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5311U - 透水道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透水道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5311U
CN211815311U CN202020137914.3U CN202020137914U CN211815311U CN 211815311 U CN211815311 U CN 211815311U CN 202020137914 U CN202020137914 U CN 202020137914U CN 211815311 U CN211815311 U CN 211815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tes water
layer
embedded
permeable
roa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79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ng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ng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ng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ng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79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5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5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5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包括:素土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石砖、植筋,所述素土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所述植筋的底端依次贯穿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并深入碎石垫层内,所述石砖铺设在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强,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现象。

Description

透水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道路是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种类,透水道路采用生态透水砼(混凝土)铺装,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透水地面还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可以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
申请号为CN201910336928.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该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土基层、垫层、渗透过滤层、透水基层、找平层和透水道路面层,所述的垫层和渗透过滤层之间,所述的透水基层与找平层之间都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的渗透过滤层设有排水管,所述的透水基层有互锁式框架基层砌块装配而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道路结构不牢固,容易出现局部凹陷或突出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道路结构,结构比较强,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包括:素土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石砖、植筋,所述素土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所述植筋的底端依次贯穿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并深入碎石垫层内,所述石砖铺设在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砖之间的缝隙较大,以及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性能好,雨水、城市污水等能够快速下渗,能够避免道路表面积水;植筋将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连接起来,进一步增强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植筋与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共同受力抗拉拔,道路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碎石垫层内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植筋的底端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的连接件将所有的植筋连接在一起,植筋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植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植筋的抗拉拔效果也更加好,道路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具体为钢筋网,所述植筋的底端与钢筋网绑扎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网为现成的材料,取材比较方便,便于施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具体为纵横交错的矩形钢条,所述植筋的底端与纵横钢条的交汇处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钢条的表面较为平整,植筋底端与矩形钢条的接触面积较大,便于焊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植筋上固定设有多根的支筋,所述支筋的底端与植筋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筋的顶端远离植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的支筋的顶端远离植筋设置,呈倒刺结构,增强了植筋的抗拉拔作用,间接加强了道路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石砖的中部开设有竖向布设的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的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周壁与圆柱形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植筋的顶端伸入圆柱形通孔内并贯穿固定环,所述植筋顶部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植筋的顶部螺纹装配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植筋和透水混凝土面层配合将固定环夹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砖在安装时,将石砖的圆柱形通孔与植筋的顶端对齐,下方石砖时,植筋的顶端伸入圆柱形通孔内,再将紧固螺母装配在植筋上,因植筋的底端是预埋在透水混凝土面层内的,紧固螺母与透水混凝土面层配合将固定环、石砖夹持固定,通过这一方式将石砖固定安装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上表面,石砖的安装比较稳定、牢固,不易移动,不易出现局部凸起的情况;同时植筋的顶端位于圆柱形通孔内,紧固螺母安装好时同样是位于圆柱形通孔内的,均不会高出石砖的上表面,也因此不会对行人行走或车辆行驶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圆柱形通孔的顶部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上表面与石砖的上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的填充层是为了将圆柱形通孔填充使道路表面比较平整,比较美观同时便于行人行走及车辆行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充层具体为透水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圆柱形通孔的填充层使用透水混凝土,使得道路各处均透水效果好,避免道路表面局部出现积水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植筋将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连接起来,进一步增强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植筋与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共同受力抗拉拔,道路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情况;
2.增加的连接件将所有的植筋连接在一起,植筋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植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植筋的抗拉拔效果也更加好;
3.增加的支筋的顶端远离植筋设置,呈倒刺结构,增强了植筋的抗拉拔作用,间接加强了道路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素土层;2、碎石垫层;3、透水混凝土基层;4、透水混凝土面层;5、石砖;6、植筋;7、连接件;8、支筋;9、圆柱形通孔;10、固定环;11、连接筋;12、紧固螺母;13、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包括:素土层1、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石砖5、植筋6,素土层1、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由下至上依次铺设,采用一平方米一块的石砖5,植筋6的底端埋设在碎石垫层2内,碎石垫层2对植筋起到一个预固定的效果,再在碎石垫层2上方依次铺设透水混凝土基层3、水混凝土面层4,铺设时注意保持植筋6竖直状态,石砖5铺设在透水混凝土面层4的上表面。
石砖5之间的缝隙较大,以及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透水性能好,雨水、城市污水等能够快速下渗,能够避免道路表面积水;植筋6将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连接起来,进一步增强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植筋6与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共同受力抗拉拔,道路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情况。
碎石垫层2内部设有连接件7,连接件7与植筋6的底端连接固定。增加的连接件7将所有的植筋6连接在一起,植筋6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植筋6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植筋6的抗拉拔效果也更加好,道路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出现局部塌陷或凸起的情况。
连接件7具体为钢筋网,植筋6的底端与钢筋网绑扎固定后电焊加固。钢筋网为现成的材料,取材比较方便,便于施工。
植筋6上焊接有多根的支筋8,支筋8的底端与植筋6的侧壁固定连接,支筋8的顶端远离植筋6设置。增加的支筋8的顶端远离植筋6设置,呈倒刺结构,增强了植筋6的抗拉拔作用,间接加强了道路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
每块石砖5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竖向布设的圆柱形通孔9,圆柱形通孔9的底部设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的周壁与圆柱形通孔9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筋11,连接筋11的一端与固定环10的外壁焊接,连接筋11的另一端预埋在石砖5内,植筋6的顶端伸入圆柱形通孔9内并贯穿固定环10,植筋6顶部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植筋6的顶部螺纹装配有紧固螺母12,紧固螺母12、植筋6和透水混凝土面层4配合将固定环10夹持固定。
石砖5在安装时,将石砖5的圆柱形通孔9与植筋6的顶端对齐,下方石砖5时,植筋6的顶端伸入圆柱形通孔9内,再将紧固螺母12装配在植筋6上,因植筋6的底端是预埋在透水混凝土面层4内的,紧固螺母12与透水混凝土面层4配合将固定环10、石砖5夹持固定,通过这一方式将石砖5固定安装在透水混凝土面层4上表面,石砖5的安装比较稳定、牢固,不易移动,不易出现局部凸起的情况;同时植筋6的顶端位于圆柱形通孔9内,紧固螺母12安装好时同样是位于圆柱形通孔9内的,均不会高出石砖5的上表面,也因此不会对行人行走或车辆行驶造成影响。
在圆柱形通孔9的顶部设置填充层13,填充层13的上表面与石砖5的上表面齐平。填充的填充层13是为了将圆柱形通孔9填充使道路表面比较平整,比较美观同时便于行人行走及车辆行驶。
填充层13具体为透水混凝土。填充圆柱形通孔9的填充层13使用透水混凝土,使得道路各处均透水效果好,避免道路表面局部出现积水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铺设素土层1,再在素涂层1上方铺设碎石垫层2,碎石垫层2铺设一部分后将连接件7平放在碎石垫层2上2,继续铺设碎石垫层2将连接件7埋设固定,连接件7的上方设置的植筋6伸出碎石垫层2,再依次在碎石垫层2上方铺设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石砖5,铺设石砖5时,将石砖5上的圆柱形通孔9与植筋6对应,植筋6的顶端贯穿固定环10后,在植筋6的顶端螺纹装配紧固螺母12,完成石砖5的安装,最后在圆柱形通孔9处填充透水混凝土将圆柱形通孔9填平。
实施例二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透水道路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件7具体为纵横交错的矩形钢条,植筋6的底端与纵横钢条的交汇处焊接。矩形钢条的表面较为平整,植筋6底端与矩形钢条的接触面积较大,便于焊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层(1)、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石砖(5)、植筋(6),
所述素土层(1)、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混凝土面层(4)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所述植筋(6)的底端依次贯穿透水混凝土面层(4)、透水混凝土基层(3)并深入碎石垫层(2)内,所述石砖(5)铺设在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4)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2)内部设有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与所述植筋(6)的底端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具体为钢筋网,所述植筋(6)的底端与钢筋网绑扎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具体为纵横交错的矩形钢条,所述植筋(6)的底端与纵横钢条的交汇处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6)上固定设有多根的支筋(8),所述支筋(8)的底端与植筋(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筋(8)的顶端远离植筋(6)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砖(5)的中部开设有竖向布设的圆柱形通孔(9),所述圆柱形通孔(9)的底部设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的周壁与圆柱形通孔(9)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筋(11),所述植筋(6)的顶端伸入圆柱形通孔(9)内并贯穿固定环(10),所述植筋(6)顶部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植筋(6)的顶部螺纹装配有紧固螺母(12),所述紧固螺母(12)、植筋(6)和透水混凝土面层(4)配合将固定环(10)夹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形通孔(9)的顶部设置填充层(13),所述填充层(13)的上表面与石砖(5)的上表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3)具体为透水混凝土。
CN202020137914.3U 2020-01-20 2020-01-20 透水道路结构 Active CN211815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914.3U CN211815311U (zh) 2020-01-20 2020-01-20 透水道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914.3U CN211815311U (zh) 2020-01-20 2020-01-20 透水道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5311U true CN211815311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7914.3U Active CN211815311U (zh) 2020-01-20 2020-01-20 透水道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53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426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安徽峰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426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安徽峰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
CN112663426B (zh) * 2020-12-22 2022-04-12 安徽峰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2716B (zh) 泡沫轻质土高填方路基拓宽施工方法
CN104313967B (zh) 排渗水式铺装组合结构
CN205443840U (zh) 一种机动车道透水路面结构
KR20070073434A (ko) 사면녹화안정용 보강토옹벽
CN208280161U (zh) 防堵塞型加筋透水混凝土复合挡土墙结构
CN203451964U (zh) 一种双层结构透水砖
CN211815311U (zh) 透水道路结构
CN109440812B (zh) 一种挡土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N201581411U (zh) 斜插式桩板墙
CN114775352A (zh) 一种临河既有路基路堤墙段加宽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656831B (zh) 复合式骨架叠石塑山及施工方法
CN204608538U (zh) 一种透水铺面
CN206157760U (zh) 一种具有生态恢复功能的蜂窝土工格室挡土墙
CN210163741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蓄树池
KR100874961B1 (ko) 보강토 옹벽용 철망
CN104594155A (zh) 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
CN110924251A (zh) 底部设置有管廊的道路结构
KR102194293B1 (ko) 옹벽구조물
CN109339095A (zh)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CN104612020A (zh) 一种透水铺面结构
CN113445539B (zh) 一种有限填土轮胎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3049611U (zh) 一种框格式重力挡土墙
JP2014095216A (ja) ユニット化された土のう
KR100995097B1 (ko) 옹벽 블록 시공방법
CN113494096A (zh) 一种用于山区陡坡砾石土的拼接式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