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9630U -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9630U
CN211719630U CN202020808624.7U CN202020808624U CN211719630U CN 211719630 U CN211719630 U CN 211719630U CN 202020808624 U CN202020808624 U CN 202020808624U CN 211719630 U CN211719630 U CN 211719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cover plate
tab
reinforcemen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86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久凌
齐彬伟
刘聪毅
李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CALB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86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9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9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9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集流构件、盖板组件以及加强件,集流构件包括极柱连接板和导引板;极柱连接板与盖板组件相连接;加强件设置在导引板上,加强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盖板组件相抵接,和/或第二端面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连接部相抵接。本公开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通过在集流构件的导引板上设置有加强件,且加强件的端面与盖板组件和极耳连接板中至少之一相抵接,从而可以减小电芯震动时极耳连接板的晃动幅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极耳连接板会出现大幅度晃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芯装配中,极耳连接部和盖板组件的边缘之间有间隙,电芯在震动时会导致集流构件的晃动,从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集流构件和极耳的焊接区变形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流构件会出现大幅度晃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
集流构件,包括极柱连接板和导引板;
盖板组件,极柱连接板与盖板组件相连接;
加强件,加强件设置在导引板上,加强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盖板组件相抵接,和/或第二端面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连接部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通过在集流构件的导引板上设置有加强件,且加强件的端面与盖板组件和极耳连接部中至少之一相抵接,从而可以减小电芯震动时极耳连接部的晃动幅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集流构件会出现大幅度晃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在集流构件的导引板上设置有加强件,且加强件的端面与盖板组件和极耳连接部中至少之一相抵接,从而可以减小电芯震动时集流构件的晃动幅度,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集流构件和加强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加强件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加强件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加强件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集流构件;11、极柱连接板;12、导引板;121、第二连接部;13、极耳连接板;20、盖板组件;30、加强件;31、第一端面;32、第二端面;33、第一连接部;34、卡扣;341、斜面;35、安装槽;40、电芯;50、壳体;60、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公开中所述的多个为至少2个。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集流构件10,包括极柱连接板11和导引板12;盖板组件20,极柱连接板11与盖板组件20相连接;加强件30,加强件30设置在导引板12上,加强件30包括第一端面31和第二端面32,第一端面31与盖板组件20相抵接,和/或第二端面32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连接部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通过在集流构件10的导引板12上设置有加强件30,且加强件30的端面与盖板组件20和极耳连接部中至少之一相抵接,从而可以减小电芯震动时极耳连接部的晃动幅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集流构件会出现大幅度晃动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30设置在导引板12上,即加强件30对集流构件10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即使电芯发生震动,也会由于加强件30的存在可以缓解集流构件10的整体晃动幅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流构件10还包括极耳连接板13,极耳连接部为极耳连接板13,极耳连接板13用于与电池的极耳60相连接。极耳连接板13可与加强件30的端面相抵接。或者,极耳连接板13与极耳60同时可与加强件30的端面相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流构件10的导引板12直接与电池的极耳60相连接,即极耳连接部为极耳60。极耳60可与加强件30的端面相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加强件30位于盖板组件20和极耳连接板13之间,加强件30朝向盖板组件20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31,朝向极耳连接板13的一端具有第二端面32,其中,第一端面31和第二端面32可分别与盖板组件20和极耳连接板13(极耳连接部为极耳连接板13)相抵接,此时,加强件30填充了盖板组件20和极耳连接板13之间的间隙(考虑到电池的整体组装结构,最终加强件30填充了导引板12和壳体50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了集流构件1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30与导引板12可拆卸地相连接,不仅方便安装,且可以随时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30与导引板12卡接、粘结或通过紧固件相连接。加强件30与导引板12的连接方式可以进行选择,常见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加强件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3,导引板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33与第二连接部121相连接,从而将加强件30连接在导引板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为凸起,第二连接部121为插孔,凸起插设在插孔内;或,第一连接部33为插孔,第二连接部121为凸起,凸起插设在插孔内。凸起和插孔的设置,可以快速地实现二者之间的定位,且也可以保证稳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与第二连接部121均为多个,第一连接部33与第二连接部121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为圆柱状凸起,而第二连接部121为圆孔,圆柱状凸起的自由端具有倒角,从而方便其伸入到圆孔内。其中,圆柱状凸起可以由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圆柱体的直径小于圆锥体,而圆锥体可以变形,从而在其进入圆孔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以此使得圆柱体卡设在圆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件30上设置有卡扣34,卡扣34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卡扣34分别卡设在导引板12的两侧。卡扣34可以进一步提升加强件30与导引板12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与第二连接部121卡接,而成对的两个卡扣34分别卡设在导引板12的两侧,从而将加强件30稳定地安装在导引板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与卡扣34间隔设置,且第一连接部33与卡扣34可不在同一个高度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卡扣34的外表面为斜面341,以使导引板12沿斜面341进入到两个卡扣34之间。两个卡扣34之间形成了供导引板12插设的空间,在加强件30安装到导引板12上时,两个卡扣34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引板12的宽度,故导引板12需要沿斜面341滑入到两个卡扣34之间,此过程卡扣34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斜面341为一个梯形面,其短边为自由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30上设置有安装槽35,导引板12固定在安装槽35内,以此减小加强件30的占有空间,且可以保证加强件30稳定地安装在导引板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33设置在安装槽35内,成对的两个卡扣34分别位于安装槽35的两侧,第一连接部33为凸起,其插设在第二连接部121形成的通孔内,而成对的两个卡扣34卡设在导引板12上,从而将加强件30固定在导引板12上。其中,卡扣34可以是多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成对的两个卡扣34位于加强件30的中部,成对的两个卡扣34相对于第一连接部33更靠近盖板组件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35具有三个开口,其截面为一个U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30远离导引板1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部,加强部为凸起,加强部可以为相对于加强件30的一侧向外凸出,而在加强件30的另外一侧形成了一个凹陷,相当于对一个板体进行冲压,从而在板体的两个面上分别形成一个凸起和一个凹陷。其中,凹陷位于安装槽35内,凹陷可以位于安装槽35的中部,凹陷的一端也可以与加强件30的一端相连通,即凹陷具有两个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通过在集流构件10的导引板12上设置有加强件30,且加强件30的端面与盖板组件20和极耳连接部中至少之一相抵接,从而可以减小电芯震动时集流构件10的晃动幅度,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池还包括:电芯40,导引板12与电芯40相对设置,加强件30设置在电芯40远离导引板12的一侧;壳体50,加强件30夹设在导引板12和壳体50之间。加强件30填充了导引板12和壳体50之间的空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芯40震动引发的集流构件10的晃动,从而避免了集流构件10与电芯40的极耳出现连接失效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连接板13与电芯40的极耳焊接,二者形成了极耳焊接区域,加强件30位于极耳焊接区域的上方,即夹设在盖板组件20和极耳焊接区域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流构件10的外侧安装有加强件30,加强件30卡设在导引板12上,加强件30通过第一连接部33与卡扣34稳定的卡设在导引板12上,加强件30的两端分别与盖板组件20和极耳连接板13抵接,且加强件30夹设在导引板12和壳体50之间,从而减小集流构件10的晃动幅度,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池还包括:极耳60,极耳60与集流构件10相连接;其中,极耳60连接于集流构件10朝向壳体50的一侧,极耳6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或,极耳60连接于集流构件10背离壳体50的一侧,集流构件1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较近,以此避免电芯40的晃动引起的其他结构的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集流构件10包括极耳连接板13时,极耳连接板13与极耳60相连接,此时极耳60连接于极耳连接板13朝向壳体50的一侧,极耳6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如图6所示;或,极耳60连接于极耳连接板13背离壳体50的一侧,极耳连接板13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
集流构件10不包括极耳连接板13时,集流构件10的导引板12与极耳60相连接,此时极耳60连接于导引板12朝向壳体50的一侧,极耳6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或,极耳60连接于导引板12背离壳体50的一侧,导引板12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加强件30与壳体50之间的距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构件(10),包括极柱连接板(11)和导引板(12);
盖板组件(20),所述极柱连接板(11)与所述盖板组件(20)相连接;
加强件(30),所述加强件(30)设置在所述导引板(12)上,所述加强件(30)包括第一端面(31)和第二端面(32),所述第一端面(31)与所述盖板组件(20)相抵接,和/或所述第二端面(32)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连接部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导引板(12)可拆卸地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3),所述导引板(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一连接部(3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3)为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为插孔,所述凸起插设在所述插孔内;或,所述第一连接部(33)为插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为凸起,所述凸起插设在所述插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上设置有卡扣(34),所述卡扣(34)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卡扣(34)分别卡设在所述导引板(1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4)的外表面为斜面(341),以使所述导引板(12)沿所述斜面(341)进入到两个所述卡扣(3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上设置有安装槽(35),所述导引板(12)固定在所述安装槽(35)内。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电芯(40),所述导引板(12)与所述电芯(40)相对设置,所述加强件(30)设置在所述电芯(40)远离所述导引板(12)的一侧;
壳体(50),所述加强件(30)夹设在所述导引板(12)和所述壳体(5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极耳(60),所述极耳(60)与所述集流构件(10)相连接;
其中,所述极耳(60)连接于集流构件(10)朝向所述壳体(50)的一侧,所述极耳(60)与所述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壳体(50)之间的距离;或,所述极耳(60)连接于集流构件(10)背离所述壳体(50)的一侧,所述集流构件(10)与所述壳体(5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壳体(50)之间的距离。
CN202020808624.7U 2020-05-15 2020-05-15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Active CN211719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624.7U CN211719630U (zh) 2020-05-15 2020-05-15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624.7U CN211719630U (zh) 2020-05-15 2020-05-15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9630U true CN211719630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36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8624.7U Active CN211719630U (zh) 2020-05-15 2020-05-15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96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1788A (zh) * 2021-08-19 2021-12-28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及电池
WO2023273390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390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3851788A (zh) * 2021-08-19 2021-12-28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及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19630U (zh)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US8940431B2 (en) Battery and current collector
US20200035977A1 (en) Isolation board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JP4547282B2 (ja) 自動調芯用コネクタ
JP4237552B2 (ja)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CN218887350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KR102019884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215815968U (zh) 燃料电池及车辆
US20230028117A1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CN214099734U (zh)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CN210838179U (zh) 电连接器
CN211507712U (zh) 一种电池盒组件
CN220774681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US20010031573A1 (en) Movable structure for connectors
JP5563275B2 (ja) コンセント
CN217086819U (zh) 电池隔圈、电芯组件以及电池
CN220341481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20382250U (zh) 盖板、集成盖板、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8182425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CN209843784U (zh) 电池包
CN221057324U (zh) 一种集成式接线座
CN219287916U (zh) 控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组件
CN219321552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其输出极支座组件
CN219575780U (zh) 正极铆压结构及圆柱电池
CN218919171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1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