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4927U - 一种固定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4927U
CN211804927U CN201922485107.0U CN201922485107U CN211804927U CN 211804927 U CN211804927 U CN 211804927U CN 201922485107 U CN201922485107 U CN 201922485107U CN 211804927 U CN211804927 U CN 211804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positioning plate
workpiece
avo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51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友军
孙鹏
陈佳伟
吴建鹏
臧金龙
何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Anyudi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Anyudi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Anyudi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Anyudi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51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4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4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4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包括:底板、定位板和压板组件;定位板设置在底板上,且定位板位于水平方向的端部设有缺口,缺口竖直贯穿定位板;压板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并与定位板相配合以固定待加工工件;定位板上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避让孔和避让槽;避让孔、避让槽和缺口用于与待加工工件上朝向底板一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并容置待加工工件的凸起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有避让孔、避让槽和缺口的定位板,以与具有凸起结构的待加工工件相适配,且通过压板组件与底板及定位板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实现了定位板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保证了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的稳固夹持。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生产需要,需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然而,对于结构部件复杂的待加工工件,在其朝向工作台的一侧不够平整时,比如待加工工件朝向工作台的一侧具有多处凸起结构时,不易将其固定在铣床的工作台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稳固地将具有较多凸起部位的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夹具,包括:
底板;
定位板,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定位板位于水平方向的端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竖直贯穿所述定位板;
和压板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定位板相配合以固定待加工工件;
所述定位板上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避让孔和避让槽;所述避让孔、所述避让槽和所述缺口用于与所述待加工工件上朝向所述底板一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并容置所述待加工工件的所述凸起结构。
由此,通过设置设有避让孔和避让槽以及缺口的定位板,以与具有凸起结构的待加工工件相适配,待加工工件上朝向底板一侧的凸起结构容置于避让孔、避让槽和缺口内,以增加待加工工件与定位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定位板通过避让孔、避让槽和缺口实现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固定夹具还包括压板组件,通过压板组件与底板及定位板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以实现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从而保证固定夹具的夹紧力,且进一步保证了待加工工件与固定夹具的稳固连接,保证了待加工工件稳固地设置在工作台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底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避让孔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且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孔深大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深,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用于容置所述待加工工件上不同凸起高度的所述凸起结构。
可选地,所述避让槽包括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槽深,并小于所述第三避让槽的槽深,所述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和所述第三避让槽用于容置所述待加工工件上不同凸起高度的所述凸起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压板,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以将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压板包括固定连接的锁紧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矩形,所述锁紧部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梯形;所述梯形具有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一底边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边长,且所述矩形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底边互相重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试刀槽,所述试刀槽由所述定位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朝向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侧凹陷。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定位板本体和试刀块,所述试刀块凸设于所述定位板本体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试刀槽设置于所述试刀块上,并与所述试刀块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试刀槽具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呈圆柱状,所述第二空腔呈圆锥台状,并具有大端和小端;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在所述小端处连通。
可选地,所述底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分别设有水平贯穿所述底板的第一压板槽和第二压板槽,所述第一压板槽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压板槽由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凹陷,且所述第一压板槽与所述第二压板槽的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槽壁互相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夹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夹具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试刀块设置在定位板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夹具本体;11-底板;12-定位板;121-定位板本体;122-试刀块;123-试刀槽;1231-第一空腔;1232-第二空腔;124-第一端;125-第二端;13-固定孔;14-基准孔;15-第一压板槽;16-第二压板槽;2-压板组件;21-压板;211-锁紧部;212-连接部;22-连接件;23-配合孔;31-避让孔;311-第一避让孔;312-第二避让孔;32-避让槽;321-第一避让槽;322-第二避让槽;323-第三避让槽;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向,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向,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向,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向,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且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夹具,包括:底板11、定位板12和压板组件2;定位板12设置在底板11上,且定位板12位于水平方向的端部设有缺口4,缺口4竖直贯穿定位板12;压板组件2设置在底板11上,并与定位板12相配合以固定待加工工件;定位板12上背离底板11的一侧设有避让孔31和避让槽32;避让孔31、避让槽32和缺口4用于与待加工工件上朝向底板11一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并容置待加工工件的凸起结构。
在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数控加工时,即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时,由于待加工工件受到的切削力度较大,待加工工件由于受到切削带来的振动的力度也较大,为保证待加工工件稳定地固定在工作台上,需要使用夹具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紧,以确保数控加工的精度;固定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和压板组件2,夹具本体包括底板11和定位板12;对于夹具本体1,定位板12设置在底板11上,底板11与定位板12均呈板状结构,避让孔31和避让槽32设置在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在使用固定夹具时,底板11的位于竖直方向向下的一侧与铣床的工作台贴合设置,底板11的位于竖直方向向上的一侧与定位板12的位于竖直方向向下的一侧贴合设置,且底板11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比如使用螺钉或螺栓连接),底板11与定位板12之间可为固定连接(比如焊接、一体成型等)或者可拆卸连接(比如螺纹连接、插接等);其中,竖直方向为图1或图3中Z轴方向,且Z轴正方向为竖直方向向上,Z轴负方向为竖直方向向下。
进一步地,底板11呈长方体状的板状结构,定位板12位于水平方向的端部设有缺口4,定位板12相当于由长方体的板状结构切割掉几块棱柱之后形成的板状结构,定位板12上切割掉几块棱柱后的部位形成缺口4;具体地,定位板12设有三处缺口4,由于定位板12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两组相对的端部(共四个端部),三处缺口4分别位于定位板12的四个端部中的三个上;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个端部上的缺口4由长方体的板状结构的定位板12切割掉长方体块状结构后形成,位于另一组相对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的缺口4由长方体的板状结构的定位板12切割掉三棱柱状的块状结构后形成;缺口4的存在,使得定位板1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多边形,以与同样呈多边形的待加工工件相适配,且定位板上的缺口4可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上的凸起结构,从而保证待加工工件与夹具本体1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对于具有凸起结构的待加工工件,在其具有凸起结构的一侧朝向工作台设置时,通过设置设有避让孔31和避让槽32的夹具本体1,避让孔31与避让槽32与待加工工件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即待加工工件的凸起结构的形状同避让孔31和避让槽32的形状相同或相类似,且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小于或等于避让孔31和避让槽32的由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朝向挡板11方向凹陷的深度),即将待加工工件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时,待加工工件上朝向夹具本体1一侧的凸起结构容置于避让孔31与避让槽32内,以增加待加工工件与夹具本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夹具本体1通过避让孔31与避让槽32实现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固定夹具还包括压板组件2,在使用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紧时,先将待加工工件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再通过压板组件2与夹具本体1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以实现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在竖直方向(即图1或图3中Z轴方向)上的限位,从而保证固定夹具的夹紧力,且进一步保证了待加工工件与固定夹具的稳固连接;进一步地,在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将固定夹具稳固地设置在铣床的工作台上,再通过固定夹具夹紧待加工工件,以保证待加工工件稳固地设置在工作台上,以及待加工工件的稳定,即待加工工件不会在工作台上移动。
通过在定位板上设置避让孔、避让槽和缺口,以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上的凸起结构,且通过压板组件与底板及定位板配合,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实现了定位板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保证了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的稳固夹持。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定位板12在水平面(即图2或图3中XY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底板1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避让孔31与避让槽32设置在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即定位板12位于竖直方向向上的一侧),且定位板1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底板1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内(即定位板12的横截面积小于底板11的横截面积,其中,定位板12、底板11横截面积分别为定位板12、底板11沿垂直于竖直方向截断时露出的面的面积),如此设置,相当于定位板12凸设于底板11上,使得固定夹具便于夹持H状结构的待加工工件,具体地,H状结构的待加工工件竖直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其具有两侧位于竖直方向(即图1或图3中Z轴方向)上的板面和中间位于水平面(即图2或图3中XY平面)上的板面,在固定夹具夹持H状结构的待加工工件时,待加工工件位于底板11的上方,且设置在定位板12上;定位板12位于待加工工件两侧的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板面之间,且对待加工工件的位于水平面上的板面进行支撑,以确保定位板12与待加工工件拥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的稳定夹持。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避让孔31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避让孔311和第二避让孔312,且第一避让孔311的孔深大于第二避让孔312的孔深,第一避让孔311和第二避让孔312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上不同凸起高度的凸起结构。
定位板12上竖直(即沿图1或图3中Z轴方向)设有避让孔31,即避让孔31的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即图1或图3中Z轴方向),由于定位板12水平设置,即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平行于水平面(即图2或图3中XY平面),因此,避让孔31的轴线垂直于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如此设置,以便于避让孔31容置待加工工件的凸起结构;避让孔31包括第一避让孔311和第二避让孔312,且第一避让孔311的孔深大于第二避让孔312的孔深,其中,避让孔31的孔深为避让孔31由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朝向底板11方向凹陷的深度,也是避让孔31的孔底距离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的垂直距离;当第一避让孔311贯穿定位板12时,第一避让孔311的孔底位于底板11的与定位板12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此时,第一避让孔311的孔深为底板11的与定位板12连接的一侧距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的垂直距离。
通过设置避让孔31容置待加工工件的相应凸起结构,实现了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的限位,保障了固定夹具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稳固连接;且第一避让孔311与第二避让孔312具有不同孔深,以适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朝向夹具本体1的一侧上的不同凸起高度的凸起结构。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避让槽32包括第一避让槽321、第二避让槽322和第三避让槽323;第二避让槽322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321的槽深,并小于第三避让槽323的槽深,第一避让槽321、第二避让槽322和第三避让槽323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上不同凸起高度的凸起结构。
定位板12上背离底板11的一侧设有避让槽32,避让槽32呈柱状凹槽结构,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的凸起机构;避让槽32包括第一避让槽321、第二避让槽322和第三避让槽323,且第二避让槽322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321的槽深,并小于第三避让槽323的槽深,即第一避让槽321、第二避让槽322和第三避让槽323的槽深依次增加,其中,避让槽32的槽深为避让槽32由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朝向底板11方向凹陷的深度,也是避让槽32的槽底距离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的垂直距离,当第三避让槽323贯穿定位板12设置时,第三避让槽323的槽底位于底板11的与定位板12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此时,第三避让槽323的槽深为底板11的与定位板12连接的一侧距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的垂直距离。
通过设置避让槽32容置待加工工件的相应凸起结构,实现了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的限位,保障了固定夹具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稳固连接;且第一避让槽321、第二避让槽322和第三避让槽323具有不同槽深,以适用于容置待加工工件朝向夹具本体1的一侧上的不同凸起高度的凸起结构,从而保障了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的夹持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3所示,底板1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3,压板组件2包括连接件22和压板21,固定孔13与连接件22相配合以将压板21安装在底板11上。
底板1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3,用于底板11与压板21通过连接件22(比如螺栓)连接,具体地,在设有固定夹具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紧的过程中,以螺栓作为连接件22时,待加工工件位于压板21与定位板12之间,螺栓的螺帽位于底板11下方,螺栓穿过固定孔13与压板21上设置的配合孔23,且在压板21上方设置螺母进行锁紧,以保证压板21与定位板12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并夹紧。且通过固定孔13与连接件22的配合,确定了压板21在底板11上的设置位置,且压板21的位置可通过更换连接件22穿过不同位置的固定孔13进行变换,以便于固定夹具夹紧不同规格的待加工工件。
可选地,结合图2、图3所示,底板11上设有多个基准孔14,多个基准孔14围绕底板11连接定位板12的一侧的侧面的边缘设置,用于设置紧固件(比如螺栓)穿过工作台与底板11的基准孔14,从而连接底板11与工作台,以保证固定夹具在工作台上的稳定。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压板21包括固定连接的锁紧部211和连接部212;连接部212在水平面(即图2或图3中XY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矩形,锁紧部21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梯形;梯形具有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第一底边的边长大于第二底边的边长,且矩形的一条边与第一底边互相重合。
压板21包括固定连接(比如一体成型)的锁紧部211和连接部212,在上述压板21上设有配合孔23的基础之上,将配合孔23设置在连接部212上;锁紧部211用于与待加工工件接触,以实现压板21与定位板12对待加工工件的夹持,连接部212用于与连接件22连接,以获得由连接件22带来的锁紧力,从而使得固定夹具锁紧待加工工件。
进一步地,连接部21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矩形,锁紧部21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梯形;梯形的较长的第一底边与矩形的一条边互相重合,以确保连接部212与锁紧部211连接的稳定性。且正投影呈梯形的锁紧部211,使得压板21与待加工工件在具有一定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又不会对待加工工件的加工区域进行阻挡。
进一步地,配合孔23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椭圆形,使得压板21在连接螺栓且未锁紧螺母时,压板21可以活动,以便于调整压板21与待加工工件连接的位置,使得固定夹具可以夹持不同规格的待加工工件。
进一步地,螺栓上设有垫片,垫片位于压板21与螺母之间,以保护压板21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且分散螺母对压板21的压力,延长压板2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结合图2-图4所示,定位板12上设有试刀槽123,试刀槽123由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朝向定位板12与底板11连接的一侧凹陷。
定位板12上设有由定位板12背离底板11的一侧朝向定位板12与底板11连接的一侧凹陷的试刀槽123;当待加工工件不便于试刀时,比如待加工工件没有余料区域或余料区域不便于铣削时,通过在固定夹具的定位板12上设置试刀槽123来试刀,从而通过观察试刀槽123的状态来确定适用于待加工工件的铣削方式。
可选地,结合图1-图4所示,定位板12包括固定连接的定位板本体121和试刀块122,试刀块122凸设于定位板本体121背离底板11的一侧;且试刀槽123设置于试刀块122上,并与试刀块122同轴设置。
试刀块122凸设于定位板12上,且试刀块122呈柱状结构,比如正棱柱状结构或圆柱状结构或椭圆柱状结构,以便于在试刀块122上设置呈圆锥状结构的试刀槽123;试刀块122与定位板12固定连接(比如焊接、一体成型等),试刀槽123设置于试刀块122上,且与试刀块122同轴设置,试刀槽123由试刀块122位于竖直方向向上(即图1或图3中Z轴正方向)的一侧朝向试刀块122位于竖直方向向下(即图1或图3中Z轴负方向)的一侧凹陷;如此设置,使得在固定夹具夹持待加工工件后,在竖直方向(即图1或图3中Z轴方向)上,试刀块122高于待加工工件,以便于铣床对待加工工件加工前的试刀,且试刀块122的存在,对待加工工件在水平方向上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保障了待加工工件与固定夹具之间的稳固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图4所示,试刀槽123具有第一空腔1231和第二空腔1232,第一空腔1231呈圆柱状,第二空腔1232呈圆锥台状,并具有大端和小端;第一空腔1231与第二空腔1232在小端处连通。
在上述试刀块122上设有试刀槽123的基础之上,试刀槽123具有第一空腔1231与第二空腔1232;第一空腔1231呈圆柱状,第二空腔1232呈圆锥台状,且第一空腔1231与第二空腔1232同轴设置,在竖直方向(即图1或图3中Z轴方向)上,第二空腔1232位于第一空腔1231上方,具体地,第二空腔1232具有大端和小端(大端的端面面积大于小端的端面面积),大端位于小端的上方,第一空腔1231与第二空腔1232在小端处连通,即第一空腔1231位于竖直方向向上(即图1或图3中Z轴正方向)的一端与第二空腔1232的小端连接;如此设置,以便于试刀槽123对铣床的铣刀在加工待加工工件前的试刀。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底板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4和第二端125,第一端124和第二端125上分别设有水平贯穿底板11的第一压板槽15和第二压板槽16,第一压板槽15由第一端124朝向第二端125方向凹陷,第二压板槽16由第二端125朝向第一端124方向凹陷,且第一压板槽15与第二压板槽16的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槽壁互相平行。
底板11呈长方体状,其具有垂直于水平面(即图2或图3中XY平面)的四个侧面,四个侧面具有两对相对设置的侧面,每对相对设置的侧面可分别作为第一端124的端面与第二端125的端面;第一端124与第二端125上分别设有水平贯穿底板11的第一压板槽15和第二压板槽16,具体地,第一压板槽15的轴线与第一端124的端面平行,第二压板槽16的轴线与第二端125的端面平行;且第一压板槽15由第一端124的端面的相应位置朝向第二端125的端面方向凹陷,第二压板槽16由第二端125的端面的相应位置朝向第一端124的端面方向凹陷,第一压板槽15与第二压板槽16的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槽壁互相平行,且第一压板槽15与第二压板槽16的位于水平方向上的槽壁也互相平行,即第一压板槽15与第二压板槽16均呈长方体状空腔结构。固定夹具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固定的基础上,通过在底板11上设置压板槽,用于与工作台相连接,以加固底板11与工作台的连接,从而加固了固定夹具与工作台的连接,保障了待加工工件在工作台上的稳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1);
定位板(12),其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且所述定位板(12)位于水平方向的端部设有缺口(4),所述缺口(4)竖直贯穿所述定位板(12);
和压板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并与所述定位板(12)相配合以固定待加工工件;
所述定位板(12)上背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有避让孔(31)和避让槽(32);所述避让孔(31)、所述避让槽(32)和所述缺口(4)用于与所述待加工工件上朝向所述底板(11)一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并容置所述待加工工件的所述凸起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底板(1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31)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避让孔(311)和第二避让孔(312),且所述第一避让孔(311)的孔深大于所述第二避让孔(312)的孔深,所述第一避让孔(311)和所述第二避让孔(312)用于容置所述待加工工件上不同凸起高度的所述凸起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32)包括第一避让槽(321)、第二避让槽(322)和第三避让槽(323);所述第二避让槽(322)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避让槽(321)的槽深,并小于所述第三避让槽(323)的槽深,所述第一避让槽(321)、所述第二避让槽(322)和所述第三避让槽(323)用于容置所述待加工工件上不同凸起高度的所述凸起结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3),所述压板组件(2)包括连接件(22)和压板(21),所述固定孔(13)与所述连接件(22)相配合以将所述压板(21)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1)包括固定连接的锁紧部(211)和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矩形,所述锁紧部(21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呈梯形;所述梯形具有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一底边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边长,且所述矩形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底边互相重合。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2)上设有试刀槽(123),所述试刀槽(123)由所述定位板(12)背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朝向所述定位板(12)与所述底板(11)连接的一侧凹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2)包括固定连接的定位板本体(121)和试刀块(122),所述试刀块(122)凸设于所述定位板本体(121)背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且所述试刀槽(123)设置于所述试刀块(122)上,并与所述试刀块(122)同轴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刀槽(123)具有第一空腔(1231)和第二空腔(1232),所述第一空腔(1231)呈圆柱状,所述第二空腔(1232)呈圆锥台状,并具有大端和小端;所述第一空腔(1231)与所述第二空腔(1232)在所述小端处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4)和第二端(125),所述第一端(124)和所述第二端(125)上分别设有水平贯穿所述底板(11)的第一压板槽(15)和第二压板槽(16),所述第一压板槽(15)由所述第一端(124)朝向所述第二端(125)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压板槽(16)由所述第二端(125)朝向所述第一端(124)方向凹陷,且所述第一压板槽(15)与所述第二压板槽(16)的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槽壁互相平行。
CN201922485107.0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固定夹具 Active CN211804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5107.0U CN21180492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固定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5107.0U CN21180492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固定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4927U true CN21180492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5107.0U Active CN21180492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固定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4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93325A (ko) 작업편을 위치설정하고 고정시키기 위한 클램핑 장치
JP4671598B2 (ja) ツーリング装置
US20130277347A1 (en) Workpiece holder for holding a plurality of plate-like workpieces used for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CN211804927U (zh) 一种固定夹具
CN211804928U (zh) 一种快换夹具
CN214109684U (zh) 一种精密细螺纹加工柔性夹具
CN209754583U (zh) 一种调整立车夹具定位中心的结构
CN108788814B (zh) 夹具组件和切割装置
CN114952337B (zh) 一种工装夹具套装以及工件加工方法
CN213225212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机头侧板加工用辅助固定工装
CN211305540U (zh) 一种用于卧式铣床的新型工位夹具板
CN218193807U (zh) 工装夹具
CN218426924U (zh) 一种高通用性的夹具快换结构
CN218253948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216228042U (zh) 一种夹具
CN217965987U (zh) 定位夹具
CN217859473U (zh) 分板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8556343U (zh) 一种适用于单工序双工位薄壁车床切削定位装置
CN213164140U (zh) 一种圆弧面的镗用夹具
CN216991495U (zh) 一种电极加工夹具
CN218426950U (zh) 一种锥形体铣平面的固定装置
CN211761000U (zh) 夹具及加工定位结构
CN220312022U (zh) 一种快速定位装夹的加工治具
CN210147576U (zh) 一种连接板加工治具
CN216730694U (zh) 板材拉伸试样制备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 Xinghai Road, Pingf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66

Patentee after: Harbin Anyudi Aviat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00 Xinghai Road, Pingfang District, Harbin, Heilongjiang

Patentee before: Harbin anyudi Aviation Indust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