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0839U -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0839U
CN211800839U CN202020331014.2U CN202020331014U CN211800839U CN 211800839 U CN211800839 U CN 211800839U CN 202020331014 U CN202020331014 U CN 202020331014U CN 211800839 U CN211800839 U CN 211800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hamber
magnetic coupling
dissociation
shaft
low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10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
武增辉
杨耿娟
甄继夏
陈杲
刘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10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0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0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0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反应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磁力耦合传动器存在高转速脱磁、磁钢散热不及时、消耗功率大、运行不平稳等技术问题,其设有搅拌机构、磁力耦合传动器和驱动电机减速机,驱动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磁力耦合传动器相连,磁力耦合传动器内设有上搅拌轴,上搅拌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下搅拌轴,下搅拌轴位于解离釜的釜体内,下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机构;磁力耦合传动器还设有下轴承室、下轴承、上轴承室、上轴承、密封罩、内磁体、外磁体、连接法兰Ⅰ、连接法兰Ⅱ;下轴承室设有气道Ⅰ,上轴承室设有气道Ⅱ,两者上下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用于草甘膦的合成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反应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草甘膦在除草剂市场处于龙头地位,在中国被广泛用于与各类农果生产。近两年,我国草甘膦产量不断增加,由2015年的37.8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50.5万吨,国内草甘膦其中80%以上用于出口。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生产企业环保管理力度,这对一些环保设施不全和污水处理力度不够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约束,直接制约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甚至导致停产。因此,未来农药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否则难有立足之地。由于大量小企业在过去两年中已经被逐渐淘汰,经过产能的自然出清,目前草甘膦行业的幸存者大都为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再加上国内行业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少,在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另外在需求方面,受全球转基因作物耕种面积持续增长以及国际制剂厂商补库存的影响,草甘膦需求仍在增长,预计未来草甘膦供需进一步提高。
工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成在反应釜内进行,众所周知,反应釜用磁力耦合传动器以静密封代替了动密封,彻底解决了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难以解决的密封失效和泄漏污染问题。因而能实现高温、高压、高真空度、高转数下进行的各种易燃、易爆以及有毒介质的化学反应,特别适于制药、染料、精细化工以及微生物工程等行业。
然而反应釜用磁力耦合传动器在转动时因能量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传统的磁力耦合传动器为了消除此部分热量,防止磁钢块失磁,常常采用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轴承极易损坏;且轴承室深入釜内使得轴承直接受釜内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影响,缩短了轴承使用寿命,且轴承容易漏油从而污染釜内物料,不仅缩短了设备的检修周期,增加了客户的运行成本,并且极大地增加了耦合器的操作难度。
目前市场大部分磁力耦合传动器存在高转速脱磁、磁钢散热不及时、消耗功率大、运行不平稳等弊端。
另外,由于草甘膦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现有的反应釜无法达到固体与气体充分混合的要求,反应不充分,限制了反应速率,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浪费物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经济环保、持久耐用的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有搅拌机构、磁力耦合传动器和驱动电机减速机,驱动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磁力耦合传动器相连,磁力耦合传动器内设有上搅拌轴,上搅拌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下搅拌轴,下搅拌轴位于解离釜的釜体内,下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机构;磁力耦合传动器还设有下轴承室、下轴承、上轴承室、上轴承、密封罩、内磁体、外磁体、连接法兰Ⅰ、连接法兰Ⅱ;外磁体通过连接法兰Ⅱ和连接法兰Ⅰ与驱动电机减速机相连;外磁体内侧设有非导磁性的密封罩,密封罩内侧设有内磁体,内磁体与上搅拌轴紧固连接;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位于内磁体的下方并套设于上搅拌轴上,其中,下轴承位于下轴承室内,上轴承位于上轴承室内,下轴承室位于上轴承室的下方,其特征在于,下轴承室设有气道Ⅰ,上轴承室设有气道Ⅱ,气道Ⅰ和气道Ⅱ上下相对设置。
优选的,磁力耦合传动器设有过渡短接,过渡短接位于釜体的上端面、密封罩的下方,并与密封罩紧固相连,下轴承室和上轴承室均位于过渡短接内。
优选的,搅拌机构设有四宽叶旋桨搅拌器和板式搅拌器,四宽叶旋桨搅拌器和板式搅拌器均固定连接于下搅拌轴上,板式搅拌器位于四宽叶旋桨搅拌器的上方。
优选的,四宽叶旋桨搅拌器为轴流型,板式搅拌器在竖直方向上呈矩形。
优选的,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为自润滑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磁力耦合传动器设有过渡短接,过渡短接位于釜体的上端面,下轴承室和上轴承室均位于过渡短接内。过渡短接5-1的设置使得下轴承室和上轴承室均位于釜体的外部,工作时,下轴承和上轴承与釜体内物料隔绝,远离釜体内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的影响,使轴承运转更平稳,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杜绝了轴承漏油的可能性,防止污染釜体内物料。
将下轴承和上轴承设置在过渡短接内,既缩短了两个轴承间的距离,使驱动电机减速机的动力传递得更平稳,又有利于轴承的安装和检修。
另外,下轴承室和上轴承室的整体位置相对上移还缩短了上搅拌轴的长度,节省材料的同时,避免因上搅拌轴太长增加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磁力耦合传动器的上、下轴承室相对设有气道,反应过程中釜体内产生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通过气道的分流可以使轴承室内的压力保持平衡状态,从而使得轴承损耗低,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另外,轴承本身选用自润滑轴承,耐磨性强,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四宽叶旋桨搅拌器和板式搅拌器的组合设置,使该搅拌机构在低速下运行,具有较大的扭矩,能够将固体及气体物料混合均匀,提高草甘膦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力耦合传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符号说明:
1.釜体;
2.搅拌机构;2-1.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2.板式搅拌器;
3.下搅拌轴;
4.联轴器;
5.磁力耦合传动器;5-1.过渡短接;5-2.下轴承室;5-21.气道Ⅰ;5-3.下轴承;5-4.上轴承室;5-41.气道Ⅱ;5-5.上轴承;5-6.密封罩;5-7.内磁体;5-8.外磁体;5-9.连接法兰Ⅰ;5-10.连接法兰Ⅱ;5-11.上搅拌轴;
6.驱动电机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搅拌机构2、磁力耦合传动器5和驱动电机减速机6,驱动电机减速机6的输出轴与磁力耦合传动器5相连,磁力耦合传动器5内设有上搅拌轴5-11,上搅拌轴5-11的底端通过联轴器4连接有下搅拌轴3,下搅拌轴3伸入解离釜的釜体1内,下搅拌轴3的下部设有搅拌机构2。
如图2所示,磁力耦合传动器5还设有下轴承室5-2、下轴承5-3、上轴承室5-4、上轴承5-5、密封罩5-6、内磁体5-7、外磁体5-8、连接法兰Ⅰ5-9、连接法兰Ⅱ5-10。外磁体5-8通过连接法兰Ⅱ5-10和连接法兰Ⅰ5-9与驱动电机减速机6相连;外磁体5-8内侧设有非导磁性的密封罩5-6,密封罩5-6内侧设有内磁体5-7,内磁体5-7与上搅拌轴5-11紧固连接;上轴承5-5和下轴承5-3均位于内磁体5-7的下方并套设于上搅拌轴5-11上,其中,下轴承5-3位于下轴承室5-2内,上轴承5-5位于上轴承室5-4内,下轴承室5-2位于上轴承室5-4的下方。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
工作时,电机减速机6的动力通过连接法兰Ⅱ5-10和连接法兰Ⅰ5-9传递给外磁体5-8,外磁体5-8和内磁体5-7之间由于切割磁感应线的作用,同步运转。
磁力耦合传动器5设有过渡短接5-1,过渡短接5-1位于釜体1的上端面、密封罩5-6的下方,并与密封罩5-6紧固相连,下轴承室5-2和上轴承室5-4均位于过渡短接5-1内。过渡短接5-1的设置使得下轴承室5-2和上轴承室5-4均位于釜体1的外部,工作时,下轴承5-3和上轴承5-5与釜体1内物料隔绝,免受釜体1内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的影响,使轴承运转更平稳,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杜绝了轴承漏油的可能性,防止污染釜体1内物料。
将下轴承5-3和上轴承5-5设置在过渡短接5-1内,既缩短了两个轴承间的距离,使驱动电机减速机6的动力传递得更平稳,又方便了轴承的安装和检修。
另外,下轴承室5-2和上轴承室5-4的整体位置相对上移还缩短了上搅拌轴5-11的长度,节省材料的同时,避免因上搅拌轴5-11太长而增加加工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磁力耦合传动器5的下轴承室5-2设有气道Ⅰ5-21,上轴承室5-4设有气道Ⅱ5-41,气道Ⅰ5-21和气道Ⅱ5-41上下相对设置,反应过程中釜体1内产生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通过气道的分流可以使轴承室内的压力保持平衡状态,从而使得轴承损耗低,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下轴承5-3和上轴承5-5均为自润滑轴承,耐磨性强。
如图1所示,搅拌机构2设有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1和板式搅拌器2-2,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1和板式搅拌器2-2均固定连接在下搅拌轴3上,且板式搅拌器2-2位于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1的上方。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1为轴流型,具有很强的湍流扩散能力和较低的剪切力,板式搅拌器2-2在竖直方向上呈矩形,可以形成不同高度上的水平环向流,对釜体1内高粘度的物料有很好的传热及混合作用。下方的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1转动能够使物料中的固体悬浮起来,通过上方的板式搅拌器2-2转动达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工作时,驱动电机减速机6驱动上搅拌轴5-11转动,上搅拌轴5-11通过联轴器4带动下搅拌轴3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机构2的四宽叶旋桨搅拌器2-1和板式搅拌器2-2同步转动,该搅拌机构2在低速下运行,具有较大的扭矩,能够将固体及气体物料混合均匀,提高草甘膦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Claims (5)

1.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设有搅拌机构、磁力耦合传动器和驱动电机减速机,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磁力耦合传动器相连,所述磁力耦合传动器内设有上搅拌轴,所述上搅拌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下搅拌轴,所述下搅拌轴位于解离釜的釜体内,所述下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磁力耦合传动器还设有下轴承室、下轴承、上轴承室、上轴承、密封罩、内磁体、外磁体、连接法兰Ⅰ、连接法兰Ⅱ;所述外磁体通过所述连接法兰Ⅱ和所述连接法兰Ⅰ与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相连;所述外磁体内侧设有非导磁性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内侧设有内磁体,所述内磁体与所述上搅拌轴紧固连接;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位于所述内磁体的下方并套设于所述上搅拌轴上,其中,所述下轴承位于所述下轴承室内,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上轴承室内,所述下轴承室位于所述上轴承室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室设有气道Ⅰ,所述上轴承室设有气道Ⅱ,所述气道Ⅰ和气道Ⅱ上下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耦合传动器设有过渡短接,所述过渡短接位于所述釜体的上端面、所述密封罩的下方,并与所述密封罩紧固相连,所述下轴承室和上轴承室均位于所述过渡短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设有四宽叶旋桨搅拌器和板式搅拌器,所述四宽叶旋桨搅拌器和板式搅拌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搅拌轴上,所述板式搅拌器位于四宽叶旋桨搅拌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宽叶旋桨搅拌器为轴流型,所述板式搅拌器在竖直方向上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为自润滑轴承。
CN202020331014.2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Active CN211800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1014.2U CN211800839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1014.2U CN211800839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0839U true CN21180083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1014.2U Active CN211800839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0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7478B (zh) 一种磁力搅拌装置
CN109603628B (zh) 一种用于化工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装置
CN202909674U (zh) 一种磁力搅拌装置
CN102836665A (zh) 气压驱动气流-桨叶混合搅拌器
CN211800839U (zh) 一种用于草甘膦合成的解离釜搅拌反应装置
CN111482107A (zh) 一种新型底装式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05623U (zh) 一种烟气脱硫搅拌装置
CN2276408Y (zh) 一种双轴混捏机
CN2626601Y (zh) 一种反应釜用的双速搅拌装置
CN202909717U (zh) 新型电磁力传动反应釜
CN207085881U (zh) 一种用于亚磷酸氢二钠生产的反应釜
CN206315733U (zh) 一种底入式防沉积搅拌器
CN2558445Y (zh) 磁耦合传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CN203833693U (zh) 增氧臭氧消毒一体机
CN203829954U (zh) 一种搅拌器
CN210303251U (zh) 一种三叶轮立体式潜水搅拌机
CN212253720U (zh) 一种真空/气氛保护熔炼炉用机械搅拌机构
CN211358488U (zh) 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剂生产设备
CN204320299U (zh) 润滑脂压力釜
CN20756282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菌肥发酵用搅拌机构
CN203886473U (zh) 一种无轴封永磁传动搅拌器
CN209652308U (zh) 一种菌种发酵装置
CN2810733Y (zh) 立式桨叶搅拌机
CN201720010U (zh) 在线管道混合器
CN215276766U (zh) 一种搅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