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3201U -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3201U
CN211893201U CN201922358224.0U CN201922358224U CN211893201U CN 211893201 U CN211893201 U CN 211893201U CN 201922358224 U CN201922358224 U CN 201922358224U CN 211893201 U CN211893201 U CN 211893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rail
groove
roller
guid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82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582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3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3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3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包括车体、滚轮机构以及导轮机构,滚轮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车体两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滚轮,车体与滚轮连接以驱动滚轮运动,滚轮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所述车体侧面的凹槽中;导轮机构设置在车体上,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滚轮的上方并且导轮机构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所述车体侧面的凹槽中,可以适用于在侧面设置有凹槽的轨道装置,本设计可减少倾倒侧翻的危险,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较强的防风阻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私家车和公交车,无需等待红绿灯,并且有序运行,缓解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停车困难、节约成本、节约出行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的城市交通,由于汽车存量过多,对城市道路造成较大压力,城市拥堵等现象时有发生,市民出行驾驶私家车易引发交通事故,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等待红绿灯时间过长,目前解决办法是通过架设高架桥、修隧道等方式进行解决,但是,高架桥体积庞大、佔地面积过大、造价高不能广泛适用,而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多证明,高架桥的方式也不能有效解决拥堵。修隧道分流能起到缓解拥堵的情况,但非常局限,城市很少有空间能修建隧道且成本高昂。
而对于两、三个人的短途出行,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则存在造价成本高等问题,并且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用户才能支撑运行;而采用出租车、公交等方式出行,也同样面临交通拥堵而耗时耗力。
因此,在城市使用短途的运输车显得非常有必要,可以在城市中搭建小型轨道系统,并且在轨道系统中使用多辆运客流大致在2-6 人左右的小型运输车来搭载乘客。
但是在轨道的设计中,并不能如传统的高铁等交通工具般,例如,与高铁等交通工具适配的轨道的设计,一般是包括左右两侧的铁轨,轮组安置在铁轨的上方,轮组上设置有与铁轨匹配的凹槽,但是由于小型运输车重量限制,收到风阻等影响,容易发生运输车向两侧倾倒的危险,但是对于具有一定限位保护结构的其他轨道结构,在配合轨道的运输车高速移动下,滚轮容易因为与限位保护结构发生接触而出现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安全可靠并且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运输车,包括:车体;滚轮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车体两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滚轮,所述车体与所述滚轮连接以驱动滚轮运动,所述滚轮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所述车体侧面的凹槽中;导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滚轮的上方并且所述导轮机构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所述车体侧面的凹槽中。
所述滚轮包括轮体以及套设在所述轮体上的限位环。
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两两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
所述滚轮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竖直投影区域外;所述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竖直投影区域外。
所述车体包括轮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轮组驱动机构上的承载厢,所述轮组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滚轮连接。
还包括电源驱动模块以及导电部件,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且延伸至车体外以与外部供电部件接触,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导电部件、所述车体电性连接以为所述车体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运输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轨道运输车,可以适用于在侧面设置有凹槽的轨道装置,轨道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置车体的运输通道,第一轨道上与第二轨道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轨道上与所述第一轨道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两侧均凸出的滚轮能够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并且分别与第一凹槽内的下壁面、第二凹槽内的下壁面接触,车体驱动滚轮转动,即可使得运输车在运输通道中移动,滚轮由于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限制,减少倾倒侧翻的危险,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较强的防风阻能力,同时,还设置有导轮机构,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滚轮的上方,当出现上下颠簸时,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会先与导轮机构接触,由于导轮机构上没有驱动力,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后即可收到摩擦力作用而转动,并且防止具有驱动力的滚轮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而出现运行事故,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私家车和公交车,无需等待红绿灯,并且有序运行,缓解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停车困难、节约成本、节约出行时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运输车系统,包括轨道装置以及若干台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轨道运输车;
所述轨道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置所述车体的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轨道上与所述第二轨道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位于所述车体一侧的滚轮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轨道上与所述第一轨道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位于所述车体另一侧的滚轮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导轮机构设置在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且所述导轮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上壁面和/或所述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
所述轨道装置上还设置有沿运输通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导电电缆,轨道运输车还包括电源驱动模块以及导电部件,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且延伸至车体外以与导电电缆导电接触,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导电部件、所述车体电性连接以为所述车体供电。
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导电电缆设置在运输通道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运输车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运输车系统,两侧均凸出的滚轮能够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并且分别与第一凹槽内的下壁面、第二凹槽内的下壁面接触,车体驱动滚轮转动,即可使得运输车在运输通道中移动,滚轮由于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限制,减少倾倒侧翻的危险,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较强的防风阻能力,同时,还设置有导轮机构,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滚轮的上方,当出现上下颠簸时,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会先与导轮机构接触,由于导轮机构上没有驱动力,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后即可收到摩擦力作用而转动,并且防止具有驱动力的滚轮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而出现运行事故,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私家车和公交车,无需等待红绿灯,并且有序运行,缓解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停车困难、节约成本、节约出行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运输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运输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运输车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输车系统的正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轨道运输车,包括车体1、滚轮机构以及导轮机构3,滚轮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2,车体1两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滚轮2,车体1与滚轮2连接以驱动滚轮2运动,滚轮2 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车体侧面的凹槽中;导轮机构3设置在车体1上,导轮机构3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滚轮2的上方并且导轮机构3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车体侧面的凹槽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滚轮2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车体1的竖直投影区域外;相应地,导轮机构3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车体1的竖直投影区域外。
在某些实施例中,滚轮和导轮机构可以在车体的竖直投影区域内,但是,为了使得滚轮和导轮机构能够进入到位于车体侧面的凹槽中,滚轮和导轮机构的上方与车体底面之间需要设置间隔,允许构成凹槽的上壁在间隔中相对移动,而不会对车体造成阻挡。
在某些实施例中,滚轮机构包括四个滚轮2,四个滚轮2分别两两对应地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本设计不限定车体1两侧的滚轮的具体数量,每一侧至少有一个滚轮2即可。
本实用新型轨道运输车,可以适用于在侧面设置有凹槽的轨道装置,轨道装置4包括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置车体1的运输通道43,第一轨道 41上与第二轨道42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411,第二轨道42 上与第一轨道41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421,两侧均凸出于车体的滚轮2能够设置在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中,并且分别与第一凹槽411内的下壁面、第二凹槽421内的下壁面接触,车体1驱动滚轮2转动,即可使得运输车在运输通道中移动,滚轮2 由于被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限制,减少倾倒侧翻的危险,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较强的防风阻能力。
其中,每一个滚轮2的水平位置基本持平,因此本设计的导轮机构3至少有一个,导轮机构3的最高点只需要高于滚轮2的最高点即可,导轮机构3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滚轮2的上方,当出现上下颠簸时,第一凹槽411或者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会先与导轮机构3接触,由于导轮机构3上没有驱动力,与第一凹槽411或者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接触后即可收到摩擦力作用而转动,并且防止具有驱动力的滚轮2与第一凹槽411或者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接触而出现运行事故,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私家车和公交车,无需等待红绿灯,并且有序运行,缓解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停车困难、节约成本、节约出行时间的问题。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如图1所示,导轮机构3与滚轮2 一一配对并且设置在滚轮2附近,导轮机构3可以包括以安装轴以及转动套接在安装轴上导轮,导轮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即可相对转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滚轮2包括轮体21以及套设在轮体21上的限位环22。
车体1两侧的限位环22能够分别与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 配合,在车体1出现左右偏移时,限位环22能够抵接在第一轨道41 或者第二轨道42的侧壁面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车体1的位置,防止车体与第一轨道41或者第二轨道42出现碰撞,提高安全性能。
在某些实施例中,车体1包括轮组驱动机构11以及设置在轮组驱动机构11上的承载厢12,轮组驱动机构11分别与滚轮2连接。
其中,承载厢12上设置有厢门13,承载厢12内形成相对封闭的承载空间,用户可以进入承载空间中,承载空间中还可以相应设置座椅14等基础设施。
在某些实施例中,轮组驱动机构11可以在常规的车辆传动机构中选取,车辆传动机构中的转动轴可以与滚轮2连接以驱动滚轮2 转动,同时,本设计可以采用电力发动或者燃油发动。
对于本设计轮组驱动机构采用电力发动的实施例,还包括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与轮组传动机构11连接以驱动滚轮运动。
在采用电力发动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驱动模块16以及导电部件17,导电部件17设置在车体1上并且延伸至车体1外以与外部供电部件接触,电源驱动模块16分别与导电部件17、车体1电性连接以为车体1供电。
电源驱动模块16可以包括驱动电路板,导电部件17从外部的供电部件中取电,从而经过驱动电路板的电能转化后为车体1供电,而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源驱动模块16还可以包括储电池,驱动电路板内设置有充放电电路,导电部件17为储电池充电,同时也可以为车体供电,在外部接触不良或者供电不足时,可以由储电池为车体供电。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运输车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轨道装置以及若干台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轨道运输车;
轨道装置4包括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置车体1的运输通道43,第一轨道41 上与第二轨道42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411,位于车体1一侧的滚轮2能够设置在第一凹槽411中,第二轨道42上与第一轨道 41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421,位于车体1另一侧的滚轮2 能够设置在第二凹槽421中,导轮机构3设置在第一凹槽411和/或第二凹槽421中,并且导轮机构3能够与第一凹槽411内的上壁面和/或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运输车系统,两侧均凸出于车体1的滚轮2能够设置在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中,并且分别与第一凹槽411内的下壁面、第二凹槽421内的下壁面接触,车体1驱动滚轮2转动,即可使得运输车在运输通道中移动,滚轮2由于被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限制,减少倾倒侧翻的危险,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较强的防风阻能力,同时,还设置有导轮机构3,导轮机构3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滚轮2的上方,当出现上下颠簸时,第一凹槽411或者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会先与导轮机构3接触,由于导轮机构3 上没有驱动力,与第一凹槽411或者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接触后即可收到摩擦力作用而转动,并且防止具有驱动力的滚轮2与第一凹槽411或者第二凹槽421内的上壁面接触而出现运行事故,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私家车和公交车,无需等待红绿灯,并且有序运行,缓解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停车困难、节约成本、节约出行时间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例中,轨道装置4上还设置有沿运输通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导电电缆5,轨道运输车还包括电源驱动模块16以及导电部件17,导电部件17设置在车体上并且延伸至车体外以与导电电缆5 导电接触,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导电部件、车体电性连接以为车体供电。
如图4所示,导电部件17为呈三角形的导电架,底部的横架能够抵接在导电电缆上,并且在运输车移动时能够相对于导电电缆滑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轨道装置4可以设置在空中,为了减少占空空间,导电部件17设置在车体1的下方,导电电缆5设置在运输通道43的下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叠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轨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滚轮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车体两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滚轮,所述车体与所述滚轮连接以驱动滚轮运动,所述滚轮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所述车体侧面的凹槽中;
导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滚轮的上方并且所述导轮机构能够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外部位于所述车体侧面的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轮体以及套设在所述轮体上的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两两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竖直投影区域外;所述导轮机构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竖直投影区域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轮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轮组驱动机构上的承载厢,所述轮组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滚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驱动模块以及导电部件,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且延伸至车体外以与外部供电部件接触,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导电部件、所述车体电性连接以为所述车体供电。
7.一种运输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装置以及若干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运输车;
所述轨道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置所述车体的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轨道上与所述第二轨道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位于所述车体一侧的滚轮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轨道上与所述第一轨道相对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位于所述车体另一侧的滚轮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导轮机构设置在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且所述导轮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上壁面和/或所述第二凹槽内的上壁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输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上还设置有沿运输通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导电电缆,轨道运输车还包括电源驱动模块以及导电部件,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且延伸至车体外以与导电电缆导电接触,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导电部件、所述车体电性连接以为所述车体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运输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导电电缆设置在运输通道的下方。
CN201922358224.0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Active CN211893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8224.0U CN211893201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8224.0U CN211893201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3201U true CN21189320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8224.0U Active CN211893201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3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1858B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ES2483491T3 (es) Sistema de tránsito personal híbrido
US9085305B2 (en) Hybrid personal transit system
CN102060026B (zh) 轻型交通车辆
CN102951160A (zh) 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WO2016090406A1 (en) Drawers and components for drawers
CN113844469A (zh) 一种多用途高速轨道车辆及其轨道系统
CN108439202A (zh) 一种单轨吊车的悬吊装置及单轨吊车
CN102582703B (zh) 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
CN211893201U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应用其的运输车系统
US6564721B2 (en) Rail transport system
CN106828517B (zh) 分体式电动轨道车
CN100450843C (zh) 全自动交通系统
CN114144346A (zh) 一种多轨道变轨系统及其变轨方法、可变轨车辆
CN211893188U (zh) 一种轨道装置及应用其的运输系统
CN104487311A (zh) 轨道车辆
CN104786853A (zh) 立体电动快巴
CN203221862U (zh) 一种电动客车
CN107054383B (zh) 一种立体轨道电动汽车及立体轨道系统
KR20100089670A (ko) 초고속 장거리 광역 지하철 및 그에 따른 차량설비
KR20010104426A (ko) 뫼비우스 기차
CN206107245U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f轨检测用的行走装置
CN214189620U (zh)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N217779844U (zh) 一款箱式物流中的摆渡车结构
CN213330250U (zh) 带有防止横移从动轮脱轨的底层载车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