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1786U - 盘根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盘根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1786U
CN211841786U CN201922429100.7U CN201922429100U CN211841786U CN 211841786 U CN211841786 U CN 211841786U CN 201922429100 U CN201922429100 U CN 201922429100U CN 211841786 U CN211841786 U CN 211841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handle
wedge
voussoir
pack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91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帅
付起
匡凯
王康
付立
周荣
熊斌
姜新红
郭昊
李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91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1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1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1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盘根拆装工具,属于油气井抽油技术领域。该盘根拆装工具包括:本体、楔块和手柄。本体为半圆筒状结构,且本体的第一端用于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楔块为三角状结构,楔块沿本体的圆周方向固定在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楔块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手柄的第一端与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本申请中,将本体的第一端伸入至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并将三角状的楔块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之后,沿本体的圆周方向旋转本体,以通过三角状楔块翘起部分磨损的盘根,实现盘根的拆下,进而节省了拆卸磨损的盘根的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盘根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井抽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根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盘根盒是一种用于密封光杆和油管之间环形空间的密封装置。在通过盘根盒实现密封时,通常会在盘根盒内部设置条状盘根。由于盘根盒属于动密封装置,这样在盘根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因为磨损等失去密封效果。因此,可以对盘根定期更换。而在更换盘根时,由于盘根与盘根盒和光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操作工通常会用螺丝刀一点一点的将磨损的盘根撬出,之后再将新的盘根压进盘根盒,以完成盘根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盘根拆装工具,可以解决盘根更换效率慢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根拆装工具,所述盘根拆装工具包括本体、楔块和手柄;
所述本体为半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用于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
所述楔块为三角状结构,所述楔块沿所述本体的圆周方向固定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所述楔块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
所述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二开口侧设置有缺口。
可选地,所述楔块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固定连接,所述楔块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值介于30-45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楔块为直角三角状结构,所述楔块的第一直角面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固定连接,所述楔块的第二直角面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地,所述手柄呈L形状,所述手柄的长边上未与短边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所述手柄的短边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本体的轴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手柄还包括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套在所述手柄的短边,所述防滑套能够沿所述手柄的短边的圆周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盘根拆装工具还包括敲击桩,所述敲击桩固定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盘根拆装工具还包括内衬垫,所述内衬垫能够限位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杆之间。
可选地,所述内衬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将本体设置成半圆筒状,以便于将本体的第一端伸入至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将三角状的楔块固定在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以便于楔块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从而在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只需将本体的第一端的楔块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并沿本体的圆周方向旋转本体,即可通过三角状楔块翘起磨损的盘根,轻松将磨损的盘根拆下,进而节省了拆卸磨损的盘根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根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盘根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楔块;3:手柄;4:防滑套;5:敲击桩;6:内衬垫;1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盘根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盘根拆装工具包括本体1、楔块2和手柄3,本体1为半圆筒状结构,且本体1的第一端用于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楔块2为三角状结构,楔块2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固定在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楔块2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手柄3的第一端与本体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本体1设置成半圆筒状,以便于将本体1的第一端伸入至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将三角状的楔块2固定在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以便于楔块2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从而在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只需将本体1的第一端的楔块2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并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旋转本体1,即可通过三角状楔块2翘起磨损的盘根,轻松将磨损的盘根拆下,进而节省了拆卸磨损的盘根的工作时间。
其中,半圆筒状结构的本体1可以为多半圆筒状、1/2半圆筒状或少半圆筒状,只要本体1的第一端能够深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是指本体1以与盘根绕光杆的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靠近磨损的盘根上未翘出的一侧。
实际使用中,在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将本体1的第一端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以使本体1的第一端与盘根接触,之后操作工可以握紧手柄3 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旋转,以使三角形楔块2的角部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之后继续旋转本体,则可以扩大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距离,以在本体1 的第一开口侧的导向作用下可以使盘根自动伸出。在安装新的盘根时,将新的盘根的一端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再将本体1的第一端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并压紧在盘跟上,之后,再用榔头敲击本体1 的第二端,以使盘根能够夹紧在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之后,将本体1沿自身的圆周方向旋转,以使新的盘根不断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并不断用榔头敲击本体1的第二端,以完全将盘跟压紧在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拆卸磨损的盘根时,旋转本体1时本体1的旋向与盘根绕光杆的旋向相反;在安装新的盘根时,旋转本体1时本体1的旋向与盘根绕光杆的旋向相同。
其中,如图1所示,三角状的楔块2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可以呈弧面状,这样,转动本体1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可以保证楔块2的角部始终能够完全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同时增大楔块与盘根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拆卸磨损的盘根的效率。当然,三角状的楔块2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也可以呈其它形状,比如平面状等,只要能够跟随本体1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旋转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是指楔块2 上垂直于本体1的径向的两个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块2的第一侧面可以与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固定连接,楔块2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值可以介于30-45度之间。
这样,在旋转本体1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可以避免楔块2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过大,而使得楔块2伸入相邻两层盘根的阻力变大,从而可以使得操作工旋转手柄3将楔块2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更省力;还可以避免楔块2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过小,而使得楔块2扩大相邻两层盘根之间距离的时间变长,从而可以提高操作工拆卸磨损的盘根的效率。其中,第一侧面是指楔块2 上沿厚度方向的截面三角形的第一条边所在的平面。
其中,楔块2上与第一侧面的对角即是楔块2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角。
示例的,楔块2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值可以是35度、40度或45度等。
需要说明的是,楔块2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值除了可以介于30-45度之间外,还可以是其他角度,比如20度、50度或55度等,只要能够使楔块2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楔块2可以为直角三角状结构,楔块2的第一直角面与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固定连接,楔块2的第二直角面与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这样,可以保证楔块2的第二直角面与斜面所形成的角靠近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进而在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可以便于将楔块2的第二直角面与斜面所形成的角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
其中,第一直角面等同于楔块的第一侧面。第一直角面是指楔块2上沿厚度方向的截面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所在的平面,第二直角边是指楔块2上沿厚度方向的截面三角形的第二直角边所在的平面,斜面是指楔块2上沿厚度方向的截面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楔块2除了可以为直角三角状结构之外,还可以为其他三角状结构,比如等边三角状结构或不规则三角状结构等,只要能使楔块2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的第二端的外壁可以设置螺纹孔,手柄3的第一端可以设置与该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手柄3的第一端可以与本体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这样,通过手柄3的第一端与本体1的第二端的螺纹连接,可以实现手柄3与本体1的固定连接,同时还可以便于手柄3的拆卸更换,从而可以在手柄3损坏或加长力臂时,更换符合要求的手柄3即可,而不用将手柄3 与本体1一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手柄3可以呈L形状,手柄3的长边上未与短边连接的一端与本体1连接,且手柄3的短边的长度方向与本体1的轴向平行。
这样,在操作工手握手柄3的短边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旋转时,可以便于操作工加力,从而可以使得操作工轻松的将磨损的盘根拆下。
进一步地,继续如图2所示,手柄3还可以包括防滑套4,防滑套4套在手柄3的短边,防滑套4能够沿手柄3的短边的圆周方向转动。
这样,在操作工手握防滑套4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旋转本体1时,由于防滑套4能够沿手柄3的短边的圆周方向旋转,因此本体1转动而带动手柄3的短边的同步转动,不会使防滑套4同步转动,进而可以防止防滑套4与操作者的手掌之间的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从而可以对操作者形成保护。
其中,可以在手柄3的短边的外壁设置轴承,轴承的内圈与手柄3的短边的外壁固定连接,防滑套4套在轴承的外圈,且与轴承固定连接,通过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的相对转动,可以实现防滑套4相对手柄3的短边沿圆周方向的旋转。
当然,也可以在手柄3的短边的第一端设置挡圈,在手柄3的短边的第二端设置可拆卸挡板,并使防滑套4的内径大于手柄3的短边的外径,这样,可以将手柄3的短边的的第二端穿过防滑套4,以使防滑套4套在手柄3的短边上,再将挡板与手柄3的短边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防滑套4相对手柄3 的短边沿圆周方向的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手柄3除了可以呈L形状之外,还可以呈T形状,此时,手柄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本体1 的第二端的外壁,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的中部。这样,在操作工手握第二支撑杆沿本体1的圆周方向旋转本体1时,可以便于操作工双手加力,从而可以使操作工轻松的将磨损的盘根拆下。
当然,手柄3还可以呈除上述两种形状之外的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当手柄3呈T形状或其它形状时,也可以相应设置防滑套4,防滑套4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L形状手柄3设置的防滑套4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二开口侧可以设置有缺口11。这样,在安装新的盘根时,可以将本体1沿自身的圆周方向的旋转,以通过缺口11将未安装的新的盘根快速导向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之后,通过榔头敲击本体1的端面,以将新的盘根安装在光杆与盘根盒的环形空间中,从而可以提高操作工安装新的盘根的安装效率。
其中,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二开口侧是指本体1以与盘根绕光杆的旋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靠近新的盘根上未塞进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一侧。
示例的,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二开口侧设置的缺口11可以为三角形缺口11,且该三角形缺口11与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圆角过渡,这样,可以防止三角形缺口11与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形成的棱边在本体1沿自身的圆周方向旋转时对盘根造成损坏。当然,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二开口侧设置的缺口1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缺口11,比如半圆状缺口11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本体1的第二端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端的厚度。
这样,可以增大本体1的第二端的端面的面积,以增大榔头与本体1的第二端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便于操作工用榔头敲击本体1的第二端;还可以增大本体1的质量,以减小榔头敲击本体1时本体1的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以通过使本体1的第二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的厚度,以增加本体1的质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本体1的质量,比如在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配重块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盘根拆装工具还可以包括敲击桩5,敲击桩5可以固定在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这样,可以增大本体1的第二端与榔头的接触面积,以防止操作工在用榔头敲击本体1的第二端时榔头碰撞光杆,从而可以对光杆形成保护。
示例的,敲击桩5可以是块状结构,当然,敲击桩5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圆盘状结构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所示,盘根拆装工具还可以包括内衬垫6,内衬垫6能够限位在本体1与光杆之间。
这样,可以使内衬垫6限位在本体1与光杆之间,从而在操作工用榔头敲击本体1的第二端时,可以防止本体1的内壁与光杆直接接触,进而可以防止本体1振动而碰撞光杆,以对光杆进行保护。
示例的,内衬垫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材质。由于橡胶具有弹性,因此在本体1碰撞光杆时,橡胶材质的内衬垫6可以对本体1的震动产生缓冲,从而防止可以本体1对光杆的损坏。当然,内衬垫6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比如棉布类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内衬垫6可以沿本体1的轴向伸出本体1的第二端,这样,可以防止操作工用榔头敲击本体1的第二端时,榔头与本体1的第二端的端面发生滑动,而直接碰撞光杆。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本体设置成半圆筒状,以便于将本体的第一端伸入至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将三角状的楔块固定在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以便于楔块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从而在拆卸磨损的盘根时,只需将本体的第一端的楔块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并沿本体的圆周方向旋转本体,即可通过三角状楔块翘起磨损的盘根,轻松将磨损的盘根拆下,进而节省了拆卸磨损的盘根的工作时间。另外,还设置了缺口,以提高安装新的盘根的效率。还设置了敲击桩,以便于在安装新的盘根时,操作工用榔头敲击本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拆装工具包括本体(1)、楔块(2)和手柄(3);
所述本体(1)为半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用于伸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的环形空间;
所述楔块(2)为三角状结构,所述楔块(2)沿所述本体(1)的圆周方向固定在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所述楔块(2)能够伸入相邻两层盘根之间的间隙;
所述手柄(3)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二开口侧设置有缺口(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2)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固定连接,所述楔块(2)上第一侧面的对角的角度值介于30-45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2)为直角三角状结构,所述楔块(2)的第一直角面与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侧固定连接,所述楔块(2)的第二直角面与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呈L形状,所述手柄(3)的长边上未与短边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连接,且所述手柄(3)的短边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本体(1)的轴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还包括防滑套(4),所述防滑套(4)套在所述手柄(3)的短边,所述防滑套(4)能够沿所述手柄(3)的短边的圆周方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拆装工具还包括敲击桩(5),所述敲击桩(5)固定在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拆装工具还包括内衬垫(6),所述内衬垫(6)能够限位在所述本体(1)与所述光杆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根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垫(6)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CN201922429100.7U 2019-12-27 2019-12-27 盘根拆装工具 Active CN211841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9100.7U CN21184178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盘根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9100.7U CN21184178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盘根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1786U true CN21184178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9100.7U Active CN21184178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盘根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1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41786U (zh) 盘根拆装工具
CN204258250U (zh) 快装式电缆接头
CN103722249A (zh) 一种旋转切削刀具
CN207470629U (zh) 封闭式轴承拆卸器具
CN208878723U (zh) 一种橡胶金属复合型球磨机滚筒内壁衬板
CN206748299U (zh) 一种螺母拆卸工具
CN201339630Y (zh) 背孔钉改良结构
CN206475132U (zh) 一种轴承拉拔器
CN202657873U (zh) 支脚装置及具有该支脚装置的起重机
CN204841806U (zh) 可节能降噪的破碎机
CN215541318U (zh) 一种双轴制砂机折线辊
CN203621639U (zh) 一种旋转切削刀具
CN204755904U (zh) 防漏型螺栓垫圈、湿式磨机的衬板固定结构及湿式磨机
CN203935870U (zh) 一种防滑型压辊
CN21037152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修壁虎
CN203620978U (zh) 一种螺栓孔硬质杂质清理器
CN210423331U (zh) 一种膨胀螺栓
CN205736693U (zh) 轮胎安装装置
CN216830702U (zh) 一种矿用刮板链拆解装置
CN202498511U (zh) 石油钻井套管护丝卸扣器
CN207349430U (zh) 一种快速维护的动轴密封装置
CN110822263A (zh) 一种地脚锚栓连接装置
CN210948551U (zh) 一种盘根盒固定装置
CN218543174U (zh) 一种便于安装操作的密封环
CN204230765U (zh) 具有旋转接头的带电操作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