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9620U -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9620U
CN214189620U CN202022996042.9U CN202022996042U CN214189620U CN 214189620 U CN214189620 U CN 214189620U CN 202022996042 U CN202022996042 U CN 202022996042U CN 214189620 U CN214189620 U CN 214189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transit system
rail transit
track
dr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60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茹佳
王冬卫
许红梅
吕高腾
尹欢欢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60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9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9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9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至少一个车厢和至少两个站台,轨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方;车厢吊设在轨道上且可沿轨道行驶;两个站台分别设置在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站台朝向车厢的一侧设有抵接部,车厢进站时两个抵接部可分别抵接在车厢的两侧以防止车厢晃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两侧的站台上设置抵接部,使得车厢在进站时抵接部抵接在车厢的两侧,从而给予了车厢一定的作用力,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车厢不易产生晃动,提高了乘客乘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系统是指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运输系统。常见的轨道交通系统有铁路系统、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和磁悬浮轨道系统等。以上不同种类的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均设置在地面上,而伴随着地面交通拥堵的不断加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应运而生。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将轨道和轨道车辆悬挂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间中,从而充分利用了地面之上的空间,有利于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在轨道上运行的车厢以及沿轨道设置的多个站台,轨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柱被支撑在空中,车厢通过受电弓获取电能并沿轨道行驶,在站台处停靠实现乘客的上下车。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乘客在站台处上下车,由于车厢与站台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车厢的晃动,进而来带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乘客在站台处上下车时可能会造成车厢晃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
轨道,所述轨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方;
至少一个车厢,所述车厢吊设在所述轨道上且可沿所述轨道行驶;
至少两个站台,两个所述站台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所述站台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设有抵接部,两个所述抵接部可分别抵接在所述车厢的两侧以防止所述车厢晃动。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抵接部包括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滑轮,相邻的两个所述滑轮之间的间隔相等。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站台上设有与多个所述滑轮一一对应的多个安装槽,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滑轮包括轮体和安装座,所述轮体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所述安装槽内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且所述安装座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移动。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导柱,所述导柱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柱穿设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所述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抵接部包括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的抵接板,所述站台上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所述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抵接板。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车厢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抵接部相适配的防磨损板。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防磨损板环绕在所述车厢外侧。
如上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可选地,所述抵接部为导电部,所述抵接部接地设置,所述防磨损板为导电板,所述车厢通过所述导电板与导电部的接触实现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至少一个车厢和至少两个站台,轨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方;车厢吊设在轨道上且可沿轨道行驶;两个站台分别设置在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站台朝向车厢的一侧设有抵接部,车厢进站时两个抵接部可分别抵接在车厢的两侧以防止车厢晃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两侧的站台上设置抵接部,使得车厢在进站时抵接部抵接在车厢的两侧,从而给予了车厢一定的作用力,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车厢不易产生晃动,提高了乘客乘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中示出的是图1中站台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的结构简图(图中省略了部分滑轮);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轮与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5中示出的是图4的俯视图;
图6中示出的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00-车厢;110-防磨损板;
200-站台;210-安装槽;211-固定座;
310-滑轮;311-轮体;312-安装座;313-导柱;3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图中未示出)、至少一个车厢100和至少两个站台200。
其中,轨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方,轨道可通过支撑柱接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轨道一般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支撑柱也可以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轨道与支撑柱之间可实现良好的接地;或者,支撑柱还可以由混凝土结构加金属骨架制成,轨道通过混凝土结构中的金属骨架实现接地。本实施例的轨道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轨道的截面呈方形,工作时,轨道的第二表面朝向地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和第二表面的第一侧,第二侧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表面的第二侧和第二表面的第二侧,第二表面上设有沿轨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的开口,开口可以供吊挂装置穿过。
车厢100吊设在轨道上且可沿轨道行驶;具体的,车厢100通过吊挂装置连接在轨道内行走的走行装置,走行装置设置在轨道内且可沿轨道行驶,吊挂装置穿过开口后连接走行装置和车厢100,从而实现车厢100和走行装置之间的连接。走行装置的两侧均设有走行轮和引导轮,其中,走行轮沿第二表面行驶,两侧的走行轮分别位于开口两侧的第二表面上;两侧的引导轮分别抵接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从而防止走行装置产生晃动。
两个站台200分别设置在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站台200朝向车厢100的一侧设有抵接部,车厢100进站时,两个抵接部可分别抵接在车厢100的两侧以防止车厢100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抵接部之间的间隙应保证略大于车厢100的宽度,从而防止抵接部卡住车厢100而使车厢100不能够正常行驶。本实施例通过在两侧的站台200上设置抵接部,使得车厢100在进站时抵接部抵接在车厢100的两侧,从而给予了车厢100一定的作用力,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使车厢100不易产生晃动,提高了乘客乘车的安全性。
图2中示出的是图1中站台的局部放大图;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的结构简图(图中省略了部分滑轮);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抵接部包括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滑轮310,相邻的两个滑轮310之间的间隔相等。通过将抵接部设置成滑轮310结构,使得车厢100与抵接部之间的接触变为滑动摩擦,大大降低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延长车厢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站台200上设有与多个滑轮310一一对应的多个安装槽210,滑轮310设置在安装槽210内。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轮与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简图;图5中示出的是图4的俯视图;图6中示出的是图5的A-A剖视图;图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轮的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4-图7。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滑轮310包括轮体311和安装座312,轮体311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12的第一端,轮体311用于与车厢100相接触。安装槽210内固设有固定座211,安装座312的第二端与固定座211相连,且安装座312可相对于固定座211移动。通过将安装座312设置成与固定座211可移动的方式,使得轮体311可沿安装槽210伸缩,从而使得两个抵接部之间的间隙具有一定的调节量,便于轮体311更好的与车厢310实现抵接。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11上设有多个通孔,安装座312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导柱313,导柱313外侧套设有弹簧314,导柱313穿设在通孔内且弹簧314抵接在固定座211上。在此实施方式下,两个抵接部之间的初始间隙可略小于车厢100的宽度,当车厢100行驶进站时,车厢100与轮体311滑动接触后挤压轮体311向安装槽210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弹簧314处于压缩状态,依靠弹簧314的弹性力使得轮体311紧密的抵接在车厢100上,从而防止车厢100产生晃动。
此外,还可以在固定座211上设置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将安装座312的第二端连接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依靠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来控制轮体311与车厢100之间的抵接力大小。采用此种方式也可以实现防止车厢100晃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厢100的外侧还设有与抵接部相适配的防磨损板110,防磨损板110可环绕在车厢100外侧,防磨损板110用于与轮体311相接触,从而防止轮体311磨损车厢100,延长车厢100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抵接部为导电部,抵接部接地设置,防磨损板110为导电板,车厢100通过导电板与导电部的接触实现接地。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车厢100可以通过站台200实现良好的接地,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抵接部自身可以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站台200也可以整体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抵接部可以通过站台200直接实现接地;或者,站台200可以由混凝土结构和金属骨架制成,抵接部通过金属骨架实现接地。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抵接部包括沿轨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的抵接板,站台200上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抵接板。本实施方式可以利用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车厢100相抵接,从而达到防止车厢晃动的目的,采用此实施方式可以在车厢100进站停稳后再开启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并在车厢100出站前将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收起,从而保证车厢100的正常行驶。抵接板可以将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的力均匀分散至车厢100上,防止局部受力过大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所述轨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方;
至少一个车厢,所述车厢吊设在所述轨道上且可沿所述轨道行驶;
至少两个站台,两个所述站台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所述站台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设有抵接部,两个所述抵接部可分别抵接在所述车厢的两侧以防止所述车厢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滑轮,相邻的两个所述滑轮之间的间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上设有与多个所述滑轮一一对应的多个安装槽,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包括轮体和安装座,所述轮体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所述安装槽内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且所述安装座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导柱,所述导柱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柱穿设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所述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通长设置的抵接板,所述站台上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或所述气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抵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抵接部相适配的防磨损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板环绕在所述车厢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导电部,所述抵接部接地设置,所述防磨损板为导电板,所述车厢通过所述导电板与导电部的接触实现接地。
CN202022996042.9U 2020-12-14 2020-12-14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214189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6042.9U CN214189620U (zh) 2020-12-14 2020-12-14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6042.9U CN214189620U (zh) 2020-12-14 2020-12-14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9620U true CN214189620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6042.9U Active CN214189620U (zh) 2020-12-14 2020-12-14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9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519B (zh)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的走行机构
CN201777248U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CN107415961B (zh) 一种空轨列车车体及轨道结构
CN101927767A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CN10270043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导向装置
CN108860202B (zh) 一种低地板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及车体布局
WO2022032812A1 (zh) 轨道车辆
CN108638914B (zh) 一种吊挂式磁浮交通系统及其磁浮列车悬浮架
CN110450809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无动力转向架
CN111483477B (zh) 一种轨道用两轴构架式车体
CN214189620U (zh)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N111152798B (zh) 空轨转向架
CN115257392B (zh) 一种用于常导高速车辆的滑橇装置
CN111994116A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4189621U (zh)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N114537152B (zh) 一种磁浮车辆系统
CN104487311A (zh) 轨道车辆
CN112519804A (zh) 一种悬挂式混合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
CN112298244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CN111994122B (zh) 转向架
US20180118227A1 (en) Drive for a track-guided vehicle
KR101383222B1 (ko) 급구배 및 급곡선에서의 주행성능을 향상시킨 차량시스템
JP435727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を有する台車及び車体を備えた鉄道模型車両
CN214450984U (zh) 一种用于应急的悬挂式轨道车辆制动系统
CN111994117A (zh) 转向架侧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