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4747U -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4747U
CN211844747U CN202020451726.8U CN202020451726U CN211844747U CN 211844747 U CN211844747 U CN 211844747U CN 202020451726 U CN202020451726 U CN 202020451726U CN 211844747 U CN211844747 U CN 211844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vehicle
front wheel
closed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17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军
查天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517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4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4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47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的一端设置有前轮,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轮,所述车身靠近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两侧;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车门,所述车门靠近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内设置有坐垫。本实用新型的车门下方设置有凹槽和踏板,所述凹槽与踏板之间形成一空腔,在使用过程中,人的脚可从该空腔内伸出,便于在临时停车时人的脚对车体进行支撑,便于保持平衡。同时所述车门将车体上部完全封闭,可起到挡雨作用,使得雨水无法从车体上部进入车体内。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电动车具有小巧灵活、价格便宜、不占用停车位等优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代步工具。现有的一类摩托车或电动车为了能挡风、遮雨、防寒,在摩托车外罩设了一个包壳,但现有的包壳类摩托车存在驾驶人全身被限制在包壳内,无法对车体进行支撑,导致开启摩托车时平衡性差的问题,且包壳被简单地直接套设在现有摩托车的外侧,导致车体过高也造成平衡性减弱。此外现有的此类摩托车或电动车均属于半封闭式的,没有车门,在挡风遮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的一端设置有前轮,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轮,所述车身靠近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两侧;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车门,所述车门靠近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内设置有坐垫。
进一步的,所述后视镜与所述车身铰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天窗。
更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两轮动力车还包括车头,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车头远离所述天窗的一侧,所述车头上设置有车灯;所述车头靠近所述坐垫的一侧还设置有车把,所述车把位于所述车身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设置有后备箱门,所述后备箱门靠近所述天窗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车身铰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头上还设置有中控台,所述车身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设置有后挡风玻璃,所述后挡风玻璃设置在所述后备箱门远离所述后轮的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坐垫远离所述车把的一侧设置有靠垫;所述坐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车身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天窗的一端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瓶或发动机;所述车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身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踏板远离所述天窗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下方设置有凹槽和踏板,所述凹槽与踏板之间形成一空腔,在使用过程中,人的脚可从该空腔内伸出,便于在临时停车时人的脚对车体进行支撑,便于保持平衡。同时所述车门将车体上部完全封闭,可起到挡雨作用,使得雨水无法从车体上部进入车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右侧车门后的右视图。
图中:1-车身;2-前轮;3-后轮;4-后备箱门;5-天窗;11-后视镜;12-车把;13-踏板;14-靠垫;15-车头;16-坐垫;161-连接杆;17-车门;171-门把手;18-支撑架;19-后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所述后视镜11与所述车身1铰接。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天窗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所述封闭式两轮摩托车还包括车头15,所述前轮2设置在所述车头15远离所述天窗5的一侧,所述车头15上设置有车灯;所述车头15靠近所述坐垫16的一侧还设置有车把12,所述车把12位于所述车身1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所述封闭式两轮摩托车还包括车头15,所述前轮2设置在所述车头15远离所述天窗5的一侧,所述车头15上设置有车灯;所述车头15靠近所述坐垫16的一侧还设置有车把12,所述车把12位于所述车身1内。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车头15的一端设置有后备箱门4。所述后备箱门4远离所述后轮3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车身1铰接。所述车头15上还设置有中控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所述封闭式两轮摩托车还包括车头15,所述前轮2设置在所述车头15远离所述天窗5的一侧,所述车头15上设置有车灯;所述车头15靠近所述坐垫16的一侧还设置有车把12,所述车把12位于所述车身1内。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车头15的一端设置有后备箱门4。所述坐垫16远离所述车把12的一侧设置有靠垫14。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所述封闭式两轮摩托车还包括车头15,所述前轮2设置在所述车头15远离所述天窗5的一侧,所述车头15上设置有车灯;所述车头15靠近所述坐垫16的一侧还设置有车把12,所述车把12位于所述车身1内。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车头15的一端设置有后备箱门4。所述车头15上还设置有中控台。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天窗5的一端设置有踏板13,所述踏板13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包括车身1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1的一端设置有前轮2,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轮3,所述车身1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11,所述后视镜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1两侧;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门17,所述车门17靠近所述前轮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坐垫16。
所述动力装置为电瓶或发动机;所述车门17上设置有门把手171。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身1的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设置在所述踏板13远离所述天窗5的一侧,所述支撑架18与所述车身1转动连接。所述车身1远离所述车头15的一端设置有后挡风玻璃19,所述后挡风玻璃19设置在所述后备箱门4远离所述后轮3的一侧,即所述后挡风玻璃19设置在所述后轮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动力装置,所述车身的一端设置有前轮,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轮,所述车身靠近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两侧;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车门,所述车门靠近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身内设置有坐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与所述车身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前轮的一端设置有天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头,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车头远离所述天窗的一侧,所述车头上设置有车灯;所述车头靠近所述坐垫的一侧还设置有车把,所述车把位于所述车身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设置有后备箱门,所述后备箱门靠近所述天窗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车身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上还设置有中控台,所述车身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设置有后挡风玻璃,所述后挡风玻璃设置在所述后备箱门远离所述后轮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远离所述车把的一侧设置有靠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远离所述天窗的一端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瓶或发动机;所述车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身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踏板远离所述天窗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
CN202020451726.8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4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1726.8U CN211844747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1726.8U CN211844747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4747U true CN21184474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4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172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4747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4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44747U (zh) 一种封闭式两轮动力车
CN205906122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结构平衡车
CN111391952B (zh) 一种米粒型三轮篷车
US20090256395A1 (en) Cockpit of Vehicle with Adaptable Opening
CN210027758U (zh) 一种竖杆折叠机构
CN2875918Y (zh) 电动车、摩托车大撑锁
CN206598937U (zh) 一种折叠变形便携式电动代步车
CN214216040U (zh) 一种轻便电动自行车
CN205589381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5440634U (zh) 带有折叠副座的两轮踏板式电动自行车
CN2749769Y (zh) 新型摩托车
CN2406905Y (zh) 带车篷的两轮机动车
CN2500590Y (zh) 带边座的坐式三轮摩托车
CN213008525U (zh) 一种电动车车门内外间隙调节机构及电动车
CN202879705U (zh) 新型两轮轿车
CN2443912Y (zh) 电助动自行车
CN215361692U (zh) 一种电动车折叠结构及电动车
CN215474501U (zh) 一种智能变速老年代步车
CN215323125U (zh) 电动车扶手装置
CN212980421U (zh) 一种具有收纳调节车灯结构的电动自行车
CN201538379U (zh) 简易摩托车厢
CN210175045U (zh) 电动车后视镜折叠器
CN205524628U (zh) 带有前置折叠副座的两轮踏板式电动自行车
JP2008037264A (ja) 全天候型二輪コミュータ
CN2178208Y (zh) 摩托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