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4143U - 一种地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4143U
CN211714143U CN202020020838.8U CN202020020838U CN211714143U CN 211714143 U CN211714143 U CN 211714143U CN 202020020838 U CN202020020838 U CN 202020020838U CN 211714143 U CN211714143 U CN 211714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corrosive layer
trench structure
anticorrosive
anticorrosive co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08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翾
王华江
杜凯
毕凯
钟瑶
严卫军
胡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luestar Xinghuo Silic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Bluestar Xinghuo Silic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Bluestar Xinghuo Silic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Bluestar Xinghuo Silico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08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4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4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4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沟结构,其包括地基、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所述地基上形成有用于排液的沟道,在所述沟道内设置有第一防腐层;在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内壁安装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二防腐层。本实用新型的地沟结构包括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当第二防腐层渗漏时,酸碱液进入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之间的区域,避免了酸碱液渗漏污染水体的情况发生,而且通过渗漏到该区域内的酸碱液,也能够有效地检测第二防腐层的渗漏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地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沟结构,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化工厂酸性废水一般通过排水明沟进行排放,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明沟均是在水泥基础上安装防腐层。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酸碱液的腐蚀,会使得防腐层老化、破损,造成污水渗漏到水泥层,随后含酸性污水继续从水泥层渗出,最终流入到清水沟,造成整个水体偏酸,水质被污染。
而且,当发生渗漏后,排查渗漏也特别麻烦,很难准确定位渗漏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沟结构,其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沟结构,其包括地基、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
所述地基上形成有用于排液的沟道,在所述沟道内设置有第一防腐层;
在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内壁安装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二防腐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腐层与地基的沟道的内壁贴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沟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可选的,多个支撑块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腐层的上表面和第二防腐层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腐层的上表面和第二防腐层的下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隙为10~60mm。
可选的,所述第二防腐层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第二防腐层的上端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于第一防腐层的上端,并且使得设置有连接部的第一防腐层的侧壁和第二防腐层的侧壁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观察孔。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垂直于所述沟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内壁上,使得两个支撑块之间被隔离出一预定区域;所述观察孔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每一个预定区域对应至少一个观察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均采用环氧树脂制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地沟结构包括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当第二防腐层渗漏时,酸碱液进入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之间的区域,避免了酸碱液渗漏污染水体的情况发生,而且通过渗漏到该区域内的酸碱液,也能够有效地检测第二防腐层的渗漏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地基;2-第一防腐层;3-支撑块;4-第二防腐层;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沟结构,其包括地基1、第一防腐层2和第二防腐层4。
所述地基1采用水泥制作,并且所述地基1上形成有用于排液的沟道,在所述沟道内设置有第一防腐层2;其中,所述第一防腐层2与地基1的沟道的内壁贴合。
在所述第一防腐层2的内壁安装有支撑块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3沿所述沟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优选地,这些支撑块3可以被等间距设置。
在所述支撑块3上安装有第二防腐层4,所述第二防腐层4的横截面为U形,并使得所述第一防腐层2的上表面和第二防腐层4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优选地,所述预定间隙可以为10~60mm。
本实施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防腐层2和第二防腐层4均采用环氧树脂制备。
所述第二防腐层4的上端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连接部5连接于第一防腐层2的上端,并且使得设置有连接部4的第一防腐层2的侧壁和第二防腐层4的侧壁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优选地,所述预定间隙可以为10~60mm。
而且,为方便对渗漏点进行排查,所述连接部5上开设有观察孔,从而可以通过该观察孔向第一防腐层2和第二防腐层4之间放入PH试纸,能够及时发现第二防腐层4是否泄漏以及具体的泄漏位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3的垂直于所述沟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腐层2的内壁上,从而可以通过两个支撑块3隔离出一预定区域,当第二防腐层4发生渗漏时,渗漏的液体进入该预定区域,从而能够准确定位渗漏的位置;此时所述观察孔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每一个预定区域对应至少一个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地沟结构包括第一防腐层2和第二防腐层4,当第二防腐层4渗漏时,酸碱液进入第一防腐层2和第二防腐层4之间的区域,避免了酸碱液渗漏污染水体的情况发生,而且通过渗漏到该区域内的酸碱液,也能够有效地检测第二防腐层4的渗漏位置。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
所述地基上形成有用于排液的沟道,在所述沟道内设置有第一防腐层;
在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内壁安装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二防腐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层与地基的沟道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沟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块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层的上表面和第二防腐层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层的上表面和第二防腐层的下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隙为10~6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腐层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第二防腐层的上端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于第一防腐层的上端,并且使得设置有连接部的第一防腐层的侧壁和第二防腐层的侧壁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观察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垂直于所述沟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内壁上,使得两个支撑块之间被隔离出一预定区域;所述观察孔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每一个预定区域对应至少一个观察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均采用环氧树脂制备。
CN202020020838.8U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地沟结构 Active CN211714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0838.8U CN211714143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地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0838.8U CN211714143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地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4143U true CN211714143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0838.8U Active CN211714143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地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4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14143U (zh) 一种地沟结构
CN110258516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渗漏水检测与修复设备及方法
CN215669957U (zh) 一种地下室汽车坡道防渗漏结构
KR100779707B1 (ko) 콘크리트 저수조의 방수장치
KR20050101069A (ko) 맨홀 물막이로 발생된 수두차 및 가설수로를 이용한무동력 하수관거 물돌리기 공법 및 그 장치
CN213331181U (zh)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排水系统
KR20100042441A (ko) 지하연속벽의 유도방수구조
KR101000983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용 방수층
CN113622326A (zh) 涵洞变形缝渗漏水引排结构及对变形缝进行修复的方法
CN206468999U (zh) 一种自动检漏保温排水给水管
CN220396772U (zh) 一种房屋用止水机构
KR20170088714A (ko) 파형강관을 이용한 우수저류조
CN117848597A (zh) 一种核电站中和池检漏装置
CN214116886U (zh) 一种赤泥库的排水沟
CN111827364B (zh) 地下室结构底板渗漏分区点式防排结合的施工方法
CN109629892B (zh) 储热水池
CN219694468U (zh) 围堰水密实验工装
KR20210048127A (ko) 망사형 스텐 매립형 집수정과 폴리에틸렌시트를 이용한 지하저수조 바닥 방수방법
KR200413616Y1 (ko) 하수도, 상수도, 도로, 하천 제방 및 매립장 침출수 배수공사에 사용되는 관거 동파방지 매트 설치 구조
CN21271559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
CN220394796U (zh) 一种安装拦蓄盾的沉井
CN216640692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渗漏修复施工抗渗漏结构层
CN217442635U (zh) 一种具有消浪装置的临时验潮井
CN220814164U (zh) 一种可调式路面污水检查井装置
CN211285904U (zh) 一种城市规划市政用便于安装的排水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