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9095A -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39095A CN109339095A CN201811418952.XA CN201811418952A CN109339095A CN 109339095 A CN109339095 A CN 109339095A CN 201811418952 A CN201811418952 A CN 201811418952A CN 109339095 A CN109339095 A CN 1093390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queduct
- retaining wall
- wall
- drainage system
- loaded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10—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watering, draining, de-aerating or blasting, e.g. by installing sand or wick drai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反滤层、引水管、土工格栅以及土工布,其中,土工格栅与挡土墙墙身之间间隙填充有反滤层,反滤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土工布,挡土墙墙身上穿设有多根排水管,引水管在挡土墙与土方之间的反滤层中竖直设置,引水管与部分排水管连通以将土壤表面雨水排出,未与引水管连通的排水管将土壤内部积水排出,土工格栅绑扎于引水管远离挡土墙墙身一侧。本发明提出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施工简单且排水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土墙排水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物,具有岸边连接、挡水、挡土、防渗等作用,在水利、市政工程中应用广泛。挡土墙背后通常是回填土方,其侧压力一般较大,尤其是雨后土方中积水严重,如若不及时排出,极易造成墙体倾覆。一般需要在挡土墙墙身间隔设置排水管,同时在墙身背后设置反滤层。反滤层的材料,通常是人工筛选的级配碎石。
传统反滤层施工,是用土工布隔开反滤层和土方,边填反滤层边回填土方,每次回填高度约30cm。在此过程中,作业工人必须全程在场,用手提住土工布,以便于反滤层施工。此种方法,极耗人工和机械台班,施工速度较慢,严重耽搁工期。因此寻求一种施工简单及排水顺畅的挡土墙排水及反滤层施工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及排水顺畅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反滤层、引水管、土工格栅以及土工布,其中,
土工格栅与挡土墙墙身之间间隙填充有反滤层,反滤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土工布,挡土墙墙身上穿设有多根排水管,引水管在挡土墙与土方之间的反滤层中竖直设置,引水管与部分排水管连通以将土壤表面雨水排出,未与引水管连通的排水管将土壤内部积水排出,土工格栅绑扎于引水管远离挡土墙墙身一侧。
优选地,所述引水管的底部插入挡土墙底板中,引水管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中粗砂和混凝土,中粗砂的填充高度低于其与排水管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引水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以及下段,其中,上段、中段以及下段之间均通过三通连接,中段和下段连接的三通一端口上包裹有土工布,上段和中段连接的三通的一端口通过塑料盲沟与引水管连接,塑料盲沟的下部放置有半圆形管以将其承托。
优选地,连接引水管和三通的塑料盲沟外侧包裹有土工布。
优选地,所述引水管的中段内部填充有中粗砂,引水管的下段填充有混凝土。
优选地,与引水管连通的排水管内部放置有塑料盲沟。
优选地,多根排水管在挡土墙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层。
优选地,所述土工格栅的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绑扎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引水管的底部伸入挡土墙底板内部后,浇筑挡土墙底板混凝土;
在挡土墙墙身预埋多根排水管后,浇筑挡土墙墙身混凝土;
将土工布紧贴挡土墙墙身放置并固定;
将土工格栅沿引水管外侧放置并与引水管绑扎固定,土工格栅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绑扎固定,其背后放置土工布;
回填反滤层,连接排水管与引水管,并将土方按设计标高回填。
优选地,连接排水管与引水管时,将塑料盲沟放置在引水管中段和上段连接的三通处并与排水管连接,塑料盲沟用土工布包裹,并在其下半部放置半圆形PVC管。
本发明提出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反滤层两边均设置土工布,可以对泥沙进行双层过滤,从而保证排水管通畅,相比传统的单层土工布格挡泥沙,减小了排水管堵塞概率,避免了人工清理管道。
(2)传统的挡土墙背后雨水排除,是雨水慢慢渗入土壤中流向排水管,并经过反滤层过滤,本申请增加了引流管,土壤表面雨水可以直接流入引流管,再经过排水管排走。排水时间变短,可适用于强降雨等天气。
(3)通过在引流管背后绑扎土工格栅和土工布,形成一道防护网,可以使反滤层仅需两次即可回填到位,相比于传统的机械、人工配合,分层回填反滤层的方法,施工更加便捷,能有效的解决挡土墙背后反滤层回填困难的问题。
(4)通过利用引流管与自然渗水相互辅助,增加了积水流走的途径,实现了无组织排水与有组织排水相结合,相比于传统的无组织排水,土壤中积水缓慢而无序的流向挡墙背后,冲刷墙身,能有效的解决挡土墙墙面长期受水冲刷而使用寿命减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挡土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挡土墙排水系统中引水管和土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挡土墙排水系统中引水管和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挡土墙排水系统中引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土墙;2-排水管;3-第一塑料盲沟;4-第一土工布;5-反滤层;6-引水管;7-土工格栅;8-第二土工布;9-土方;10-第一三通;11-上段;12-中段;13-下段;14-第三土工布;15-对拉螺栓;16-第二塑料盲沟;17-地漏;18-第二三通;19-抛石护脚。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至图4,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2、反滤层5、引水管6、土工格栅7以及土工布,其中,
土工格栅7与挡土墙1墙身之间间隙填充有反滤层5,反滤层5的两侧均设置有土工布(第一土工布4和第二土工布8),挡土墙1墙身上穿设有多根排水管2,引水管6在挡土墙1与土方之间的反滤层5中竖直设置,引水管6与部分排水管2连通以将土壤表面雨水排出,未与引水管6连通的排水管2将土壤内部积水排出,土工格栅7绑扎于引水管6远离挡土墙1墙身一侧。
未与引水管6连通的排水管2其一端口位于挡土墙1墙身侧边,另一端口位于反滤层5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每两个引水管6之间设置有多个不与其连通的排水管2。进一步地,引水管6的底部插入挡土墙1底板中(伸入挡土墙1底板约40cm),引水管6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中粗砂和混凝土,中粗砂的填充高度低于其与排水管2的连接处。排水管2管径为75mm,其中底部排水管2距挡墙底板约80cm。引水管6管径为90mm,与排水管2相对应,间距为4米一根,其顶部与地漏17连接并包裹土工布。
具体地,引水管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段11、中段12以及下段13,其中,上段11、中段12以及下段13之间均通过三通连接,中段12和下段13连接的三通(第二三通18)一端口上包裹有土工布,上段11和中段12连接的三通(第一三通10)的一端口通过塑料盲沟(第二塑料盲沟16)与引水管6连接,塑料盲沟的下部放置有半圆形管(PVC管)以将其承托。连接引水管6和三通的塑料盲沟外侧包裹有土工布。
进一步地,引水管6的中段12内部填充有中粗砂,引水管6的下段13填充有混凝土。与引水管6连通的排水管2内部放置有塑料盲沟(第一塑料盲沟3)。多根排水管2在挡土墙1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层,以提高排水效率。本实施例以设置有两层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位于上层的排水管2内部均放置有塑料盲沟。土工格栅7的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15绑扎固定。
本挡土墙排水系统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一.预埋引水管6,引水管6分三段组装,先将其下段13伸入挡土墙1底板约40cm,引水管6外侧距挡土墙1墙身约20cm;
步骤二.浇筑挡土墙1底板混凝土,并将引水管6下段13内部满灌混凝土;
步骤三.预埋排水管2,在挡土墙1墙身上预埋多根排水管2,排水管2内部放置塑料盲沟,本实施例中,排水管2设置有2排,上下排间距为100cm,同一排的两根排水管间距为200cm;
步骤四.浇筑挡土墙1墙身混凝土;
步骤五.引水管6接长,通过三通(10、18)将引水管6下段13、中段12、上段11分别连接,中、下段13接口的三通外绑扎土工布,并将中段12灌满中粗砂;
步骤六.安放墙身背部土工布,将土工布紧贴挡土墙11墙身放置并钉紧;
步骤七.绑扎土工格栅7,将土工格栅7沿引水管6外侧放置并与引水管6绑扎固定,土工格栅7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15绑扎固定,其背后放置土工布;
步骤八.回填反滤层5,用挖机将中粗砂回填至引水管6中上段11连接三通10接口处;
步骤九.安装塑料盲沟,将塑料盲沟放置在引水管6中、上段11连接处的三通处并与排水管2连接,塑料盲沟用土工布包裹,并在其下半部放置半圆形PVC管;
步骤十.回填反滤层5和土方,回填剩余部分反滤层5,并将土方按设计标高回填。
本实施例提出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反滤层5两边均设置土工布,可以对泥沙进行双层过滤,从而保证排水管2通畅,相比传统的单层土工布格挡泥沙,减小了排水管2堵塞概率,避免了人工清理管道。
(2)传统的挡土墙1背后雨水排除,是雨水慢慢渗入土壤中流向排水管2,并经过反滤层5过滤,本申请增加了引流管,土壤表面雨水可以直接流入引流管,再经过排水管2排走。排水时间变短,可适用于强降雨等天气。
(3)通过在引流管背后绑扎土工格栅7和土工布,形成一道防护网,可以使反滤层5仅需两次即可回填到位,相比于传统的机械、人工配合,分层回填反滤层5的方法,施工更加便捷,能有效的解决挡土墙1背后反滤层5回填困难的问题。
(4)通过利用引流管与自然渗水相互辅助,增加了积水流走的途径,实现了无组织排水与有组织排水相结合,相比于传统的无组织排水,土壤中积水缓慢而无序的流向挡墙背后,冲刷墙身,能有效的解决挡土墙1墙面长期受水冲刷而使用寿命减小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上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引水管的底部伸入挡土墙底板内部后,浇筑挡土墙底板混凝土;
步骤S20,在挡土墙墙身预埋多根排水管后,浇筑挡土墙墙身混凝土;
步骤S30,将土工布紧贴挡土墙墙身放置并固定;
步骤S40,将土工格栅沿引水管外侧放置并与引水管绑扎固定,土工格栅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绑扎固定,其背后放置土工布;
步骤S50,回填反滤层,连接排水管与引水管,并将土方按设计标高回填。
步骤S50中,连接排水管与引水管时,将塑料盲沟放置在引水管中段和上段连接的三通处并与排水管连接,塑料盲沟用土工布包裹,并在其下半部放置半圆形PVC管。
本实施例提出的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其施工过程简单快速,且施工后的排水系统排水顺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反滤层、引水管、土工格栅以及土工布,其中,
土工格栅与挡土墙墙身之间间隙填充有反滤层,反滤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土工布,挡土墙墙身上穿设有多根排水管,引水管在挡土墙与土方之间的反滤层中竖直设置,引水管与部分排水管连通以将土壤表面雨水排出,未与引水管连通的排水管将土壤内部积水排出,土工格栅绑扎于引水管远离挡土墙墙身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的底部插入挡土墙底板中,引水管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中粗砂和混凝土,中粗砂的填充高度低于其与排水管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段、中段以及下段,其中,上段、中段以及下段之间均通过三通连接,中段和下段连接的三通一端口上包裹有土工布,上段和中段连接的三通的一端口通过塑料盲沟与引水管连接,塑料盲沟的下部放置有半圆形管以将其承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引水管和三通的塑料盲沟外侧包裹有土工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的中段内部填充有中粗砂,引水管的下段填充有混凝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引水管连通的排水管内部放置有塑料盲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排水管在挡土墙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层。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的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绑扎固定。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引水管的底部伸入挡土墙底板内部后,浇筑挡土墙底板混凝土;
在挡土墙墙身预埋多根排水管后,浇筑挡土墙墙身混凝土;
将土工布紧贴挡土墙墙身放置并固定;
将土工格栅沿引水管外侧放置并与引水管绑扎固定,土工格栅两端与墙身对拉螺栓绑扎固定,其背后放置土工布;
回填反滤层,连接排水管与引水管,并将土方按设计标高回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排水管与引水管时,将塑料盲沟放置在引水管中段和上段连接的三通处并与排水管连接,塑料盲沟用土工布包裹,并在其下半部放置半圆形PVC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8952.XA CN109339095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8952.XA CN109339095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39095A true CN109339095A (zh) | 2019-02-15 |
CN109339095B CN109339095B (zh) | 2021-04-02 |
Family
ID=6531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18952.XA Active CN109339095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3909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4478A (zh) * | 2019-11-01 | 2020-01-21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透水格栅型重力生态挡土墙结构 |
CN115354685A (zh) * | 2022-08-08 | 2022-11-18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山区沿河挡墙防水和排水一体泄水孔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2708Y (zh) * | 2006-12-19 | 2007-12-19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挡土墙墙后填土中的立体排水系统 |
CN102864789A (zh) * | 2012-08-17 | 2013-01-09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KR20140101483A (ko) * | 2013-02-08 | 2014-08-20 | (주)대영 | 앵커의 강연선 홀딩장치 |
CN207092124U (zh) * | 2017-08-17 | 2018-03-13 |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 挡土墙结构 |
-
2018
- 2018-11-26 CN CN201811418952.XA patent/CN1093390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2708Y (zh) * | 2006-12-19 | 2007-12-19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挡土墙墙后填土中的立体排水系统 |
CN102864789A (zh) * | 2012-08-17 | 2013-01-09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KR20140101483A (ko) * | 2013-02-08 | 2014-08-20 | (주)대영 | 앵커의 강연선 홀딩장치 |
CN207092124U (zh) * | 2017-08-17 | 2018-03-13 |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 挡土墙结构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4478A (zh) * | 2019-11-01 | 2020-01-21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透水格栅型重力生态挡土墙结构 |
CN115354685A (zh) * | 2022-08-08 | 2022-11-18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山区沿河挡墙防水和排水一体泄水孔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39095B (zh) | 2021-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69237B (zh)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882880B (zh) | 一种地埋式边坡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241673A (zh) |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864789B (zh) | 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102644288B (zh) | 一种节约清洁安全的无水尾矿库的建造方法 | |
CN109137940A (zh) | 一种适用于松散堆填边坡的新型立体排水系统 | |
CN109339095A (zh) | 挡土墙排水系统及其墙背反滤层施工方法 | |
CN203768930U (zh) | 一种地埋式边坡排水系统 | |
CN208346836U (zh) | 一种隐蔽式排水系统 | |
CN113737772A (zh) | 一种高挡土墙防淤堵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018828A (zh) | 一种护坡结构 | |
KR20090039448A (ko) | 환경친화형 산마루 측구 | |
CN103266633A (zh) | 一种湿法冶金尾渣库防渗漏排污水排洪方法 | |
JP5182903B2 (ja) | 浸透構造体、及び浸透構造体付き集水施設並びに浸透構造体の設置方法 | |
CN103290911A (zh) | 钢筋混凝土生态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724405B (zh) | 一种地埋管施工中地基降水施工方法 | |
CN206467677U (zh) | 基坑侧壁排水装置 | |
CN214460937U (zh) | 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 | |
KR20080099937A (ko) | 계단식 화단 옹벽용 배수구조 및 계단식 화단 옹벽시공방법 | |
CN210507515U (zh) | 一种绿化型重力式挡土墙 | |
CN202039271U (zh) | 一种道路 | |
JP2022011215A (ja) | 貯留システム | |
CN206477347U (zh) | 地下室的蓄水结构 | |
CN112813758A (zh) | 一种公路弃土堆处理系统 | |
CN214143521U (zh) | 景观滨水步道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