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6998U -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6998U
CN211756998U CN201922471565.9U CN201922471565U CN211756998U CN 211756998 U CN211756998 U CN 211756998U CN 201922471565 U CN201922471565 U CN 201922471565U CN 211756998 U CN211756998 U CN 211756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linear guide
mounting seat
sprin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15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雄斌
卢青诚
何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15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6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6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6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包括底座、凸轮轴承、第一直线导轨、电机、推杆安装座、上推杆、第二直线导轨、第一弹簧、盖板安装座、盖板、探针组、第一随动器、探针安装座、第二随动器、下推杆、第二弹簧和凸轮,通过凸轮驱动带有凸轮轴承的推杆安装座沿第一直线导轨横向移动,推杆安装座上安装的带有斜面的上推杆和下推杆,上推杆用于驱动带有第一随动器的盖板安装座沿第二直线导轨竖向滑动,下推杆用于驱动带有第二随动器和探针组的探针安装座沿第二直线导轨竖向滑动,盖板安装座上安装有盖板,探针安装座上安装有探针组,本实用新型具有测试精度高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分光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LED分光机是通过对LED发出光的波长、光强、电流电压大小进行分类筛选的机器。
目前,市场上LED分光机测试方式大多数是侧面夹持测试,LED在侧面必须有引脚才能测试,对于引脚在底部的LED,有发光面朝下进行测试和发光面朝上的测试方式,发光面朝下的测试结构,LED必须放在在透明玻璃材料上,这样就要求玻璃必须干净透明,这就必须定期清理玻璃,否则玻璃积灰,影响测试精度,且容易造成误判;发光面朝上的测试方式需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在相对密闭的环境内测试容易对发光面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包括底座、凸轮轴承、第一直线导轨、电机、推杆安装座、上推杆、第二直线导轨、第一弹簧、盖板安装座、盖板、探针组、第一随动器、探针安装座、第二随动器、下推杆、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凸轮;
所述底座具有一个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立板并固定有一个所述凸轮,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为横向设置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推杆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凸轮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安装座并且所述凸轮轴承紧贴所述凸轮,所述上推杆和所述下推杆固定在所述推杆安装座上,所述上推杆位于所述下推杆的上方,所述上推杆的上表面和所述下推杆的下表面均为斜面,所述且所述上推杆的上表面和所述下推杆的下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为竖直设置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盖板安装座,所述盖板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盖板安装座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随动器,所述第一随动器具有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安装座的第一辊轴,所述第一随动器紧贴所述上推杆的上表面,所述探针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所述探针组和所述第二随动器均安装在所述探针安装座上,所述探针组位于所述盖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随动器具有一个转动连接所述探针安装座的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紧贴所述下推杆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为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探针安装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所述第三弹簧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安装座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
优选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相垂直。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
优选的,第二直线导轨的上端固定有一个L形结构的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竖直设置的竖板和横向设置的横板,所述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横板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电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另一端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通过凸轮驱动带有凸轮轴承的推杆安装座沿第一直线导轨横向移动,推杆安装座上安装的带有斜面的上推杆和下推杆,上推杆用于驱动带有第一随动器的盖板安装座沿第二直线导轨竖向滑动,下推杆用于驱动带有第二随动器和探针组的探针安装座沿第二直线导轨竖向滑动,盖板安装座上安装有盖板,探针安装座上安装有探针组,从而能够通过上下对夹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具有测试精度高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凸轮轴承、3-第一直线导轨、4-电机、5-推杆安装座、6-上推杆、7-第二直线导轨、8-第一弹簧、9-盖板安装座、10-盖板、11-探针组、12-第一随动器、13-探针安装座、14-第二随动器、15-下推杆、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凸轮、19-底座、20-固定块、21-顶板、2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包括底座1、凸轮轴承2、第一直线导轨3、电机4、推杆安装座5、上推杆6、第二直线导轨7、第一弹簧8、盖板安装座9、盖板10、探针组11、第一随动器12、探针安装座13、第二随动器14、下推杆15、第二弹簧16、第三弹簧17和凸轮18。
底座1具有一个立板,立板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一个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立板并固定有一个凸轮18,第一直线导轨3为横向设置固定在立板的另一侧面上,推杆安装座5活动连接第一直线导轨3,凸轮轴承2转动连接推杆安装座5并且凸轮轴承2紧贴凸轮18,上推杆6和下推杆15固定在推杆安装座5上,上推杆6位于下推杆15的上方,上推杆6的上表面和下推杆15的下表面均为斜面,且上推杆6的上表面和下推杆15的下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二直线导轨7为竖直设置且固定在底座1上且位于第一直线导轨3的一端的一侧,第二直线导轨7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8的上端,第一弹簧8的下端固定有一个盖板安装座9,盖板安装座9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7上且活动连接第二直线导轨7,盖板安装座9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盖板10,盖板安装座9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随动器12,第一随动器12具有转动连接盖板安装座9的第一辊轴,第一随动器12紧贴上推杆6的上表面,探针安装座13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7上且活动连接第二直线导轨7,探针组11和第二随动器14均安装在探针安装座13上,探针组11位于盖板10的下方,第二随动器14具有一个转动连接探针安装座13的第二辊轴,第二辊轴紧贴下推杆15的下表面,第二弹簧16为竖直设置且第二弹簧16的上端固定连接探针安装座13下端固定连接立板,第三弹簧17为横向设置,第三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安装座5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连接立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4用于驱动凸轮18旋转,凸轮18通过凸轮轴承2推动推杆安装座5沿第一直线导轨3横向滑动,第三弹簧17向推杆安装座5提供复位动力,上推杆6固定在推杆安装座5的上沿,下推杆15固定在推杆安装座5的远离立板的一侧面上。上推杆6随推杆安装座5横向移动时,第一随动器12在上推杆6的上表面上滑动,由于上推杆6的上表面为斜面,且斜面的下端位于上推杆6的右端,从而上推杆6向左移动时,盖板安装座9沿斜面下降,同时第一弹簧8下压盖板安装座9,上推杆6向右移动时,盖板安装座9沿斜面上升。下推杆15随安装座5横向移动时,第二随动器14沿下推杆15的下表面滑动,由于下推杆15的下表面为斜面,且斜面的上端位于下推15杆的右端,从而下推杆15向左移动时,探针安装座13随第二随动器14沿斜面上升,同时第二弹簧16向上推动探针安装座13,下推杆15向右移动时,探针安装座13随第二随动器14沿斜面下降。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19,底板19的一侧边沿固定连接底座1的下端,底板19与底座1相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9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底板19能够向底座1提供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块20,固定块20固定在立板的另一侧面上,第二弹簧16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块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块20垂直固定在立板上,并且向第二弹簧16提供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第二直线导轨7的上端固定有一个L形结构的顶板21,顶板21具有竖直设置的竖板和横向设置的横板,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直线导轨7,第一弹簧8的上端固定在横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21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直线导轨7的上端,并且用于安装第一弹簧8,竖板和横板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电机4电连接外部电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外部电源供电的电机4,运行稳定,使用安全。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杆22,限位杆22固定在立板的另一侧面上且位于第一直线导轨3的另一端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杆22用于限制推杆安装座5向左移动的最远距离,从而防止推杆安装座5滑落,运行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16和第三弹簧17可以用其它的结构代替,如滑动槽结构代替,凡是只要能保证相应的随动器分别与相应的推杆的轮廓相切的结构都可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测试材料先运动到测试位置,电机4带动凸轮18转动,凸轮18与凸轮轴承2滚动摩擦,驱动第一直线导轨3上的推杆安装座5向左运动,上推杆6与第一随动器12滚动摩擦,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盖板10向下运动,同时下推杆15与第二随动器14滚动摩擦,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探针组11向上运动,盖板10和探针组11非同步运动,可通过调节螺丝(图未示)调节上推杆6和下推杆15的位置,调节盖板10和探针组11,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机,探针组11和测试材料接触进行测试。测试完成之后电机4反向旋转,凸轮18与凸轮轴承2滚动摩擦,在第二弹簧17的作用下,第一直线导轨3上的推杆安装座5向右运动,上推杆6与第一随动器12滚动摩擦,驱动盖板10向上运动,同时下推杆15与第二随动器14滚动摩擦,驱动探针组11向上运动,返程时盖板10和探针组11亦非同步运动,盖板10和探针组11回到原位,测试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测试精度高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凸轮轴承(2)、第一直线导轨(3)、电机(4)、推杆安装座(5)、上推杆(6)、第二直线导轨(7)、第一弹簧(8)、盖板安装座(9)、盖板(10)、探针组(11)、第一随动器(12)、探针安装座(13)、第二随动器(14)、下推杆(15)、第二弹簧(16)、第三弹簧(17)和凸轮(18);
所述底座(1)具有一个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立板并固定有一个所述凸轮(18),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为横向设置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推杆安装座(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所述凸轮轴承(2)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安装座(5)并且所述凸轮轴承(2)紧贴所述凸轮(18),所述上推杆(6)和所述下推杆(15)固定在所述推杆安装座(5)上,所述上推杆(6)位于所述下推杆(15)的上方,所述上推杆(6)的上表面和所述下推杆(15)的下表面均为斜面,且所述上推杆(6)的上表面和所述下推杆(15)的下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为竖直设置且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的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上端,所述第一弹簧(8)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盖板安装座(9),所述盖板安装座(9)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上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所述盖板安装座(9)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所述盖板(10),所述盖板安装座(9)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随动器(12),所述第一随动器(12)具有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安装座(9)的第一辊轴,所述第一随动器(12)紧贴所述上推杆(6)的上表面,所述探针安装座(13)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上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所述探针组(11)和所述第二随动器(14)均安装在所述探针安装座(13)上,所述探针组(11)位于所述盖板(10)的下方,所述第二随动器(14)具有一个转动连接所述探针安装座(13)的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紧贴所述下推杆(15)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16)为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探针安装座(1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所述第三弹簧(17)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三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安装座(5)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9),所述底板(19)的一侧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端,所述底板(19)与所述底座(1)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直线导轨(7)的上端固定有一个L形结构的顶板(21),所述顶板(21)具有竖直设置的竖板和横向设置的横板,所述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7),所述第一弹簧(8)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横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电连接外部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另一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的另一端的上方。
CN201922471565.9U 2019-12-27 2019-12-27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Active CN211756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1565.9U CN211756998U (zh) 2019-12-27 2019-12-27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1565.9U CN211756998U (zh) 2019-12-27 2019-12-27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6998U true CN21175699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1565.9U Active CN211756998U (zh) 2019-12-27 2019-12-27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69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022A (zh) * 2021-09-13 2021-12-14 深圳市标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机构、测试方法及分光机
CN114859214A (zh) * 2022-07-05 2022-08-05 深圳市标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测试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022A (zh) * 2021-09-13 2021-12-14 深圳市标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机构、测试方法及分光机
CN114859214A (zh) * 2022-07-05 2022-08-05 深圳市标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测试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56998U (zh) 高速上下对夹式led分光机测试结构
CN111103292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缺陷检查视觉装置
CN211179915U (zh) 一种芯片检测设备
CN114859214A (zh) 芯片测试设备
CN104502829A (zh) 一种倒装led芯片在线检测方法
CN109262412B (zh) 磨针台驱动结构及全自动探针台
CN111273190A (zh) Led灯条检测设备
CN214234826U (zh) 一种led灯具的硅脂涂覆装置
CN104576496A (zh) 半导体晶片的托起装置
CN211669013U (zh) 一种水滴角测试仪
CN207942164U (zh) 一种座椅扭簧自动装配系统
CN209175463U (zh) 磨针台驱动结构及全自动探针台
CN113483830A (zh) 一种汽车产品的ccd尺寸检测及电测装置
CN213090704U (zh) 一种直线模组托板运动直线度检测装置
CN112845167A (zh) 电机保护器的动触点弹簧片弹性全自动检测装置
CN207650294U (zh) 一种智能电容生产调试台
CN210603829U (zh) 一种导光膜卷材的点灯检测装置
CN219590199U (zh) 一种镜片透过率的检验装置
CN220455148U (zh) 一种药材光谱检测用的药材托盘
CN219178566U (zh) 一种型材断面线扫测量设备
CN218066275U (zh)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CN204882560U (zh) 化学发光酶免荧光综合检测仪
CN220472651U (zh) 一种激光器控制系统
CN220289936U (zh) 胶合棱镜组
CN215179589U (zh) 裂痕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st-3rd, 5th-8th Floor, Building A, Tea Tree, Tongfuyu Industrial Park, Inner Ring Road, San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9 and 10, Zone B, Chaxi Sanwei Second Industrial Zone,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