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2778U -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2778U
CN211782778U CN202020407067.8U CN202020407067U CN211782778U CN 211782778 U CN211782778 U CN 211782778U CN 202020407067 U CN202020407067 U CN 202020407067U CN 211782778 U CN211782778 U CN 211782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channel
smelting furnace
slagging
slag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70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林
胡艳丽
王辉学
江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nyang Metallurgical In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nyang Metallurgical In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nyang Metallurgical In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nyang Metallurgical In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070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2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2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2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属于有色金属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传统的中渣排放存在破碎难、回收利用难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设置于熔炼炉窑与水淬渣池之间的放渣槽;其中,所述放渣槽上靠近熔炼炉窑设有一段共用通道,其余段分设成并列的高渣钢板放渣通道和中渣放渣通道;所述共用通道和中渣放渣通道为高温放渣通道,用以排放熔炼炉熔池内的中渣。本实用新型极大的节省了放渣过程的场地需求,排放过程中即可中渣破碎,避免二次污染,也解决了原上下结构双层放渣槽需要机械动力提升的麻烦,主要用于熔池熔炼炉不同品位的炉渣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池熔炼炉双双通道放渣槽,用于熔池熔炼炉不同品位的炉渣排放。
背景技术
为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促进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再生,确保企业生产与环境实现健康友好,和谐发展。在有色金属再生冶炼领域,实现冶金炉窑的冶金渣排放安全、环境友好、循环回收尤为重要。相比于传统的熔池熔炼炉的炉渣排放,新的炉渣排放必须实现充分的回收再利用以及解决排渣的二次污染问题。传统的炉渣排放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正常排渣为一部分、中渣排放为另一个独立部分。中渣排放多为大块的固态,需要场地足够大,能够堆放贮存以及粉碎再利用。也正因此造成了大量的场地投资以及回收再利用过程中的难处理、二次污染等诸多问题。另外,正常排渣及中渣排放采用上下结构双层放渣槽,需要机械动力提升,操作麻烦,设备故障率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能够适用于熔池熔炼炉排放经济、环保排放,并实现充分的高效回收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熔炼炉窑与水淬渣池之间的放渣槽;其中,所述放渣槽上靠近熔炼炉窑设有一段共用通道,其余段分设成并列的高渣钢板放渣通道和中渣放渣通道;所述共用通道和中渣放渣通道为高温放渣通道,用以排放熔炼炉熔池内的中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高渣钢板放渣通道、中渣放渣通道与共用通道相邻的高渣通道入口或中渣通道入口设有通道入口封堵料,更换放渣通道时扒开堵料,再堵住另一端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高温放渣通道由放渣槽基体和设置在放渣槽基体上的高温耐火砖及铬刚玉浇注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水淬渣池、溢流水池、冲渣水泵和连接水管;所述溢流水池与水淬渣池相邻并连通;冲渣水泵通过连接水管与溢流水池连接,出水口设置在高渣钢板放渣通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放渣槽基体由钢板构成,用以正常水淬放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放渣槽基体由槽钢及高渣钢板放渣通道与中渣放渣通道之间的隔离钢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铬刚玉浇注料的上表面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通道入口封堵料为黄泥料或混合黄泥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共用通道的长度为0.9-1.1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放渣槽构成的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设置于熔炼炉窑与水淬渣池之间,其中,放渣槽上靠近熔炼炉窑设有一段共用通道,其余段分设成并列的高渣钢板放渣通道和中渣放渣通道,共用通道和中渣放渣通道为高温放渣通道,因而使用时,只需通过简单堵住一个通道入口或扒开另一个通道入口进行功能的转换,中渣放渣通道内腔的耐火砖及铬刚玉浇注料则用于保护放渣槽基体钢板不受中渣侵蚀,确保实现中渣顺利排放。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与通气管套头联接、快速安装和安装牢固的特点,可有效解决驻车空调用阀控铅酸蓄电池能够快速和牢固安装加酸转接头,保证电池在加酸的过程中能够正常加酸,避免缺酸造成电池报废的严重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通道一体化设计,能够应变不同品位炉渣的排放需求,整个主体安装在车间的钢结构上,根据放渣要求,选择使用右边高渣钢板放渣通道或左边中渣放渣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采用复合设计,通过简单堵住一个通道入口或扒开另一个通道入口进行功能的转换。实现两种不同品位炉渣的排放,极大的节省了放渣过程的场地需求,节约了场地投资;
2、相比于传统的炉渣排放方式,本实用新型根据中渣的特性,以自流方式(不经过冲水)将熔池熔炼炉的中渣排入渣池内,炉渣遇水成小块状或粒状,便于中渣的回收再利用;改变了有色火法冶金中中渣的排放方式及回收方式,改善了传统的中渣破碎难、回收利用难、二次污染等问题,促使冶炼放渣过程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3、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同品位炉渣在同一个水淬渣池内进行含水贮存及转运,避免了传统排渣多个渣场固态贮存及转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4、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通过任何机械动力,随时方便且简单切换放渣通道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熔池熔炼炉不同品位的炉渣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渣槽立体图。
图中:1. 高渣钢板放渣通道; 2. 中渣放渣通道;3. 高温耐火砖;4. 铬刚玉浇注料;5. 熔炼炉窑;6. 熔炼炉窑高渣排口;7. 熔炼炉窑中渣排口;8. 共用通道;9. 高渣通道入口;10. 中渣通道入口;11. 冲渣水泵;12. 溢流水池;13. 水淬渣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明确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中,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包括: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中渣放渣通道2、高温耐火砖3、铬刚玉浇注料4、共用通道8、冲渣水泵11 、溢流水池12、水淬渣池13和连接水管,整个主体安装在车间的钢结构上。其中,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中渣放渣通道2和共用通道8共用放渣槽基体,放渣槽基体由普通槽钢构成,及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与中渣放渣通道2之间设有普通的隔离钢板。共用通道8靠近熔炼炉窑5,为一段长度为1米的共用通道。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与中渣放渣通道2平行并列,两放渣通道平行并列。中渣放渣通道2和共用通道8内腔有高温耐火砖3,高温耐火砖3上铺设一层铬刚玉浇注料4,铬刚玉浇注料4的上表面呈圆弧形,形成高温放渣通道,高温耐火砖3及铬刚玉浇注料4则用于保护下层钢板不受渣排放过程中炉渣对放渣槽钢板的侵蚀与损坏,确保实现中渣顺利排放。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中渣放渣通道2与共用通道8相邻的高渣通道入口9或中渣通道入口10设有通道入口封堵料,通道入口封堵料为混合黄泥料。根据放渣要求,通过更换放渣通道时扒开堵料,再堵住另一端的开口,选择使用右边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或左边中渣放渣通道2。共用通道8与熔炼炉窑5的熔炼炉窑高渣排口6和熔炼炉窑中渣排口7的底部相连,另一端接入水淬渣池13上部。溢流水池12与水淬渣池13相邻并连通,冲渣水泵11通过连接水管与溢流水池12连接,出水口设置在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和中渣放渣通道2的上方。以上即完成了对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的安装。右边高渣钢板放渣通道用普通的钢板直接焊接用以正常水淬放渣,用以熔池熔炼炉正常生产过程中排放低品位炉渣使用。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和中渣放渣通道2也可由两平行并列的槽体钢板焊接在一起构成,在靠近熔炼炉窑5端的1米内切掉中间焊接边,形成共用通道8。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正常排放炉渣时(排放低品位炉渣)共用通道8前端接入熔炼炉窑高渣排口6的冲渣口,左边中渣放渣通道2的中渣通道入口10用一种混合黄泥料堵住,打开冲渣水泵11即可实现正常炉渣排放。
在实际生产中排放中渣时,共用通道8前端接入熔炼炉窑中渣排口7的冲渣口,右边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用一种混合黄泥料堵住,即可执行中渣排放操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及改型。应当指出,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出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熔炼炉窑(5)与水淬渣池(13)之间的放渣槽;其中,所述放渣槽上靠近熔炼炉窑(5)设有一段共用通道(8),其余段分设成并列的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和中渣放渣通道(2);所述共用通道(8)和中渣放渣通道(2)为高温放渣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中渣放渣通道(2)与共用通道(8)相邻的高渣通道入口(9)或中渣通道入口(10)设有通道入口封堵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放渣通道由放渣槽基体和设置在放渣槽基体上的高温耐火砖(3)及铬刚玉浇注料(4)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淬渣池(13)、溢流水池(12)、冲渣水泵(11)和连接水管;所述溢流水池(12)与水淬渣池(13)相邻并连通;冲渣水泵(11)通过连接水管与溢流水池(12)连接,出水口设置在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或/和中渣放渣通道(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渣槽基体由钢板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渣槽基体由槽钢及高渣钢板放渣通道(1)与中渣放渣通道(2)之间的隔离钢板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铬刚玉浇注料(4)的上表面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入口封堵料为黄泥料或混合黄泥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用通道(8)的长度为0.9-1.1米。
CN202020407067.8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Active CN211782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7067.8U CN211782778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7067.8U CN211782778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2778U true CN21178277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7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7067.8U Active CN211782778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27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7152A (zh) * 2023-04-04 2023-07-04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互排双水渣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7152A (zh) * 2023-04-04 2023-07-04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互排双水渣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2109B (zh) 一种可延长rh钢包工作衬使用寿命的修砌方法
CN211782778U (zh) 一种熔池熔炼炉双通道放渣槽
CN111139328A (zh) 水冷型储铁式铁水沟结构
CN219526681U (zh) 一种炼铁厂高炉铁水放流系统
KR101242575B1 (ko) 슬래그 배출구 냉각장치를 구비한 용융로
CN209802098U (zh) 一种熔炼炉用新型渣口铜水套
CN217230889U (zh) 一种闪速吹炼炉
CN215162869U (zh) 多层复合结构出铁沟预制件
CN204848969U (zh) 顶吹侧吹连续冶炼装置
CN211823840U (zh) 一种侧吹燃烧熔炼红土镍矿炉铸铜水套
CN104388617B (zh) 一种熔炉的主沟结构
CN216717009U (zh) 矿热炉水冷冲渣槽
CN217764458U (zh) 一种竖式熔化炉扒渣口冷却装置
CN204325395U (zh) 一种熔炉的主沟结构
CN219425608U (zh) 一种用于转包球化的过水槽
CN114101651A (zh) 一种钢包引流砂开浇管、骨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818591U (zh) 一种水淬冲渣装置
CN202279848U (zh) 一种具有炉缸结构的烟化炉
CN211204899U (zh) 一种富氧侧吹炉熔池长寿铸铜水套
CN210528961U (zh) 镍铁渣熔融还原炼镍铁及还原炼铁设备
CN210980815U (zh) 回转窑用的冷渣装置
CN214088548U (zh) 铜钢复合渣沟槽
CN211539465U (zh) 一种铁合金炉前浇注用蓖渣器
CN221077265U (zh) 一种电弧炉出料口导流槽
CN219531701U (zh) 含硫多金属固废熔炼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