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4326U - 功率单元 - Google Patents

功率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4326U
CN211744326U CN202020463984.8U CN202020463984U CN211744326U CN 211744326 U CN211744326 U CN 211744326U CN 202020463984 U CN202020463984 U CN 202020463984U CN 211744326 U CN211744326 U CN 211744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bstrate
wafer
pressing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39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文杰
徐佳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39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4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4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4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单元。该功率单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具有第一侧面;压片结构,所述压片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功率结构,所述功率结构由所述压片结构压抵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率单元,利用压片结构将功率结构压抵在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可以保证功率结构在基板上的安装牢固、可靠。

Description

功率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功率单元。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变频器中,功率结构需要安装在基板上,且适于与驱动电路板以及多层母排相连接,但是功率结构在基板上的安装不牢固,功率结构容易从基板上掉落,所以在一些方案里会增加固定结构,固定功率结构在基板上。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功率结构通过固定结构与驱动电路板以及多层母排连接之后,需要较长的引脚才能穿越母排和驱动电路板,导致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此外,各个功率结构的引脚容易相互干扰,容易产生失效。且现有的产品中使用固定结构将功率结构安装在基板上时,工艺复杂,安装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功率单元,有利于提升功率结构在基板上安装的牢固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单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具有第一侧面;压片结构,所述压片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功率结构,所述功率结构由所述压片结构压抵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单元,利用压片结构将功率结构压抵在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可以保证功率结构在基板上的安装牢固、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单元还包括:第一保持结构,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从所述基板向着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且穿设所述压片结构,使所述压片结构保持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单元还包括:第二保持结构,所述第二保持结构通过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适配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压片结构保持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持结构构造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构造为套设所述柱状结构的环状结构。
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且具有远离所述基板的自由端,所述第二保持结构从所述压片结构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旋套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持结构构造具有外螺纹的螺杆,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构造为具有内螺纹的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压抵在所述压片结构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片结构包括:压片本体,所述压片本体形成为向着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所述压片本体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压片本体的凹陷槽体内,并且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的远离所述基板的自由端的端面也位于所述凹陷槽体内。
具体地,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压抵在所述压片本体的压片本体底壁上,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穿设所述压片本体底壁,且所述压片本体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适配的压片本体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片结构包括:压片本体和压片臂,所述压片臂连接于所述压片本体且用于压抵所述功率结构。
具体地,所述功率结构包括:第一功率结构和第二功率结构,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间隔开;所述压片臂包括:第一压片臂和第二压片臂,所述第一压片臂用于压抵所述第一功率结构,所述第二压片臂用于压抵所述第二功率结构,所述压片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具有第一连接脚部,所述第二功率结构具有第二连接脚部,所述第一连接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脚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的相对外侧,所述压片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的相对内侧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脚部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脚部从所述第二功率结构的伸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在所述基板的第一方向相对排布,所述第一功率结构为多个且在所述基板的第二方向上布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功率结构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压片结构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多个所述压片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功率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压片结构通过压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压片连接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片结构的压片本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片结构包括:压片本体和压片臂,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穿设所述压片本体,所述压片臂在所述基板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压片本体并排连接且用于压抵所述功率结构;所述压片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片结构在所述基板的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压片臂包括:第一压片臂和第二压片臂,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对称地连接在所述压片本体的两侧;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压片结构的压片本体之间通过压片连接部彼此连接。
具体地,所述压片本体形成为向着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所述压片本体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片本体的开口两端,并且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向着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单元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功率结构定位于所述基板的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设置有贯通的定位口,所述定位口与所述功率结构匹配。
可选地,所述定位片上还设置有围绕所述定位口的环形定位肋条,所述环形定位肋条与所述功率结构的外周面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片为绝缘定位片且粘接固定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片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匹配且允许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穿过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片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功率结构的外周面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单元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以包围所述功率结构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母排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片结构构造为海鸥翼型且包括压片本体和第一压片臂、第二压片臂,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对称地连接在所述压片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的自由端均具有向所述基板弯折的弯折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功率单元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功率单元的装配侧视图;
图3是功率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功率单元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基板上设置有凸条时,功率单元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6是基板上设置有凹槽时,功率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基板上设置有凹槽时,功率单元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8是基板上设置有凹槽时,功率单元的装配侧视图;
图9是压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功率单元100、基板10、凸条11、凹槽12、压片结构20、压片本体21、压片本体定位孔211、压片臂22、第一压片臂221、第二压片臂222、压片连接部23、弯折段24、功率结构30、第一功率结构31、第一连接脚部311、第二功率结构32、第二连接脚部321、第一引脚331、第二引脚332、第三引脚333、保持结构45、第一保持结构40、第二保持结构50、定位片60、定位口61、环形定位肋条62、定位片通孔63、隔热结构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单元100。
参照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单元100可以包括:基板10、压片结构20、功率结构30,基板10的第一侧(即图2中的上侧)具有第一侧面,压片结构20位于基板10的第一侧,功率结构30由压片结构20压抵在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单元100,利用压片结构20将功率结构30压抵在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上,可以保证功率结构30在基板10上的安装牢固、可靠。
参照图1-图9所示,功率单元100还包括:保持结构45,保持结构45包括:第一保持结构40,第一保持结构40从基板10向着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且第一保持结构40穿设压片结构20,使压片结构20保持在基板10的第一侧,进而通过压片结构20压抵功率结构30使功率结构30保持在基板10的第一侧。换言之,参照图2、图8所示,第一保持结构40从下向上穿设压片结构20,压片结构20通过第一保持结构40保持在基板10的第一侧,也就是说,当第一保持结构40穿设压片结构20时,压片结构20与基板10的相对位置便确定下来,第一保持结构40可起到对压片结构20进行定位的作用。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压片结构20也可以直接固定比如焊接在基板10上,而取消保持结构45,由此有利于减少连接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轻功率单元100的重量。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8所示,保持结构45还包括:第二保持结构50,第二保持结构50通过与第一保持结构40适配连接,从而使得压片结构20保持在基板10的第一侧。第二保持结构50在压片结构20的背离基板10的一侧与第一保持结构40连接。如图2所示,第二保持结构50在压片结构20的上侧与第一保持结构40连接,压片结构20的上侧空间开阔,为第二保持结构50的安装与拆卸留出了操作空间。压片结构20被夹持在第二保持结构50和基板10之间,而功率结构30被夹持在压片结构20和基板1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图1-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持结构40构造为柱状结构,第二保持结构50构造为套设柱状结构的环状结构,压片结构20被夹持在第二保持结构50与基板10之间,防止压片结构20与基板10脱离。
具体地,第一保持结构40垂直于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且第一保持结构40具有远离基板10的自由端,第二保持结构50从压片结构20的背离基板10的一侧旋套于第一保持结构40,由此有利于第二保持结构50与第一保持结构40之间的快速连接或拆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持结构40构造具有外螺纹的螺杆,第二保持结构50构造为具有内螺纹的螺母,螺母与螺杆螺接配合,便于安装和拆卸压片结构20。
参照图1-图8所示,第二保持结构50压抵在压片结构20的背离基板10的一侧上,第二保持结构50可以对压片结构20施加朝向基板10的压抵力,防止压片结构20晃动,使压片结构20与基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参照图1-图9所示,压片结构20包括:压片本体21,压片本体21形成为向着第一侧面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压片本体21的开口背离第一侧面。参照图2、图4所示,压片本体21形成为向下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压片本体21的开口朝上。
进一步地,第二保持结构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压片本体21的凹陷槽体内,并且第一保持结构40的远离基板10的自由端的端面(即第一保持结构40的上端面)也位于凹陷槽体内,由此可以缩短第一保持结构40的远离基板10的自由端的端面与基板10之间的距离,同时缩短第二保持结构50与基板10之间的距离,这样,保持结构45尽可能多地位于压片本体21的凹陷槽体内,可以减小功率单元100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压片结构20上方可以形成较大的可利用空间,便于为其它零部件留出安装空间,防止安装时出现相互干涉。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保持结构50整体位于凹陷槽体内,并且第一保持结构40的上端面也位于凹陷槽体内,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功率单元100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参照图2所示,第二保持结构50和功率结构30在功率结构30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尺寸超过第二保持结构50厚度的一半,由此保证第二保持结构50尽可能多地位于压片本体21的凹陷槽体内,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二保持结构50与基板10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图3、图5、图7-图9所示,第二保持结构50压抵在压片本体21的压片本体底壁上,第一保持结构40穿设压片本体底壁,且压片本体底壁上形成有与第一保持结构40适配的压片本体定位孔211,第一保持结构40穿设压片本体底壁上的压片本体定位孔211之后,可以对压片结构20进行初步定位,便于后续使用第二保持结构50对压片结构20进行固定。
参照图9所示,压片结构20包括:压片本体21和压片臂22,压片臂22连接于压片本体21,且参照图1-图2、图5所示,压片臂22用于压抵功率结构30,功率结构30被夹持在压片结构20和基板10之间。
参照图1-图8所示,功率结构30可以包括: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间隔开。压片臂22包括: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第一压片臂221用于压抵第一功率结构31,第二压片臂222用于压抵第二功率结构32,压片本体21位于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之间,保持结构45也位于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功率结构31具有第一连接脚部311,第二功率结构32具有第二连接脚部321,第一连接脚部311和第二连接脚部321分别位于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的相对外侧,压片本体21位于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的相对内侧之间。
可选地,第一连接脚部311从第一功率结构31的伸出方向与第二连接脚部321从第二功率结构32的伸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80度。也就是说,第一连接脚部311和第二连接脚部321的引脚均朝外设置,留出第一功率结构31与第二功率结构32的中部空间,方便保持结构45从该中部空间将压片结构20固定在基板10上。
第一连接脚部311和第二连接脚部321的引脚均包括:第一引脚331、第二引脚332、第三引脚333,每个引脚适于与驱动电路板或对应的母排电连接。
参照图2、图4所示,第一连接脚部311从第一功率结构31的伸出方向为向左,第二连接脚部321从第二功率结构32的伸出方向为向右,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80度,由此可以避免第一连接脚部311与第二连接脚部321朝向彼此时导致第一连接脚部311与第二连接脚部321之间的距离较近,而导致第一功率结构31与第二功率结构32发生干扰。同时,当第一功率结构31与第二功率结构32与对应的母排或驱动电路板连接时,第一连接脚部311与第二连接脚部321均朝向外侧,空间充裕,方便进行相应操作。
参照图1、图3、图5-图7所示,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在基板10的第一方向相对排布,第一功率结构31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功率结构31在基板10的第二方向上布置于基板10,第二功率结构32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功率结构32沿第二方向布置于基板10,压片结构20为多个,且多个压片结构20沿第二方向布置,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垂直。当基板10为矩形时,第一方向可以是基板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基板10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功率结构31、多个压片结构20和多个第二功率结构32在第一方向上一一对应。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功率结构31和第二功率结构32可以被同一个压片结构20压抵在基板10上。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多个压片结构20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在图1、图3、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压片结构20通过压片连接部23连接为一体,由此节省了多个压片结构20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高功率单元100的装配效率。同时,相连为一体式的压片结构20可同时压多个功率结构30,压接效率高。一体式的压片结构20由两个或多个保持结构45压抵在基板10上。
进一步地,压片连接部23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压片结构20的压片本体21之间,压片连接部23的宽度可以与压片本体21的宽度相等。
在图1、图3、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压片结构20包括:压片本体21和压片臂22,第一保持结构40穿设压片本体21,压片臂22在基板10的第一方向上与压片本体21并排连接,且压片臂22用于压抵功率结构30;压片结构20为多个,多个压片结构20在基板10的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进一步地,压片臂22可以包括: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对称地连接在压片本体21的两侧;并且,相邻两个压片结构20的压片本体21之间通过压片连接部23彼此连接。
参照图2、图4、图9所示,压片本体21形成为向着第一侧面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压片本体21的开口背离第一侧面,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分别连接在压片本体21的开口两端,并且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向着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参照图2、图4所示,压片本体21形成为向下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压片本体21的开口朝上,第一压片臂221向左延伸,第二压片臂222向右延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功率单元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功率结构30定位于基板10的定位部,由此保证功率结构30在基板10上的位置准确,防止功率结构30在基板10上任意晃动。
在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部包括定位片60,定位片60上设置有贯通的定位口61,定位口61与功率结构30匹配。例如,功率结构30的外周面和定位口61均为矩形,功率结构30定位在定位口61中,功率结构30的底部与基板10直接贴合,基板10可以为金属基板10,功率结构30的热量可传递至基板10,基板10下方可设置冷却装置或加热装置,以对功率结构30进行冷却或加热。
可选地,如图3-图4所示,定位片60上还设置有围绕定位口61的环形定位肋条62,环形定位肋条62与功率结构30的外周面匹配。环形定位肋条62凸出定位片60的表面,这样,可以增加对功率结构30的定位牢固程度,定位效果较好。
在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片60为绝缘定位片,且定位片60粘接固定于基板10的第一侧面。
参照图1、图3所示,定位片60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保持结构40匹配且允许第一保持结构40穿过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片通孔63,第一保持结构40穿过定位片通孔63之后,可以对定位片60进行初步定位。第一保持结构40穿过定位片60上的定位片通孔63、压片本体21上的压片本体定位孔211之后,与第二保持结构50连接,从而将定位片60和压片结构20固定于第二保持结构50和基板10之间。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部包括设置在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上的凸条11,由此节省了定位片60,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同时有利于节省装配工时。
可选地,凸条11为连续的环形凸条11,环形凸条11与功率结构30的外周面匹配。
可选地,对应每个功率结构30的凸条11分为四段,四段分别位于矩形的功率结构30的四个侧面,由此全方位对功率结构30进行限位,使功率结构30更好地定位在基板10上。
在图6-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部包括形成在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上的凹槽12,凹槽12的周壁适于与功率结构30的外周面匹配,优选地,凹槽12为盲槽,如图8所示,凹槽12的底壁适于与功率结构30的底面贴合,以支撑功率结构30。这一实施例同样节省了定位片60,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节省装配工时。同时,直接在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上开设凹槽12,工艺简单,操作性强,并且参照图8所示,功率结构30的底面低于基板10的第一侧面,由此可以缩短功率结构30与基板10装配后的总高度,减小功率单元100的体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功率单元100还可以包括:隔热结构60’,隔热结构60’以包围功率结构30的形式设置在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上。隔热结构60’位于功率结构30与基板10之间,且隔热结构60’可以将功率结构30与基板10隔开,防止功率结构30的热量影响基板10下方的零部件,同时也可以防止基板10下方的热量向上传递给功率结构3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板10的第一侧面为朝向母排的侧面。
参照图2、图4、图9所示,压片结构20构造为海鸥翼型,且压片结构20可以包括压片本体21和第一压片臂221、第二压片臂222,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对称地连接在压片本体21的两侧,第一压片臂221和第二压片臂222的自由端均具有向基板10弯折的弯折段24。弯折段24适于压抵在功率结构30上,使功率结构30压抵在基板10上。
压片结构20的上方形成较大的平面空间,为其它零部件(以母排为例)留出了安装空间,并且可以显著缩短功率单元100与母排组件在高度方向的尺寸。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0)

1.一种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具有第一侧面;
压片结构,所述压片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
功率结构,所述功率结构由所述压片结构压抵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持结构,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从所述基板向着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且穿设所述压片结构,使所述压片结构保持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持结构,所述第二保持结构通过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适配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压片结构保持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构造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构造为套设所述柱状结构的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且具有远离所述基板的自由端,所述第二保持结构从所述压片结构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旋套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构造具有外螺纹的螺杆,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构造为具有内螺纹的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压抵在所述压片结构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结构包括:压片本体,所述压片本体形成为向着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所述压片本体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压片本体的凹陷槽体内,并且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的远离所述基板的自由端的端面也位于所述凹陷槽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压抵在所述压片本体的压片本体底壁上,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穿设所述压片本体底壁,且所述压片本体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适配的压片本体定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结构包括:压片本体和压片臂,所述压片臂连接于所述压片本体且用于压抵所述功率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结构包括:第一功率结构和第二功率结构,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间隔开;
所述压片臂包括:第一压片臂和第二压片臂,所述第一压片臂用于压抵所述第一功率结构,所述第二压片臂用于压抵所述第二功率结构,所述压片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具有第一连接脚部,所述第二功率结构具有第二连接脚部,所述第一连接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脚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的相对外侧,所述压片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的相对内侧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脚部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脚部从所述第二功率结构的伸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和所述第二功率结构在所述基板的第一方向相对排布,所述第一功率结构为多个且在所述基板的第二方向上布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功率结构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压片结构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功率结构、多个所述压片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功率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一对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片结构通过压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连接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片结构的压片本体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结构包括:压片本体和压片臂,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穿设所述压片本体,所述压片臂在所述基板的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压片本体并排连接且用于压抵所述功率结构;所述压片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片结构在所述基板的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片臂包括:第一压片臂和第二压片臂,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对称地连接在所述压片本体的两侧;
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压片结构的压片本体之间通过压片连接部彼此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本体形成为向着所述第一侧面凹陷的凹陷槽体结构,所述压片本体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片本体的开口两端,并且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向着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功率结构定位于所述基板的定位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设置有贯通的定位口,所述定位口与所述功率结构匹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上还设置有围绕所述定位口的环形定位肋条,所述环形定位肋条与所述功率结构的外周面匹配。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为绝缘定位片且粘接固定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匹配且允许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穿过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片通孔。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功率结构的外周面匹配。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以包围所述功率结构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母排的侧面。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结构构造为海鸥翼型且包括压片本体和第一压片臂、第二压片臂,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对称地连接在所述压片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片臂和所述第二压片臂的自由端均具有向所述基板弯折的弯折段。
CN202020463984.8U 2020-04-01 2020-04-01 功率单元 Active CN211744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3984.8U CN211744326U (zh) 2020-04-01 2020-04-01 功率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3984.8U CN211744326U (zh) 2020-04-01 2020-04-01 功率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4326U true CN211744326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3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3984.8U Active CN211744326U (zh) 2020-04-01 2020-04-01 功率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4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7412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Power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7412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Power un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04797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EP3671904A1 (en) Battery module
CN211744326U (zh) 功率单元
CN211720460U (zh) 功率单元组件
CN213125053U (zh) 一种激光器芯片散热结构
EP3654441B1 (en) Cell supervision circuit and battery pack
CN111065238A (zh) 结构增强的液冷底板
CN211580297U (zh) 用于功率结构的固定装置
CN113497542A (zh) 功率单元
CN106061180B (zh) 机载控制箱
CN112617631B (zh) 一种婴幼儿芝麻粉的研磨装置
WO2021197410A1 (en) Power unit assembly
US10840486B2 (en) Battery module
US20230148229A1 (en) Power unit
CN113497543B (zh) 变频器功率组件
CN219612137U (zh) 一种功率管安装结构及功率模块
CN113497015A (zh) 功率模块
CN216960629U (zh) 红外模组
CN108983909B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装置
CN211982392U (zh) 一种散热防水式变频板盒
CN218959352U (zh) 电动车控制器与电动车
CN219612136U (zh) 一种功率管安装结构和电气模块
CN211457805U (zh) 一种装配稳固型散热片组
CN217540518U (zh) 三防灯具结构
CN214253143U (zh) 带有散热模组的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