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4992U -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4992U
CN211824992U CN202020636792.2U CN202020636792U CN211824992U CN 211824992 U CN211824992 U CN 211824992U CN 202020636792 U CN202020636792 U CN 202020636792U CN 211824992 U CN211824992 U CN 211824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shock absorber
detected
gland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67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子卿
孙晓帮
张艺骞
赵静婉
朱俊龙
李同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6367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4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4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49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包括:机架;传感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正上方,用于测量待检测减振器的活塞杆的阻尼力;以及安装架,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的正下方,用于固定待检测减振器;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后方并与所述安装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竖直移动;其中,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安装架的上部相配合能够夹持一对待检测的减振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同时对一对减振器进行同轴性差异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愈来愈高,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是汽车发展的方向和永恒主题,特别是在我国交通事故日益增多、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尤为重要。电子化、智能化、电动化、可再生化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减振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震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振器。减振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振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他机件的寿命,因此对减振器性能的检测至关重要。
对于前悬架或后悬架两侧的减振器,其工作性能的差异会影响悬架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当差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将两侧的减振器同时换掉。所以,对于同轴减振器性能的检测关系到汽车行驶平顺性及安全性。对同轴减振器性能的检测一般只能先单只进行独立检测,之后再检测另一只,本结构增加检测工位,可以一次性完成同轴减振器性能的检测,检测效率得到提高,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能够同时对一组减振器进行同轴性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机架;
传感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正上方,用于测量待检测减振器的活塞杆的阻尼力;以及
安装架,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的正下方,用于固定待检测减振器;
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后方并与所述安装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竖直移动;
其中,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安装架的上部相配合能够夹持一对待检测的减振器。
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机构包括:
框架,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上板和下板,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部和下部;
一对导柱,其设置在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以及
滑动座,其可滑动地架设在所述导柱之间,用于与所述上板配合并承托待检测的减振器;
一对上限位开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的左部和右部,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上端进行限位;
一对下限位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左部和右部,并分别与所述上限位开槽同轴,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下端进行限位;
调整机构,其与所述滑动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座沿轴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上限位开槽和下限位孔处分别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用于固定对待检测的减振器。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座包括:
导柱孔,其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左端和右端,供所述导柱穿过;
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中部,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连接件包括:
示功压盖,其上部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上限位开槽相匹配,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周缘;
示功压盖滑动座,其上部设有与所述周缘相匹配的安装槽,用于将所述示功压盖固定在上板上;
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示功压盖滑动座上设有轴向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待测减振器上端相匹配;
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示功压盖滑动座上设有轴向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突出部,其与所述下限位孔相匹配;
限位部,其设置在突出部的上方,限位部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座相抵接上部与待检测减振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螺孔,其设置在所述下板的中心;
丝杠,其穿过所述下板并与所述螺孔相匹配,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手轮,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下端,用于带动丝杠旋转;
推力球轴承,其设置在所述丝杠与连接部之间,用于将所述丝杠与滑动座连接;
油缸,其设置在所述下板下方,用于固定所述丝杠,防止丝杠旋转。
优选的是,在所述传感器机构的下部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待测减振器的活塞杆上端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传感器机构的后方,用于输出旋转动力;
传动轴,其前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驱动主轴,其与所述传动轴的末端连接;
调节丝杠,其设置在所述驱动主轴的末端;
偏心块,其通过所述调节丝杠与驱动主轴连接;
连杆,其与所述偏心块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杆下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同时对一组减振器进行同轴性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实用新型中滑动座的剖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中示功压盖的剖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中示功压盖的俯视图;
图5是实用新型中示功压盖滑动座的剖视图;
图6是实用新型中示功压盖滑动座的俯视图;
图7是实用新型中下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8是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机架110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钢架结构,用于支持和固定传感器机构120、安装架130和驱动机构14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机架110由不锈钢焊接而成。
传感器机构120设置在所述机架110的正上方,用于测量待检测减振器的活塞杆的阻尼力。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传感器机构120的下部设有接头121,所述接头121与待测减振器的活塞杆上端相匹配。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接头上方设有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阻尼力。
安装架130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120的正下方,用于固定待检测减振器;在所述安装架130上设有滑动座135,所述滑动座135与安装架130的上部相配合能够夹持一对待检测的减振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安装架130包括:框架131与所述驱动机构140传动连接;上板132和下板133、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31的上部和下部;一对导柱13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132和下板133之间;滑动座135可滑动地架设在所述导柱之间,用于与所述上板配合并承托待检测的减振器;一对上限位开槽132a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132的左部和右部,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上端进行限位;一对下限位孔135a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35的左部和右部,并分别与所述上限位开槽132a同轴,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下端进行限位;调整机构136,其与所述滑动座135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座沿轴向移动;其中,在所述上限位开槽132a和下限位孔135a处分别设有上连接件137和下连接件138,用于固定对待检测的减振器。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连接件137包括:示功压盖137a的上部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上限位开槽相匹配,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周缘;示功压盖滑动座137b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周缘相匹配的安装槽,用于将所述示功压盖固定在上板上;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137a、示功压盖滑动座137b上设有轴向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待测减振器上端相匹配;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示功压盖滑动座上设有轴向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下连接件138包括;突出部138a与所述下限位孔135a相匹配;限位部138b设置在突出部的上方,限位部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座相抵接上部与待检测减振器连接。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0的后方并与所述安装架13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130竖直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41设置在所述机架110上,位于所述传感器机构120的后方,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电机14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42通过平键143连接,所述传动轴142与驱动主轴144通过平键145连接,在所述驱动主轴144的末端设有调节丝杠146,将偏心块147与驱动主轴144连接,偏心块147通过轴承148与连杆149连接,连杆149与安装架130连接,进而带动安装架130上下移动。
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调整调整机构136,调整滑动座135在安装架130上的高度,然后通过上连接件137和下连接件138将一组待检测的减振器安装在滑动座135与上板132之间,所述待检测减振器的活塞杆上端伸出所述上限位开槽132a,再开启驱动机构中的电机,首次调慢电机141转速,电机141依次带动传动轴142、驱动主轴144和偏心块147旋转,进而带动旋转上移运动,当待检测的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上端与传感器机构120的接头121接触固定后,再次调整电机转速到阻尼力测试所要求的转速,传感器机构120测量待检测的减振器的活塞杆阻尼力,进而完成同轴实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30包括:框架131与所述驱动机构140传动连接;上板132和下板133、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31的上部和下部;一对导柱13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132和下板133之间;滑动座135可滑动地架设在所述导柱之间,用于与所述上板配合并承托待检测的减振器;一对上限位开槽132a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132的左部和右部,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上端进行限位;一对下限位孔135a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35的左部和右部,并分别与所述上限位开槽132a同轴,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下端进行限位;调整机构136,其与所述滑动座135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座沿轴向移动;其中,在所述上限位开槽132a和下限位孔135a处分别设有上连接件137和下连接件138,用于固定对待检测的减振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135包括:导柱孔135b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35的左端和右端,供所述导柱134穿过;连接部135c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35的中部,位于所述滑动座135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调整机构136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导柱孔135b内设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滑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件137包括:示功压盖137a的上部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上限位开槽相匹配,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周缘;示功压盖滑动座137b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周缘相匹配的安装槽,用于将所述示功压盖固定在上板上;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137a、示功压盖滑动座137b上设有轴向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待测减振器上端相匹配;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示功压盖滑动座上设有轴向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138包括;突出部138a与所述下限位孔135a相匹配;限位部设置在突出部138a的上方,限位部138b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座相抵接上部与待检测减振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下连接件138上均布设有用于固定在滑动座135上的安装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136包括;螺孔133a设置在所述下板的中心;丝杠136a穿过所述下板并与所述螺孔相匹配,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手轮136b设置在所述丝杠136a的下端,用于带动丝杠136a旋转;推力球轴承136c设置在所述丝杠136a与连接部135c之间,用于将所述丝杠136a与滑动座135连接;油缸136d设置在所述下板133下方,用于固定所述丝杠,防止丝杠136a旋转。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丝杠136a的顶端设有丝杠限位件,所述丝杠限位件与推力球轴承136c限位配合,将所述丝杠与推力球轴承163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传感器机构120的下部设有接头121,所述接头121与待测减振器2的活塞杆上端相匹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140包括:电机141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传感器机构120的后方,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电机14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42通过平键143连接,所述传动轴142与驱动主轴144的末端通过平键145连接,在所述驱动主轴144的末端设有调节丝杠146,将偏心块147与驱动主轴144连接,偏心块147通过轴承148与连杆149连接,连杆149与安装架130连接,进而带动安装架130上下移动。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一对导轨,其分别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一对导轨块,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后端面上并与所述导轨相匹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能够同时对一对减振器进行同轴性实验。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传感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正上方,用于测量待检测减振器的活塞杆的阻尼力;以及
安装架,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的正下方,用于固定待检测减振器;
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后方并与所述安装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竖直移动;
其中,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安装架的上部相配合能够夹持一对待检测的减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机构包括:
框架,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上板和下板,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部和下部;
一对导柱,其设置在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以及
滑动座,其可滑动地架设在所述导柱之间,用于与所述上板配合并承托待检测的减振器;
一对上限位开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的左部和右部,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上端进行限位;
一对下限位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左部和右部,并分别与所述上限位开槽同轴,用于对待检测减振器的下端进行限位;
调整机构,其与所述滑动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座沿轴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上限位开槽和下限位孔处分别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用于固定对待检测的减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包括:
导柱孔,其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左端和右端,供所述导柱穿过;
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中部,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
示功压盖,其上部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上限位开槽相匹配,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周缘;
示功压盖滑动座,其上部设有与所述周缘相匹配的安装槽,用于将所述示功压盖固定在上板上;
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示功压盖滑动座上设有轴向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待测减振器上端相匹配;
其中,在所述示功压盖、示功压盖滑动座上设有轴向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突出部,其与所述下限位孔相匹配;
限位部,其设置在突出部的上方,限位部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座相抵接上部与待检测减振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螺孔,其设置在所述下板的中心;
丝杠,其穿过所述下板并与所述螺孔相匹配,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手轮,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下端,用于带动丝杠旋转;
推力球轴承,其设置在所述丝杠与连接部之间,用于将所述丝杠与滑动座连接;
油缸,其设置在所述下板下方,用于固定所述丝杠,防止丝杠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感器机构的下部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待测减振器的活塞杆上端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传感器机构的后方,用于输出旋转动力;
传动轴,其前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驱动主轴,其与所述传动轴的末端连接;
调节丝杠,其设置在所述驱动主轴的末端;
偏心块,其通过所述调节丝杠与驱动主轴连接;
连杆,其与所述偏心块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杆下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CN202020636792.2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4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6792.2U CN211824992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6792.2U CN211824992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4992U true CN21182499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1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679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4992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4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2924B (zh) 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扭转疲劳试验装置
CN106556499A (zh) 一种钢板弹簧刚度测试装置
CN211824992U (zh) 一种同轴减振器性能差异测试机构
CN108801622B (zh) 空气弹簧三向复合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2985659B (zh) 多环境系统下重载、大功率、大扭矩底盘测功机
CN113589185A (zh) 新能源汽车整机动力测试系统
CN107478442B (zh) 副车架疲劳试验弯矩、转矩消除装置
CN21526245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减震强度检测设备
CN211978336U (zh) 一种汽车前转向节台架试验工装
CN216668564U (zh) 后副车架的通用检具
CN212159065U (zh) 新能源汽车驱动轴总成的可靠耐久性能试验装置
CN202075191U (zh) 一种织带耐磨试验装置
CN113686689A (zh) 对轨道车辆橡胶弹性元件进行组合加载试验的装置及方法
CN210400861U (zh) 电动汽车可靠性测试装置
CN113432871A (zh) 动车组齿轮箱轴承游隙振动耐久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207133056U (zh) 副车架疲劳试验弯矩、转矩消除装置
CN215115189U (zh) 一种车轮悬挂双负荷试验结构
CN219065136U (zh) 一种商务用车衬套生产用强度检测装置
CN111157233B (zh) 一种磁流变减震器的性能检测装置
CN218381624U (zh) 一种弹性车轮轴向刚度测试装置
CN205474748U (zh) 一种路面弯沉检测装置
CN214010611U (zh) 一种汽车弹簧扭力测量定位装置
CN2113641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安装高度的汽车平衡块
CN114906256B (zh) 一种利用限位块进行后背门间隙快速调整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18724926U (zh) 一种电机扭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