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9003U - 车辆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9003U
CN211809003U CN201922249569.2U CN201922249569U CN211809003U CN 211809003 U CN211809003 U CN 211809003U CN 201922249569 U CN201922249569 U CN 201922249569U CN 211809003 U CN211809003 U CN 211809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heel
support arm
drive system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95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鹏
黄胜
倪晓鹤
王肖霞
张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95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9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9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9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车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转动;弹性件,弹性件与车辆的车架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弹性件上,以在弹性件发生形变时,使驱动电机和车轮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驱动系统的两组驱动结构的车轮可分别独立地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使两侧的车轮能更好地适应路面的凹凸情况,具有较好的减震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驱动结构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驱动系统是车辆的核心结构,在相关技术中,车辆驱动系统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地、减震效果差、控制效果差等问题。
以车辆后驱结构为例,车辆成对设置的后轮通常采用后轴连接,后轴中间设置驱动桥,驱动桥通过传动轴与车辆中部的电机或发动机连接。这种驱动结构的两个后轮之间通过后轴连接在一起,对路面的适应性较差,在不平整的路面行驶时容易出现颠簸较严重的情况。另外这种驱动结构较复杂,传动链常,导致了传动效率低、控制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驱动结构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车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转动;弹性件,弹性件与车辆的车架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弹性件上,以在弹性件发生形变时,使驱动电机和车轮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安装座,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与电机安装座铰接,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与第一支撑臂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与电机安装座铰接,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与车架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臂位于第二支撑臂的上方;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电机安装座为箱体结构,驱动电机安装在箱体结构的内部;箱体结构包括检修口,检修口与箱体结构的内部空腔连通;箱体结构包括用于对检修口进行遮挡的盖板,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箱体结构的主体部分上;其中,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与盖板铰接;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与盖板铰接。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钢板弹簧,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为U形结构,U形结构箍紧在钢板弹簧上,U形结构的两端与电机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地,电机安装座上设有成对设置的连接孔;U形结构的两端设有螺纹段,U形结构两端的螺纹段对应地穿过在成对的连接孔设置;螺纹段上装有与螺纹段相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多个,多个连接件沿钢板弹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包括减速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之间通过减速器连接。
进一步地,减速器为行星减速器。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为两个,第一支撑臂的两个第二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为两个,第二支撑臂的两个第二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车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转动;弹性件,弹性件与车辆的车架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弹性件上,以在弹性件发生形变时,使驱动电机和车轮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这样,车辆驱动系统的两组驱动结构的车轮可分别独立地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使两侧的车轮能更好地适应路面的凹凸情况,具有较好的减震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驱动结构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实施例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车轮;2、弹性件;3、电机安装座;31、盖板;4、第一支撑臂;5、第二支撑臂;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车轮1;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1转动;弹性件2,弹性件2与车辆的车架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弹性件2上,以在弹性件2发生形变时,使驱动电机和车轮1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车轮1;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1转动;弹性件2,弹性件2与车辆的车架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弹性件2上,以在弹性件2发生形变时,使驱动电机和车轮1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这样,车辆驱动系统的两组驱动结构的车轮1可分别独立地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使两侧的车轮1能更好地适应路面的凹凸情况,具有较好的减震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驱动结构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而且,采用这种车辆驱动系统的无需设置后轴、驱动桥、传动轴等结构,极大地简化了驱动系统的结构,缩短了传动链,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使车辆驱动系统具备优良的控制性能。
为了实现对车轮1和驱动电机的有效支撑且保证减震效果,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安装座3,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3上;第一支撑臂4,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与电机安装座3铰接,第一支撑臂4的第二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支撑臂5,第二支撑臂5与第一支撑臂4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与电机安装座3铰接,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与车架铰接。这样,第一支撑臂4、第二支撑臂5、电机安装座3、车架组成了四边形结构,实现了电机安装座3与车架之间的活动连接,当四边形结构发生变形时,电机安装座3与车架之间发生相对活动,从而适应车轮1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移。
具体地,第一支撑臂4位于第二支撑臂5的上方;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到第一支撑臂4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到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的距离。
由于第一支撑臂4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臂5的长度,当车轮1相对于车架上下运动时,车轮可自动改变外倾角,还可以减小轮距变化,更好地适应路面,保证轮胎与地面有效接触,,并减小轮胎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驱动电机的防护和维修,电机安装座3为箱体结构,驱动电机安装在箱体结构的内部;箱体结构包括检修口,检修口与箱体结构的内部空腔连通;箱体结构包括用于对检修口进行遮挡的盖板31,盖板31可拆卸地安装在箱体结构的主体部分上;其中,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与盖板31铰接;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与盖板31铰接。这样,通过拆卸盖板31可方便地将电机安装座3与第一支撑臂4和第二支撑臂5分开,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对驱动电机的维修。
具体地,弹性件2为钢板弹簧,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件6,连接件6为U形结构,U形结构箍紧在钢板弹簧上,U形结构的两端与电机安装座3连接。
通过采用U形结构的连接件6对钢板弹簧进行箍紧的方式,不仅实现了电机安装座3与钢板弹簧之间的稳固连接,而且与焊接、螺栓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相比,对钢板弹簧的变形影响较小,有利于保证钢板弹簧优良的弹性性能。
电机安装座3上设有成对设置的连接孔;U形结构的两端设有螺纹段,U形结构两端的螺纹段对应地穿过在成对的连接孔设置;螺纹段上装有与螺纹段相配合的螺母。
为了保证电机安装座3与钢板弹簧的连接效果,连接件6为多个,多个连接件6沿钢板弹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驱动结构包括减速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1之间通过减速器连接。
优选地,减速器为行星减速器。
为了保证第一支撑臂4和第二支撑臂5的支撑稳定性,第一支撑臂4的第二端为两个,第一支撑臂4的两个第二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为两个,第二支撑臂5的两个第二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有效地提高第一支撑臂4和第二支撑臂5承受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力的能力,保证车辆驱动系统的结构强度。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到第一支撑臂4的两个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任意一个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到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的距离。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车轮1;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车轮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1转动;弹性件2,弹性件2与车辆的车架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弹性件2上,以在弹性件2发生形变时,使驱动电机和车轮1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这样,车辆驱动系统的两组驱动结构的车轮1可分别独立地沿靠近或远离车架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使两侧的车轮1能更好地适应路面的凹凸情况,具有较好的减震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驱动结构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而且,采用这种车辆驱动系统的无需设置后轴、驱动桥、传动轴等结构,极大地简化了驱动系统的结构,缩短了传动链,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使车辆驱动系统具备优良的控制性能。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车轮(1);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车轮(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1)转动;
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与车辆的车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弹性件(2)上,以在所述弹性件(2)发生形变时,使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车轮(1)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电机安装座(3),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3)上;
第一支撑臂(4),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安装座(3)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第二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第二支撑臂(5),所述第二支撑臂(5)与所述第一支撑臂(4)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安装座(3)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3)为箱体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内部;所述箱体结构包括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与所述箱体结构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箱体结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检修口进行遮挡的盖板(31),所述盖板(3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箱体结构的主体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第一端与所述盖板(31)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第一端与所述盖板(3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为钢板弹簧,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箍紧在所述钢板弹簧上,所述U形结构的两端与所述电机安装座(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3)上设有成对设置的连接孔;所述U形结构的两端设有螺纹段,所述U形结构两端的所述螺纹段对应地穿过在成对的所述连接孔设置;所述螺纹段上装有与所述螺纹段相配合的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6)沿所述钢板弹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车轮(1)之间通过所述减速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为行星减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第二端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4)的两个第二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第二端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5)的两个第二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CN201922249569.2U 2019-12-13 2019-12-13 车辆驱动系统 Active CN211809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9569.2U CN211809003U (zh) 2019-12-13 2019-12-13 车辆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9569.2U CN211809003U (zh) 2019-12-13 2019-12-13 车辆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9003U true CN21180900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3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9569.2U Active CN211809003U (zh) 2019-12-13 2019-12-13 车辆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9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5153B (zh) 履带式车辆
CN11094949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和集成转向与悬架的轮毂结构
CN104149571A (zh) 一种四连杆两气囊空气悬架装置
CN201580461U (zh) 锚杆钻机不平整地面自适应履带底盘
CN211809003U (zh) 车辆驱动系统
CN110723161A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CN203974460U (zh) 一种房车独立悬挂装置
CN110861723B (zh) 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CN211543720U (zh) 一种易于装配履带的行走装置及具有其的行走车
CN102490561A (zh) 一种便于调整汽车悬挂车轴轴距的装置
AU2536201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08382459B (zh) 一种前悬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CN110861459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驱动的悬挂结构
CN205273091U (zh) 一种用于移动平台的悬挂减震装置以及移动平台
CN202378654U (zh) 车轴轴距和平行度调节装置及汽车悬挂系统
CN210592220U (zh) 一种具有双桥悬挂的机器人
CN212737661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底盘悬挂结构
CN201376591Y (zh) 独立悬架式轻型太阳能车转向机构
CN209921325U (zh) 永磁直驱转向架及具有其的列车
CN114110077A (zh) 一种汽车弹簧减震器
CN204605993U (zh) 一种车轮自适应机构
CN204845415U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拖拉机
CN212354158U (zh) 一种减震式机器人的底盘结构
CN218085061U (zh) 一种发动机托架的侧安装臂
CN218211949U (zh) 四分之一悬架多工位耐久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