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0292U -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0292U
CN211830292U CN202020679811.XU CN202020679811U CN211830292U CN 211830292 U CN211830292 U CN 211830292U CN 202020679811 U CN202020679811 U CN 202020679811U CN 211830292 U CN211830292 U CN 211830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plate
apr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98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汉宁
傅元锋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98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0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0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0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壳体内设有收容腔,且壳体的一端部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开口,盖板与壳体开设有开口的一端部可拆卸连接以密封收容腔,收容腔收容有电路板,电路板与盖板之间夹设有导热垫,且导热垫相背对的两个表面分别粘附在电路板及盖板上,盖板的外周侧凸设有凸部,且凸部相对于壳体设有开口的一端部的外周面凸出。本申请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壳体与盖板固定后,盖板与电路板之间设置的导热垫会紧密贴合盖板上,进而导致盖板难以从壳体上打开,需采用辅助工具拆下盖板,导致箱体结构的组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破坏密封结构的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子装置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车载电子装置如车载充电机的箱体结构通常包括壳体及密封壳体的盖板,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壳体与盖板固定后,盖板与电路板之间设置的导热垫会紧密贴合盖板上,进而导致盖板难以从壳体上打开,需采用辅助工具拆下盖板,这样不仅导致箱体结构的组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破坏密封结构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壳体与盖板固定后,盖板与电路板之间设置的导热垫会紧密贴合盖板上,进而导致盖板难以从壳体上打开,需采用辅助工具拆下盖板,导致箱体结构的组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破坏密封结构的风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所述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腔,且所述壳体的一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部可拆卸连接以密封所述收容腔,所述收容腔收容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夹设有导热垫,且所述导热垫相背对的两个表面分别粘附在所述电路板及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外周侧凸设有凸部,且所述凸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部的外周面凸出。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围绕所述开口的外周侧凸设有环形的第一固定边,所述盖板的外周侧沿着所述盖板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凸设有环形的第二固定边,所述第二固定边与所述第一固定边在位置上对应设置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边配合固定,所述凸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边的背对所述盖板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周壁设有多个安装支架,多个所述安装支架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周壁的拐角处且每一所述安装支架均与所述第一固定边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边上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为所述第二固定边的避让安装位,所述安装支架的背对所述壳体的一端露出所述避让安装位。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一个,一个所述凸部设于任意一个所述避让安装位的一侧,并与所述避让安装位相对应的安装支架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边上且多个所述凸部的位置关系满足:同一所述避让安装位的任意一侧仅设置一个所述凸部,且多个所述凸部与所述避让安装位相对应的所述安装支架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形或矩形。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壳体开口的一端部与所述盖板之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装置,所述车载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
本申请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通过在盖板的外周侧设置凸部,且凸部相对壳体设有开口的一端部的外周面凸出,一方面能够引起工作人员注意而使工作人员通过直接施力于凸部,使凸部受力带动盖板克服导热垫粘附于盖板的作用力而脱离壳体,避免采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撬开盖板时对壳体及盖板连接处的密封结构造成损伤,有利于保护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由于使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以一定角度插入壳体与盖板的连接处以撬开盖板所花费的时间和因损坏密封结构所需更换的物料,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生产成本,提高盖板拆装的效率,且可操作程度高,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组装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装置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结构包括壳体及密封壳体的盖板,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壳体与盖板固定后,盖板与电路板之间设置的导热垫会紧密贴合盖板上,进而导致盖板难以从壳体上打开,需采用辅助工具拆下盖板,这样不仅导致箱体结构的组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破坏密封结构的风险。
鉴于此,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装置300,车载电子装置300可以是车载充电机(On-borad Charger,OBC),也可以是车用集成控制装置,车用集成控制装置为将DC-DC转换器(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converter,直流-直流转换器)、车载充电机、高压接线盒等功能集成的CDU(Conversion&Distribution Unit),CDU是一种采用高压电控系统的集成方式。这种高集成度的集成方式不仅减小了总体结构的复杂性,且便于日常维护保养,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能够满足用户和市场对新能源车辆的整车性能所提出的越来越高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车载电子装置300包括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及电子模块200,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不仅具有收容车载电子装置300的功能组件的作用,还具有振动防护以及防水防护的作用。例如,该箱体100可以防止灰尘、水汽等外界杂质进入车载电子装置300的内部,还可以避免外界振动对车载电子装置300造成的影响。而电子模块200作为车载电子装置300的核心零部件,其收容于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内以实现其对应的功能,并可通过封装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而封装。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车载电子装置300以车载充电机、电子模块200以及车载充电机内的充电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子模块200(即车载充电机内的充电模块)包括电路板210及设于电路板210上的多个电子元器件220。举例而言,电子元器件220可以为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而充电模块作为车载电子装置300的内核即核心零部件,其收容于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内,并可通过与车载电子装置300内的其他功能组件相配合以实现对新能源车辆的电池进行安全、自动充满电的功能,以下将详细说明电路板210与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位置关系。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包括壳体10及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的盖板20,壳体10内设有收容腔11,且壳体10的一端部101开设有与收容腔11连通的开口102,盖板20与壳体10开设有开口102的一端部101可拆卸连接以密封收容腔11。电路板210收容于收容腔11内,电路板210与盖板20之间夹设有导热垫30,且导热垫30相背对的两个表面分别粘附在电路板210及盖板20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盖板20的外周侧凸设有凸部21,且凸部21相对于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一端部101的外周面凸出,以将盖板20脱离壳体10。也即为,壳体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板20上,且该盖板20在对应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一端部101向外延伸形成了凸出于盖板20的外周侧的凸部21,即,盖板20于壳体10在盖板20上的正投影区域之外的位置形成了所述凸部21。
可以理解的是,导热垫30由硅胶材料制成。导热垫30设置在电路板210与盖板20的间隙中,起到热传导、缓冲、减震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导热垫30能够完全填满间隙且紧密抵接电路板210及盖板20以起到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导热垫30的厚度会略大于间隙的范围,即导热垫30与所述间隙之间过盈配合。举例而言,若电路板210与盖板20之间有5mm的间隙,实际会采用6mm厚度的导热垫30,使得盖板20封装收容腔11时,盖板20与电路板210从导热垫30的相对两个表面挤压导热垫30。由于导热垫30具有较强的弹性及柔韧性,使得导热垫30受挤压后会产生弹性形变以充满间隙,降低在使用中损坏脱落的风险。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热垫30会因紧密抵靠盖板20而会对盖板20产生粘附盖板20的作用力,使得在将盖板20从壳体10上拆卸时,因粘附盖板20的作用力而难以将盖板20从壳体10上拆下,需借助辅助工具如螺丝刀等工具从壳体10与盖板20的连接处撬开盖板20,如此不但导致组装效率低下,而且会有破坏密封结构的危险。
由此,本申请通过在盖板20的外周侧设置凸部21,且凸部21相对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一端部101的外周面凸出,一方面能够引起工作人员注意而使工作人员通过直接施力于凸部21,使凸部21受力带动盖板20克服导热垫30粘附于盖板20的作用力而脱离壳体10,避免采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撬开盖板20时对壳体10及盖板20连接处的密封结构造成损伤,有利于保护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由于使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以一定角度插入壳体10与盖板20的连接处以撬开盖板20所花费的时间和因损坏密封结构所需更换的物料,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生产成本,提高盖板20拆装的效率,且可操作程度高,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盖板20连接于壳体10的下端部,也即为,盖板20为车载电子装置300整机安装到车辆内的安装空间时更靠近安装空间底部的底板。通过设置盖板20,使得盖板20与壳体10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车载电子装置300内的各个组件安装和拆卸,而且还可在相应组件损坏时及时更换,避免因使用有瑕疵的组件而对车辆行驶中的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是以壳体10的一端部101设有开口102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壳体10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都可以设有开口102,每一开口102均可分别通过一个盖板20进行封装。换言之,壳体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框体,其上下两个端部可分别设置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为车载电子装置300整机安装到车辆的安装空间时更靠近安装空间底部的底板,也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盖板20。当需要对车载电子装置的内部组件进行拆卸或更换时,通过设置上盖板及下盖板,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车载电子装置内部组件的安装位置就近选择拆卸车载电子装置300的上盖板或者下盖板,即可以从不同方位拆卸相应的盖板,灵活性强,从而能进一步方便拆装车载电子装置300内部的组件。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10及盖板20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制成的盖板20及壳体10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能够在盖板20盖合于壳体10上时,使车载电子装置300的内部密闭以形成一个电磁屏蔽体,从而使车载电子装置300既不干扰其它电子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电子设备的影响。金属材料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铝合金、铜材、钢材。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壳体10上围绕开口102的外周侧凸设有环形的第一固定边12,盖板20的外周侧沿着盖板20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凸设有环形的第二固定边22,第二固定边22与第一固定边12在位置上对应设置以使壳体10与盖板20通过第一固定边12和第二固定边22配合固定。换言之,第一固定边12与第二固定边22的形状整体上相对应,以保证壳体10与盖板20之间能够良好对接,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壳体10与盖板20的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边12的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固定耳13,第二固定边22的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固定耳23,多个第一固定耳13与多个第二固定耳23位置对应并通过多个定位件40固定连接,使得壳体10及盖板20能够快速便捷的配合固定。一实施方式中,定位件40可为螺栓,每一第一固定耳1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31,与第一固定耳13对应的每一第二固定耳23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31,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131及第二定位孔231并锁紧,使壳体10与盖板20之间配合固定,从而使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边12为壳体10的轮廓边,第二固定边22为盖板20的轮廓边,通过轮廓边之间位置及形状的相互对应使得第一固定边12与第二固定边22在固定时能够紧密配合,且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同时,为了更加便捷、方便地在拆卸定位件40后将盖体20从壳体10上拆下,本申请通过设置凸部21凸设于第二固定边22的外周侧以方便工作人员拆卸盖板20。换言之,凸部21为第二固定边22上相对第一固定边12的凸出部分,从而能够为工作人员拆下盖板20而提供施力的发力点,提高了工作人员拆卸盖板20的工作效率,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盖板20从壳体10上拆下。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外周壁设有多个安装支架50,多个安装支架50依次设置在外周壁的拐角处且每一安装支架50均与第一固定边12连接,安装支架50用于为车载电子装置300提供支撑,以在整车装配时能够稳固将车载电子装置300固定在车辆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50为四个,四个安装支架50依次设置在外周壁的四个拐角处,使得每一安装支架50的受力都较为均匀,从而可以增加车载电子装置300装配于整车上时的安装稳定性,保证车载电子装置300能通过安装支架50牢固的固定于整车上,不易产生变形,且承载力较强。
需说明的是,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安装支架50一端固定在壳体10的外周壁,相对的另一端朝向盖板20的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壳体10开设有开口102的端面,也即为,在安装支架50固定于一平面I时,安装支架50的背对壳体10的端部51的端面能与该平面I抵接,而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端面则与该平面I形成间隙,也即为,安装支架50能够支撑起壳体10,使壳体10悬置于安装支架50上,以保证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端面不会因与整车内其他组件的表面相刮蹭而造成损伤。
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50可以焊接在壳体10的外周壁上,以保证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50与壳体10的外周壁还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有效减小了安装支架50及壳体10的组装工序,物料成本较低,生产组装效率高。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5,第二固定边22上对应安装支架50的位置为第二固定边22的避让安装位24,安装支架50的背对壳体10的一端露出避让安装位24。通过设置避让安装位24以适应安装支架50的背对壳体10的端部51的形状,使得盖板20与壳体10固定而形成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结构时,安装支架50的背对壳体10的端部51不会与盖板20发生干涉,且能够露出盖板20以支撑起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使车载电子装置300整机悬置于安装支架50上,以保证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外表面不会因与整车内其他组件的表面相刮蹭而造成损伤。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凸部21为一个,一个凸部21设于任意一个避让安装位24的一侧,并与该避让安装位24相对应的安装支架5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凸部21设于避让安装位24的一侧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将盖板20从壳体10上拆卸时,安装支架50与凸部21配合各提供一个发力点供工作人员的双手分别操作,进一步使得盖板20能便捷快速的从壳体10上拆下。但需说明的是,在保证凸部21不与安装支架50发生干涉的基础上,凸部21要尽可能地靠近安装支架50设置,以节省工作人员拆卸盖板20时的力气,提高拆卸盖板20的效率。
在一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工作人员将壳体10的第一固定边12与盖板20的第二固定边22之间的定位件40依次拆下后,左手按压住安装支架50的底部以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在拆卸盖板20的时候壳体10发生倾斜而倒下所造成的工作人员损伤或箱体磕碰。右手抵接凸部21并用力将凸部21往下按压以通过施力于凸部21而带动盖板20克服导热垫30粘附盖板20的作用力以顺利将盖板20拆下,避免采用辅助工具撬开盖板20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浪费,提高拆卸盖板20的效率。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凸部21可为多个,多个凸部21间隔设置在第二固定边22上且多个凸部21的位置关系满足:同一避让安装位24的任意一侧仅设置一个凸部21,以使该凸部21与该避让安装位24对应的安装支架50间隔设置,且多个凸部21与避让安装位24相对应的安装支架50间隔设置。也即为,多个凸部21要在第二固定边22上合理设置,以保证每一凸部21都能靠近一个安装支架50,且任意两个凸部21之间不会因设于同一安装支架50的一侧而导致发力点重复设置进而造成物料成本的浪费。此外,多个凸部21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就近选择的与其自身距离较近的凸部21施力以拆卸盖板20,方便醒目且选择多样,灵活性强。
一种实施方式中,凸部21为凸起,凸起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边22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地,凸起可与第二固定边22一体成型,其厚度与第二固定边22的厚度相同。也即为,凸起可以看做是第二固定边22相对第一固定边12的凸出部分。而凸起的形状可以为圆弧形、矩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方便加工即可。但需说明的是,凸起可在能够提供一根手指的发力点的基础上设置的尽量小,以减少物料成本。优选地,凸起的长度和宽度可以设置为10mm*10mm。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壳体10还包括密封圈60,密封圈设于开口102的一端部101与盖板20之间。也即为,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一端部101与盖板20之间连接有密封圈60。具体地,密封圈60为环形且由橡胶材料制成。设置密封圈60能够在壳体10的第一固定边12与盖板20的第二固定边22配合固定时,因密封圈60自身具有良好的自密封作用,能够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内部,增强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密封性能。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只对相对于传统的车载电子装置300,具有创造性改进的箱体结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此外,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结构的车载电子装置300,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改进部分同样适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通过在盖板20的外周侧设置凸部21,且凸部21相对壳体10设有开口102的一端部101的外周面凸出,一方面能够引起工作人员注意而使工作人员通过直接施力于凸部21,使凸部21受力带动盖板20克服导热垫30粘附于盖板20的作用力而脱离壳体10,避免采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撬开盖板20时对壳体10及盖板20连接处的密封结构造成损伤,有利于保护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100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由于使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以一定角度插入壳体10与盖板20的连接处以撬开盖板20所花费的时间和因损坏密封结构所需更换的物料,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生产成本,提高盖板20拆装的效率,且可操作程度高,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腔,且所述壳体的一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部可拆卸连接以密封所述收容腔,所述收容腔收容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夹设有导热垫,且所述导热垫相背对的两个表面分别粘附在所述电路板及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外周侧凸设有凸部,且所述凸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部的外周面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围绕所述开口的外周侧凸设有环形的第一固定边,所述盖板的外周侧沿着所述盖板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凸设有环形的第二固定边,所述第二固定边与所述第一固定边在位置上对应设置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边配合固定,所述凸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边的背对所述盖板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壁设有多个安装支架,多个所述安装支架依次设置在所述外周壁的拐角处且每一所述安装支架均与所述第一固定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边上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为所述第二固定边的避让安装位,所述安装支架的背对所述壳体的一端露出所述避让安装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一个,一个所述凸部设于任意一个所述避让安装位的一侧,并与所述避让安装位相对应的安装支架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边上且多个所述凸部的位置关系满足:同一所述避让安装位的任意一侧仅设置一个所述凸部,且多个所述凸部与所述避让安装位相对应的所述安装支架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形或矩形。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壳体开口的一端部与所述盖板之间。
10.一种车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
CN202020679811.XU 2020-04-28 2020-04-28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Active CN211830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811.XU CN211830292U (zh) 2020-04-28 2020-04-28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811.XU CN211830292U (zh) 2020-04-28 2020-04-28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0292U true CN21183029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9811.XU Active CN211830292U (zh) 2020-04-28 2020-04-28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0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31870U (ja) 電磁妨害遮蔽用のシールド装置
CN211789350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08000958U (zh) 电池包
EP2613617A2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ssi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830292U (zh) 车载电子装置的箱体及车载电子装置
CN219226520U (zh) 电池模组保护盖结构
CN215345325U (zh) 用于电源模块的外壳和电源模块
CN212148678U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主机结构
CN211719864U (zh) 车载信号连接器及车载电子装置
KR100855054B1 (ko) 2차전지용 배터리팩
CN210008160U (zh) 一种屏蔽罩及显示装置
CN210489659U (zh) 一种储能电池包及其端板组件
CN217903321U (zh) 电池包
CN213070939U (zh) 开关组件、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216413156U (zh) 放置防爆阀的电芯壳体以及电池
CN215731382U (zh) 户外开关设备及其机构罩组件
CN218101559U (zh) 一种用于防护锂电池的防护设备
CN210617874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CN219203392U (zh) 一种结构合理且内腔涂有导电漆的汽车电池盒
CN219181905U (zh) 电路板盒及集成灶
CN215680837U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CN220544094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9420585U (zh) 具有ipm防护功能的变频器
CN211406602U (zh) 钣金外壳
CN218634666U (zh) 一种具有屏蔽模块的电力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