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3526U -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3526U
CN211893526U CN202020175441.6U CN202020175441U CN211893526U CN 211893526 U CN211893526 U CN 211893526U CN 202020175441 U CN202020175441 U CN 202020175441U CN 211893526 U CN211893526 U CN 211893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ork
inner tube
positioning shaft
accommodate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54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文祥
范扬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ited By Share Ltd Asia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mited By Share Ltd Asia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ted By Share Ltd Asia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sia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54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3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3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3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前叉避震器结构设置于自行车的头管内且连接于前叉,前叉避震器结构包含上承座、内管、四个滚柱排、定位轴及上弹簧。上承座可动地容设于内管,内管可动地容设于头管,内管的上端连接上承座,内管的下端连接前叉,且内管包含四个外承靠面。四个滚柱排容设于头管,且各滚柱排对应各外承靠面,定位轴可动地插设于内管,定位轴的第一端限位于内管中,定位轴的第二端固定于头管。上弹簧容设于内管且套设于定位轴外侧,上弹簧限位于定位轴的第一端与上承座之间。其中,前叉受力使定位轴相对内管位移,以使上弹簧变形。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可以减少冲击造成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及其避震器结构,且尤其是有关一种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保及运动风气盛行,自行车的使用率也大幅提升,而为了增加骑乘时的舒适感及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一般的自行车配备有避震装置,借此因应不同的路面变化而提供避震功能,减少自行车的损害。
公知的前叉避震装置是装设于自行车把手的头管并连接前叉的基座,此种前叉避震装置具有内管可相对头管位移,而内管中设置有弹簧提供复位及蓄力功能。
然而,当冲力过大无法被弹簧完全吸收时,使用者仍会感觉到振动,而容易产生不适感。有鉴于此,如何有效改善前叉避震装置的结构以减少冲击造成的不适感,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通过结构配置,可减少冲击造成的不适感。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前叉避震器结构,其设置于自行车的头管内且连接于前叉,前叉避震器结构包含上承座、内管、四个滚柱排、定位轴及上弹簧。上承座可动地容设于头管,内管可动地容设于头管,内管的上端连接上承座,内管的下端连接前叉,且内管包含四个外承靠面。四个滚柱排容设于头管,且各滚柱排对应各外承靠面,定位轴可动地插设于内管,定位轴的第一端限位于内管中,定位轴的第二端固定于头管。上弹簧容设于内管且套设于定位轴外侧,上弹簧限位于定位轴的第一端与上承座之间。其中,前叉受力使定位轴相对内管位移,以使上弹簧变形。
依据前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四个衬片,四个衬片容设于头管内,各衬片对应各滚柱排,使各滚柱排被夹于各衬片与各外承靠面之间。
依据前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中心杆及主弹簧。中心杆容设于内管,中心杆包含顶端抵顶定位轴的第一端,主弹簧容设于内管且套设于中心杆。
依据前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下缓冲块,其限位于主弹簧远离中心杆的一端。
依据前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其中,下缓冲块包含多个外环凹,前述多个外环凹分别限位主弹簧的多个簧圈。
依据前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下承座,其限位于前叉且连接内管的下端,其中,下缓冲块抵靠下承座。
依据前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至少一个弹簧销,其位于前叉的至少一个卡槽内,内管包含至少一个外嵌槽位于内管的下端,前述至少一个外嵌槽对应前述至少一个弹簧销。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行车,其包含头管、防尘套固定座、防尘套、前叉以及前叉避震器结构。防尘套固定座连接于头管的一端且包含内环槽,防尘套连接防尘套固定座,前叉连接防尘套。前叉避震器结构设置头管内且连接前叉,前叉避震器结构包含上承座、内管、四个滚柱排、定位轴、上弹簧及油封。上承座可动地容设于头管,内管可动地容设于头管,内管的上端连接上承座,内管的下端连接前叉,且内管包含四个外承靠面。四个滚柱排容设于头管,且各滚柱排对应各外承靠面,定位轴可动地插设于内管,定位轴的第一端限位于内管中,定位轴的第二端固定于头管。上弹簧容设于内管且套设于定位轴外侧,上弹簧限位于定位轴的第一端与上承座之间,油封套设于内管外侧且容设于内环槽。其中,前叉受力使定位轴相对内管位移,以使上弹簧变形。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中心杆及主弹簧。中心杆容设于内管,中心杆包含顶端抵顶定位轴的第一端,主弹簧容设于内管且套设于中心杆。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的多个实施例,前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下缓冲块,其限位于主弹簧远离中心杆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通过上弹簧变形蓄力,可以增加定位轴与内管间相对位移的阻力,而能降低快速冲击造成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前叉避震器结构设置于自行车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与自行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图1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与自行车的一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绘示图1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与自行车的另一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绘示图3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与自行车沿割面线5-5的部分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6绘示图3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与自行车沿割面线6-6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0-前叉避震器结构,1110-上承座,1120-内管,1121-外承靠面,1122-外嵌槽,1130-滚柱排,1140-定位轴,1141-第一端,1142-第二端,1150-上弹簧,1160-衬片,1170-中心杆,1171-顶端,1172-底端,1180-主弹簧,1190-下缓冲块,1191-外环凹,1200-下承座,1210-固定环,1230-上抵靠环,1240-下抵靠环,1250-弹簧销,1260-油封,2000-自行车,2100-头管,2110-容槽,2200-前叉,2210-卡槽,2300-防尘套固定座,2310-内环槽,2400-防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此外,本文中当某一元件(或机构或模块等)“连接”、“设置”或“耦合”于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也可指某一元件是间接连接、间接设置或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当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时,才表示没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也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块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公知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块本身是否为公知,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轻易完成。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设置于自行车2000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与自行车2000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图1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与自行车2000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设置于自行车2000的头管2100内且连接于前叉2200,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包含上承座1110、内管1120、四个滚柱排1130、定位轴1140及上弹簧1150。
上承座1110可动地容设于头管2100,内管1120可动地容设于头管2100,内管1120的上端(未标示)连接上承座1110,内管1120的下端(未标示)连接前叉2200,且内管1120包含四个外承靠面1121。四个滚柱排1130容设于头管2100,且各滚柱排1130对应各外承靠面1121,定位轴1140可动地插设于内管1120,定位轴1140的第一端1141限位于内管1120中,定位轴1140的第二端1142固定于头管2100。上弹簧1150容设于内管1120且套设于定位轴1140外侧,上弹簧1150限位于定位轴1140的第一端1141与上承座1110之间,其中,前叉2200受力使定位轴1140相对内管1120位移,以使上弹簧1150变形。
借此,通过上弹簧1150变形蓄力,可以增加定位轴1140与内管1120间相对位移的阻力,而能降低快速冲击造成的不适感。后面将详述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的细节。
头管2100与前叉2200为公知的结构且非本案的重点,细节不赘述。内管1120概呈圆柱状且可包含圆柱空间(未标示),内管1120的前半段外壁上可形成具有平面结构的四个外承靠面1121,四个外承靠面1121彼此等距间隔排列。各滚柱排1130可包含多个滚柱(未标示)沿内管1120的一轴向排列,当内管1120相对头管2100位移时,滚柱可受力转动,进而提升内管1120的滑动顺畅度。
定位轴1140由内管1120的上端往下插入,是以定位轴1140的第一端1141是位于内管1120的圆柱空间,而定位轴1140的第二端1142是位于内管1120外部。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可还包含固定环1210及螺帽(未标示)位于头管2100内且螺设于定位轴1140的第二端1142,再通过多个螺件(未标示)可将固定环1210锁于头管2100上,以将定位轴1140固定于头管2100。
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可包含上抵靠环1230及下抵靠环1240,上抵靠环1230固定于内管1120的上端,下抵靠环1240固定于定位轴1140的第一端1141,而上弹簧1150可连接于上抵靠环1230及下抵靠环1240之间。
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可还包含中心杆1170及主弹簧1180。中心杆1170容设于内管1120,中心杆1170包含顶端1171抵顶定位轴1140的第一端1141,主弹簧1180容设于内管1120且套设于中心杆1170。中心杆1170与定位轴1140是相互抵接,主弹簧1180具有压缩弹簧结构,所以当内管1120与中心杆1170相对位移时,中心杆1170可压抵主弹簧1180变形蓄力。
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可还包含下缓冲块1190,其限位于主弹簧1180远离中心杆1170的一端。下缓冲块1190可包含多个外环凹1191,多个外环凹1191可分别限位主弹簧1180的多个簧圈(未标示)。此外,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还包含下承座1200,其限位于前叉2200且连接内管1120的下端,下缓冲块1190可抵靠下承座1200。具体而言,前叉2200包含容设孔(未标示),下承座1200固定于容设孔内,内管1120可连接于上承座1110与下承座1200之间。下缓冲块1190可以是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下缓冲块1190固定于下承座1200上而位于内管1120的下端,且下缓冲块1190的外壁上呈凹凸波浪状以形成多个外环凹1191,借此,主弹簧1180的部分簧圈可以套于外环凹1191上,使主弹簧1180与下缓冲块1190连接。
请参阅图4,其中图4绘示图1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与自行车2000的另一部分剖视示意图。在图4中,前叉2200受外力作用往上位移,带动头管2100相对内管1120往上位移,所以定位轴1140及中心杆1170在位置关系上相对内管1120往下位移。此时,主弹簧1180被中心杆1170压缩以吸收外力,且若外力过大使主弹簧1180完全被压缩,中心杆1170的底端1172会压抵下缓冲块1190而能减少冲力。同时间,上弹簧1150被定位轴1140拉伸,产生阻力减缓定位轴1140及中心杆1170的位移的速度,也可减少冲力,而能减少冲力造成的不适感,同时达到降噪效果。
请参阅图5,其中图5绘示图3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与自行车2000沿割面线5-5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还包含至少一个弹簧销1250,其位于前叉2200的至少一个卡槽2210内,内管1120包含至少一个外嵌槽1122位于内管1120的下端,至少一个外嵌槽1122对应弹簧销1250。外嵌槽11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由内管1120的外壁径缩形成,卡槽2210的数量也为两个且由前叉2200容设孔的内壁径缩形成,外嵌槽1122与卡槽2210可相对且形成容设空间供弹簧销1250容设,以增加结构稳定度,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限制。
请参阅图6,并请一并参阅图2,其中图6绘示图3实施例的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与自行车2000沿割面线6-6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还包含四个衬片1160,四个衬片1160容设于头管2100内,各衬片1160对应各滚柱排1130,使各滚柱排1130被夹于各衬片1160与各外承靠面1121之间。而如图6所示,头管2100可包含四个容槽2110,以对应四个滚柱排1130及四个衬片1160。由图6可知,当内管1120包含四个外承靠面1121配合四个滚柱排1130、四个衬片1160及四个容槽2110时,内管1120仅能相对头管2100轴向位移,而具有防转效果。
请复参图2及图3,自行车2000可还包含防尘套固定座2300及防尘套2400,防尘套固定座2300连接于头管2100的一端且包含内环槽2310,防尘套2400连接防尘套固定座2300,前叉2200连接防尘套2400。前叉避震器结构1000可还包含油封1260,油封1260套设于内管1120外侧且容设于内环槽2310。借此,可提升防污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前叉避震器结构,设置于自行车的头管内且连接于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避震器结构包含:
上承座,可动地容设于所述头管;
内管,可动地容设于所述头管,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承座,所述内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前叉,且所述内管包含四个外承靠面;
四个滚柱排,容设于所述头管,且各所述滚柱排对应各所述外承靠面;
定位轴,可动地插设于所述内管,所述定位轴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定位轴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头管;以及
上弹簧,容设于所述内管且套设于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上弹簧限位于所述定位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上承座之间;
其中,所述前叉受力使所述定位轴相对所述内管位移,以使所述上弹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四个衬片,容设于所述头管内,各所述衬片对应各所述滚柱排,使各所述滚柱排被夹于各所述衬片与各所述外承靠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中心杆,容设于所述内管,所述中心杆包含顶端抵顶所述定位轴的所述第一端;以及
主弹簧,容设于所述内管且套设于所述中心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下缓冲块,限位于所述主弹簧远离所述中心杆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块包含:
多个外环凹,所述多个外环凹分别限位所述主弹簧的多个簧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下承座,限位于所述前叉且连接所述内管的所述下端;
其中,所述下缓冲块抵靠所述下承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避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弹簧销,位于所述前叉的至少一个卡槽内,所述内管包含至少一个外嵌槽位于所述内管的所述下端,所述至少一个外嵌槽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弹簧销。
8.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头管;
防尘套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头管的一端且包含内环槽;
防尘套,连接所述防尘套固定座;
前叉,连接所述防尘套;以及
前叉避震器结构,设置于所述头管内且连接所述前叉,所述前叉避震器结构包含:
上承座,可动地容设于所述头管;
内管,可动地容设于所述头管,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承座,所述内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前叉,且所述内管包含四个外承靠面;
四个滚柱排,容设于所述头管,且各所述滚柱排对应各所述外承靠面;
定位轴,可动地插设于所述内管,所述定位轴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定位轴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头管;
上弹簧,容设于所述内管且套设于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上弹簧限位于所述定位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上承座之间;及
油封,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且容设于所述内环槽;
其中,所述前叉受力使所述定位轴相对所述内管位移,以使所述上弹簧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
中心杆,容设于所述内管,所述中心杆包含顶端抵顶所述定位轴的所述第一端;以及
主弹簧,容设于所述内管且套设于所述中心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避震器结构还包含:
下缓冲块,限位于所述主弹簧远离所述中心杆的一端。
CN202020175441.6U 2020-02-17 2020-02-17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Active CN211893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5441.6U CN211893526U (zh) 2020-02-17 2020-02-17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5441.6U CN211893526U (zh) 2020-02-17 2020-02-17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3526U true CN211893526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5441.6U Active CN211893526U (zh) 2020-02-17 2020-02-17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3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25306C2 (ru) Поглощ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вагона, имеющий большой рабочий ход
CN105008756B (zh) 用于减震器的弹簧缓冲器鼻形保持部件
CN211893526U (zh)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EP0902211A2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095530C (zh) 两级液压阻尼式减震器
CN201102615Y (zh) 转向管避震器的滑移引导装置
CN215334144U (zh) 一种新型高耐磨汽车用橡胶减震器
CN201092372Y (zh) 避震结构
WO2021163830A1 (zh)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CN207500382U (zh) 一种气囊减振器复位缓冲装置
CN204942383U (zh) 一种减震器
CN112963486A (zh) 阻尼器、无人机脚架和无人机
JP5481361B2 (ja) 流体圧緩衝器
CN210191065U (zh) 控制臂总成
CN210978333U (zh) 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和减振器
TWM595081U (zh) 自行車及其前叉避震器結構
CN201161682Y (zh) 一种内置阻尼器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20185591U (zh) 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连接结构
CN211592922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CN214221869U (zh) 托盘卡环式减震器
CN105221639A (zh) 一种减震器
CN210034255U (zh) 一种汽车减震用弹簧座
CN213064440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CN210941186U (zh) 一种避震轮
JPH11117983A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