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0455U -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0455U
CN211810455U CN202022162422.2U CN202022162422U CN211810455U CN 211810455 U CN211810455 U CN 211810455U CN 202022162422 U CN202022162422 U CN 202022162422U CN 211810455 U CN211810455 U CN 211810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conveyor
gear
belt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24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毅帅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Le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Le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Le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Le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24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0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0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04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中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包括:升降架、第一运输机以及与第一运输机相邻的多个第二运输机,多个第二运输机沿着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第一运输机包括第一运输带和第一齿轮,第二运输机包括第二运输带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设于第一运输带和第二运输带相对的一端,升降架用于驱动第一运输机竖直运动,且当第一运输带运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二运输带处同一平面时,第一齿轮与当前第二运输带的第二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运输机固定在升降架上,使得第一运输机可以实现与多台第二运输机的连接,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包装运输装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例如餐饮、食品、煤炭、建材、粮食、医药等领域,一般的,人们通过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对散装物料进行包装并运输至指定地点,而且,因为自动包装运输装置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现有技术当中,包装运输装置通常包括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包装运输机和第二包装运输机,并由第一包装运输机带动第二包装运输机运动,同时将物品从第一包装运输机运输到第二包装运输机上,此种运输方式,由于第一包装运输机只能给一台第二包装运输机运输物品,当其他地方也需要运输物品时,需要再布置相应数量的第一包装运输机,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并且当没有物品运输时,第一包装运输机处于空载状态,使得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用于运输物品,包括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的第一运输机以及与所述第一运输机相邻的多个第二运输机,多个所述第二运输机沿着竖直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运输机包括第一运输带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运输机包括第二运输带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带和所述第二运输带相对的一端,所述升降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输机竖直运动,且当所述第一运输带运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二运输带处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齿轮与当前第二运输带的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机以及所述第二运输机上分别还固设有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物品与所述第一运输带和所述第二运输带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机设有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运输带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带下方对称设有四个滑块,所述第一运输带下方对称设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运输带上,所述滑块的下端通过所述凹槽卡接在所述轨道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上设有一接收装置,所述第二运输机与所述升降架电性连接,当所述物品到达所述第二运输机时,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发送第一信号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运输带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一运输机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运输带复位后,所述第一运输机发送第二信号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机运往另一所述第二运输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机内置有一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一运输带与所述第二运输带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物品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运输机固定在升降架上,使得第一运输机可以实现与多台第二运输机的连接,防止了所述第一运输机出现空载的情况,提高了运输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自动包装运输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运输机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运输机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10 第一齿轮 16
第一运输机 11 第一接近传感器 17
第二运输机 12 第二接近传感器 18
第一运输带 13 第二运输带 19
轨道部 14 第二齿轮 20
滑块 1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所述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用于运输物品,包括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的第一运输机11以及若干竖直布置的第二运输机12。
具体的,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运输机11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二运输机12呈竖直布置,同时,所述第一运输机11以及所述第二运输机12分别固设有第一运输带13和第二运输带19。同时,所述第一运输机11设有一轨道部14,所述第一运输带13与所述轨道部14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运输带13下方对称设有四个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滑块15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运输带13上,所述滑块15的下端通过所述凹槽卡接在所述轨道部14上。
为了能够实现所述物品的运输,所述第一运输机11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带13一端的两个第一齿轮16,所述第二运输带19在所述第一齿轮16对应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齿轮20。当运输所述物品时,为了能够使所述物品能够顺利从所述第一运输机11运输到所述第二运输机12,所述第一运输带13通过所述升降架与任一所述第二运输带19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运输带13通过所述第一齿轮16和所述第二齿轮20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二运输带19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6与所述第二齿轮20啮合时,所述第一运输带13与所述第二运输带19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物品的宽度,防止所述物品从所述第一运输带13和所述第二运输带19的间隙掉落。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运输机11以及所述第二运输机12上分别还固设有第一接近传感器17和第二接近传感器18,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17以及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18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物品与所述第一运输带13和所述第二运输带19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17感应到所述物品在所述第一运输带13上时,所述第一运输带13伸出,并使得所述第一齿轮16与所述第二齿轮20啮合,带动所述第二运输带19运动。
为了提高所述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的自动化程度,所述升降架上设有一接收装置,所述第二运输机12与所述升降架电性连接,当所述物品到达所述第二运输机12时,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18发送第一信号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运输带13复位。类似的,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一运输机11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运输带13复位后,所述第一运输机11发送第二信号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机11运往另一所述第二运输机12。
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所述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能在不同地点以及不同环境下工作,所述第一运输机11还内置有一电源。
本实施例中,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的原理为:当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17感应到所述物品在所述第一运输带13时,所述第一运输带13伸出,使得所述第一齿轮16与所述第二齿轮20啮合,带动所述第二运输带19运动,当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18感应到所述物品在所述第二运输带19上时,所述第一运输带13回复到原来位置,并随着所述升降架的运动与另一所述第二运输带19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一方面,通过将第一运输机11固定在升降架上,使得第一运输机11可以实现与多台第二运输机12的连接,防止了所述第一运输机11出现空载的情况,提高了运输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17以及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18的设置,提高了所述自动包装运输装置10的自动化程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用于运输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的第一运输机以及与所述第一运输机相邻的多个第二运输机,多个所述第二运输机沿着竖直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运输机包括第一运输带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运输机包括第二运输带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带和所述第二运输带相对的一端,所述升降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输机竖直运动,且当所述第一运输带运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二运输带处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齿轮与当前第二运输带的第二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以及所述第二运输机上分别还固设有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物品与所述第一运输带和所述第二运输带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设有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运输带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带下方对称设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运输带上,所述滑块的下端通过所述凹槽卡接在所述轨道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上设有一接收装置,所述第二运输机与所述升降架电性连接,当所述物品到达所述第二运输机时,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发送第一信号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运输带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一运输机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运输带复位后,所述第一运输机发送第二信号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机运往另一所述第二运输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内置有一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一运输带与所述第二运输带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物品的宽度。
CN202022162422.2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0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2422.2U CN211810455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2422.2U CN211810455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0455U true CN211810455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242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0455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0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0248U (zh) 一种基于90°升降转向装置的物流输送系统
KR101437642B1 (ko) 트레이 피더
CN215466158U (zh) 物流分拣系统
US20110198196A1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and/or accumulating articles
US4850472A (en) Conveyor apparatus
CN211810455U (zh) 一种自动包装运输装置
CN113148533A (zh) 一种工业用的智能装卸货物的机器人装置
CN106315107A (zh) 一种跨楼层运输方法及装置
GB2170164A (en) Conveying planar articles
CN210126834U (zh) 一种利用同步齿形承载治具的间隙式输送装置
CN216763374U (zh) 一种双货位回转输送机
US5735389A (en) Conveying system
CN211726581U (zh) 一种仓储用货物分拣流水线
CN107954146A (zh) 一种辊筒输送机
CN206569602U (zh) 一种交叉带分拣车
CN114735386B (zh) 一种物流输送智能机器人
CN215656456U (zh) 一种物流出库智能分拣打包系统
CN110697427A (zh) 一种吹塑盘的全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1337958U (zh) 一种吹塑盘的全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5796253U (zh) 下件输送装置
CN214812712U (zh) 一种物流用物流件分选设备
CN216036739U (zh) 一种箱包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20744457U (zh) 一种传感器转运装置
CN218988005U (zh) 一种换层设备
CN215827640U (zh) 一种低位凸轮移载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