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8047U -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 Google Patents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8047U
CN211848047U CN202020168447.0U CN202020168447U CN211848047U CN 211848047 U CN211848047 U CN 211848047U CN 202020168447 U CN202020168447 U CN 202020168447U CN 211848047 U CN211848047 U CN 211848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carburizing
furnace
air
furna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84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学红
练勇江
金益娟
王永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coo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coo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coo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coo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84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8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8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8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包括炉体、挡门、控制面板和淬火腔室,所述炉体的外侧铰接安装有挡门,所述炉体的边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炉体的右端下方安装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安装在降温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吸风机的输风口通过法兰连接有分流板,所述吸风机的左侧安装安装有循环水泵,且循环水泵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管,并且出水管缠绕连接在淬火腔室的外侧。该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能够在进行淬火完成后能够对淬火工件进行循环式的冷却散热,提高对淬火工件的散热效率,同时在进行散热的同时能够对外界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

Description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碳淬火多用炉技术领域,具体为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背景技术
渗碳淬火是金属材料加工时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渗碳淬火能够使渗过炭的工件表面获得较高的硬度,从而来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耐磨程度,由此在进行渗碳淬火时需要用到渗碳淬火多用炉,通过渗碳淬火多用炉能够对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进行淬火加工。
然而现有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在进行淬火完成后不便于淬火工件进行循环式的冷却散热,从而降低了渗碳淬火炉的工作效率;
2.现有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在进行循环散热的同时不便于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从而容易导致外界的杂质容易进入到渗碳淬火多用炉的内部。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在进行淬火完成后不便于淬火工件进行循环式的冷却散热,从而降低了渗碳淬火炉的工作效率,在进行循环散热的同时不便于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从而容易导致外界的杂质容易进入到渗碳淬火多用炉的内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包括炉体、挡门、控制面板和淬火腔室,所述炉体的外侧铰接安装有挡门,且炉体的左端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炉体的边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炉体的右端下方安装有吸气管,且吸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吸气管安装在降温箱的内部,且降温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上端,所述水箱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器,且水箱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输风口通过法兰连接有分流板,且分流板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管,并且散热管的内侧开设有排风口,所述吸风机的左侧安装安装有循环水泵,且循环水泵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管,并且出水管缠绕连接在淬火腔室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通孔在炉体的边侧上均匀分布,且通孔的内部均安装有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由固定柱、卡板和第二过滤网组成,且固定柱与通孔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板和第二过滤网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卡板和固定柱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贯穿安装于降温箱,且吸气管在降温箱的内部设置为蛇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分流板的左右边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管,并且散热管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排风口。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固定安装在循环水泵上,且出水管的出水端贯穿安装于水箱的内部,并且出水管贴合缠绕在淬火腔室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能够在进行淬火完成后能够对淬火工件进行循环式的冷却散热,提高对淬火工件的散热效率,同时在进行散热的同时能够对外界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
1.设置有降温箱,通过降温箱从而能够对吸气管中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同时在散热管和排风口的作用下从而将冷空气排出,通过排出的冷空气是实现对淬火腔室进行风冷,同时通过贴合设置的出水管进而能够实现对淬火腔室进行循环水冷散热;
2.设置有通孔,在通孔的作用下能够方便炉体内部的热量散热出去,同时在通孔内部的过滤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对外界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到炉体的内部,通过卡板与固定柱之间为卡合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取管和第一过滤网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挡门;3、控制面板;4、通孔;5、过滤机构;501、固定柱;502、卡板;503、第二过滤网;6、吸气管;7、第一过滤网;8、降温箱;9、水箱;10、制冷器;11、吸风机;12、分流板;13、散热管;14、排风口;15、循环水泵;16、出水管;17、淬火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包括炉体1、挡门2、控制面板3、通孔4、过滤机构5、吸气管6、第一过滤网7、降温箱8、水箱9、制冷器10、吸风机11、分流板12、散热管13、排风口14、循环水泵15、出水管16和淬火腔室17,炉体1的外侧铰接安装有挡门2,且炉体1的左端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3,炉体1的边侧开设有通孔4,且通孔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5,炉体1的右端下方安装有吸气管6,且吸气管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7,吸气管6安装在降温箱8的内部,且降温箱8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水箱9的上端,水箱9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器10,且水箱9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吸风机11,吸风机11的输风口通过法兰连接有分流板12,且分流板1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管13,并且散热管13的内侧开设有排风口14,吸风机11的左侧安装安装有循环水泵15,且循环水泵15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管16,并且出水管16缠绕连接在淬火腔室17的外侧。
通孔4在炉体1的边侧上均匀分布,且通孔4的内部均安装有过滤机构5,通过通孔4内部的过滤机构5从而能够对外界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到炉体1的内部。
过滤机构5由固定柱501、卡板502和第二过滤网503组成,且固定柱501与通孔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卡板502和第二过滤网50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卡板502和固定柱501之间构成卡合连接,通过卡板502与固定柱501之间的卡合连接结构,从而能够方边对第二过滤网503进行定期拆卸清理。
吸气管6贯穿安装于降温箱8,且吸气管6在降温箱8的内部设置为蛇形结构,通过蛇形结构的吸气管6从而能够增大与降温箱8内部之间的接触面积。
分流板12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分流板12的左右边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管13,并且散热管13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排风口14,在分流板12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冷风输送至散热管13中。
出水管16的进水端固定安装在循环水泵15上,且出水管16的出水端贯穿安装于水箱9的内部,并且出水管16贴合缠绕在淬火腔室17的外壁上,通过与淬火腔室17外壁之间缠绕连接的出水管16从而能够实现对淬火腔室17进行循环的水冷散热。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时,首先根据图1-5所示,在金属工件淬火完成后,开启吸风机11和循环水泵15,吸风机11的开启从而在吸气管6的作用下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吸气管6中,如图2-4所示,通过吸气管6中的第一过滤网7从而能够对外界的杂质进行过滤,吸气管6吸入空气后通过降温箱8从而对吸气管6中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在吸风机11和分流板12的作用下将冷空气输送至散热管13中,散热管13在排风口14的作用下将冷空气排出,通过排出的冷空气从而对淬火腔室17进行风冷散热,同时循环水泵15的开启能够将水箱9的中水输送至出水管16中,通过与淬火腔室17贴合设置的出水管16从而实现对淬火腔室17进行水冷散热,换热后的水重新进入到水箱9中,在制冷器10的作用下从而对水箱9中的水进行冷却;
如图3和图5所示,炉体1的边侧均匀开设有通孔4,通过通孔4能够方便炉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通孔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5,通过过滤机构5能够对外界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杂质进入到炉体1的内部,如图5所示,卡板502与固定柱501之间为卡合连接,进而能够方便对第二过滤网503进行定期清理拆卸,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包括炉体(1)、挡门(2)、控制面板(3)和淬火腔室(1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外侧铰接安装有挡门(2),且炉体(1)的左端上方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3),所述炉体(1)的边侧开设有通孔(4),且通孔(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5),所述炉体(1)的右端下方安装有吸气管(6),且吸气管(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7),所述吸气管(6)安装在降温箱(8)的内部,且降温箱(8)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水箱(9)的上端,所述水箱(9)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器(10),且水箱(9)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吸风机(11),所述吸风机(11)的输风口通过法兰连接有分流板(12),且分流板(1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管(13),并且散热管(13)的内侧开设有排风口(14),所述吸风机(11)的左侧安装有循环水泵(15),且循环水泵(15)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管(16),并且出水管(16)缠绕连接在淬火腔室(17)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在炉体(1)的边侧上均匀分布,且通孔(4)的内部均安装有过滤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5)由固定柱(501)、卡板(502)和第二过滤网(503)组成,且固定柱(501)与通孔(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502)和第二过滤网(50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卡板(502)和固定柱(501)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6)贯穿安装于降温箱(8),且吸气管(6)在降温箱(8)的内部设置为蛇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2)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分流板(12)的左右边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管(13),并且散热管(13)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排风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6)的进水端固定安装在循环水泵(15)上,且出水管(16)的出水端贯穿安装于水箱(9)的内部,并且出水管(16)贴合缠绕在淬火腔室(17)的外壁上。
CN202020168447.0U 2020-02-14 2020-02-14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Active CN211848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8447.0U CN211848047U (zh) 2020-02-14 2020-02-14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8447.0U CN211848047U (zh) 2020-02-14 2020-02-14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8047U true CN21184804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8447.0U Active CN211848047U (zh) 2020-02-14 2020-02-14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8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56470U (zh) 一种强力散热控制柜
CN211848047U (zh) 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
CN210023734U (zh) 一种生铁铸件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CN209816216U (zh) 一种全自动铝型材时效炉
CN215975911U (zh) 一种配置井式球化退火炉
CN213037832U (zh) 一种用于立式渗碳炉的循环风冷装置
CN211601630U (zh) 一种冷却塔热水交换装置
CN210689263U (zh) 一种玻璃钢冷却塔
CN211420360U (zh) 镀层用的加热酸碱池
CN221051948U (zh) 一种弹簧钢丝控温淬火装置
CN216523323U (zh) 一种新型节能冷却器
CN216775310U (zh) 一种用于5g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9752404U (zh) 一种等离子喷涂风冷装置
CN111733316A (zh) 一种奥氏体合金管光亮固溶退火炉急速冷却装置
CN213530217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机的水冷装置
CN214881725U (zh) 一种台车炉用冷却装置
CN219944533U (zh) 一种铝锭生产的冷却池
CN209961024U (zh) 空冷余热回收装置
CN213728577U (zh) 一种自动移钢冷床
CN215926249U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智慧泵站
CN220783170U (zh) 一种循环水箱冷却结构
CN214701822U (zh) 一种防灰尘污染的高效闭式冷却塔
CN219204301U (zh) 一种组合式节能电机
CN216592809U (zh) 一种真空烧结炉的冷却装置
CN213747927U (zh) 一种不锈钢自攻螺钉生产加工用水槽冷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