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9676U -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9676U
CN211769676U CN202020128458.6U CN202020128458U CN211769676U CN 211769676 U CN211769676 U CN 211769676U CN 202020128458 U CN202020128458 U CN 202020128458U CN 211769676 U CN211769676 U CN 211769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earing beam
guide wheel
cage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84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彤
朱家琦
王景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uand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uand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uand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uand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84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9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9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9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包括承重梁、曳引机、钢丝绳、对重和吊笼,承重梁包括梁本体,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搭设在预埋托件上,梁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折叠部分,折叠部分和主体部分之间具有限位结构,承重梁配置有提升机构;曳引机安装在主体部分上,主体部分上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固定端上,向下绕过对重动滑轮后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再绕过第二导向轮后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最后向下绕过吊笼动滑轮后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笼固定端处,钢丝绳的余绳放置于任意楼层内。减轻运行自重,节省电能。

Description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电梯井用施工升价机通常采用曳引机设置在地面上,悬挂比为1:1,这种设置形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体积大重量重,二是功率大耗能高,三是需要将后续加高使用的钢丝绳放置在吊笼顶部,这样升降机在工作时需要多背负较多的钢丝绳,给升降机带来了多于的功耗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后续加高需要使用的钢丝绳对方在吊笼顶部,堵住了吊笼顶部的安全逃生窗,其后果不堪设想,将后续加高使用功能的钢丝绳放置在吊笼顶部,还需要通过多个导向轮才能将钢丝绳导向吊笼和对重,增加了钢丝绳的用量。另外,曳引机设置在地面上,在需要加高时,钢丝绳的收放也比较困难。
另外,由于现有的承重梁为一根整体梁,承重梁的安装需要在井道的相对两侧墙壁上预留安装洞口或在安装前砸出安装洞口,然后承重梁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预留洞口内。在建筑楼层较高时,当低层的楼层建设完成后,需要将整体的升降机提升,在高层再设置相应的承重梁,而承重梁的固定形式会导致安装成本升高,另外,固定的承重梁形式增加了后期补预留洞口或安装洞口的人力、材料成本,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主体结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将曳引机放置于地面导致的功耗增加以及升降机加高时钢丝绳收放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包括承重梁、曳引机、钢丝绳、对重和吊笼,其特征在于,承重梁包括梁本体,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于搭设在井道墙壁的相对侧壁上伸出的预埋托件上,梁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铰接连接在主体部分的左右至少一端上的折叠部分,折叠部分和主体部分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另一个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折叠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的极限摆动角度而使梁本体搭设在预埋件上时形成拱桥式的弯折结构,承重梁配置有与主体部分连接以带动承重梁升降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分上的电动提升机,电动提升机上连接有提升绳,提升绳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至井道顶部;所述曳引机安装在主体部分上侧,吊笼顶部具有吊笼动滑轮,对重顶部具有对重动滑轮,所述主体部分上位于曳引机的一侧转动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主体部分上位于曳引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重固定端和吊笼固定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固定端上,向下绕过对重动滑轮后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再绕过第二导向轮后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最后向下绕过吊笼动滑轮后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笼固定端处,钢丝绳的余绳放置于任意楼层内。
进一步的,主体部分为直梁,主体部分的两端均铰接连接有折叠部分。
进一步的,主体部分包括左右延伸的直梁段以及连接直梁段的一端并向下倾斜延伸的弯折段,所述折叠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主体部分上的与折叠部分连接的一端的下侧壁上贴合固定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水平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外侧而构成所述限位结构,所述下挡板的外端用于与折叠部分的下侧面抵顶限位配合以限制折叠部分的向下摆动极限角度。
进一步的,电动提升机有两个,两个电动提升机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于主体部分的下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轮的高度高于第二导向轮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承重梁设置为可折叠形式,并搭设在井道的预埋托件上,由于承重梁会受压力而张开,直至抵设在井道侧壁上,因此预埋托件的突出较短,不需要拆卸,也不需要额外砸洞布置,减少了后期的修补成本等;将承重梁设置为折叠部分和主体部分铰接连接的形式,在升降机的其他零部件安装在承重梁上时,承重梁通过自身和吊笼的承重压力而使折叠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向上摆动,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而将承重梁整体形成了拱桥式的支撑结构,且承重梁受压力而使其两端抵设至井道侧壁上,这种设置形式使得承重梁承受的压力越大,其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越大,越能实现稳固支撑,承重梁的两端与墙壁的摩擦力和预埋托件向上托力共同支撑起施工升降机的自重及所运货物的重力,其结构稳定性较强,而且承重力较大;在需要将称重量提升到高层时,仅控制电动提升机工作,即可带动承重梁稳定提升,提升时,折叠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摆动而自动折叠,使梁本体的整体长度缩短,留出与井道墙壁之间的空隙,在经过下一个预埋件时,通过人工等方式将折叠部分拉出并搭设在预埋托件上即可。另外,将曳引机设置在主体部分上,多余的钢丝绳直接放置在任意楼层内,减轻了施工升降机的运行自重,节省电能,使施工升降机整机减轻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承重梁在井道内的安装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井道;2-预埋托件;3-立板;4-梁本体;5-主体部分;6-折叠部分;7-下挡板;8-直梁段;9-弯折段;10-电动提升机;11-提升绳;12-曳引机;13-第一导向轮;14-第二导向轮;15-吊笼;16-对重;17-吊笼动滑轮;18-对重动滑轮;1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该施工升降机包括吊笼、对重、承重梁、曳引机12、钢丝绳等,还包括其他的零部件如导轨、限位装置、保护装置、控制系统等,这些结构均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不做详细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介绍。
其中对于承重梁来说,承重梁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吊笼、配重、曳引机12以及相应的滑轮等设备的支撑,承重梁配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则是主要为了实现对承重梁的提升。承重梁为型钢材质,承重梁包括梁本体4,梁本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于搭设在井道1墙壁的相对侧壁上伸出的预埋托件2上,在井道1的墙壁的相对两侧上均设有预埋托件2,两个预埋托件2相对延伸,预埋托件2可以采用浇筑时预埋或采用安装前水钻打孔置入,而梁本体4的两端可以直接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梁本体4包括主体部分5和折叠部分6,主体部分5包括左右延伸的直梁段8以及连接直梁段8的一端并向下倾斜延伸的弯折段9,而折叠部分6仅有一根,并与主体部分5的另一端铰接连接,这样的设置形式在实际使用时,仅一侧的折叠部分6折叠即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在将折叠部分6展开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时,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且本实施例中,由于仅一侧具有折叠部分6,梁本体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弯折段9直接抵靠在墙壁上,因此限位结构仅仅需要限制折叠部分6的向下摆动极限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折叠部分6与主体部分5之间设置扭簧或压簧等结构,从而实现折叠部分6自重折叠时的极限角度。在梁本体4为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时,折叠部分6由于自重原因向下摆动而自动折叠,能够使梁本体4的整体长度缩短,留出与井道1墙壁之间的空隙;在需要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时,将折叠部分6展开,即可延长梁本体4的整体长度。
折叠部分6和主体部分5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另一个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而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部分5的两端部的下侧壁上的下挡板7,其中下挡板7水平伸出至主体部分5的对应端部的外侧,下挡板7的伸出端用于与折叠部分6的下侧面抵顶限位配合,以限制折叠部分6的向下摆动的极限角度。通过下挡板7的设置,能够保证折叠部分6始终处于与主体部分5成一定的夹角范围内,从而将梁本体4在搭设在预埋件上时形成拱桥式的弯折结构,这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梁本体4的整体长度的缩短,也能够避免缩短过小导致将折叠部分6展开比较困难的问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在折叠部分6和主体部分5的铰接位置处的限位挡台等其他形式,保证折叠部分6在极限角度仍处于向下倾斜延伸的状态即可。
进一步,为了保证承重梁在承重过程中的支撑足够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梁本体4的两端还分别固定有立板3,其中一个立板与折叠部分6固定连接,另一个立板固定在主体部分5的背向折叠部分6的一端,在折叠部分6张开使承重梁形成拱桥式结构、且两端抵顶在井道侧壁上时,该立板3能够抵在井道侧壁上并与墙壁贴合,承重梁的两端与墙壁的摩擦力和预埋托件2向上托力共同支撑起施工升降机的自重及所运货物的重力。
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分5上的电动提升机10,如图1所示,电动提升机10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在主体部分5的下侧面上,同时,各个电动提升机10上均连接有提升绳11,提升绳11穿过主体部分5后向上延伸,并最终固定连接至井道1的顶部位置。两根绳子相对平行布置。通过电动提升机10以及提升绳11的设置,能够直接将整体承重梁向上提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动提升机10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或者是一个,不做具体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两根提升绳11也可以固定在井道1一侧的电梯门洞内,具体的固定位置不做限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动卷绳机10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5上的任意位置。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升降机的其他零部件安装在承重梁上时,承重梁通过自身和吊笼的承重压力而使折叠部分6相对于主体部分5向上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而将承重梁整体形成了拱桥式的支撑结构,承重梁的两端与墙壁的摩擦力和预埋托件2向上托力共同支撑起施工升降机的自重及所运货物的重力,其结构稳定性较强,而且承重力较大;在需要将称重量提升到高层时,仅控制电动提升机10工作,即可带动承重梁稳定提升,提升时,折叠部分6由于自重向下摆动而自动折叠,使梁本体4的整体长度缩短,留出与井道1墙壁之间的空隙,在经过下一个预埋件时,可直接通过,再需要搭设时,通过人工等将折叠部分6拉出并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即可。该承重梁安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留安装施工洞口,节省后期补安装施工洞口的人力、材料施工成本;且自带提升机构,安装方便、快捷,不需要其它附助机械,节省人力、安装顶升省时、提高工程进度。
另外,针梁本体4的两端与预埋托件2之间的配合关系,预埋托件2为水平延伸的多根杆结构,对应的在梁本体4的端部开设有用于套设在各根杆上以使折叠部分沿左右方向导向展开的导槽。通过导槽与预埋托件2之间的导向配合,更有利于折叠部分的展开以及梁本体4的两端向井道侧壁的移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叠部分可以有两个,将主体部分设置为直梁结构,两个折叠部分分别铰接在主体部分的左右两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吊笼15具有吊笼动滑轮17,对重16具有对重动滑轮18,而曳引机12安装在承重梁的上侧面,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将曳引机12设置在承重梁上,相应的钢丝绳19的绕设布局发生了改变:主体部分上位于曳引机12的左侧转动设有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其中第一导向轮13的轴线位于承重梁的左侧上部,第二导向轮14位于第一导向轮13的右侧,且其轴线位于承重梁的中间位置处,而在主体部分上位于曳引机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重固定端和吊笼固定端,钢丝绳19的一端固定在对重固定端上,向下绕过对重动滑轮18后,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13,在从第二导向轮14的下侧绕过后,绕过曳引机12的曳引轮上侧,最后向下绕过吊笼动滑轮17后将钢丝绳19固定在吊笼固定端,而钢丝绳19的余绳则放置于任意楼层内,并可以采用通过卷绳筒进行缠绕收纳。
而这种将曳引机12设置在主体部分上,多余的钢丝绳19直接放置在任意楼层内,其作用是减轻了施工升降机的运行自重,节省电能,使施工升降机整机减轻重量,反过来也能够使承重梁自身更加轻便,方便承重梁的拆装、顶升以及运输。当然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高度设置位置主要是为了方便钢丝绳19的缠绕受力,结构更加简单,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的高度不做具体限定,可均设置于承重梁的下侧。
上述的升降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升降机需要拆卸、顶升时,由承重梁自带的提升机构向上自升,此时承重梁的折叠部分通过自重自动折叠,在经过位于高层位置的预埋托件后,通过将折叠部分展开,即可完成将承重梁搭设在下一个预埋托件上。而该升降机配置的主滑道和副滑道通过固定支撑架固定在建筑物混凝土墙壁上。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包括承重梁、曳引机、钢丝绳、对重和吊笼,其特征在于,承重梁包括梁本体,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于搭设在井道墙壁的相对侧壁上伸出的预埋托件上,梁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铰接连接在主体部分的左右至少一端上的折叠部分,折叠部分和主体部分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另一个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折叠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的极限摆动角度而使梁本体搭设在预埋件上时形成拱桥式的弯折结构,承重梁配置有与主体部分连接以带动承重梁升降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分上的电动提升机,电动提升机上连接有提升绳,提升绳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至井道顶部;所述曳引机安装在主体部分上侧,吊笼顶部具有吊笼动滑轮,对重顶部具有对重动滑轮,所述主体部分上位于曳引机的一侧转动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主体部分上位于曳引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重固定端和吊笼固定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固定端上,向下绕过对重动滑轮后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再绕过第二导向轮后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最后向下绕过吊笼动滑轮后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笼固定端处,钢丝绳的余绳放置于任意楼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为直梁,主体部分的两端均铰接连接有折叠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包括左右延伸的直梁段以及连接直梁段的一端并向下倾斜延伸的弯折段,所述折叠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上的与折叠部分连接的一端的下侧壁上贴合固定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水平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外侧而构成所述限位结构,所述下挡板的外端用于与折叠部分的下侧面抵顶限位配合以限制折叠部分的向下摆动极限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电动提升机有两个,两个电动提升机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于主体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高度高于第二导向轮的高度。
CN202020128458.6U 2020-01-20 2020-01-20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Active CN211769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8458.6U CN211769676U (zh) 2020-01-20 2020-01-20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8458.6U CN211769676U (zh) 2020-01-20 2020-01-20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9676U true CN211769676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8458.6U Active CN211769676U (zh) 2020-01-20 2020-01-20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9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09661B2 (en) Metho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n elevator
CN102448866B (zh) 用于安装电梯的提升绳索的方法
CN110228743B (zh) 电梯井曳引上置二比一悬挂比施工升降机及其作业方法
CN110023229A (zh) 电梯设备和用于建造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06276631A (zh) 一种屋面吊装置和起重机和起重臂的拆卸方法
CN106917353A (zh) 一种开合式过墩箱梁检修施工台车及其工作方法
KR20100053420A (ko) 유압 엘리베이터의 리뉴얼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리뉴얼 된 로프식 엘리베이터
CN111039130A (zh)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
CN210048319U (zh) 一种折叠天梁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CN111115412A (zh) 井道施工升降机用可折叠拱桥式承重梁组件及承重梁
CN216341336U (zh) 一种750×750mm截面抱杆系统的可调节式倒装架构造
JPWO202003593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揚程延長技術の適用方法
CN211769642U (zh)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
CN211769676U (zh)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CN211769629U (zh) 井道施工升降机用可折叠拱桥式承重梁组件及承重梁
JP6112954B2 (ja)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を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へとリニューアルする方法
CN108625800B (zh) 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多功能井架
CN115030036A (zh) 基于非开阔空间内跨轨安装悬挂钢梯的施工工艺
JP3844944B2 (ja)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の解体方法
CN112794249A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车
CN205531262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钢结构施工平台
CN111196566A (zh) 超高层内爬塔吊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666849U (zh) 一种高大隔墙板吊装操作平台车
CN214495505U (zh) 一种隔墙板安装辅助吊升装置
CN218492299U (zh) 一种塔架式桥墩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