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3684U -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3684U
CN211773684U CN201922338168.4U CN201922338168U CN211773684U CN 211773684 U CN211773684 U CN 211773684U CN 201922338168 U CN201922338168 U CN 201922338168U CN 211773684 U CN211773684 U CN 211773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reinforcing
piles
foundation ditch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81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一鸣
刁钰
刘畅
程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3381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3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3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3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包括隧道本体和基坑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固桩,且第一加固桩的底部固定有隔离桩,所述隔离桩的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固杆,且隔离桩的顶部固定有角钢,并且角钢的顶部设置有加固顶,所述基坑本体位于隧道本体的边侧,且基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夯实土,并且夯实土的顶部安装有加固底板,而且加固底板之间设置有分隔件,同时基坑本体的内壁边缘处固定有加固侧板。该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能够充分的提高隧道内部的稳定性,从根本上减少基坑开挖工作造成的隧道隆起变形量的累加,进行隧道的变形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隧道建筑和基坑的开完过程中,随着基坑的开挖深度增加,每延米卸载量增大,使得隧道的隆起逐渐扩大,同时由于土体的开挖必须依次放坡开挖,会造成其隧道隆起量的不断累加,使得隧道出现隆起变形问题,需要对隧道进行防护,防止隆起变形问题的发生。
然而现有的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仅通过对隧道的内壁进行辅助的加固操作,在加固过程中,不能够减少基坑开挖造成的隧道隆起问题,同时由于基坑的开挖工作进行,会造成隆起量的累加,长期作用造成隧道的隆起量增大,存在加固使用的不稳定,存在使用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仅通过对隧道的内壁进行辅助的加固操作,在加固过程中,不能够减少基坑开挖造成的隧道隆起问题,同时由于基坑的开挖工作进行,会造成隆起量的累加,长期作用造成隧道的隆起量增大,存在加固使用的不稳定,存在使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包括隧道本体和基坑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固桩,且第一加固桩的底部固定有隔离桩,并且第一加固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固桩,所述隔离桩的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固杆,且隔离桩的顶部固定有角钢,并且角钢的顶部设置有加固顶,而且加固顶之间通过第二加固杆相互连接,同时加固顶之间固定有紧固件,所述基坑本体位于隧道本体的边侧,且基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夯实土,并且夯实土的顶部安装有加固底板,而且加固底板之间设置有分隔件,同时基坑本体的内壁边缘处固定有加固侧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固桩与第一加固桩之间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加固桩与相邻的3个隔离桩之间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杆与第二加固桩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的长度相等,并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角钢与隔离桩的固定连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且角钢的顶部设置为内凹状,并且角钢和加固顶的边缘处之间相互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夯实土和加固底板均在基坑本体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分布,且夯实土和加固底板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夯实土和加固底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隔件在基坑本体的内部呈等大小的网格状结构设置,且基坑本体的边侧设置为倾斜向下的45°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能够充分的提高隧道内部的稳定性,从根本上减少基坑开挖工作造成的隧道隆起变形量的累加,进行隧道的变形防护;
1、只需要通过第二加固桩和第一加固杆的共同安装使用,对初次加固安装后的隔离桩进行二次的辅助安装加固,使得隔离桩的安装加固更加稳定,在使用时进行隧道的充分防护,降低隧道隆起变形的影响;
2、依次逐步放坡开完的基坑本体,通过逐步开挖形成完整的基坑,在加固底板和分隔件的作用下,使得基坑开挖造成的隧道隆起变形量降低,使得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从根本上减少隧道隆起变形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固顶和紧固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坑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隧道本体;2、第一加固桩;3、隔离桩;4、第二加固桩;5、第一加固杆;6、角钢;7、加固顶;8、第二加固杆;9、紧固件;10、基坑本体;11、夯实土;12、加固底板;13、分隔件;14、加固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包括隧道本体1、第一加固桩2、隔离桩3、第二加固桩4、第一加固杆5、角钢6、加固顶7、第二加固杆8、紧固件9、基坑本体10、夯实土11、加固底板12、分隔件13和加固侧板14,隧道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固桩2,且第一加固桩2的底部固定有隔离桩3,并且第一加固桩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固桩4,隔离桩3的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固杆5,且隔离桩3的顶部固定有角钢6,并且角钢6的顶部设置有加固顶7,而且加固顶7之间通过第二加固杆8相互连接,同时加固顶7之间固定有紧固件9,基坑本体10位于隧道本体1的边侧,且基坑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夯实土11,并且夯实土11的顶部安装有加固底板12,而且加固底板12之间设置有分隔件13,同时基坑本体10的内壁边缘处固定有加固侧板14。
第二加固桩4与第一加固桩2之间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加固桩4与相邻的3个隔离桩3之间相互连接,第一加固杆5与第二加固桩4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的长度相等,并且一一对应设置,提高隔离桩3安装加固的稳定时,在使用能够有效的进行隧道本体1穹顶和内壁的辅助支撑加固,使得隧道本体1的加固更加的稳定。
角钢6与隔离桩3的固定连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且角钢6的顶部设置为内凹状,并且角钢6和加固顶7的边缘处之间相互卡合连接,便于加固顶7的位置安装和定位加固,使其加固性能更加的稳定与有效。
夯实土11和加固底板12均在基坑本体10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分布,且夯实土11和加固底板12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夯实土11和加固底板12之间固定连接,分隔件13在基坑本体10的内部呈等大小的网格状结构设置,且基坑本体10的边侧设置为倾斜向下的45°夹角,实现基坑本体10的依次放坡开完,从而使得基坑本体10在开挖的过程中减少隧道隆起量的累积,降低基坑开完造成的隧道隆起问题发生。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时,首先根据图1-3所示,在隧道本体1的底部安装第一加固桩2,第一加固桩2的内部浇筑安装有隔离桩3的下端,然后隔离桩3的上端通过角钢6对加固顶7进行辅助定位,如图2所示,加固顶7在紧固件9的作用下进行安装定位加固,使得加固顶7在隧道本体1内定位,同时每3个隔离桩3之间采用第二加固桩4和第一加固杆5之间进行二次辅助定位加固,使得隔离桩3和加固顶7在对隧道本体1的内壁和穹顶间隙加固时更加的稳定,减少隧道的隆起问题发生;
根据图1和图4所示,在进行基坑本体10的放坡开挖时,为了减少基坑本体10的开挖造成的隧道隆起量累加,基坑本体10的开挖采用逐步定量开挖操作,将基坑本体10分为等大小的若干块,每块基坑开挖完成后,对其底部进行压实形成夯实土11,并在夯实土11的顶部设置加固底板12,在设置完成后,在其边侧设置分隔件13,稳固完成后依次开完所有的基坑,最终形成完成的基坑本体10,此方式的放坡开完,从根本上减少基坑隆起变形量的累加,长期作用,有效避免基坑本体10的开挖工作进行。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包括隧道本体(1)和基坑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固桩(2),且第一加固桩(2)的底部固定有隔离桩(3),并且第一加固桩(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固桩(4),所述隔离桩(3)的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固杆(5),且隔离桩(3)的顶部固定有角钢(6),并且角钢(6)的顶部设置有加固顶(7),而且加固顶(7)之间通过第二加固杆(8)相互连接,同时加固顶(7)之间固定有紧固件(9),所述基坑本体(10)位于隧道本体(1)的边侧,且基坑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夯实土(11),并且夯实土(11)的顶部安装有加固底板(12),而且加固底板(12)之间设置有分隔件(13),同时基坑本体(10)的内壁边缘处固定有加固侧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桩(4)与第一加固桩(2)之间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加固桩(4)与相邻的3个隔离桩(3)之间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杆(5)与第二加固桩(4)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的长度相等,并且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6)与隔离桩(3)的固定连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且角钢(6)的顶部设置为内凹状,并且角钢(6)和加固顶(7)的边缘处之间相互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土(11)和加固底板(12)均在基坑本体(10)的底部等间距均匀分布,且夯实土(11)和加固底板(12)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夯实土(11)和加固底板(12)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3)在基坑本体(10)的内部呈等大小的网格状结构设置,且基坑本体(10)的边侧设置为倾斜向下的45°夹角。
CN201922338168.4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Active CN211773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8168.4U CN211773684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8168.4U CN211773684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3684U true CN211773684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8168.4U Active CN211773684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3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495A (zh) * 2021-01-29 2021-04-3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隧道底部变形的斜撑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495A (zh) * 2021-01-29 2021-04-3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隧道底部变形的斜撑结构
CN112727495B (zh) * 2021-01-29 2022-08-2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隧道底部变形的斜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2878U (zh) 一种矿用轻型充填挡墙
CN103074899B (zh) 分仓支墩式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469341A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装配与浇筑组合集成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457709A (zh) 一种双排桩结合大角度锚索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773684U (zh) 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防护结构
CN113073656B (zh) 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03166B (zh) 一种隧道中下部溶洞的加强处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98752A (zh) 一种充填开采巷旁支护体梯形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13027519A (zh) 一种充填料自筑挡墙及构筑方法
CN209277090U (zh) 枯期围堰桩承式挡墙
CN110685287A (zh)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7053493U (zh) 明挖隧道上跨既有地铁交叉段抗浮体系
CN110004942A (zh) 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460477U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
CN215211151U (zh) 一种基于挡土结构的架空式支撑构造
CN212926108U (zh) 端墙式导向墙结构
CN111911183B (zh) 一种基于端墙式导向墙结构的隧道进洞工法
CN208633118U (zh) 一种地铁区间联络通道泵房开挖的支护结构
CN216615862U (zh) 一种门架式水泥土搅拌桩结合桩间降水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20645956U (zh) 一种用于地下盾构隧道保护的门式结构
CN220057994U (zh) 一种基坑工程中边跨逆作法支护结构
CN108118686A (zh) 一种拉森钢板桩冠梁的安装方法
CN112281862B (zh) 深基坑大坡度倒挂型钢锚喷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414313U (zh) 一种带多功能挡墙的隧道整体式洞门墙
CN2126126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土方填筑用挡土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