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1088U - 囊式输送泵 - Google Patents

囊式输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1088U
CN211811088U CN201921943874.5U CN201921943874U CN211811088U CN 211811088 U CN211811088 U CN 211811088U CN 201921943874 U CN201921943874 U CN 201921943874U CN 211811088 U CN211811088 U CN 211811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der
elastic
mouthpiece
pump
delivery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38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要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438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1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1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1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73Springs
    • B05B11/1077Spring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r material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囊式输送泵包括压头和牙套,牙套与压头相联。在压头上设置有囊部,囊部可变形,从而可改变内部空腔的容积,且囊式输送泵中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构的可动部分与囊部相连接或接触。当囊部受压而变形时,弹性复位机构随之一同变形,而当撤去作用在囊部上的压力时,弹性复位机构恢复其未变形状态,以帮助囊部复位。该结构的囊式输送泵可帮助囊部更快、更充分地恢复到其初始的未变形状态。

Description

囊式输送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从容器输送呈液态或者半液态产品的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囊式输送泵,
背景技术
在诸如日化、食品等领域中,经常会涉及液态或半液态的产品,例如呈乳液状态的皂液、浴液、流质的食品等。在容纳此类产品的容器上,通常会安装诸如泵之类的分配装置,以用于将容器中的这些呈液态或半液态的产品分配到容器外以供消费者使用。
常规的泵中通常包括气缸和在气缸中作往复运动的活塞,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容器中的产品的抽吸和泵送。为了使活塞能够往复运动,在泵中设置有一般由金属制成的弹簧,以实现活塞的复位。
在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之下,这些常规的分配泵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当容器中的产品被用完之后,要回收这些容器及设置在其上的输送泵。输送泵的主体是塑料制成的,但其中又包括金属制成的弹簧,因此在回收利用时,就需要将输送泵拆解,将制成该输送泵的塑料和金属分开,分别回收利用。这就导致对输送泵进行回收的工作量增加,并且还会提高其回收成本。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公司着力开发新型结构的输送泵,以替代传统的输送泵中的金属弹簧。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软囊来替代传统的泵中的金属弹簧。具体来说,在输送泵的压头上设置软囊,由该软囊在泵的内部限定出容积可变的空腔。通过按压软囊,使得该空腔的容积改变,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抽吸和泵送动作。
不过,在实践中发现,与金属弹簧的弹性复位能力相比,软囊的弹性性能有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仍会产生一些问题。一种现象是,在按压软囊以将产品泵送到外部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或者,在另一种情况中,软囊在被按压之后,恢复到其初始的未变形状态较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在某些泵送量较大的情况下,软囊会无法完全恢复到其初始的状态,从而导致输送泵的输出量逐渐减少。
因此,仍然存在对输送泵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需求,以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输送泵,具体是囊式输送泵,其能够克服软囊回弹能力欠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囊式输送泵,该囊式输送泵用于从容器中泵送出产品,包括:压头,压头上设置有压嘴;牙套,牙套与压头相联,并与压头一起限定出囊式输送泵的内部空腔;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在从内部空腔至压嘴的通路中,且设置成允许产品进入压嘴,但阻止产品从压嘴回流;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在从容器的内部至内部空腔的通路中,并设置成允许产品从容器进入内部空腔,但阻止产品从囊式输送泵回流到容器中。此外,还包括囊部,囊部设置或连接在压头上,囊部可变形,从而可改变内部空腔的容积,并且,囊式输送泵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构的一部分与囊部相接触或相连接,其中,当囊部受压而变形时,弹性复位机构随之一同变形,而当撤去作用在囊部上的压力时,弹性复位机构通过恢复到其未变形状态来帮助囊部复位。。
在以上的囊式输送泵中,在利用囊部的回弹能力来实现对产品的泵送的同时,通过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力,帮助囊部的恢复,从而更快、更充分地恢复到其初始的未变形状态。由此,可使囊式输送泵能够适用于更大出量的应用场合,此外,也可延长该囊式输送泵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条,弹性条的上端连接于上固定环,弹性条的下端连接于下固定环,其中,上固定环抵接于囊部,而下固定环支承于牙套。这样的结构的弹性复位装置允许使用塑料来制成,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塑料弹簧等,从而符合环保回收的要求。
较佳地,该囊式输送泵中可包括预加载机构,其中,该预加载机构包括:设置在牙套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以及设置在弹性复位装置中的第二凸块,其中,弹性复位机构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互相接触,而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互相错开。预加载机构的设置允许弹性复位机构在不使用的状态时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可避免弹性复位机构因长时间受压而屈服变形,从而可进一步延长囊式输送泵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在压头和弹性复位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同步机构,同步机构设置成,当转动压头时,弹性复位机构与压头一起转动。
其中,该同步机构包括:设置在压头和弹性复位机构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引导块,以及设置在压头和弹性复位机构中的另一个上的凹槽,凹槽的形状被设置成能够与引导块相配合。
在一种较佳的结构中,引导块从压头的囊部的内表面悬置而下。
较佳地,在囊部上设置有变形辅助部,变形辅助部使得囊部在收到按压时能够容易地变形。该变形辅助部的设置可在囊部受压时使囊部更易变形,从而减少按压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而可有助于使囊部更好地恢复其未变形状态。
较佳地,囊部形成在压头的顶部,且该变形辅助部为形成在囊部上的至少一个变形圈。在有多个变形圈的情形中,这些变形圈可同心地形成。
在另一种较佳的结构中,在下固定环上一体地形成有第二单向阀的阀片,在牙套内形成有与阀片相配合的阀座。
在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单向阀是形成在压头的内套筒上的弹性片,且与压嘴对准,以及在牙套的内套筒上形成有与弹性片对准的开口,弹性片能够关闭开口。
较佳地,囊式输送泵还设置有平衡气孔,其中,该平衡气孔包括:设置在牙套中的通气孔,通气孔与容器的内部直接连通;以及设置在压头中的通气槽,通气槽与通气孔相连通。
或者,该平衡气孔的结构可以是,在牙套中形成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容器的内部直接连通,并且,在压头的外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弹片,密封弹片位于平衡气孔的内侧。通过设置该密封弹片,使得只能有外界空气流入到容器中,而容器中的产品无法通过该通气孔溢出到外部。
较佳地,弹性复位机构上形成有密封塞,密封塞设置成,当弹性复位机构处于未受压状态时,密封塞与牙套的开口密封接触,而当弹性复位机构受压而变形时,密封塞脱离与开口的接触。
较佳地,在上述密封弹片和/或密封塞上形成有圆形凸起部,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一种具体结构中,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条,固定在压头和/或牙套上,并在囊部的外侧延伸,并与形成在囊部外侧的突起部相配合。
具体来说,弹性复位机构可以包括一个弹性条,弹性条的两端固定在压头和/或牙套上,且弹性条上设置有圆孔和与圆孔相连通的狭槽,其中,圆孔的尺寸设置成允许突起部穿过圆孔,而狭槽的尺寸设置成将突起部卡合在狭槽处。
或者,弹性复位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弹性条,其中,每个弹性条的一端固定在压头和/或牙套上,且另一端固定在突起部上。
在另一种具体结构中,压头能够沿囊式输送泵的纵向相对于牙套运动,且囊式输送泵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连接在牙套和压头之间,以及囊部设置在内部空腔中,囊部的一端连接于压头或连接杆,囊部的另一端支承于牙套。
较佳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压头,连接杆的下端能够相对于牙套往复运动,其中,在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帽,在压头的行程上止点处,密封帽与设置在牙套中的密封环密封接触。
较佳地,为了在囊式输送泵的储运、销售环节中避免其囊部被意外地按压导致容器内产品的损失,该囊式输送泵还可包括外罩,该外罩能够在将囊部覆盖住的覆盖位置和使囊部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非限制性的较佳实施结构,结合附图,可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显。其中:
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的囊式输送泵的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2a示出了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压头的仰视立体图。
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的压头的剖视图。
图3a示出了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牙套的剖视图。
图3b示出了图3a所示的牙套的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4a示出了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弹性复位机构的仰视图。
图4b示出了图4a所示的弹性复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一种变型结构的立体图,其中显示该囊式输送泵还包括外罩。
图5b示出了带有另一种外罩的囊式输送泵的立体图。
图6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6b示出了图6a所示的囊式输送泵的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图6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弹性复位机构的俯视立体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弹性复位机构的仰视立体图。
图9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侧视图。
图9b示出了图9a中的线A-A得到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10a示出了图9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弹性条的俯视图。
图10b示出了沿图10a的线B-B得到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一体形成有弹性条的压头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包括图11所示的压头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1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一个变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13b示出了沿图13a中的线C-C得到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14a示出了图13a所示的囊式输送泵的压头的立体图,其中显示弹性条处于平直的状态。
图14b示出了图14a的压头的另一立体图,其中显示弹性条被弯曲。
图15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15b示出了图15a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压头的剖视图。
图16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的一种变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16b示出了图16a所示的囊式输送泵的牙套的剖视图。
图17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其中该囊式输送泵处于未被按压状态。
图17b示出了图17a所示的囊式输送泵的另一状态的剖视图,其中该囊式输送泵受到按压。
图18示出了图17a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弹性复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19示出了图17a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压头的立体图。
图20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其中该囊式输送泵处于未被按压状态。
图20b示出了图20a所示的囊式输送泵的另一状态的剖视图,其中该囊式输送泵受到按压。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的剖视图。
图22a是图21中的囊式输送泵中的第一弹簧的立体图。
图22b是图21中的囊式输送泵中的第二弹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冲突或者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互相组合,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
图1a~5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100及其变型方式。其中,图1a示出了囊式输送泵100的剖视图,图1b中示出了图1a的囊式输送泵100的立体图,其中该囊式输送泵100被部分地剖切,以更清楚地示出该囊式输送泵100内部包括弹簧130等的部件。
图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100包括压头110,该压头110与牙套120连接在一起,并在囊式输送泵100内部形成空腔。例如,在图1a和1b所示出的结构中,压头110和牙套120通过卡扣连接而连接在一起。当然,还可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其它已知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压头110和牙套120之间的连接。此外,压头110和牙套120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能够相对运动地相连接,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牙套120的下部连接有吸管140,该吸管140能够伸到容器中,从而容器中的产品可经由该吸管140进入到囊式输送泵100内部的空腔中,并经由压头110的压嘴115而被分配到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输送泵100中,压头110包括囊部111,例如在图1a和1b所示的结构中包括形成在压头110的顶部的囊部111。通过按压该囊部111能使该囊部111变形,进而能够改变囊式输送泵100内部的空腔的容积,即空腔的容积可随着囊部111的变形而增大和减小,从而实现对容器内的产品的抽吸并将其泵送到外部。
囊式输送泵100中还设置有作用在囊部111上的弹性复位装置,用于在囊部111被按压而变形之后帮助囊部111恢复到其未变形状态。总体来说,该弹性复位机构的一部分与囊部111相接触或者说可以是连接于该囊部111,而弹性复位机构还有一部分与囊部111分开,且能够相对于容器保持固定,即弹性复位机构还可包括固定部分。例如,该弹性复位装置可以是如下具体描述的弹簧130,该弹簧130的一端(例如上端)连接或抵接在囊部111上,另一端(例如下端)则支承在囊式输送泵100内部所形成的支承结构上,例如形成在压头110或牙套120的内表面上的台阶部、凸肋等结构,由此,弹簧130的该另一端相对于容器能够保持固定。
下面将对囊式输送泵100的各部件的结构进行分别描述:
压头
图2a和2b分别示出了压头110的立体图和侧视剖切图。该压头110的顶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囊部111,而在该压头110的内侧形成有内套筒112,在内套筒112上形成有上单向阀113,该上单向阀113用于打开和关闭压嘴115的通路,从而允许产品经压嘴115被输送到外部或者阻止将产品泵出。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上单向阀113呈弹性片的形式,当囊式输送泵100内部的压力升高时,该弹性片变形,打开通向压嘴115的通路,而当囊式输送泵100内部的压力减小时,该弹性片恢复原状,关闭通向压嘴115的通路。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输送泵100中设置有同步旋转机构,该同步旋转机构被设置成使压头110能够带动弹簧130一同旋转。在图中所示的一种优选结构中,形成有从压头110顶部的内侧向下延伸的引导块114,该引导块114与将在之后描述的形成在弹簧130上的对应结构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同步旋转机构。关于同步旋转机构的具体动作原理,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另外,较佳地,在囊部111上还可设置有变形辅助部,其在囊部111收到压力时使得囊部111更容易变形。例如,如图中所示的,在囊部1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波状圈117,该波状圈117可以呈圆形。更佳地,在包括多个波形圈117的情形中,这些波状圈117可以是同心地设置的圆形。
通过设置变形辅助部,当使用人对囊部111施加按压力时,囊部111更容易变形,并且在囊部111变形时被吸收掉的按压能量也较少,从而在撤去按压力之后,囊部111更易恢复到其初始的未变形状态。
牙套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牙套120的剖视图和局部剖切的立体图。在牙套120内侧的下部设置有由下单向阀片121和下单向阀座122所组成的下单向阀。该下单向阀被设置成,当囊式输送泵100中的空腔内的压力减小到低于容器内的压力时,该下单向阀打开,从而容器中的产品可以经由吸管140进入到囊式输送泵100的空腔中,而当空腔内的压力增大到高于容器内的压力时,该下单向阀关闭,从而阻止容器内的产品进入到空腔中。
在牙套120的向上延伸的内套筒上形成有与压头110的压嘴115和上单向阀113对准的开口126。在向外泵送产品时,上单向阀113的弹性片与开口126间隔开,从而允许产品进入压嘴115并泵送到外部,而在从容器抽吸产品时,上单向阀113的弹性片贴合在开口126上,将该开口126关闭。
上单向阀113可以是一体形成在压头110上,或者可单独形成并连接到压头110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输送泵100较佳地还包括预加载机构。其中,在图中所示的牙套120的结构中,形成有第一凸块123,作为该预加载机构的一部分,其与弹簧130上的对应结构相配合,起到对弹簧130进行预加载或放松的作用。在图3a和3b中所示的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凸块123上形成有第一斜面124,弹簧130上的对应结构可以在该第一斜面124上滑动,从而使弹簧130在加载和放松状态之间切换。
在牙套120上还较佳地形成有通气孔125,该通气孔125不与压头110的空腔相连通,而是与容器内部直接连通。并且,在压头110上形成有与该通气孔125相连通的通气槽116(图2a)。这样,在对囊式输送泵100进行操作泵送出容器中的产品的同时,可允许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容器中,补偿已被分配出来的产品的体积,从而放置容器内的负压。
弹簧
图4a和4b分别示出了弹簧130的仰视图和立体图。如图所示,作为弹性复位装置的一种优选结构的弹簧13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条131,在弹性条131的上端连接有上固定环132,下端连接有下固定环133。其中,上固定环132可与压头110的囊部111相接触或相抵接,而下固定环133则支承在牙套120上,例如设置在牙套120的内套管内部的支承座上。
较佳地,弹簧130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弹性条131,且这些弹性条131较佳地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弯曲。这样,当弹簧130受压时,这些弹性条131不会互相干扰。
如图3a和3b所示的,在该支承座上形成有第一凸块123。而与之对应的,在弹簧130的下固定环133的底面形成有第二凸块135,该第二凸块135与第一凸块123相互作用,组成预加载机构。当第一凸块123和第二凸块135的顶面相互接触时,弹簧130的下固定环133处于被抬高的位置,从而弹簧130被预加载,而当第一凸块123和第二凸块135互相错开时,下固定环133处于下降的位置,从而弹簧130处于放松状态。
较佳地,在第二凸块135上可形成有第二斜面136,通过第二斜面136与第一斜面124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便于第一凸块123和第二凸块135在相互接触和相互错开的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对弹簧130的预加载和放松。
可通过旋转压头110来使弹簧130在预加载位置和放松位置之间切换。为此,可将弹簧130的上固定环132固定在压头110上,例如固定压头110的顶部、或者说固定连接于囊部111。或者,如上所述的,在囊式输送泵100中设置同步旋转机构,包括以上所述形成在压头110中的引导块114。而与该引导块114相配合地,在弹簧130的上固定环132和/或下固定环133上形成有导槽134。该导槽134的尺寸设置成能够卡配在引导块114上,从而当压头110旋转时,该引导块114能够带动弹簧130一起旋转,进而使得弹簧130上的第二凸块135与牙套120上的第一凸块123相配合或脱开。
该预加载机构的设置对于弹簧130由塑料制成的情况尤其有用。在待用状态下,可将弹簧130设置在放松位置,而当要使用时,可预先将弹簧130设置到预加载位置。由此,可避免弹簧130因长期处于加载状态而导致的弹簧屈服。
外罩
较佳地,如图5a和5b所示的,囊式输送泵100还可包括外罩150,该外罩150用于覆盖在压头110上,特别是覆盖在囊部111上,从而保护囊部111不受意外按压。这一外罩150在囊式输送泵100处于存储、运输和销售过程的情况中尤其有用。
如图5a所示,外罩150的一种示例是与压头110分离的单独的盖子。而在图5b所示的示例中,外罩150铰接在压头110上,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操作方法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以上所述结构的囊式输送泵100的操作方法。
在待用状态下,压头110的囊部111处于未变形状态。并且,在包括预加载机构的情形中,牙套120上的第一凸块123与弹簧130的第二凸块135错开,从而弹簧130处于放松状态。此外,上单向阀113和下单向阀也都处于关闭状态。
在要对囊式输送泵100进行操作来泵送容器中的产品时,使用人可选地首先转动压头110,使得弹簧130从放松状态切换到预加载状态。接着,使用人按压囊部111,使得囊式输送泵100中的空腔的容积减小,使得空腔中的压力上升,直到该压力将上单向阀113打开,从而空腔中的产品可被推入压嘴115中,并经由压嘴115泵送到外部。
然后,使用人撤去施加在囊部111上的按压力,此时囊部111在自身的恢复力作用下加上弹簧130的弹力作用,恢复到其未变形状态,使得空腔的容积变大。随着空腔容积变大,其中的压力减小到小于外部压力和容器内压力。这样,上单向阀113关闭,而下单向阀打开,从而容器中的产品进入到囊式输送泵100的空腔中。由此,完成一次泵送。
可以看到,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作用在囊部111上的弹簧130,可以使囊部111更快、更充分地恢复到其初始的未变形状态。由此,可使囊式输送泵100适应于更加大的泵送出量的应用场合,仍能保持囊部111的快速恢复,并能够长时间保持其初始的泵送能力。
<第二实施例>
图6a~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20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特征部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的公开内容中主要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特征,而不对相同的特征再作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的描述,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的压头110类似,囊式输送泵2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头210和牙套220,并且还包括作为弹性复位装置的弹簧230。压头210包括例如形成在其顶部的囊部211,弹簧230的一端与囊部211相接触,并能够向囊部211施加弹性力,以帮助囊部211恢复到其未变形状态。并且,在压头210上形成有通气槽214,而在牙套220上形成有与通气槽214相连通并连通到容器内部的通气孔221,从而由通气槽214和通气孔221形成平衡气道。
在第二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200中,在弹簧230的下部一体形成有下单向阀的阀片231,如图7和8所示的。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下单向阀的阀片231形成在弹簧230的下固定环上,且该阀片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一体连接在下固定环上。
在牙套220上形成阀座222,与弹簧230上的阀片231相协作,以实现从吸管240到囊式输送泵200的内腔的通路的打开和关闭。
图7和8分别示出了从两种视角看到的弹簧230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的,在弹簧230上、特别是在弹簧230的下固定环上形成有沿着纵向朝着上固定环延伸的引导叉232,该引导叉232与形成在压头210上、具体是从囊部211悬置而下的引导块212相配合,从而在压头210转动时可带动弹簧230一起转动。从图8中则可清楚地看到一体形成在弹簧230的下固定环上的下单向阀的阀片231
此外,较佳地,压头210上也可一体地形成有上单向阀213,如图6a中所示的。
<第三实施例>
图9a~1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300及其变型结构的囊式输送泵300’。其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特征部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的公开内容中主要描述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特征,而不对相同的特征再作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的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三实施例。
如图9a和9b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300包括压头310、与压头310连接在一起的牙套320、以及起到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的弹性条330,该弹性条330设置在压头310的外部,并至少围绕着压头310的外周延伸。
图10a和10b分别示出了弹性条330的俯视图和沿A-A线得到的截面图。从中可以看到,弹性条33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扣部333,该卡扣部333与形成在压头310或牙套320上的配合槽313相配合,从而使弹性条330固定安装到囊式输送泵300上。除了卡扣部333与配合槽313之间的配合这一形式之外,弹性条330还可通过其它已知的方式永久地或可拆卸地固定到囊式输送泵300上。
在弹性条330的位于两端的卡扣部333之间,形成有圆孔331和与圆孔331相连通的狭槽332。另外,在压头310的顶部形成有突起部312(如图9a所示)。该突起部312可具有较大直径的顶部和较小直径的杆部。圆孔331的直径可大于突起部312的顶部和杆部的直径,而狭槽332的宽度则可小于突起部312的顶部的直径,但大于突起部312的杆部的直径。
这样,在安装弹性条330时,首先使突起部312穿过圆孔331,然后沿着弹性条330的纵向相对移动突起部312,使得突起部312进入到狭槽332中,将突起部312卡合到狭槽332中。接着,将弹性条330两端上的卡扣部333分别卡配到囊式输送泵300的压头310或牙套320上的配合槽313中,由此完成弹性条330的安装。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按压囊部311,将囊式输送泵300内部的空腔中的产品泵出,与此同时,位于囊部311外部的弹性条330也受压变形。然后撤去按压力,囊部311与弹性条330一起恢复到其未变形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弹性条330将有助于囊部311的恢复。
进一步地,弹性条330可与囊部311一体地形成,如图11和12中所示的。
图13a~14b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变型结构的囊式输送泵300’。在该变形结构中弹性部件330’一体形成在牙套320上,并且与形成在压头310’顶部的突起部312’配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如图14a和14b所示的,弹性部件330’包括一体形成于牙套320’上的两个弹性条331’,且这两个弹性条331’在牙套320’的直径方向上相互对置。在弹性条331’的远离牙套320’的一端上形成有卡槽332’,通过弯曲弹性条331’,使该卡槽332’卡配到形成于压头310的顶部的突起部312’,从而完成弹性部件330’的安装。
在进一步地变型结构中,弹性条330也可一体形成在压头310’上,这同样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第四实施例>
图15a~16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400及其变型结构。其中,与第一~第三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特征部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的公开内容中主要描述与第一~第三实施例不同的特征,而不对相同的特征再作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的描述,第一~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四实施例。
如图15a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4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头410和牙套420,在囊式输送泵400内部的空腔中设置有弹簧430。该弹簧430一端支承在牙套420内部的支承座上,另一端如图15b所示地一体形成在压头410的囊部311上。
或者,如图16a和16b所示的变型结构的囊式输送泵400’,弹簧430’的一端一体形成在牙套420’中(见图16b),另一端支承在压头410’的囊部411’中。
<第五实施例>
图17a~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500。其中,与第一~第四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特征部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的公开内容中主要描述与第一~第四实施例不同的特征,而不对相同的特征再作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的描述,第一~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5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头510和牙套520,压头510的顶部设置有可变形的囊部511,且压头510上还形成有上单向阀513。牙套520中设置有下单向阀,且在牙套520的内套筒上形成有与上单向阀513对准的出料口522。
在囊式输送泵500的内部的空腔中设置有弹簧530,该弹簧530的一端与囊部211相接触,另一端支承在牙套520上。
如图18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弹簧530的上部设置有密封塞531。较佳地,该密封塞531形成在弹簧530的上固定环上。当囊式输送泵500处于待用状态时(图17a),该密封塞531与出料口522对准,并与该出料口522密封接触,当使用人向下按压囊部511时,密封塞531将随着弹簧530的上部一起向下运动,从而脱离与出料口522的接触,打开出料口522(图17b)。
较佳地,该密封塞531上可形成有圆形凸起部,从而进一步有助于在密封塞531和出料口522之间形成密封接触。
此外,较佳地,如图19所示,第五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500的压头510上还形成有密封弹片512,例如该密封弹片512形成在压头510的外套筒的下部等,或者可形成在压头510的其它将于牙套520相接触的部分处。
在牙套520上形成有平衡气孔521,该平衡气孔521设置在能够与容器连通的位置处。当囊式输送泵500安装好时,密封弹片512位于平衡气孔521的内侧,且密封覆盖该平衡气孔521。因此,密封弹片512起到了平衡气孔521的单向阀的作用。这样,外部的空气可经由平衡气孔521进入到容器内部,而容器中的产品无法从平衡气孔521溢出到容器外。
较佳地,于密封塞531类似地,在该密封弹片512上也可形成有圆形凸起部,以进一步帮助密封弹片512对平衡气孔521的密封。
<第六实施例>
图20a和20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600。其中,与第一~第五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特征部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的公开内容中主要描述与第一~第五实施例不同的特征,而不对相同的特征再作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的描述,第一~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六实施例。
如图20a和20b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600包括压头610和牙套620。压头610可相对于牙套620沿囊式输送泵600的轴向往复运动地与牙套620相连接。换言之,可相对于牙套620向下按压压头610。
囊式输送泵600还包括连接杆640,该连接杆640的上端连接于压头610,下端配合在牙套620中,如将在以下详细描述的。例如,在连接杆64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棘刺,通过该棘刺来实现连接,且该连接是可动的连接。在连接杆640的下端还设置有密封帽641,且与之相对应的,在牙套620的底部形成有密封环622。当压头610处于其行程的上止点时,密封帽641将与密封环622相接触,较佳地扣紧于密封环622,从而形成密封,以防止容器中的产品泄漏。
在囊式输送泵600的内部设置有波纹管611(或者软囊),该波纹管611的一端(上端)连接在压头610上,另一端(下端)连接(或者支承)在牙套620上。该波纹管611的上端可随着压头610一起上升或下降。并且,当旋转压头610时,波纹管611也可随之一起旋转。
较佳地,在波纹管611的底部形成有第一槽,牙套620上形成有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能够互相匹配,形成平衡气道613。当第一槽和第二槽互相对准时,它们相协作形成上述平衡气道613,从而可平衡容器内外的压力,而当波纹管611随着压头610转动而致使第一槽和第二槽互相错开时,则该平衡气道613关闭。
连接杆640的上端可固定连接于压头610,波纹管611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40的上端
<第七实施例>
图21~2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700。其中,与第一~第六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特征部分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的公开内容中主要描述与第一~第六实施例不同的特征,而不对相同的特征再作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的描述,第一~第六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第七实施例。
图21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囊式输送泵700的截面图。从中可以看到,囊式输送泵700的压头710上包括囊部711,弹性复位机构730与该囊部711相接触或相连接。
在图21所示的结构中,囊式输送泵700的弹性复位机构730包括两个弹簧,即第一弹簧731和第二弹簧732。图22a和22b分别示出了第一弹簧731和第二弹簧732的立体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一弹簧731的下固定环733呈沿着囊式输送泵700的纵向向下突出的弓形,而第二弹簧732则呈沿着该纵向向上突出的弓形。第一弹簧731的下固定环733与第二弹簧732相抵接。
<其它变形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上述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显而易见的变型和修改,而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例如,用于使弹性复位机构随着压头一起转动的同步旋转机构也可采取其它形式。例如,该同步旋转机构可包括形成在内套筒内侧上的沿径向相对的两个凸块,这两个凸块与形成在弹簧的上的凹槽相配合。或者,凹槽与凸块的设置位置可对换,即,在压头上形成凹槽,而在弹簧的诸如上固定环等部位上形成突肋。甚至,可以直接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压头上。
在附图所示的优选结构中,弹性复位装置为包括弹性条的弹簧,这允许在本实用新型的囊式输送泵中采用塑料弹簧,由此利于环保回收。当然,弹性复位装置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例如螺旋弹簧等。
在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中,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呈阀片和阀座的形式,且形成在牙套或者压头上。除此结构之外,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也可采取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形式,例如显示出第六实施例的图20b中的两个单向阀为阀珠和阀座的形式,且其中的上单向阀位于连接杆640中,下单向阀位于吸管中。此外,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也可位于其它适当的位置处,只要能够控制从输送泵的内部腔室到压嘴的产品流动以及从容器到内部腔室的产品流动即可。
在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弹性复位装置的一部分连接或接触在囊部上,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上固定环、第三实施例中的弹性条330中的圆孔331和狭槽332所在的部分等,而弹性复位装置的另一部分则连接在牙套上或者压头上除囊部以外的其它部分上。当然,弹性复位装置的没有与囊部相接触或部分的部分也可设置在该输送泵的其它相对于容器固定的部件上,例如吸管等。甚至,弹性复位装置的位于囊部之外的部分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容器上,例如支承在容器的瓶肩、瓶口处,这些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在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弹性复位机构可包括一个弹簧(第一~第六实施例)或两个弹簧(第七实施例)。可以知晓的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的需求,弹性复位机构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弹簧,例如三个、四个或更多个。

Claims (21)

1.一种囊式输送泵,所述囊式输送泵用于从容器中泵送出产品,包括:
压头,所述压头上设置有压嘴;
牙套,所述牙套与所述压头相联,并与所述压头一起限定出所述囊式输送泵的内部空腔;
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从所述内部空腔至所述压嘴的通路中,且设置成允许所述产品进入所述压嘴,但阻止所述产品从所述压嘴回流;
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从所述容器的内部至所述内部空腔的通路中,并设置成允许所述产品从所述容器进入所述内部空腔,但阻止所述产品从所述囊式输送泵回流到所述容器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囊部,所述囊部设置或连接在所述压头上,所述囊部可变形,从而可改变所述内部空腔的容积,并且,所述囊式输送泵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一部分与所述囊部相接触或相连接,其中,当所述囊部受压而变形时,所述弹性复位机构随之一同变形,而当撤去作用在所述囊部上的压力时,所述弹性复位机构通过恢复到其未变形状态来帮助所述囊部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上端连接于上固定环,所述弹性条的下端连接于下固定环,其中,所述上固定环抵接于所述囊部,而所述下固定环支承于所述牙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式输送泵包括预加载机构,其中,所述预加载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牙套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以及
设置在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中的第二凸块,
其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互相接触,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互相错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头和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设置成,当转动所述压头时,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与所述压头一起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压头和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引导块,以及
设置在所述压头和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中的另一个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引导块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从所述压头的所述囊部的内表面悬置而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囊部上设置有变形辅助部,所述变形辅助部使得所述囊部在收到按压时能够容易地变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囊部形成在所述压头的顶部,且所述变形辅助部为形成在所述囊部上的至少一个变形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固定环上一体地形成有所述第二单向阀的阀片,在所述牙套内形成有与所述阀片相配合的阀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是形成在所述压头的内套筒上的弹性片,且与所述压嘴对准,以及
在所述牙套的内套筒上形成有与所述弹性片对准的开口,所述弹性片能够关闭所述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式输送泵还设置有平衡气孔,其中,所述平衡气孔包括:
设置在所述牙套中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容器的内部直接连通;以及
设置在所述压头中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牙套中形成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容器的内部直接连通,以及,在所述压头的外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密封弹片,所述密封弹片位于所述平衡气孔的内侧。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上形成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成,当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处于未受压状态时,所述密封塞与所述牙套的所述开口密封接触,而当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受压而变形时,所述密封塞脱离与所述开口的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弹片上形成有圆形凸起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上形成有圆形凸起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条,固定在所述压头和/或所述牙套上,并在所述囊部的外侧延伸,并与形成在所述囊部外侧的突起部相配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一个所述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压头和/或所述牙套上,且所述弹性条上设置有圆孔和与所述圆孔相连通的狭槽,
其中,所述圆孔的尺寸设置成允许所述突起部穿过所述圆孔,而所述狭槽的尺寸设置成将所述突起部卡合在所述狭槽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弹性条,其中,每个所述弹性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头和/或所述牙套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突起部上。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能够沿所述囊式输送泵的纵向相对于所述牙套运动,且所述囊式输送泵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牙套和所述压头之间,以及
所述囊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囊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头或所述连接杆,所述囊部的另一端支承于所述牙套。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头,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能够相对于所述牙套往复运动,其中,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帽,在所述压头的行程上止点处,所述密封帽与设置在所述牙套中的密封环密封接触。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式输送泵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能够在将所述囊部覆盖住的覆盖位置和使所述囊部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切换。
CN201921943874.5U 2019-11-12 2019-11-12 囊式输送泵 Active CN211811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3874.5U CN211811088U (zh) 2019-11-12 2019-11-12 囊式输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3874.5U CN211811088U (zh) 2019-11-12 2019-11-12 囊式输送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1088U true CN21181108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3874.5U Active CN211811088U (zh) 2019-11-12 2019-11-12 囊式输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10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900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丁要武 囊式输送泵
CN114537879A (zh) * 2020-11-26 2022-05-27 丁要武 按压式液体泵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900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丁要武 囊式输送泵
CN112849726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丁要武 囊式输送泵
CN114537879A (zh) * 2020-11-26 2022-05-27 丁要武 按压式液体泵
WO2022111176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丁要武 按压式液体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8417B2 (en) Airless type cosmetic container with quantified contents discharging, contents leakage preventing and contents deterioration preventing functions
CN211811088U (zh) 囊式输送泵
EP2480339B1 (en) Manually operated pump comprising an assembly for pressurization and dispensing of fluid
KR101038320B1 (ko) 화장품 용기의 배출펌프
US6170713B1 (en) Double spring precompression pump with priming feature
US20070164052A1 (en) Simplified metering pump
JP2000176332A (ja) トリガ―作動ポンプ式噴霧器
EP1286783A1 (en) Bellows pump for delivery of liquids
WO2018145511A1 (zh) 按压泵
US10821456B2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product with improved triggering
CN112849726A (zh) 囊式输送泵
US8453884B2 (en) Diaphragm pump actuated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having dome shaped deformable membrane
JP2019510546A (ja) サイドボタンを具備したポンピング式化粧品容器
EP1485308B1 (en) Fluid product dispenser
US20230219109A1 (en) Head for dispensing a fluid product and associated fluid product bottle
KR200452038Y1 (ko) 펌프구조를 가진 디스펜서
KR20100116374A (ko) 측면배출통로를 갖는 에어리스 타입 화장품 용기
CN113511418A (zh) 一种按压泵及包装容器
KR200281525Y1 (ko) 화장품용기의 펌핑장치
JP3765293B2 (ja) ディスペンサーポンプ
CN221069232U (zh) 一种产品分配器
CN105764615A (zh) 带有密闭式密封的分配器
KR200282747Y1 (ko) 화장품용기용 펌프의 승강작동장치
CN216154462U (zh) 一种按压泵及包装容器
US11701676B2 (en) Trigger sprayer assembly with dual action pist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