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8371U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8371U
CN211878371U CN202020849689.6U CN202020849689U CN211878371U CN 211878371 U CN211878371 U CN 211878371U CN 202020849689 U CN202020849689 U CN 202020849689U CN 211878371 U CN211878371 U CN 211878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tenna group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96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宪静
王义金
邾志民
马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96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8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8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8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每一所述天线组的至少一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增设多个天线组,能够实现三维的手势识别,这种与产品非接触式的操作,大大地提升了操作上的灵活性,且不再需要其他的放置现有天线封装模块的空间,从而节省了空间,不需要挖孔或者采用刘海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采用在显示面板上配置触摸传感器,触控传感器将位于基材表面的感应电极铺设成一层或两层并且进行图案化,一层负责X方向,一层负责Y方向。然后通过X方向和Y方向电极电容的变化来定位。然而在智能设备的增量市场,包括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智能互动屏和智能家电等领域中,采用二维触控,操作的灵活性较差。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显示面板上配置触摸传感器,仅能实现二维触控,操作的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智能电子设备采用二维触控,操作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每一所述天线组的至少一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括多个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每一天线组的至少一天线单元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如此,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增设多个天线组,能够实现三维的手势识别,这种与产品非接触式的操作,大大地提升了操作上的灵活性,且不再需要其他的放置现有天线封装模块的空间,从而节省了空间,不需要挖孔或者采用刘海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2,每一天线组2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3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4;柔性电路板5,柔性电路板5上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每一天线组2的至少一所述天线单元4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显示面板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玻璃101、液晶层102以及下玻璃103。
这里,多个天线组2设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具体的,参见图1,多个天线组2形成的天线层7设于上玻璃101。
其中,多个天线组2中包括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的天线单元以及用于接收该无线信号经触控本体反射后的信号的天线单元。
这里,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包括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其中,发送电路产生无线信号,通过多个天线组2发射出去;接收电路通过多个天线组2接收该无线信号经触控本体反射后的信号。这样,内置的处理芯片根据收发之间的时间差实时计算触控本体(如手指)的位置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触控本体位置的不同,可以与内置的数据比较,得到触控本体正在进行的动作,从而实现精准的三维手势识别,这样非接触式的操作,大大提升了人机交互操作上的灵活性。
上述天线单元4可以由具有一定透光性和导电性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金属网(metal mesh)或纳米银线材料制成。
为了避免天线组之间的信号干扰,可选地,相邻的天线组2之间绝缘设置。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屏幕显示集成电路13。
其中,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5还设有屏幕显示集成电路13。
当然,屏幕显示集成电路13也可单独设置在显示面板1的下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括多个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每一天线组的至少一天线单元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如此,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增设多个天线组,能够实现三维的手势识别,这种与产品非接触式的操作,大大地提升了操作上的灵活性,且不再需要其他的放置现有天线封装模块的空间,从而节省了空间,不需要挖孔或者采用刘海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作为一可选地实现方式,参见图1,多个天线组2形成天线层7,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8、第一偏光片9、第二偏光片10以及背光源11;其中,盖板8、第一偏光片9、天线层7、显示面板1、第二偏光片10以及背光源11由上至下层叠设置。
这里,盖板8可以是玻璃盖板,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直接将多个天线组2设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即天线层7做在屏上,不需其他的放置现有天线封装(Antenna In Package,Aip)模块的空间,从而节省了空间,不需要挖孔或者采用刘海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此外,多个天线组2可以铺设于显示面板1的整个区域,从而提升天线的增益,提升手势识别的灵敏度和精细度。
可选地,显示面板1的至少一边缘设置有邦定区域12,天线组2中与邦定区域12距离最近的天线单元4通过馈线3连接至邦定区域12,并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组2中与邦定区域12距离最近的天线单元4通过馈线3连接至邦定区域12,通过邦定bonding工艺,与柔性电路板5连接,使得馈线3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电连接。
这里,在一示例中,天线组2中与邦定区域12距离最近的天线单元4通过馈线3连接至邦定区域12,之后,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ACF)bonding工艺连接到承载射频收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Circuit,RFIC)6和屏幕显示集成电路13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5上。
其中,FPC的基材可以为低损耗的介质材料,如液晶聚合物(LiquidCrystalPolymer,LCP)和MPI等,设于FPC上信号发生器为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将其产生的无线电波(雷达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然后利用设于FPC上的接收器接收回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天线组2间隔排列,每一天线组2包括多个沿显示面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3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4,基于此,显示面板1的第一边缘14设置有邦定区域12,每一天线组2中与邦定区域12距离最近的天线单元4通过馈线3连接至邦定区域12,并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连接。
这里,第一边缘14为与沿显示面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边缘,也就是,第一边缘14为显示面板1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缘中的一者。如图2所示,第一边缘14为显示面板1的上边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天线组2间隔排列,每一天线组2包括多个沿显示面板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3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4,基于此,显示面板1的第二边缘15设置有邦定区域12,每一天线组2中与邦定区域12距离最近的天线单元4通过馈线3连接至邦定区域12,并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连接。
这里,第二边缘15为与沿显示面板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边缘,也就是,第二边缘15为显示面板1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缘中的一者。如图3所示,第二边缘15为显示面板1的左边缘。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邦定区域12(图中未显示)设于柔性电路板5的一端,柔性电路板5的另一端弯折至显示面板1远离天线组2(图中未显示)的一侧。这样,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便于柔性电路板5与电子设备中其他元器件的连接,方便电子设备的布局设计。
作为一可选地实现方式,多个天线组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天线组,第一天线组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天线组,第二天线组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
本实现方式可理解为是图2和图3的结合,例如,第一预设方向为显示面板1的长度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为显示面板1的宽度方向,多个天线组2中包括:沿显示面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组以及沿显示面板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组。
作为一可选地实现方式,显示面板1包括至少两个区域(图中的虚线划分的区域),且位于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天线组2分别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图中未显示)连接。
这里,位于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天线组2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邦定区域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连接。
作为一可选地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至少两个区域,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位于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天线组分别与至少两个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中不同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一一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天线组2通过各自对应的邦定区域与各自对应的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一一对应连接。
位于不同区域的天线组2中均包括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的天线单元以及用于接收该无线信号经触控本体反射后的信号的天线单元。通过与各自连接的射频收发集成电路6的信号收发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均能够实现三维手势识别。
这里,如图5所示,在一示例中,可以将显示面板1划分为四个区域,对应到多个天线组2形成的天线层7分别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和区域D,该区域A、区域B、区域C和区域D中,该区域A、区域B、区域C和区域D中,同一区域内的天线单元4组成一个天线组。不同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4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其中,在触控本体位于第三天线组对应的区域时,第三天线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第四天线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三天线组为所述多个天线组的任一天线组,所述第四天线组为所述多个天线组中除所述第三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
上述第一工作状态可以理解为高功耗模式,即第三天线组正常工作进行高精度的手势识别,换句话说,检测手指位置的变化。上述第四工作状态可以理解为低功耗模式,即第四天线组仅用于判断第四天线组对应的区域是否存在手指,不进行高精度识别。由于仅控制手指所在区域的第三天线组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其他的第四天线组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这样,可以能够在不影响天线层7的手势识别和触控功能的同时明显降低天线层7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括多个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的柔性电路板,每一天线组的至少一天线单元与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如此,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增设多个天线组,能够实现三维的手势识别,这种与产品非接触式的操作,大大地提升了操作上的灵活性,且不再需要其他的放置现有天线封装模块的空间,从而节省了空间,不需要挖孔或者采用刘海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射频收发集成电路,每一所述天线组的至少一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边缘设置有邦定区域,所述天线组中与所述邦定区域距离最近的天线单元通过馈线连接至所述邦定区域,并与所述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邦定区域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天线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组形成天线层;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以及背光源;
其中,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天线层、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偏光片以及所述背光源由上至下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天线组,所述第一天线组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
至少一个第二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排布且通过馈线依次连接的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天线组之间绝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区域,且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天线组分别与所述射频收发集成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区域,所述射频收发集成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收发集成电路;
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不同区域的天线组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中不同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一一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设有屏幕显示集成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020849689.6U 2020-05-20 2020-05-2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878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9689.6U CN211878371U (zh) 2020-05-20 2020-05-2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9689.6U CN211878371U (zh) 2020-05-20 2020-05-2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8371U true CN211878371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9689.6U Active CN211878371U (zh) 2020-05-20 2020-05-2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837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271A (zh) * 2021-01-26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4171896A (zh) * 2021-12-06 2022-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566791A (zh) * 2022-03-01 2022-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708624A (zh) * 2023-06-13 2023-09-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组件、无线通信设备和显示面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271A (zh) * 2021-01-26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4171896A (zh) * 2021-12-06 2022-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71896B (zh) * 2021-12-06 2024-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566791A (zh) * 2022-03-01 2022-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708624A (zh) * 2023-06-13 2023-09-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组件、无线通信设备和显示面板
CN116708624B (zh) * 2023-06-13 2024-02-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组件、无线通信设备和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78371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07988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823599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US992261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bedding antenna array structure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CN10482051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1610882A (zh) 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26387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15495B (zh)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WO2021233287A1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64692B (zh) 电子设备
CN105630248A (zh) 一种可变阵列双功能触控感应器、控制检测系统、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6363280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屏及终端
US10001891B2 (en) Conductive film and touch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EP2775381A2 (en) Wiring apparatus for touch screen panel
US8816232B2 (en) Touch panel
CN203084702U (zh) 电磁感应天线基板、复合基板、电磁输入装置及具触控与书写输入功能的装置
CN108241457B (zh) 触控感测模组以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及智能手表
CN104123050B (zh) 触控面板
CN204695284U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自电容式触控面板
TWM425341U (en) Capacitive touch control device
CN111552413B (zh) 触控基板、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EP2618243A1 (en) Touch panel
US9101047B2 (en) Terminal including touch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unit
US11360623B2 (en)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58523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