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1399U -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1399U
CN211771399U CN202020021605.XU CN202020021605U CN211771399U CN 211771399 U CN211771399 U CN 211771399U CN 202020021605 U CN202020021605 U CN 202020021605U CN 211771399 U CN211771399 U CN 211771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baffle
chute
plate
plat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16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羊泰宇
庹开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nche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nche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nche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nche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16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1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1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13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包括挡板和限流板,所述挡板的底端与限流板连接,挡板的外板面与限流板的外板面互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满足90°<α≤180°;所述挡板用于安装在溜槽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的内板面与溜槽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在溜槽输出端的分渣构件,起到限流和均匀分布矿渣流出量的作用,利于促进水淬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硅钒合金或钒铁合金矿渣是提炼钒渣时产生的矿渣,具有一定流动性。这些矿渣从矿热炉顶部的出眼口导出,进入溜槽,溜槽倾斜向下设置,进入溜槽内的矿渣受自身重力作用沿溜槽向下流动,直至从溜槽输出端口流出,常常在溜槽输出端口设置水淬装置,通过高压低温水流冲击流出的矿渣,使矿渣短时间内的冷却、呈颗粒固结,实现矿渣的快速冷却,防止矿渣呈大体积结块,增大后期破碎、提炼难度。但是在溜槽输出端,矿渣排出量较大,采用水淬喷嘴冲击冷却时,存在冷却不均匀,最终形成的矿渣颗粒体积大小不均,且容易存在大体积矿渣颗粒,不利于后期回收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溜槽输出端,矿渣排出量较大,采用水淬喷嘴冲击冷却时,存在冷却不均匀,最终形成的矿渣颗粒体积大小不均,且容易存在大体积矿渣颗粒,不利于后期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包括挡板和限流板,所述挡板的底端与限流板连接,挡板的外板面与限流板的外板面互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满足90°<α≤180°;所述挡板用于安装在溜槽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的内板面与溜槽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
针对在溜槽输出端,矿渣排出量较大,采用水淬喷嘴冲击冷却时,存在冷却不均匀,最终形成的矿渣颗粒体积大小不均,且容易存在大体积矿渣颗粒,不利于后期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在溜槽输出端的分渣构件,起到限流和均匀分布矿渣流出量的作用。使用时,将限流板先伸入溜槽内,通过挡板与溜槽两侧壁连接,实现限流板和挡板整体固定在溜槽上,通过挡板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使矿渣只能从限流板的内板面与溜槽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流出,通过控制限流板与溜槽之间的间隙大小,就可实现调节输出矿渣幕的厚度,水淬喷嘴朝向与矿渣幕所在平面垂直,在合理范围内,间隙越小、矿渣幕越薄,越利于快速冷却、且利于获得粒径均匀分布的小粒径矿渣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和限流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通过设置挡板和限流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安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板的一端设有连接板,限流板通过连接板与挡板底端可拆卸连接。
将限流板和挡板设计为可拆卸分体结构,方便后期的部件更换、清洗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边与溜槽输出端口的底板面接触,且限流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有若干导流槽,矿渣通过导流槽流出。
通过在限流板上设置导流槽,将溜槽输出端的矿渣流分成多股独立的矿渣分支流,利于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有连接件,挡板通过连接件与溜槽连接。
一种炉渣冷却系统,包括溜槽和上述的炉渣水淬分渣构件;所述挡板安装在溜槽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的内板面与溜槽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溜槽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溜槽输出端的两侧板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挡板宽度方向两端均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安装基板,连接杆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基板连接;挡板底端置于U型结构内时,连接杆嵌入安装槽内,安装基板位于U型结构两侧板外板面处、且与U型结构两侧板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溜槽的输出端设有水淬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针对在溜槽输出端,矿渣排出量较大,采用水淬喷嘴冲击冷却时,存在冷却不均匀,最终形成的矿渣颗粒体积大小不均,且容易存在大体积矿渣颗粒,不利于后期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在溜槽输出端的分渣构件,起到限流和均匀分布矿渣流出量的作用。使用时,将限流板先伸入溜槽内,通过挡板与溜槽两侧壁连接,实现限流板和挡板整体固定在溜槽上,通过挡板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使矿渣只能从限流板的内板面与溜槽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流出,通过控制限流板与溜槽之间的间隙大小,就可实现调节输出矿渣幕的厚度,水淬喷嘴朝向与矿渣幕所在平面垂直,在合理范围内,间隙越小、矿渣幕越薄,越利于快速冷却、且利于获得粒径均匀分布的小粒径矿渣颗粒。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渣构件与溜槽适配关系,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渣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渣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设有导流槽;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渣构件与溜槽适配关系,轴向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炉渣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挡板,2-限流板,3-溜槽,4-连接板,5-导流槽,6- 连接件,61-连接杆,62-安装基板,7-安装槽,8-水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包括挡板1和限流板2,挡板1和限流板2均呈长方体板结构,挡板1的底端沿边与限流板2的顶端沿边连接,挡板1的外板面与限流板2的外板面互成夹角α,夹角α满足90°<α≤180°,本实施例选取为160°;挡板1用于安装在溜槽3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1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2的内板面与溜槽3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关于挡板1和限流板2的连接结构可采用一体化整体结构或者可拆卸连接结构。一种方案是,挡板1和限流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另一种方案是,限流板2的一端设有连接板4,限流板2通过连接板4与挡板1底端可拆卸连接,如通过螺栓、扣件等常规零部件连接。挡板1上设有连接件6,挡板1通过连接件6与溜槽3连接。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板2远离挡板1的一侧边与溜槽3输出端口的底板面接触,且限流板2远离挡板1的一侧设有若干导流槽5,矿渣通过导流槽5流出,多个导流槽5等间距均匀分布呈一条直线,导流槽5槽口的大小依据实际情况设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渣冷却系统,包括溜槽3和实施例3提供的炉渣水淬分渣构件;挡板1安装在溜槽3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1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2的内板面与溜槽3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具体地,溜槽3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溜槽3输出端的两侧板顶部开设有安装槽7;挡板1宽度方向两端均设有连接件6,连接件6包括连接杆61和安装基板62,连接杆61的一端与挡板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基板62连接;挡板1底端置于U型结构内时,连接杆61嵌入安装槽7内,安装基板62位于U型结构两侧板外板面处、且与U型结构两侧板面连接。溜槽3的输出端设有水淬机构8,水淬喷嘴的朝向与导流槽5排布直线方向垂直,每个导流槽5下方对应设置一个水淬喷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1)和限流板(2),所述挡板(1)的底端与限流板(2)连接,挡板(1)的外板面与限流板(2)的外板面互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满足90°<α≤180°;
所述挡板(1)用于安装在溜槽(3)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1)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2)的内板面与溜槽(3)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和限流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2)的一端设有连接板(4),限流板(2)通过连接板(4)与挡板(1)底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2)远离挡板(1)的一侧边与溜槽(3)输出端口的底板面接触,且限流板(2)远离挡板(1)的一侧设有若干导流槽(5),矿渣通过导流槽(5)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上设有连接件(6),挡板(1)通过连接件(6)与溜槽(3)连接。
6.一种炉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3)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炉渣水淬分渣构件;所述挡板(1)安装在溜槽(3)的输出端口通道处,且挡板(1)的内板面起到阻挡矿渣流动的作用;在限流板(2)的内板面与溜槽(3)输出端口的底板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矿渣输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炉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3)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溜槽(3)输出端的两侧板顶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挡板(1)宽度方向两端均设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包括连接杆(61)和安装基板(62),连接杆(61)的一端与挡板(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基板(62)连接;挡板(1)底端置于U型结构内时,连接杆(61)嵌入安装槽(7)内,安装基板(62)位于U型结构两侧板外板面处、且与U型结构两侧板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炉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3)的输出端设有水淬机构(8)。
CN202020021605.XU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71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1605.XU CN211771399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1605.XU CN211771399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1399U true CN21177139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8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160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71399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1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2121B (zh) 装料井、包括装料井的炉以及用于浸没熔融金属系统
CN211771399U (zh) 一种炉渣水淬分渣构件及炉渣冷却系统
CN210796514U (zh) 狭板保护系统
CN201560201U (zh) 一种钒钛高炉渣渣铁分离装置
CN201330258Y (zh) 撇渣器
CN106563298A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100554592C (zh) 扩散式曲线挑流鼻坎
CN2488960Y (zh) 新型散流式大坝消能泄洪系统
CN208857351U (zh) 一种用于电子束冷床熔炼炉结晶器的圆盘型水冷底座
CN101967842B (zh) 一种高效斜板除沙取水装置
CN207418779U (zh) 一种预熔渣铸渣装置
CN109260776A (zh) 一种沉沙池
CN205165860U (zh) 防炉渣回流的铁水扒渣板
CN214108769U (zh) 一种用于铸造的浇口杯机构
CN20489846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结构
KR20140013216A (ko) 고로의 대탕도
CN216639550U (zh) 挡渣结构及撇渣组件
CN20838946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11170719U (zh) 一种矿渣水淬装置
CN201553747U (zh) 一种钒钛高炉渣金属铁回收装置
CN109356119A (zh) 泄槽掺气坎结构
CN102319902A (zh) 一种铁合金水淬粒化设备及其工艺
KR101159589B1 (ko) 고로용 대탕도
CN201807734U (zh) 一种新型铁水扒渣板
CN208857350U (zh) 用于电子束冷床熔炼炉结晶器水冷底座的内部水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