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2151U - 固化老化一体车 - Google Patents

固化老化一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2151U
CN211802151U CN201922033361.7U CN201922033361U CN211802151U CN 211802151 U CN211802151 U CN 211802151U CN 201922033361 U CN201922033361 U CN 201922033361U CN 211802151 U CN211802151 U CN 211802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pushing block
aging
curing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33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彩英
李信潮
董慧
赵艺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33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2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2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2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固化老化一体车,包括车体和活动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多个操作层,各操作层具有相对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包括:基座,沿所述长度方向设有滑槽;第一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第一工位推块;第二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驱动气缸,各驱动气缸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且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工位推块;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成组构成工位,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内均设有用于向工位内的工件输送能量的电触点;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均设有凹陷部,所述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Description

固化老化一体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固化老化一体车。
背景技术
在灯具生产中,灯头常常采用粘合的方式,因此需要等待灯头的粘合介质固话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相关技术中,固化车是用有机玻璃做的固化工位,把灯管及灯帽卡入有机玻璃工位的U槽内来进行固化。固化车的结构是抽屉式结构,一般单辆固化车设有多层,每层两边用抽屉导轨固定,可分层操作。上管固化时,把灯管放入有机玻璃托板的槽中,把灯角与角铝放平,最后用翻盖压角板把灯角压住,不让其转动。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产品容易出现歪头的情况,操作人员把灯管放入固化车上,灯管及灯帽卡入U槽内时的状态决定了成品的形态,灯管固化好容易导致歪头现象,存在返工及报废产品;
生产柔性较低,有机玻璃做的工位U槽是固定尺寸的,而灯管常见型号就有T5、T6、T8等,直径规格也分别为16,19,25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灯管直径都不一样,因此每种规格的灯管都需要定制一种U槽工位,每次换规格生产时都需要把固化车的工位换成对应的工位,浪费资源及人力;
工序效率较低,在生产过程中,固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固化完成后,灯具老化也需要较长时间,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固化老化一体车,包括车体和活动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多个操作层,各操作层具有相对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包括:
基座,沿所述长度方向设有滑槽;
第一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第一工位推块;
第二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驱动气缸,各驱动气缸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且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工位推块;
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成组构成工位,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内均设有用于向工位内的工件输送能量的电触点;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均设有凹陷部,所述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外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工件进入所述凹陷部的坡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包括:
头部,用于安装所述电触点;
尾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气缸;
缓冲部,连接在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之间且用于释放至少一部分驱动气缸的推力,所述缓冲部内设有用于释放自身形变的缓冲区。
可选的,所述缓冲部为可形变材料,内部中空以形成所述缓冲区,所述缓冲区在重力方向上朝上开放。
可选的,所述电触点活动安装在所述头部上且至少一部分能够运动至所述缓冲区。
可选的,所述固化老化一体车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槽内的工位槽,所述工位槽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设有多个V形槽,各V形槽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各所述工位对齐。
可选的,所述工位槽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工位槽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个工位槽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
可选的,所述基座为框架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水平导轨且均设有所述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水平导轨的滑槽内;两根水平导轨之间设有安装区,该安装区内设有为所述电触点提供能量驱动电路。
可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与所述水平导轨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水平导轨合围形成所述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在重力方向上朝上开放。
可选的,所述安装区还设有切换连接块,所述驱动电路上设有与所述切换连接块配合的切换插槽,所述切换连接块能够改变所述切换插槽内多个电触角的导通状态以切换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工位推块和第二工位推块的夹持,实现公件在工位内能够实现稳定的定位,在固化过程中保证灯头的姿态修正,避免了歪头的情况的发生;电触点的设置能够实现固化和老化的同步进行,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操作层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板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支撑板放大图;
图5至图6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固化老化一体车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车体;2、操作层;21、基座;211、滑槽;212、水平导轨;22、第一支撑板;221、第一工位推块;23、第二支撑板;231、驱动气缸;232、第二工位推块;2321、头部;2322、缓冲部;2323、尾部;2324、缓冲区;24、电触点;25、凹陷部;251、坡面;26、工位槽;261、V形槽;27、安装区;271、安装板;272、切换连接块;273、切换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所示,本申请公开了固化老化一体车,包括车体1和活动安装在车体1上的多个操作层2,各操作层2具有相对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包括:
基座21,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211;
第一支撑板22,安装在滑槽211内且沿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第一工位推块221;
第二支撑板23,安装在滑槽211内且沿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驱动气缸231,各驱动气缸231沿长度方向运动且设有朝向第一支撑板22的第二工位推块232;
各第一工位推块221和对应位置的第二工位推块232成组构成工位,各第一工位推块221和各第二工位推块232内均设有用于向工位内的工件输送能量的电触点24;各第一工位推块221和各第二工位推块232均设有凹陷部25,电触点24设置在凹陷部25内。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工位推块221和第二工位推块232的夹持,实现公件在工位内能够实现稳定的定位,在固化过程中保证灯头的姿态修正,避免了歪头的情况的发生;电触点24的设置能够实现固化和老化的同步进行,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第一工位推块221和第二工位推块232相互靠拢的过程中,电触点24可能会接触到工件的其他位置,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凹陷部25的设置能够提高工件和电触点24的难度,避免电触点24接触异物。凹陷部25能够有多种设计形式。例如凹陷部25为特殊形状,只有满足一定形状的工件的某一部分才能与电触点24接触;再例如凹陷部25的凹陷长度较大,只有满足一定长度的工件的某一部分才能与电触点24接触;又例如凹陷部25设置在特定位置,只有工件的某一部件才能与电触点24接触等。假设工件为灯管时,可以设计为只有灯管的灯脚才能进入凹陷部25与电触点24接触。
凹陷部25的具体细节上,在一实施例中,凹陷部25的外缘设有用于引导工件进入凹陷部25的坡面251。
坡面251能够实现对工件的空间姿态的修正。当工件的空间姿态不满足工作的夹持要求时,坡面251会与工件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工件自动修正自身的空间姿态,以满足夹持的要求。
在工位推块的设置细节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工位推块232包括:
头部2321,用于安装电触点24;
尾部2323,用于连接驱动气缸231;
缓冲部2322,连接在头部2321和尾部2323之间且用于释放至少一部分驱动气缸231的推力,缓冲部2322内设有用于释放自身形变的缓冲区2324。
第二工位推块232受驱动气缸231的驱动,驱动气缸231的驱动力取决气压大小。在工业生产环境中,气压的大小相对恒定,不便随时调节。为了保证第一工位推块221和第二工位推块232的夹持效果,一般需要设置较大的夹持力矩。在工件韧性或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对工件造成伤害。因此第二工位推块232设有缓冲部2322,缓冲部2322能够通过自身形变自适应的调节第二工位推块232对工件产生的推力。同时缓冲部2322还能起到附带的技术效果,例如方便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缓冲部2322的形态来判断工件夹持的力度等。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缓冲部2322为可形变材料,内部中空以形成缓冲区2324,缓冲区2324在重力方向上朝上开放。
缓冲区2324能够释放缓冲部2322自身可形变材料的形变,以提高缓冲部2322的形变效果同时缓冲区2324上方开放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观察。
缓冲区2324的中空设计可以收容部件。在一实施例中,电触点24活动安装在头部2321上且至少一部分能够运动至缓冲区2324。
电触点24本身能够活动的设计能够进一步释放驱动气缸231的驱动力,从而在保证夹持效果的前提下保护工件。该设计对于灯管类的工件非常重要。同时电触点24能够活动至缓冲区2324的设计能够实现第二工位推块232对电触点24的保护,避免外界异物干涉电触点24,提高稳定性。电触点24在设计上,可以选择弹性的活动触点。具体结构上,可以设计为相互嵌套的导电筒体,外侧的导电筒体与第二工位推块232固定,内侧的导电筒体能够沿着外侧的导电筒体滑动从而释放运动量,相互嵌套的导电筒体之间设置复位的弹性件。
在其他部位,固化老化一体车还设有方便操作的配套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固化老化一体车还包括安装在滑槽211内的工位槽26,工位槽26沿宽度方向延伸且设有多个V形槽261,各V形槽261在宽度方向上与各工位对齐。
工位槽26上的V形槽261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将工件放置到固化老化一体车上。在第一工位推块221和第二工位推块232未夹持工件前,V形槽261能够实现基础的定位,方便操作人员实现多个工件的码放。V形槽261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与工件尺寸一致的U形槽而言,具有适应性好的特点。相关技术中的U形槽在工件固化的过程中起到主要的定位约束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工件不会发生位移。而本实施例中的V形槽261只需要满足基础的定位作用,在固化老化过程中的约束定位通过第一工位推块221和第二工位推块232实现,因此V形槽261能够实现上大下小的定位形状以适应不同管径的工件。在第一工位推块221和第二工位推块232夹持工件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工件调整至相应位置,可能会出现工件与V形槽261分离的情况。
在工位槽26的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工位槽26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工位槽26靠近第一支撑板22,另一个工位槽26靠近第二支撑板23。
例如图示中的技术方案,工件为长条形的灯管,工位槽26需要满足多点的接触才能保证平面的定位,并进一步确定工件的空间位置。至少两个工位槽26分别靠近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能够保证工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工位推块221、第二工位推的位置关系,从而避免夹持失败的可能。
在基座21的固定结构上,在一实施例中,基座21为框架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水平导轨212且均设有滑槽21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水平导轨212的滑槽211内;两根水平导轨212之间设有安装区27,该安装区27内设有为电触点24提供能量驱动电路。
两根水平导轨212能够为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的调整提供稳定的支撑,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同时两根水平导轨212还能保护内部的安装区27,防止在储运工件的过程中影响驱动电路。
安装区27的具体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基座21还包括安装板271,安装板271的两侧与水平导轨212连接,安装板271和水平导轨212合围形成安装区27,安装区27在重力方向上朝上开放。
安装区27向上开放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和设置驱动电路,其中安装板271与水平导轨212能够形成半封闭的空间。
在驱动电路的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区27还设有切换连接块272,驱动电路上设有与切换连接块272配合的切换插槽273,切换连接块272能够改变切换插槽273内多个电触角的导通状态以切换驱动电路的工作状态。
工件可能有多种型号和参数,通过切换连接块272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类型工件设置切换连接块272。切换连接块272能够改变切换插槽273内多个电触角的导通状态以切换驱动电路的导通状态,从而改变驱动电路的工作状态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工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固化老化一体车,包括车体和活动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多个操作层,其特征在于,各操作层具有相对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包括:
基座,沿所述长度方向设有滑槽;
第一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第一工位推块;
第二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驱动气缸,各驱动气缸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且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工位推块;
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成组构成工位,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内均设有用于向工位内的工件输送能量的电触点;各所述第一工位推块和各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均设有凹陷部,所述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外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工件进入所述凹陷部的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位推块包括:
头部,用于安装所述电触点;
尾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气缸;
缓冲部,连接在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之间且用于释放至少一部分驱动气缸的推力,所述缓冲部内设有用于释放自身形变的缓冲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可形变材料,内部中空以形成所述缓冲区,所述缓冲区在重力方向上朝上开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活动安装在所述头部上且至少一部分能够运动至所述缓冲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老化一体车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槽内的工位槽,所述工位槽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设有多个V形槽,各V形槽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各所述工位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槽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工位槽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个工位槽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框架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水平导轨且均设有所述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水平导轨的滑槽内;两根水平导轨之间设有安装区,该安装区内设有为所述电触点提供能量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与所述水平导轨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水平导轨合围形成所述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在重力方向上朝上开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化老化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还设有切换连接块,所述驱动电路上设有与所述切换连接块配合的切换插槽,所述切换连接块能够改变所述切换插槽内多个电触角的导通状态以切换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状态。
CN201922033361.7U 2019-11-21 2019-11-21 固化老化一体车 Active CN211802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3361.7U CN211802151U (zh) 2019-11-21 2019-11-21 固化老化一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3361.7U CN211802151U (zh) 2019-11-21 2019-11-21 固化老化一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2151U true CN211802151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3361.7U Active CN211802151U (zh) 2019-11-21 2019-11-21 固化老化一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2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7405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高强度安装底板及安装方法
CN219106226U (zh) 入壳设备
CN211802151U (zh) 固化老化一体车
CN211556054U (zh) 模组电池的加热整形机构
CN211337875U (zh) 一种排气管自动搬运系统
CN217832815U (zh) 一种减震器零件数车加工用的定位装置
CN216851132U (zh) 一种铝箔布线加热设备
CN214203773U (zh) 电池模组紧固装置
CN213888953U (zh) 一种熔断器自动压帽装置
CN213004844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切换装置
CN21301061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1564933U (zh) 一种光伏发电控制器电路板焊接装置
CN209736924U (zh) 一种热熔装夹机构
CN109755627B (zh) 电池模组的捆扎设备及其捆扎方法
CN218849715U (zh) 定位治具及循环治具
CN207900580U (zh)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的装配上下料夹具
CN215159007U (zh) 一种托盘夹具以及叠盘装置
CN211277347U (zh) 一种led灯带用焊接机
CN220052937U (zh) 一种底盘配重块工装
CN220993299U (zh) 焊接治具
CN208603212U (zh) 第二代细胞式跨工位传递线体
CN214879897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工程安装的辅助升降设备
CN110976559A (zh) 一种电池架的整形装置
CN218520438U (zh) 一种电芯定位移载机构
CN220782856U (zh) 一种球铰链卡环自动压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