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4440U -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4440U
CN213064440U CN202021650093.XU CN202021650093U CN213064440U CN 213064440 U CN213064440 U CN 213064440U CN 202021650093 U CN202021650093 U CN 202021650093U CN 213064440 U CN213064440 U CN 213064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air
core
gas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00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晓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ibo Loc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ibo Loc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ibo Loc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ibo Loc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00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4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4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4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该气芯为薄壁的旋转体,并用于减震器的活塞上,用于连通活塞两侧的气体,对应的所述活塞上开设有供该气芯安装的第一气孔;该气芯包括中间的柔性区和两端的硬性区,所述柔性区呈中部缩口、两端扩口的沙漏状;所述硬性区为圆柱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减震器活塞位移的过程中,在实现气流导通并节流的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形变,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改变气流流通通道的大小,进而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获得不同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车辆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零部件,大到重型汽车,小到电动车;现有的电动车或者摩托车设置的减震器一般是两个能够相对移动的伸缩杆和一个弹簧组成,进而利用弹簧产生形变形成缓冲,这种减震结构简单,成本也较低;
可以看出减震装置的主要支撑是由弹簧实现的,因此弹簧在作为减震的同时还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达到较好的支撑,该种弹簧的刚度都比较大,对于小距离的震动、小型的颠簸或者低力度的冲击的减震效果较差,而想获得低力度下的缓冲,则需要弹簧的柔性较强,而此种则会降低减震器的支撑强度;
为此考虑到将减震器的活塞杆增设到减震缓冲上来,进而进一步提高减震器的减震支撑效果,而活塞杆的这种减震支撑则是通过气流的变化进行实现,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去实现这种气流的调节,以达到更广泛、更优的调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能够在减震器活塞位移的过程中,在实现气流导通并节流的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形变,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改变气流流通通道的大小,进而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获得不同的缓冲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该气芯为薄壁的旋转体,并用于减震器的活塞上,用于连通活塞两侧的气体,对应的所述活塞上开设有供该气芯安装的第一气孔,包括:
中间的柔性区,所述柔性区呈中部缩口、两端扩口的沙漏状;
两端的硬性区,所述硬性区为圆柱状;
其中,两端的所述硬性区贴合在所述第一气孔的内壁上,中间的所述柔性区与所述第一气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当一定压力的气流通过该气芯时,能够促使所述柔性区产生形变,且形变方向朝向第一气孔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柔性区分为中部的凹部和位于两端的凸部,且所述凹部由内凹的圆弧旋转而成,所述凸部由外凸的圆弧旋转而成,两个所述外凸的圆弧均与所述内凹的圆弧相切。
优选地,所述凹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气孔。
优选地,该气芯还包括嵌套在所述硬性区的加强套,所述硬性区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条形的凸起,所述加强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当所述加强套嵌套在所述硬性区上时,所述凸起贴紧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长度均与所述硬性区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相同,且均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加强套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或者塑料。
优选地,所述柔性区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所述硬性区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气芯设置在减震器的活塞,能够在减震器活塞位移的过程中,在实现气流导通并节流的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形变,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改变气流流通通道的大小,进而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获得不同的缓冲效果;即当冲击力过大时,受于压力的增大,会推动气芯柔性区的形变,增大柔性区中部缩口的内径,进而增大气流通过,促进活塞移动,进而获得缓冲距离,得到缓冲;
同时在气芯柔性区还可开设第二气孔,能够使得气芯柔性区内外气流压力得到一定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气芯柔性区的形变,进而降低柔性区形变的灵敏度,从而获得更强的抗冲击效果,从而得到偏硬的缓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2中气芯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加强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杆与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滑杆与活塞的部分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气芯与第一气孔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的滑杆与活塞的部分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2中气芯与第一气孔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在B部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在C部的放大图;
图13为第一气孔与第三气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连杆、02-滑杆、021-第三气孔、03-活塞、04-第一气孔、05-调节孔、06-气芯、061-柔性区、0611-凹部、0612-凸部、062-硬性区、0621-凸起、063- 第二气孔、064-加强套、0641-凹槽、07-锁紧环;
1-套筒、2-主弹簧、3-隔套、31-副滑杆、311-副活塞、4-副弹簧、5-调节螺母、6-锁套、61-防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该气芯06 为薄壁的旋转体,并用于减震器的活塞03上,用于连通活塞03两侧的气体,即如图5所示,活塞03设置在一滑杆02上,在活塞03上开设有供该气芯06 安装的第一气孔04,对于气芯06的安装,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即如图6所示,利用锁紧环07与第一气孔04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将气芯06固定在第一气孔04内,该种可拆卸的方式进一步的方便了气芯06的更换,也为后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的气芯06提供了方便。
结合图1所示,该气芯06包括中间的柔性区061和两端的硬性区062,柔性区061呈中部缩口、两端扩口的沙漏状,硬性区062为圆柱状;即柔性区061 的中部细小,两端宽大,而硬性区062则是为了安装,使得气芯06两端更好贴合在第一气孔04内,因此其需设置成圆柱的结构;
其中,为了给中部的柔性区061提供形变空间,并配合第一气孔04与硬性区062的贴合,第一气孔04采用圆柱状的孔型,进而使得中间的柔性区061 与第一气孔04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当一定压力的气流通过该气芯06时,能够促使柔性区061产生形变,且形变方向朝向第一气孔04的内壁。
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3,为了使得柔性区061的结构更为流线型,适应气流的流动,柔性区061分为中部的凹部0611和位于两端的凸部0612,且凹部0611由内凹的圆弧旋转而成,凸部0612由外凸的圆弧旋转而成,两个外凸的圆弧均与内凹的圆弧相切。
为了提高硬性区062的在第一气孔04内的稳定性,以防止柔性区061在产生较大形变时导致硬性区062也产生较大的形变,如图1和图4所示,硬性区06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条形的凸起0621,对应的在硬性区062上则嵌套上加强套064,加强套064上开设有与凸起0621相配合的凹槽0641,当加强套0641嵌套在硬性区062上时,凸起0621贴紧在凹槽0641 内;即利用条形的凸起0621形成加强筋的作用,进而提高硬性区062抗弯的强度,同时也避免硬性区062与第一气孔04直接接触而产生摩擦等;
进一步的,凸起0621与凹槽0641的长度均与硬性区062的长度相同,即凸起0621的两端延伸至硬性区062的两端,凹槽0641的两端延伸至加强套064 的两端;凸起0621与凹槽0641的横截面相同,且均为半圆形。
最后考虑到柔性区061和硬性区062的特点,柔性区061的材质为软质橡胶,硬性区062的材质为硬质橡胶,具体的橡胶的硬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考虑到气芯06可更换,若柔性区061的材质较硬,则可使其不易形变,进而能够获得较硬的缓冲,若柔性区061的材质较软,则其易变形,进而更能够适应外部冲击的变化,从而根据外部冲击力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变化,获得偏软的缓冲;
而对于加强套064的材质则可选择和硬性区062材质相同的硬质橡胶,也可以选择塑料。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在柔性区061的凹部061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气孔063,即如图1和图3所示,此种设置使得气芯06两侧的气流压力得到一定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气芯06柔性区061的形变,进而降低柔性区 061形变的灵敏度,获得更强的抗冲击效果,从而得到偏硬的缓冲;即当需要偏硬的缓冲时,可设置一定数量的第二气孔063;
具体的如图6至9所示:
在图6和图7中,则是实施例1中的气芯06,此时的气芯06未开设第二气孔063,当外部带压气流穿过气芯06时,其会形成对气芯06柔性区061的撑开效果,即图7中箭头所示,此时由于没有第二气孔063,因此柔性区061 与第一气孔04之间的间隙内的气压要低于气芯06内的气压,进而更利于柔性区061产生形变;
在图8和图9中,则是本实施例的气芯06,此时的气芯06开设了第二气孔063,当外部带压气流穿过气芯06时,其依旧会形成对气芯06柔性区061 的撑开效果,即图9中箭头所示,但此时由于第二气孔063的存在,因此柔性区061与第一气孔04之间的间隙与气芯06存在连通的效果,会有一部分的带压气流通过第二气孔063进入该间隙内,进而使得气芯06两侧的气压得到一定的平衡,最终降低了柔性区06的形变程度和灵活度,进而使得节流效果更好,而获得较硬的缓冲;
综上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开设第二气孔063和改变柔性区061硬度的方式去获得较硬的缓冲,最终实现针对不同使用要求的缓冲。
最后,为了进一步的说明该气芯06的安装,如图10至图13,给出了一种减震器的结构,即:
滑杆02的端部设置一活塞03,并滑动设在套筒1内,在滑杆02与套筒1 上均设有一连杆01,用于与外部结构相连接;为了实现活塞03两侧空间的相通,在滑杆02靠近活塞03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气孔021,第三气孔021的数量与第一气孔0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气孔04与第三气孔021 相连通,进而在活塞03往复运动时使得气流在气芯06内流通,为了方便安装气芯06,使得气芯06能够贴紧在第一气孔04的孔底,第三气孔021与第一气孔04相交处形成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一气孔04的内径,即如图13中d所示,该种设置使得第一气孔04的孔底具有台阶去支撑气芯06,但是d不能过小,若其小于气芯06不受力时的最小内径,则会使得气芯06失去形变产生的效果,因此在能够形成台阶支撑气芯06的前提下,d越大越好;
同时为了防尘,如图12所示,在套筒1的端部固定一个锁套6,在锁套6 内设置一个防尘垫61,防尘垫61需是通气的,即其上需设有气孔,例如可采用毛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锁套61的最小内径要小于活塞03的外径,以起到防止活塞03脱离套筒1的情况,但是在该减震器正常的减震过程中,活塞 03不能接触到锁套6;
此外,图10中提供的减震器增设了副滑杆31和副活塞311等结构,即图11所示,在主弹簧2的两端固定了一个隔套3,隔套3上固定若干个副滑杆31,副滑杆31的端部设置副活塞311,连杆01上开设了供副活塞311滑动的调节孔05,并在副活塞311的两侧设置两个副弹簧4,并通过调节螺母5将副弹簧 4限制在调节孔05内,调节螺母5的设置还可利用其旋入的深度对副弹簧4 的初始弹力进行调节,而获得不同的缓冲,此外两个调节螺母5的设置也能够对副滑杆31的两个方向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进而使得副弹簧4产生作用后能够进一步作用在主弹簧2上,因此其在两个方向上的限位是必须的;增设的副滑杆31和副活塞311等结构补偿了该减震器在低冲击力或者车辆轻微颠簸时所缺失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该减震器整体的减震效果,为此副弹簧4的弹性模量小于主弹簧2的弹性模量,即副弹簧4刚度要低于嵌套在套筒1和滑杆02上的主弹簧2的刚度,使得在小冲击力时,副弹簧4先产生形变,对于二者具体的弹力,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使用时,该气芯06按照图6、图7或者图12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气孔04 内,并通过锁紧环07将气芯06固定在第一气孔04内,使得气芯06的两端分别贴合在第一气孔04的孔底和锁紧环07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锁紧环 07的安装不能使得柔性区061在轴向上产生较大形变,同时加强套064也对应的安装在硬性区062上,使得凸起0621和凹槽0641贴合在一起,并也使得加强套064与第一气孔04相贴合,进一步的可使得加强套064与第一气孔04过盈配合,以提高气芯06的安装效果;同时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在柔性区061设置第二气孔063;当活塞03产生位移,活塞03两侧的空间内将产生带压的气流,从而通过该气芯06,利用气芯06形成的节流效果,并通过自身的形变适应外部的冲击力,达到调节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该气芯为薄壁的旋转体,并用于减震器的活塞上,用于连通活塞两侧的气体,对应的所述活塞上开设有供该气芯安装的第一气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间的柔性区,所述柔性区呈中部缩口、两端扩口的沙漏状;
两端的硬性区,所述硬性区为圆柱状;
其中,两端的所述硬性区贴合在所述第一气孔的内壁上,中间的所述柔性区与所述第一气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当一定压力的气流通过该气芯时,能够促使所述柔性区产生形变,且形变方向朝向第一气孔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区分为中部的凹部和位于两端的凸部,且所述凹部由内凹的圆弧旋转而成,所述凸部由外凸的圆弧旋转而成,两个所述外凸的圆弧均与所述内凹的圆弧相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气孔。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该气芯还包括嵌套在所述硬性区的加强套,所述硬性区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条形的凸起,所述加强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当所述加强套嵌套在所述硬性区上时,所述凸起贴紧在所述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长度均与所述硬性区的长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相同,且均为半圆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或者塑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区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所述硬性区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CN202021650093.X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Active CN213064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0093.XU CN213064440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0093.XU CN213064440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4440U true CN21306444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8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0093.XU Active CN213064440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4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1751B2 (en) Flexible tube for exhaust pipe of automobile
US10731722B2 (en) Jounce bumper
JP5766836B1 (ja) 車両用ダストカバー組付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736617B (zh) 复合型衬套、减震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37900A (zh) 碰撞制动器盖
GB2513689A (en) Flexible tube for exhaust pipe of automobiles
CN213064440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气芯
US11732771B2 (en) Hydraulic damper assembly and a piston for a hydraulic damper assembly
CN213117255U (zh) 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
US20050230891A1 (en) Jounce bumper
CN211117304U (zh) 用于车辆悬架的缓冲装置和车辆
CN213064454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活塞杆
JPH0512569B2 (zh)
CN216143107U (zh) 双向缓冲减震器和车辆
CN103339404B (zh) 用于具有排放可调谐性的减震器阀的支撑垫圈
CN210565939U (zh) 一种内缩式减震垫
CN210371377U (zh) 一种净水器水泵的减震结构
JP3995456B2 (ja) バンプクッション
JP2014047895A (ja) バウンドストッパ付きダストカバー
CN214146400U (zh) 发泡缓冲块
CN217130189U (zh) 一种减振器液压缓冲结构
JP2006010083A (ja) バンパスプリング
CN217234242U (zh)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
CN211893526U (zh) 自行车及其前叉避震器结构
CN216691977U (zh) 用于空气弹簧的活塞组件、空气弹簧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