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3950U -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3950U
CN211773950U CN201922243365.8U CN201922243365U CN211773950U CN 211773950 U CN211773950 U CN 211773950U CN 201922243365 U CN201922243365 U CN 201922243365U CN 211773950 U CN211773950 U CN 211773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guide
support
base
pile foundation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33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荣忠
彭富良
贺红堂
张建东
邵晶晶
王哲
聂芳
冯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y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fo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fo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fo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33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3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3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3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包括:底座,开设有供重锤穿过的穿孔;四根竖直导轨,固定设于底座上且沿穿孔的周边等距离间隔设置,四根所述竖直导轨分别与重锤的四条直角边滑动配合;高度调节杆,滑动设于竖直导轨上,所述高度调节杆用于阻挡重锤向上运动;刻度尺,从上至下设于竖直导轨的外侧;多个液压千斤顶,间隔设于底座底部;多个水准管泡,设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的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具有方便调整支架垂直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背景技术
高应变检测方法是一种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往桩顶轴向施加一个冲击力,使桩产生足够的贯入度,实测由此产生的桩身质点应力和加速度的响应,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目前,在进行桩基础高应变检测时通常会用到高应变检测支架,但是现有的高应变检测支架在使用时,为了使重锤在自由下落过程中保持垂直,必须反复调整支架的垂直度,而现有的调整方法是通过对地面土壤进行整理,使地面平整,或通过对支架底部的各个位置垫垫块,使支架底部呈水平状态,现有的检测支架调整过程较繁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检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具有方便调整支架垂直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包括:
底座,开设有供重锤穿过的穿孔;
四根竖直导轨,固定设于底座上且沿穿孔的周边等距离间隔设置,四根所述竖直导轨分别与重锤的四条直角边滑动配合;
高度调节杆,滑动设于竖直导轨上,所述高度调节杆用于阻挡重锤向上运动;
刻度尺,从上至下设于竖直导轨的外侧;
多个液压千斤顶,间隔设于底座底部;
多个水准管泡,设于底座上。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竖直导轨从上至下等距离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供高度调节杆插入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所述竖直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定位加强杆。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竖直导轨之间的定位加强杆等距离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加强杆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四个直角分别固定连接四根倾斜的定位支撑杆,四根所述定位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四根竖直导轨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撑杆与竖直导轨的连接处到竖直导轨下端的高度为竖直导轨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水准管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水准管泡分别设于底座的四条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设有承载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调节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时可以通过对液压千斤顶分别施压调整底座的水平度,使底座上的水准管泡在示中线内,保证底座各边处于同一水平面,当底座各边处于同一水平面后,固定于底座上的竖直导轨即处于垂直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竖直导轨、液压千斤顶和水准管泡,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以快速被调整至垂直度达到检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因为重锤的四条直角边分别与四根竖直导轨滑动配合,且四根竖直导轨沿穿孔的周边设置,因此可以保证重锤可以准确地对桩顶的中部施加冲击力,提高检测准确度。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高度调节杆,便于工作人员确定重锤的下落高度,当起重设备将重锤提升至高度调节杆的位置后由于受到高度调节杆的阻挡作用而无法继续向上提升重锤,确保重锤的下落高度符合规定要求,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穿孔;2、高度调节杆;3、刻度尺;4、液压千斤顶;5、竖直导轨;6、重锤;7、定位加强杆;8、定位支撑杆;9、承载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包括底座1、高度调节杆2、刻度尺3、多个液压千斤顶4和四根竖直导轨5。
其中,所述底座1开设有供重锤6穿过的穿孔11。四根所述竖直导轨5固定设于底座1上且沿穿孔11的周边等距离间隔设置,四根所述竖直导轨5分别与重锤6的四条直角边滑动配合。所述高度调节杆2滑动设于竖直导轨5上,所述高度调节杆2用于阻挡重锤6向上运动。所述刻度尺3,从上至下设于竖直导轨5的外侧。多个液压千斤顶4间隔设于底座1底部。多个所述水准管泡设于底座1上。具体地,所述水准管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水准管泡分别设于底座1的四条边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1的底部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4,调节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时可以通过对液压千斤顶4分别施压调整底座1的水平度,使底座1上的水准管泡在示中线内,保证底座1各边处于同一水平面,当底座1各边处于同一水平面后,固定于底座1上的竖直导轨5即处于垂直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1、竖直导轨5、液压千斤顶4和水准管泡,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以快速被调整至垂直度达到检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因为重锤6的四条直角边分别与四根竖直导轨5滑动配合,且四根竖直导轨5沿穿孔11的周边设置,因此可以保证重锤6可以准确地对桩顶的中部施加冲击力,提高检测准确度。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高度调节杆2,便于工作人员确定重锤6的下落高度,当起重设备将重锤6提升至高度调节杆2的位置后由于受到高度调节杆2的阻挡作用而无法继续向上提升重锤6,确保重锤6的下落高度符合规定要求,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准度。
其中,每根所述竖直导轨5从上至下等距离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供高度调节杆2插入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多个定位孔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工程的需要通过将高度调节杆2插入到不同高度的定位孔内,进而改变重锤6的下落高度,且可以通过刻度尺3直观地查看到重锤6的下落高度,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不同的施工需求。
其中,为了加强支架的整体强度,加强竖直导轨5的强度,避免竖直导轨5发生形变,相邻两根所述竖直导轨5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定位加强杆7。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竖直导轨5之间的定位加强杆7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利于提高竖直导轨5各个位置的强度,使竖直导轨5各个位置受力均匀,可以保证竖直导轨5各个位置的强度均符合要求,延长竖直导轨5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加强杆7水平设置。由于水平设置时定位加强杆7的长度最短,有利于减少支架的制作成本,且水平设置时定位加强杆7的两端部更有利于支撑两侧的竖直导轨5,保证竖直导轨5不会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发生倾斜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四个直角分别固定连接四根倾斜的定位支撑杆8,四根所述定位支撑杆8远离底座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四根竖直导轨5的外壁。
倾斜的定位支撑杆8与竖直导轨5和底座1上表面形成直角三角形,其强度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竖直导轨5与底座1的连接强度,避免底座1与竖直导轨5的连接处发生断裂而使竖直导轨5出现倾斜的现象,有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复合要求的同时节约支架的生产成本,所述定位支撑杆8与竖直导轨5的连接处到竖直导轨5下端的高度为竖直导轨5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定位支撑杆8与竖直导轨5的连接处到竖直导轨5下端的高度为竖直导轨5高度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千斤顶4的底部设有承载基座9,承载基座9的底部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底座1的承载力,使支架在使用时不易由于地面土壤松动而发生下陷或倾斜,有利于减少支架的垂直度的调整频率。
工作过程:
在开挖好检测试坑后,在坑底部铺设预制混凝土条块,使地面大致平整且增加试验场地的承载力,使本实用新型的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安装到试坑上后不发生下陷、位移、倾斜现象,以保证检测过程满足规定要求。
将本实用新型的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安装到试坑上后观测底座1上的水准管泡,判断支架的倾斜方向。根据支架的倾斜方向,对相应的液压千斤顶4施压,通过液压千斤顶4调整底座1各个角的高度,使水准管泡在示中线内,达到底座1各边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目的。由于竖直导轨5与底座1是垂直设置的,当底座1处于水平时,竖直导轨5就垂直于地面,从而满足检测规定。支架调整后,根据施工需要,将高度调节杆2插入相应高度的定位孔内,然后用起重设备提升重锤6,使之沿着竖直导轨5上升至高度调节杆2的高度,接着解除起重设备对重锤6的牵引力使重锤6呈自由落体状态沿着支架的导向轨下落,当重锤6以自由落体状态冲击其下方的桩体顶部时,由于重锤6的势能转移到受试验桩体,受试桩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变化,使安装在受试桩体周边的感应器获得相关数据后,应用高应变检测的原理,实现对桩质量的评估。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开设有供重锤穿过的穿孔;
四根竖直导轨,固定设于底座上且沿穿孔的周边等距离间隔设置,四根所述竖直导轨分别与重锤的四条直角边滑动配合;
高度调节杆,滑动设于竖直导轨上,所述高度调节杆用于阻挡重锤向上运动;
刻度尺,从上至下设于竖直导轨的外侧;
多个液压千斤顶,间隔设于底座底部;
多个水准管泡,设于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竖直导轨从上至下等距离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供高度调节杆插入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竖直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定位加强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竖直导轨之间的定位加强杆等距离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加强杆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四个直角分别固定连接四根倾斜的定位支撑杆,四根所述定位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四根竖直导轨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杆与竖直导轨的连接处到竖直导轨下端的高度为竖直导轨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管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水准管泡分别设于底座的四条边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设有承载基座。
CN201922243365.8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Active CN211773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3365.8U CN211773950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3365.8U CN211773950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3950U true CN21177395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82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3365.8U Active CN211773950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3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5832U (zh) 锚栓抗拔试验加载装置
CN108505522B (zh) 一种稳桩平台
CN211665759U (zh) 一种陆上大型桩基永久钢护筒的导向定位装置
CN211773950U (zh) 一种桩基础高应变检测用支架
CN206143824U (zh) 一种桩基静载试验加载系统
CN109883673B (zh) 导洞开挖工艺中棚架试验方法
CN107460862B (zh) 一种基底承载力及摩阻力联合测试装置
CN111175117A (zh) 一种通过截取砼结构试件检测既有建筑竖向结构荷载的方法
CN208280128U (zh) 用于钻孔灌注桩多节钢筋笼直螺纹对接安装的操作平台
CN215053064U (zh) 一种格构柱垂直度矫正装置
CN114277803B (zh) 逆作法钢管结构柱后插法定位施工方法
CN215107496U (zh) 一种用于格构柱吊装和垂直度调节的过渡节
CN212772505U (zh) 一种桩基静载节能试验设备
CN213268994U (zh) 一种装配式柱定位调整结构
CN110409519A (zh) 超大直径端承桩承载力的检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7053498U (zh) 一种工程质量受力检测装置
CN215256024U (zh) 一种隧道内可调节式打孔定位装置
CN217998214U (zh) 一种试桩平台
CN220167001U (zh) 一种工程基桩检测装置
CN113622470B (zh) 一种堆载法试桩场地平衡方法
CN110616751A (zh) 模拟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基桩承载力影响的实验装置
CN213390261U (zh) 一种钢管桩承载力测试结构
CN216159875U (zh) 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2896365U (zh) 施工smw工法桩时用于插入h型钢的辅助设备
CN214530695U (zh) 基坑围护结构立柱桩的钢构柱和钢筋笼的定位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009, middle block, Fujing building, No. 29, Fujing Road, Xintian community, Huaf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y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6, No.15, Fuzhong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OFO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