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9466U -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9466U
CN211799466U CN202020058006.5U CN202020058006U CN211799466U CN 211799466 U CN211799466 U CN 211799466U CN 202020058006 U CN202020058006 U CN 202020058006U CN 211799466 U CN211799466 U CN 211799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hamber
air
communicate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80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亢胜羲
刘占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npu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npu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npu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npu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580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9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9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9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包括:第一除尘室,所述第一除尘室的下部侧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内部设有滤袋;第一集灰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除尘室连通;第二除尘室,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一侧,所述第二除尘室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室内部设有滤筒;风机,与所述第二除尘室的出风口连通;第二集灰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内,位于所述滤筒下方。本实用新型过滤精度高,滤材损耗小,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涉及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许多行业诸如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对空气造成的粉尘污染日益严重,以至空气环境质量下降,人们身体健康受到伤害,企业安全生产遭受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改善环境质量,除尘系统必不可少。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尘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在工作运行时,采用单一材质滤料,只对特定性质粉尘进行过滤净化,滤材损耗较大,且使用寿命较短;对于多种材料加工产生的混合粉尘,其过滤粉尘粒径大小范围捕集有限,针对现有环保高标准排放要求难以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存在的滤材损耗大、使用寿命短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滤材损耗小、使用寿命长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包括:
第一除尘室,所述第一除尘室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内部设有滤袋;
第一集灰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除尘室连通;
第二除尘室,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一侧,所述第二除尘室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室内部设有滤筒;
风机,与所述第二除尘室的出风口连通;
第二集灰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内,位于所述滤筒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灰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除尘室连通的集灰斗和设于所述集灰斗下方的集灰桶,所述集灰桶与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上方的第一气室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上方的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除尘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二除尘室的出风口和所述风机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室通过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二除尘室的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为由第一除尘室与所述第二除尘室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室通过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风机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箱体,所述第一除尘室、第一集灰装置、第二除尘室、风机、第二集灰装置、所述第一气室以及所述第二气室均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进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为由第二除尘室与所述箱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风机室,所述风机室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的下方,所述风机放置于所述风机室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反吹清灰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包以及与气包连通的行喷管,所述行喷管上的设有多个通气嘴,所述行喷管设有通气嘴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内;所述行喷管上与所述气包连接处设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过滤,两级过滤采用的滤材不同,能够实现对混合粉尘的过滤,过滤粉尘粒径大小捕集范围广泛,过滤精度高,滤材损耗小,使用寿命长,能够实现高标准环保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脉冲过滤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脉冲过滤式除尘器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除尘室,101、第一进风口,102、滤袋,2、第一集灰装置,201、集灰斗,202、集灰桶,3、第二除尘室,301、进风口,302、滤筒,4、风机,5、第二集灰装置,6、第一气室,7、第二气室,8、第一导流通道,9、第二导流通道,10、箱体,11、风机室,12、气包,13、行喷管,1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包括:
第一除尘室1,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 101,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内部设有滤袋102;
第一集灰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连通;
第二除尘室3,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左侧,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进风口301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室3内部设有滤筒302;
风机4,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出风口连通;
第二集灰装置5,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3内,位于所述滤筒302下方。
其中,滤袋与滤筒采用不同的过滤材料,滤袋用于过滤大颗粒粉尘,滤筒用于过滤细小粉尘。需要说明的是,除尘室并不限于设有两个除尘室,还可以是三个、四个等多个,多个除尘室采用串联连接的级联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个除尘室内滤袋或滤筒的材料不同,可以实现不同性质的粉尘过滤,过滤精度高,滤材损耗小,延长了滤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除尘室的位置不限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左侧,也可以是右侧、或前侧、或后侧。
继续参见图1,所述第一集灰装置2包括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连通的集灰斗201和设于所述集灰斗201下方的集灰桶202,所述集灰桶202 与所述集灰斗201的底部连通,滤袋过滤后的粉尘由第一除尘室进入集灰斗,再由集灰斗进入集灰桶内,进行收集回收。所述第二集灰装置为集灰盒,滤筒过滤后的粉尘进入集灰盒中进行收集回收。
继续参见图1,上述除尘器还包括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上方的第一气室6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上方的第二气室7,所述第一气室6分别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室7分别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出风口和所述风机4连通。
具体地,继续参见图1,所述第一气室6通过第一导流通道8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进风口。
继续参见图1,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通道8为由第一除尘室1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通道。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为连接于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除尘室之间的管道。
继续参见图1,所述第二气室7通过第二导流通道9与所述风机4连通。
继续参见图1,上述除尘器还包括箱体10,所述第一除尘室1、第一集灰装置2、第二除尘室3、风机4、第二集灰装置5、所述第一气室 6以及所述第二气室7均设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箱体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进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具体地,继续参见图1,所述第二导流通道9为由第二除尘室3与所述箱体10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通道。
具体地,继续参见图1,上述除尘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10内的风机室11,所述风机室11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下方,所述风机4放置于所述风机室11内。
具体地,参见图2,上述除尘器还包括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反吹清灰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包12以及与气包12连通的行喷管13,所述行喷管13上的设有多个通气嘴,所述行喷管13设有通气嘴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气室6和所述第二气室7内;所述行喷管13上与所述气包12连接处设有电磁阀14。上述反吹清灰装置工作时,电磁阀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工作,打开气包与行喷管之间的通路,由气包向行喷管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行喷管上的通气嘴吹出,将滤袋和滤筒上吸附的粉尘吹落,从第一除尘室底部和第二除尘室的底部排出,从而实现对滤袋和滤筒的除尘,以便于滤袋和滤筒继续保持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除尘器在工作运行时,含有粉尘的气体通过箱体的进风口经第一除尘室的进风口进入第一除尘室,通过滤袋进行初效一级除尘,之后再通过第一气室及第一导流通道导流通过第二除尘室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除尘室,通过滤筒进行高效过滤,然后再通过第二气室及第二导流通道导流,除尘后的洁净气体通过风机排出。捕集吸附在滤袋上面的大颗粒粉尘通过气包内高压空气反吹至集灰斗进入集灰桶内,捕集吸附在滤筒上的细小粉尘通过气包内高压空气反吹至集灰盒,最后通过集中收集回收或排出。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除尘室(1),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01),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内部设有滤袋(102);
第一集灰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连通;
第二除尘室(3),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一侧,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进风口(301)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除尘室(3)内部设有滤筒(302);
风机(4),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出风口连通;
第二集灰装置(5),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3)内,位于所述滤筒(302)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灰装置(2)包括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连通的集灰斗(201)和设于所述集灰斗(201)下方的集灰桶(202),所述集灰桶(202)与所述集灰斗(201)的底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上方的第一气室(6)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上方的第二气室(7),所述第一气室(6)分别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室(7)分别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出风口和所述风机(4)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室(6)通过第一导流通道(8)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进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8)为由第一除尘室(1)与所述第二除尘室(3)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通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室(7)通过第二导流通道(9)与所述风机(4)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10),所述第一除尘室(1)、第一集灰装置(2)、第二除尘室(3)、风机(4)、第二集灰装置(5)、所述第一气室(6)以及所述第二气室(7)均设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箱体(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的进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9)为由第二除尘室(3)与所述箱体(10)之间的空隙形成的通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10)内的风机室(11),所述风机室(11)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3)的下方,所述风机(4)放置于所述风机室(11)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反吹清灰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包(12)以及与气包(12)连通的行喷管(13),所述行喷管(13)上的设有多个通气嘴,所述行喷管(13)设有通气嘴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气室(6)和所述第二气室(7)内;所述行喷管(13)上与所述气包(12)连接处设有电磁阀(14)。
CN202020058006.5U 2020-01-10 2020-01-10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Active CN211799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8006.5U CN211799466U (zh) 2020-01-10 2020-01-10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8006.5U CN211799466U (zh) 2020-01-10 2020-01-10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9466U true CN211799466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8006.5U Active CN211799466U (zh) 2020-01-10 2020-01-10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9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58623U (zh) 一种组合式过滤装置
CN206996179U (zh) 一种焊烟净化器
CN209519545U (zh) 一种电厂锅炉用烟尘过滤装置
CN202044855U (zh) 带有排污功能的自洁式空气过滤器
CN208097673U (zh) 油雾分离装置
CN211799466U (zh) 脉冲过滤式除尘器
CN207187333U (zh) 中央烟尘净化系统
CN210356350U (zh) 一种用于空调回风除尘的系统
CN208959515U (zh) 一种抛光类粉尘脉冲除尘器
CN211837024U (zh) 两级组合式除尘器
CN213995171U (zh) 一种具有自清灰功能的袋式除尘器
CN212068123U (zh) 一种烟尘净化设备
CN20630029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027334U (zh) 一种改进型打磨房除尘设备
CN104785034A (zh) 过渡段预制工作站用除尘装置
CN205627458U (zh) 除尘装置
CN110090512A (zh) 油雾分离装置
CN204735054U (zh) 过渡段预制工作站用除尘装置
CN202052425U (zh) 自洁式空气过滤器
CN204275679U (zh) 壁挂式烟尘净化器
CN209519538U (zh) 一种工业粉尘废气的环保过滤设备
CN208287691U (zh) 一种可增强风压的柜式除尘器
CN205627363U (zh) 一种自清洁空气过滤器
CN105727641A (zh) 一种自清洁空气过滤器
CN210473386U (zh) 一种磨床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