷却汽油机后从汽油机输出轴一侧排出。液压油由专门的散热途径,能够有效散热并且互不干涉。汽油机和液压系统吸风口及散热通道分为上下两层,互不影响。
液压油箱可以做到形状规整,加工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易控制,成本低。
液压油冷却系统主动可控。风-油散热器配备温度传感器,可将液压油温度控制在最优的运行温度范围。当液压油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液压油冷却系统不启动;当液压油温度高于设定值或者最优值时,液压油冷却系统运行,从而降低液压油温度。液压油温主动可控,避免油温偏低时散热器仍然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方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01液压油箱、1002进风罩、1003散热窗口、1004风-油散热器、1005吸式轴流风机、1006马达、1007水平隔板、1008竖隔板、1009汽油机、1010 主控阀块、1011汽油箱、1012支腿、1013车轮、1014联轴器与油泵、1015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技术方案中,定义图1中正对的面为前面,定义图 2中左侧方向为“前”,定义图2中右侧的方向为“后”,定义车轮所在的方位为“下”,定义图2中上方的方向为“上”。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架1015,设置在底架1015 上的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1007,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1001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1009,以及联轴器与油泵1014,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两者纵向叠加布置,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1007下方,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主控阀块1010。液压油箱用于储存循环的液压油,液压油冷却系统用于对液压管道中输送的液压油进行冷却,汽油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油泵,汽油机需要散热,液压油也需要散热,传统的方式是散热风依次吹过液压油冷却系统和汽油机,结构死板较为复杂,有若干弊端,采用本结构能够通过双风道送风,可控性好。
为了方便移动,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车轮1013和支腿1012,两个车轮和支架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同时也方便移动。
为了降低危险避免堵塞风道,所述外壳前端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进风罩1002,对应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有散热窗口1003。可选的进风罩可以是螺钉固定在液压油箱1001上的多孔面板,散热窗口1003为可以手动调节开合的百叶窗,从而实现可调散热。
进一步,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风-油散热器1004、吸式轴流风机1005和马达1006,所述马达驱动液压油流经风-油散热器进行散热,从而实现液压油在油泵、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之间的循环,所述吸式轴流风机将空气吸入通过所述风-油散热器,从而实现风冷散热,热风从外壳上方和侧面的孔洞中流出。作为可选的方式,风- 油散热器1004的驱动马达即吸式轴流风机1005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电机直接从汽油机发电线圈或者蓄电池接。
为了构建双风道结构,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后方的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竖隔板1008,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固定于所述外壳、水平隔板、竖隔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的进气口朝向所述液压动力站的前方,所述外壳上方和/或侧面对应设置有液压油冷却系统的出气口,该气流路径如图2中B所示,使得热空气不会吹至汽油机内部,造成气流紊乱和散热不均。
如图2中A所示的气流路径,所述进风口、水平隔板下方空隙、散热进气口依次贯通形成供气流吹向汽油机机体的空气流动路径,该空气流动路径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和/或侧面,该结构符合热空气上升的特性,也有利于将设备朝向迎风面,实现更高效的散热。
为了将布局设置得更加合理,还包括设置在联轴器与油泵一侧的汽油箱1011,汽油箱用于给汽油机供汽油。
为了方便对液压动力站进行操作,所述主控阀块1010固定在所述汽油箱1011上方,所述外壳上对应设置有操作面板。
为了实现对液压油的精准温度控制,还包括温度感应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油散热器1004上或者风- 油散热器后端的液压油输送管道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马达1006和/或吸式轴流风机1005 的信号输入端。
汽油机散热从液压油箱中间的进气道吸风,经过汽油机内部通道冷却汽油机后从汽油机输出轴一侧排出。液压油由专门的散热途径,能够有效散热并且互不干涉。汽油机和液压系统吸风口及散热通道分为上下两层,互不影响。
液压油箱可以做到形状规整,加工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易控制,成本低。
液压油冷却系统主动可控。风-油散热器配备温度传感器,可将液压油温度控制在最优的运行温度范围。当液压油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液压油冷却系统不启动;当液压油温度高于设定值或者最优值时,液压油冷却系统运行,从而降低液压油温度。液压油温主动可控,避免油温偏低时散热器仍然持续工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以及联轴器与油泵,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主控阀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车轮和支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端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进风罩,对应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有散热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风-油散热器、吸式轴流风机和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液压油流经风-油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吸式轴流风机将空气吸入通过所述风-油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后方的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竖隔板,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固定于所述外壳、水平隔板、竖隔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的进气口朝向所述液压动力站的前方,所述外壳上方和/或侧面对应设置有液压油冷却系统的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水平隔板下方空隙、散热进气口依次贯通形成供气流吹向汽油机机体的空气流动路径,该空气流动路径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和/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联轴器与油泵一侧的汽油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阀块固定在所述汽油箱上方,所述外壳上对应设置有操作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感应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油散热器上或者风-油散热器后端的液压油输送管道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马达和/或吸式轴流风机的信号输入端。
CN201922341586.9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Active CN211901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1586.9U CN21190116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1586.9U CN21190116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1166U true CN211901166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2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1586.9U Active CN21190116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1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8569B (zh) 钻井单元
CN104847488A (zh) 一种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CN216844922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CN102756643A (zh) 电动车辆用冷却系统及电气部件用冷却方法
CN211901166U (zh)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CN106089419A (zh) 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11975153U (zh) 旋挖钻机底盘散热系统和旋挖钻机
CN205897415U (zh)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JP4238129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CN104165447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2261545B (zh) 一种推车式风冷低噪音箱式电站
CN102361392A (zh) 内燃机车变流器冷却系统
CN206036877U (zh) 车灯散热系统及具有该车灯散热系统的汽车
CN209654243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压缩机的吸气导流结构
CN113525069A (zh) 一种环卫车动力总成系统
CN210195968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202165760U (zh) 一种推车式风冷低噪音箱式电站
JP3979583B2 (ja) 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CN110778389A (zh) 用于电传动车的发动机发电机复合散热系统
CN205793915U (zh) 一种风冷机组
CN206582182U (zh) 一种无扇叶式发动机冷却风扇
CN206299450U (zh) 一种大功率低噪音箱式发电机组采用的分体冷却水箱系统
CN216691618U (zh) 一种低压风机冷却装置
CN110714883A (zh) 一种采用直冷散热装置的ip23风力发电机
KR101673784B1 (ko) 히트석션기능의 쿨링팬 쉬라우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