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6562U - 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66562U CN211766562U CN202020393135.XU CN202020393135U CN211766562U CN 211766562 U CN211766562 U CN 211766562U CN 202020393135 U CN202020393135 U CN 202020393135U CN 211766562 U CN211766562 U CN 2117665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transition tray
- tray
- transition
- clo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包括:用于使得锥形体翻转90°的翻转设备以及将翻转后锥形体转移到传送带上工艺托盘内的过渡设备;翻转设备包括:料仓、推送装置、推送块以及导向装置,料仓用于叠放横卧锥形体,料仓一侧安装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推送块,推送块用于将料仓最底层锥形体推送至导向装置内、当推送最底层锥形体到导向装置内时封堵料仓底部,导向装置用于使得横卧的锥形体翻转到竖直方向上。该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因推件机械手对料仓底部没有封堵作用而导致推件机械手不能将下一层横卧锥形套管推送到间距隔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锥形体喷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811581536.1锥形套管自动装盘工艺及锥形套管自动装盘机,该自动装盘机包括:料仓、推件机械手、间距隔栏以及过渡托盘,料仓存叠放有锥形套管,推件机械手用于将料仓最底层的横卧锥形套管推送到间距隔栏中,间距隔栏对锥形套管进行导向,以将横卧的锥形套管导向到位于竖直方向上(也就是锥形套管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位置),间距隔栏输出位于竖直方向上的锥形套管,过渡托盘承接从间距隔栏输出的锥形套管。该装盘机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推件机械手对料仓底部没有封堵作用,因此推件机械手上一次将料仓最底层的横卧锥形套管推走后,再次回到料仓底部时,由于料仓底部的锥形套管已经跌落,因此阻碍了推件机械手回复到能够将下一层横卧锥形套管推送到间距隔栏的位置,导致下一次推件工作很难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因推件机械手对料仓底部没有封堵作用而导致推件机械手不能将下一层横卧锥形套管推送到间距隔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包括:用于使得锥形体翻转90°的翻转设备以及将翻转后锥形体转移到传送带上工艺托盘内的过渡设备;翻转设备包括:料仓、推送装置、推送块以及导向装置,料仓用于叠放横卧锥形体,料仓一侧安装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推送块,推送块用于将料仓最底层锥形体推送至导向装置内、当推送最底层锥形体到导向装置内时封堵料仓底部,导向装置用于使得横卧的锥形体翻转到竖直方向上;过渡设备包括:第一过渡托盘、第一水平驱动装置、第一开闭装置、第二过渡托盘、第二水平驱动装置、第二开闭装置、第三过渡托盘以及第三开闭装置,第一过渡托盘安装在导向装置输出端的下方,第一过渡托盘与第一水平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水平驱动装置用于使得第一过渡托盘上每一排开孔与导向装置输出端对准,第一过渡托盘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一过渡托盘上开孔的第一开闭装置;第二过渡托盘位于第一过渡托盘下方,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二水平驱动装置连接,第二水平驱动装置用于使得第二过渡托盘在第一过渡托盘正下方和第三过渡托盘正上方来回移动,第二过渡托盘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二过渡托盘上开孔的第二开闭装置;第三过渡托盘位于第二过渡托盘下方,第三过渡托盘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三过渡托盘上开孔的第三开闭装置。
优选的是,导向装置包括:水平导向体、弧形导向体以及竖直导向体,水平导向体内开设有水平导向通道,水平导向通道一端与料仓连通,弧形导向体内开设有弧形导向通道,水平导向通道另一端与弧形导向通道一端连通,竖直导向体内开设有竖直导向通道,弧形导向通道另一端与竖直导向通道顶端连通,竖直导向通道底端为导向装置的输出端。
优选的是,弧形导向体与竖直导向体相对固定,水平导向体延伸形成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弧形导向体以及竖直导向体,弧形导向体和竖直导向体能相对支撑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弧形导向体连接至第一弹簧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至支撑块,在第一弹簧弹力下能保持弧形导向体和竖直导向体由支撑块支撑、且弧形导向通道与水平导向通道连通,与弧形导向体和竖直导向体相对固定有振动器。
优选的是,第一开闭装置、第二开闭装置以及第三开闭装置均采用电磁驱动方式,在第一过渡托盘与第一开闭装置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能与第二过渡托盘作用,第一限位装置用于当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一过渡托盘没有对准时限制第一开闭装置打开第一过渡托盘,在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二开闭装置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能与第三过渡托盘作用,第二限位装置用于当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三过渡托盘没有对准时或当第三开闭装置没有关闭第三过渡托盘时限制第二开闭装置打开第二过渡托盘。
优选的是,第一开闭装置、第二开闭装置以及第三开闭装置均包括:开闭盘、第二弹簧、凸块、永磁铁以及电磁铁,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以及第三过渡托盘底部均凹陷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用于供开闭盘插入,在安装槽内壁导向下开闭盘能相对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安装槽壁上安装有电磁铁,在开闭盘上与电磁铁相对安装有永磁铁,开闭盘背离电磁铁的一侧凸出形成有凸块,凸块连接至第二弹簧一端,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至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在第二弹簧弹力下能保持开闭盘关闭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开闭盘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连通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上的开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锥形体翻转实现过程:首先,在料仓装锥形体之间,推送块位于料仓底部靠近推送装置一侧;然后,当锥形体放入到料仓内后,锥形体在料仓内叠放,锥形体在自身重力下落在推送块靠近导向装置一侧;再后,启动推送装置,推送装置通过推送块将锥形体推送到导向装置内,开始时,在水平导向体内,随后进入到弧形导向体内,此过程中推送块一直讲料仓底部封闭,避免当推送块缩回后锥形体无法落在推送块靠近导向装置一侧,保证后续推送工作的继续进行,在自身重力下锥形体在弧形导向体内移动,且慢慢转向,最终锥形体翻转90°后进入到竖直导向体内,竖直导向体将位于竖直方向上的锥形体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渡设备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支撑块100、第一弹簧101、工作平台102、第二支撑杆103、第二导向轨104、第一支撑杆105、第一导向轨106、料仓11、推送装置12、推送块13、导向装置14、水平导向体141、弧形导向体142、竖直导向体143、第一过渡托盘21、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第一开闭装置23、开闭盘231、第二弹簧232、凸块233、永磁铁234、电磁铁235、第二过渡托盘24、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第二开闭装置26、第三过渡托盘27、第三开闭装置28、第一限位装置20、第三弹簧200、第一阻挡块201、第一挤压杆202、第一滚轮203、第一安装板204、第一升降块205、第二挤压杆206、第二滚轮207、第五弹簧208、第二限位装置29、第二安装板291、第三滚轮292、第二升降块293、第三挤压杆294、第四弹簧295、第四挤压杆296、第二阻挡块297、振动器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包括:用于使得锥形体翻转90°的翻转设备以及将翻转后锥形体转移到传送带上工艺托盘内的过渡设备;翻转设备包括:料仓11、推送装置12、推送块13以及导向装置14,料仓11用于叠放横卧锥形体,料仓11一侧安装有推送装置12,推送装置12的输出端连接至推送块13,推送块13用于将料仓11最底层锥形体推送至导向装置14内、当推送最底层锥形体到导向装置14内时封堵料仓11底部,导向装置14用于使得横卧的锥形体翻转到竖直方向上;过渡设备包括:第一过渡托盘21、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第一开闭装置23、第二过渡托盘24、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第二开闭装置26、第三过渡托盘27以及第三开闭装置28,第一过渡托盘21安装在导向装置14输出端的下方,第一过渡托盘21与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连接,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用于使得第一过渡托盘21上每一排开孔与导向装置14输出端对准,第一过渡托盘21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一过渡托盘21上开孔的第一开闭装置23;第二过渡托盘24位于第一过渡托盘21下方,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连接,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用于使得第二过渡托盘24在第一过渡托盘21正下方和第三过渡托盘27正上方来回移动,第二过渡托盘24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二过渡托盘24上开孔的第二开闭装置26;第三过渡托盘27位于第二过渡托盘24下方,第三过渡托盘27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三过渡托盘27上开孔的第三开闭装置28。
导向装置14包括:水平导向体141、弧形导向体142以及竖直导向体143,水平导向体141内开设有水平导向通道,水平导向通道一端与料仓11连通,弧形导向体142内开设有弧形导向通道,水平导向通道另一端与弧形导向通道一端连通,竖直导向体143内开设有竖直导向通道,弧形导向通道另一端与竖直导向通道顶端连通,竖直导向通道底端为导向装置14的输出端。
弧形导向体142与竖直导向体143相对固定,水平导向体141延伸形成有支撑块100,支撑块100用于支撑弧形导向体142以及竖直导向体143,弧形导向体142和竖直导向体143能相对支撑块10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弧形导向体142连接至第一弹簧101一端,第一弹簧101另一端固定至支撑块100,在第一弹簧101弹力下能保持弧形导向体142和竖直导向体143由支撑块100支撑、且弧形导向通道与水平导向通道连通,与弧形导向体142和竖直导向体143相对固定有振动器3。
第一开闭装置23、第二开闭装置26以及第三开闭装置28均采用电磁驱动方式,在第一过渡托盘21与第一开闭装置23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20,第一限位装置20能与第二过渡托盘24作用,第一限位装置20用于当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一过渡托盘21没有对准时限制第一开闭装置23打开第一过渡托盘21,在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二开闭装置26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29,第二限位装置29能与第三过渡托盘27作用,第二限位装置29用于当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三过渡托盘27没有对准时或当第三开闭装置28没有关闭第三过渡托盘27时限制第二开闭装置26打开第二过渡托盘24。
第一开闭装置23、第二开闭装置26以及第三开闭装置28均包括:开闭盘231、第二弹簧232、凸块233、永磁铁234以及电磁铁235,第一过渡托盘21、第二过渡托盘24以及第三过渡托盘27底部均凹陷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用于供开闭盘231插入,在安装槽内壁导向下开闭盘231能相对所在第一过渡托盘21、第二过渡托盘24或第三过渡托盘27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安装槽壁上安装有电磁铁235,在开闭盘231上与电磁铁235相对安装有永磁铁234,开闭盘231背离电磁铁235的一侧凸出形成有凸块233,凸块233连接至第二弹簧232一端,第二弹簧232另一端固定至所在第一过渡托盘21、第二过渡托盘24或第三过渡托盘27,在第二弹簧232弹力下能保持开闭盘231关闭所在第一过渡托盘21、第二过渡托盘24或第三过渡托盘27,开闭盘23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连通所在第一过渡托盘21、第二过渡托盘24或第三过渡托盘27上的开孔,当电磁铁235通电后电磁铁235与永磁铁234相互排斥。
推送装置12、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和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均安装在工作平台102上,工作平台102底部开设有穿孔,第三过渡托盘27底部由穿孔壁支撑,第三过渡托盘27中部与穿孔对准,以便于锥形体能够从穿孔中跌落,穿孔壁通过第二支撑杆103连接至两第二导向轨104一端,两第二导向轨104另一端固定至工作平台102中部,两第二导向轨104支撑并导向第二过渡托盘24,两第二导向轨104中部通过两第一支撑杆105连接至两第一导向轨106,两第一导向轨106支撑并导向第一过渡托盘21,两第一导向轨106另一端固定至工作平台102顶部。两第一导向轨106之间和两第二导向轨104之间均用于供锥形体穿过,以便于锥形体跌落。
第一限位装置20包括:第三弹簧200、第一阻挡块201、第一挤压杆202、第一滚轮203、第一安装板204、第一升降块205、第二挤压杆206、第二滚轮207以及第五弹簧,在第一过渡托盘21上安装有第一阻挡块201,第一阻挡块201能相对第一过渡托盘21升降,第一阻挡块201固定至第三弹簧200一端,第三弹簧200另一端固定至第一过渡托盘21,第一开闭装置23的开闭盘231开设有供阻挡块插入的第一插孔,第一阻挡块201固定至第一挤压杆202一端,第一挤压杆202另一端安装有能转动的第一滚轮203,第一开闭装置23中开闭盘231靠近电磁铁235的侧面凹陷形成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一插孔连通,第一滑槽不能供阻挡块穿过,第一滑槽仅能供第一挤压杆202滑过,这靠第一阻挡块201和第一挤压杆202的大小实现,第一升降块205顶面形成有与第一滚轮203相切的第一挤压面,第一升降块205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第一升降块205能相对第一安装块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一升降块205底面形成与第二滚轮207相切的第二挤压面,第五弹簧208一一端固定至第一升降块205,第五弹簧另一端固定至第一安装板204,在第五弹簧208弹力下能保持第一升降块205处于较低的位置,第二滚轮207能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挤压杆206上,第二挤压杆206与第二过渡托盘24固定。当第一过渡托盘21位于最后一排开孔承接锥形体时,且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一过渡托盘21对准时,第二挤压杆206通过第一升降块205才能使得第一阻挡块201与第一插孔脱离,这样,第一开闭装置23中电磁铁235通电后才能通过排斥永磁铁234,使得开闭盘231向着背离电磁铁235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阻挡块201不位于插孔内,就不会限制开闭盘231与电磁铁235远离,而第一挤压杆202刚好能够从第一滑槽穿过,第一挤压杆202不会阻碍开闭盘231远离电磁铁235,从而实现了在第二挤压杆206的挤压下通过第一挤压杆202和升降块作用而使得第一阻挡块201所在位置升高,第一阻挡块201释放开闭盘231。
第二限位装置29包括:第二安装板291、第三滚轮292、第二升降块293、第三挤压杆294、第四弹簧295、第四挤压杆296以及第二阻挡块297,第二安装板291在安装在工作平台102上,第二安装板291位于第二导向轨104与第三过渡托盘27之间,第二安装板291上穿过有第三挤压杆294,第三挤压杆294底端与开闭盘231作用,第三挤压杆294底端为半球体结构,第三挤压杆294顶端固定至第二升降块293,第二升降块293顶面形成有第三挤压面,第三挤压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三挤压面与第三滚轮292相切,第三滚轮292能转动地安装在第四挤压杆296上,第四挤压杆296穿过第二开闭装置26的开闭盘231与第二阻挡块297连接,第二开闭装置26中开闭盘231开设有供第二阻挡块297插入的第二插孔,第二开闭装置26中开闭盘231靠近电磁铁235的面凹陷形成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第二插孔连通,第二滑槽仅能供第四挤压杆296滑出,第二滑槽不能供第二阻挡块297滑过,这个靠第二阻挡块297和第四挤压杆296的大小实现,当且且仅当第三开闭装置28开闭盘231关闭第三过渡托盘27时,且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三过渡托盘27对准后第二阻挡块297才能与第二插孔脱离。
推送装置12、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和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均可以是气缸。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锥形体翻转实现过程:首先,在料仓11装锥形体之间,推送块13位于料仓11底部靠近推送装置12一侧;然后,当锥形体放入到料仓11内后,锥形体在料仓11内叠放,锥形体在自身重力下落在推送块13靠近导向装置14一侧;再后,启动推送装置12,推送装置12通过推送块13将锥形体推送到导向装置14内,开始时,在水平导向体141内,随后进入到弧形导向体142内,此过程中推送块13一直讲料仓11底部封闭,避免当推送块13缩回后锥形体无法落在推送块13靠近导向装置14一侧,保证后续推送工作的继续进行,在自身重力下锥形体在弧形导向体142内移动,且慢慢转向,最终锥形体翻转90°后进入到竖直导向体143内,竖直导向体143将位于竖直方向上的锥形体输出。上述过程都是每次实现一排锥形体的翻转,然后输出。
第一水平驱动装置22每次将第一过渡托盘21上的一排开孔与竖直导向体143对准,实现一次翻转后承接一排排出的锥形体,最终第一过渡托盘21上每一排开孔均装满锥形体,且第一过渡托盘21到达最后一排开孔位于承接竖直导向体143排出锥形体位置时也是与第二过渡托盘24对准的位置。
为了持续承接竖直导向体143排出的锥形体,因此设计了第二过渡托盘24和第三过渡托盘27。
当第一过渡拖盘承接满了时,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驱动第二过渡托盘24已经回到承接第一过渡托盘21排出锥形体的位置,此时第二挤压杆206抬高第一升降块205,第一升降块205通过第一挤压杆202抬高阻挡块,释放第一阻挡块201,启动第一开闭装置23的电磁铁235,即可使得开闭盘231将第一过渡托盘21打开,实现将锥形体排入到第二过渡托盘24内。
第二过渡托盘24接收到锥形体后,第二水平驱动装置25驱动第二过渡托盘24向第三过渡托盘27移动,此过程中第一过渡托盘21可以继续承接下一盘锥形体,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当第二过渡托盘24达到第三过渡托盘27正上方时,第三开闭装置28已经关闭第三过渡托盘27,第二升降块293处于较高的位置,第三滚轮292能够慢慢地爬上第二升降块293,第二升降块293挤压第四挤压杆296和第二阻挡块297升高,从而实现第二开闭装置26中开闭盘231的释放,实现在后续工作中能通电后打开第二过渡托盘24。
当第二过渡托盘24与第三过渡托盘27对准后,第二开闭装置26电磁铁235通电,排斥开闭盘231打开第二过渡托盘24上开孔,锥形体落入到第三过渡托盘27中,第三过渡托盘27则等待传送装置上工艺托盘上与第三过渡托盘27对准,从而实现锥形体自动装盘到工艺托盘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得锥形体翻转90°的翻转设备以及将翻转后锥形体转移到传送带上工艺托盘内的过渡设备;
翻转设备包括:料仓、推送装置、推送块以及导向装置,料仓用于叠放横卧锥形体,料仓一侧安装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推送块,推送块用于将料仓最底层锥形体推送至导向装置内、当推送最底层锥形体到导向装置内时封堵料仓底部,导向装置用于使得横卧的锥形体翻转到竖直方向上;
过渡设备包括:第一过渡托盘、第一水平驱动装置、第一开闭装置、第二过渡托盘、第二水平驱动装置、第二开闭装置、第三过渡托盘以及第三开闭装置,第一过渡托盘安装在导向装置输出端的下方,第一过渡托盘与第一水平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水平驱动装置用于使得第一过渡托盘上每一排开孔与导向装置输出端对准,第一过渡托盘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一过渡托盘上开孔的第一开闭装置;第二过渡托盘位于第一过渡托盘下方,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二水平驱动装置连接,第二水平驱动装置用于使得第二过渡托盘在第一过渡托盘正下方和第三过渡托盘正上方来回移动,第二过渡托盘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二过渡托盘上开孔的第二开闭装置;第三过渡托盘位于第二过渡托盘下方,第三过渡托盘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三过渡托盘上开孔的第三开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包括:水平导向体、弧形导向体以及竖直导向体,水平导向体内开设有水平导向通道,水平导向通道一端与料仓连通,弧形导向体内开设有弧形导向通道,水平导向通道另一端与弧形导向通道一端连通,竖直导向体内开设有竖直导向通道,弧形导向通道另一端与竖直导向通道顶端连通,竖直导向通道底端为导向装置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弧形导向体与竖直导向体相对固定,水平导向体延伸形成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弧形导向体以及竖直导向体,弧形导向体和竖直导向体能相对支撑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弧形导向体连接至第一弹簧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至支撑块,在第一弹簧弹力下能保持弧形导向体和竖直导向体由支撑块支撑、且弧形导向通道与水平导向通道连通,与弧形导向体和竖直导向体相对固定有振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开闭装置、第二开闭装置以及第三开闭装置均采用电磁驱动方式,在第一过渡托盘与第一开闭装置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能与第二过渡托盘作用,第一限位装置用于当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一过渡托盘没有对准时限制第一开闭装置打开第一过渡托盘,在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二开闭装置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能与第三过渡托盘作用,第二限位装置用于当第二过渡托盘与第三过渡托盘没有对准时或当第三开闭装置没有关闭第三过渡托盘时限制第二开闭装置打开第二过渡托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开闭装置、第二开闭装置以及第三开闭装置均包括:开闭盘、第二弹簧、凸块、永磁铁以及电磁铁,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以及第三过渡托盘底部均凹陷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用于供开闭盘插入,在安装槽内壁导向下开闭盘能相对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安装槽壁上安装有电磁铁,在开闭盘上与电磁铁相对安装有永磁铁,开闭盘背离电磁铁的一侧凸出形成有凸块,凸块连接至第二弹簧一端,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至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在第二弹簧弹力下能保持开闭盘关闭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开闭盘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连通所在第一过渡托盘、第二过渡托盘或第三过渡托盘上的开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93135.XU CN211766562U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93135.XU CN211766562U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66562U true CN211766562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3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93135.XU Active CN211766562U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66562U (zh) |
-
2020
- 2020-03-25 CN CN202020393135.XU patent/CN2117665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72850B (zh) | 智能分料流水线 | |
GB1210925A (en) | Brick stacker | |
CN211766562U (zh) | 一种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 | |
CN110683366A (zh) | 用于耗材盒存储及转移的自动化装置 | |
EP0705123B1 (en) | Automatic pinsetter | |
CN214778999U (zh) | 一种刹车片自动立式排列装置 | |
CN212892708U (zh) | 一种电池快速出盘设备 | |
CN211887561U (zh) | 锥形体自动装盘系统中过渡转移设备 | |
US5830074A (en) | Magnetically responsive bowling pins | |
CN108545270B (zh) | 药剂包装机构及药剂分流方法 | |
CN108529195B (zh) | 空桶回流机构及空桶回流方法 | |
CN113351775B (zh) | 一种自动化双头缩管机 | |
CN109502351A (zh) | 宠物餐盘自动投放及自动回收设备 | |
CN210394462U (zh) |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 |
CN209740106U (zh) | 一种玩具球分装自动化生产系统 | |
JP3637614B2 (ja) | 苗箱供給装置 | |
CN112864767B (zh) | Led水下灯铝基板焊线用供料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8840964U (zh) | 搬运装置 | |
CN113353517A (zh) | 一种试剂自动存储设备 | |
JP2002167044A (ja) | 棒・管材等の多段積み機構 | |
CN220885516U (zh) | 一种防止卡料的出料结构及加工设备 | |
CN111137810A (zh) | 一种物流物品装车用提升装置 | |
CN217799150U (zh) | 一种闭门器加工设备 | |
CN212048074U (zh) | 一种锥形体喷涂系统中自动装盘系统 | |
CN217263338U (zh) | 一种堆垛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