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4263U -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4263U
CN211704263U CN201922454248.6U CN201922454248U CN211704263U CN 211704263 U CN211704263 U CN 211704263U CN 201922454248 U CN201922454248 U CN 201922454248U CN 211704263 U CN211704263 U CN 211704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
valve
air inlet
barrel section
safet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42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会仙
杨延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42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4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4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4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其中,浮子安全阀,包括:阀座,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浮子,可浮动地设置于阀座,浮子包括相对于阀座浮动的下沉位置、止开位置以及泄压位置,浮子位于下沉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浮子上浮至止开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互不连通,浮子上浮至泄压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子和安全阀容易漏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为保证密封和安全,相关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锅盖上通常会单独装有浮子阀和安全阀这两个部件。上述结构虽然能够保证电压力锅实现相关功能以及电压力锅的安全性,但是会导致生产工艺繁琐。由于生产工艺繁琐,因此可能会出现漏装现象,导致锅盖需要重新装配,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子和安全阀容易漏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子安全阀,包括:阀座,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浮子,可浮动地设置于阀座,浮子包括相对于阀座浮动的下沉位置、止开位置以及泄压位置,浮子位于下沉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浮子上浮至止开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互不连通,浮子上浮至泄压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浮子处于下沉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这样使得安装有浮子安全阀的烹饪器具的内腔能够与外界大气连通,使得内腔内的冷气能够快速排至外界大气;在浮子受到内腔内气体压力而上浮至止开位置时,进气口和排气口互不连通,保证内腔内有足够的压力,实现压力烹饪,此时若用户想要打开烹饪器具,浮子能够与烹饪器具的止开结构配合,以阻止烹饪器具被打开,保证上压时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如果内腔内的气体压力超出了安全值时,浮子能够继续上浮,使得进气口与排气口再次连通,这样内腔内的气体能够排至外界大气中,降低内腔内的压力,保证烹饪器具的安全性。上述结构使得浮子安全阀既能够实现浮子的止开、密封作用又能够实现安全阀的作用,将两个部件合二为一,一方面减少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漏装的危险,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阀座具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的连接处形成连接口,进气口设置于第一阀腔的腔壁上,排气口设置于第二阀腔的腔壁上,浮子安全阀还包括:密封件,可浮动地设置于阀座内,密封件包括抵接在阀座的连接口处的抵接位置以及离开连接口处的分离位置,浮子贯穿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浮子与密封件之间具有过流通道,在浮子位于下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通过过流通道连通,在浮子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浮子的一部分封堵过流通道,以使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互不连通,在浮子位于泄压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被浮子抵顶至分离位置,第一阀腔通过连接口与第二阀腔连通。上述结构简单,通过密封件、浮子以及通道的布置能够实现浮子位于个位置时的种不同的作用,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浮子安全阀还包括:弹性件,设置于密封件与阀座之间,密封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抵接位置,或者,浮子安全阀还包括:磁性件,设置于密封件与阀座之间,密封件在磁性件的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抵接位置。上述结构简单,不必设置其他驱动件,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密封件为具有内孔的密封片,浮子穿设在内孔内,内孔的内壁与浮子的侧壁之间的通道形成过流通道。上述结构在保证过流通道面积的情况下使得浮子安全阀整体体积较小,从而利于小型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阀座具有与密封片抵接的抵接面,密封片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片主体以及贴设在密封片主体的远离抵接面一侧的垫片。上述结构使得密封片在受到浮子抵顶时变形量较小,一方面避免出现浮子挤压密封片导致浮子由密封片的内孔内脱出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避免浮子到达泄压位置时,密封片的边沿处仍与抵接面抵接,导致泄压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浮子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杆体的侧壁上的凸起,凸起位于第一阀腔内,在浮子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凸起与密封件的靠近第一阀腔的表面抵接以封堵过流通道。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
进一步地,浮子包括止开端以及位于止开端相对的另一侧的进气端,进气端由进气口穿出,进气端设置有与第一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上述结构使得用于冷气排出的通道的截面较大,从而便于烹饪器具的内腔内的冷气快速排至外界大气。
进一步地,阀座包括座体本体以及端盖,座体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端盖盖设于第二筒段的远离第一筒段的开口处,第一筒段内形成第一阀腔,第二筒段内形成第二阀腔,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气口设置于端盖上,其中,排气口还包括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口设置于第二筒段的侧壁上,和/或,第二筒段的侧壁在第一筒段至第二筒段的方向上逐渐向外扩张。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快速泄压的目的。
进一步地,阀座包括座体本体以及端盖,座体本体包括第一筒段、内径大于第一筒段的第二筒段以及连接第一筒段与第二筒段的连接台,第一筒段内的空腔形成第一阀腔,第二筒段内的空腔形成第二阀腔,连接台的内孔形成连接口,密封件设置于第二阀腔内,在密封件位于抵接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与连接台抵接,第一筒段包括筒侧壁以及筒底壁,进气口设置于筒底壁上,上述阀座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浮子穿设于端盖和密封件上并由筒底壁上的进气口穿出,浮子的穿出于进气口的端部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第一阀腔连通,第一筒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限位凸筋,限位凸筋能够与浮子的侧壁止挡配合。上述结构使得浮子能够沿预设方向移动。进气通道的出口与相邻两个限位凸筋之间的通道相对,密封件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弹簧。上述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包括:盖体本体;浮子安全阀,设置于盖体本体上,浮子安全阀为上述的浮子安全阀;止开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在浮子安全阀的浮子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浮子能够止挡止开结构以限制止开结构运动。由于上述浮子安全阀具有降低漏装危险、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盖体也具有上述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盖体为上述的盖体。由于上述盖体具有降低漏装危险、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子安全阀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浮子安全阀的浮子位于下沉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浮子安全阀的浮子位于止开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浮子安全阀的浮子位于泄压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浮子安全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子安全阀的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盖体的浮子位于止开位置时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图7的盖体的浮子位于下沉位置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过流通道;2、通道;10、阀座;11、进气口;12、排气口;121、第一排气口;122、第二排气口;13、第一阀腔;14、第二阀腔;15、连接口;16、座体本体;161、第一筒段;162、第二筒段;163、连接台;164、抵接面;165、筒侧壁;166、筒底壁;167、限位凸筋;17、端盖;20、浮子;21、杆体;211、止开端;212、进气端;213、进气通道;214、出口;215、第一杆段;216、第二杆段;22、凸起;30、密封件;311、密封片主体;312、垫片;40、弹性件;50、盖体本体;60、浮子安全阀;70、止开结构;71、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浮子安全阀包括阀座10以及浮子20。其中,阀座10设置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浮子20可浮动地设置于阀座10,浮子20包括相对于阀座10浮动的下沉位置、止开位置以及泄压位置,浮子20位于下沉位置时,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连通,浮子20上浮至止开位置时,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互不连通,浮子20上浮至泄压位置时,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连通。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在浮子处于下沉位置时,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连通,这样使得安装有浮子安全阀的烹饪器具的内腔能够与外界大气连通,使得内腔内的冷气能够快速排至外界大气;在浮子受到内腔内气体压力而上浮至止开位置时,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互不连通,保证内腔内有足够的压力,实现压力烹饪,此时若用户想要打开烹饪器具,浮子能够与烹饪器具的止开结构配合,以阻止烹饪器具被打开,保证上压时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如果内腔内的气体压力超出了安全值时,浮子20能够继续上浮,使得进气口11与排气口12再次连通,这样内腔内的气体能够排至外界大气中,降低内腔内的压力,保证烹饪器具的安全性。上述结构使得浮子安全阀既能够实现浮子的止开、密封作用又能够实现安全阀的作用,将两个部件合二为一,一方面减少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漏装的危险,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20的下端具有进气通道213,在浮子位于下沉位置时,进气口11通过进气通道213与排气口12连通,上述结构使得用于冷气排出的通道的截面较大,从而便于烹饪器具的内腔内的冷气快速排至外界大气。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阀座10具有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14,第一阀腔13与第二阀腔14的连接处形成连接口15,进气口11设置于第一阀腔13的腔壁上,排气口12设置于第二阀腔14的腔壁上,浮子安全阀还包括:密封件30,密封件30可浮动地设置于阀座10内,密封件30包括抵接在阀座10的连接口15处的抵接位置以及离开连接口15处的分离位置,浮子20贯穿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14,浮子20与密封件30之间具有过流通道1,如图2所示,在浮子20位于下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阀腔13与第二阀腔14通过过流通道1连通,气体能够依次经过进气口11、第一阀腔13、过流通道1、第二阀腔14最终由排气口12排至外界大气。如图3所示,在浮子20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浮子20的一部分封堵过流通道1,此时,经过进气口11进入第一阀腔13的气体将被浮子20止挡而无法进入过流通道1,使得第一阀腔13与第二阀腔14互不连通,进而使得无气体由排气口12排出,使得烹饪器具的内腔能够保持密封。由于此时浮子20被顶起,因此当用户在该状态下开盖时,浮子会与止开结构干涉而无法开盖,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如图4所示,在浮子20位于泄压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30被浮子20抵顶至分离位置,此时,连接口15被整体打开,经过进气口11进入第一阀腔13的气体将通过连接口15进入第二阀腔14内,最终由排气口12排出,以实现烹饪器具的内腔泄压的目的,防止内腔内压力过高,保证烹饪器具的安全性。上述结构简单,通过密封件、浮子以及通道的布置能够实现浮子位于3个位置时的3种不同的作用,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安全阀还包括:弹性件40,设置于密封件30与阀座10之间,密封件30在弹性件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抵接位置。具体地,当浮子20受到的气体压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时,浮子20将开始上浮,并与密封件30抵接,浮子20保持在止开位置。而当烹饪器具的内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安全值时,浮子20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将克服弹性件40的弹力以及浮子20自身的重力继续向上移动以打开连接口15,实现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再次沟通,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上述结构简单,不必设置其他驱动件,成本低廉。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浮子安全阀可以不设置弹性件40,具体地,浮子安全阀还包括:磁性件,磁性件设置于密封件30与阀座10之间,密封件30在磁性件的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抵接位置。当浮子20受到的气体压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时,浮子20将开始上浮,并与密封件30抵接,浮子20保持在止开位置。而当烹饪器具的内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安全值时,浮子20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将克服磁性件的磁性力以及浮子20自身的重力继续向上移动以打开连接口15,实现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的再次沟通,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磁性件可以包括设置于密封件30上的第一磁块以及设置于阀座10的与密封件30抵接的抵接面上的第二磁块,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引;或者,磁性件可以包括设置于密封件30上的第三磁块以及设置于阀座10的远离密封件30的端面上的第四磁块,第三磁块与第四磁块相斥,密封件30在磁性斥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抵接位置。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密封件30为具有内孔的密封片,浮子20穿设在内孔内,内孔的内壁与浮子20的侧壁之间的通道形成过流通道1。上述结构在保证过流通道1面积的情况下使得浮子安全阀整体体积较小,从而利于小型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阀座10具有与密封片抵接的抵接面164,密封片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片主体311以及贴设在密封片主体311的远离抵接面164一侧的垫片312。上述结构使得密封片在受到浮子抵顶时变形量较小,一方面避免出现浮子20挤压密封片导致浮子20由密封片的内孔内脱出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避免浮子20到达泄压位置时,密封片的边沿处仍与抵接面164抵接,导致泄压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20包括杆体21以及设置于杆体21的侧壁上的凸起22,凸起22位于第一阀腔13内,在浮子20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凸起22与密封件30的靠近第一阀腔13的表面抵接以封堵过流通道1。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20包括止开端211以及位于止开端211相对的另一侧的进气端212,进气端212由进气口11穿出,进气端212设置有与第一阀腔13连通的进气通道213。上述结构使得用于冷气排出的通道的截面较大,从而便于烹饪器具的内腔内的冷气快速排至外界大气。
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进气端212设置有与浮子20的轴线平行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与第一进气孔垂直的多个第二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的出气口位于凸起22的侧壁上。第一进气孔与第二进气孔内的通道形成上述进气通道213。上述结构使得即便多个第二进气孔中的一个被气体中携带的食物残渣封堵,气体也能够由其他第二进气孔进入第一阀腔13内。上述结构保证浮子安全阀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阀座10包括座体本体16以及端盖17,座体本体1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筒段161和第二筒段162,端盖17盖设于第二筒段162的远离第一筒段161的开口处,第一筒段161内形成第一阀腔13,第二筒段162内形成第二阀腔14,排气口12包括第一排气口121,第一排气口121设置于端盖17上,其中,排气口12还包括第二排气口122,第二排气口122设置于第二筒段162的侧壁上。具体地,在浮子20位于泄压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30被浮子20抵顶至分离位置,此时,连接口15被整体打开,经过进气口11进入第一阀腔13的气体将通过连接口15进入第二阀腔14内。进入第二阀腔14内的部分气体将由第二排气口122排出,另一部分气体将由顶部第一排气口121排出。上述结构增加排气口,能够实现快速泄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一中,座体本体16以及端盖17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调节端盖17与座体本体16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弹性件40的弹力大小,进而控制安全压力的大小,此装置在该基础上实现安全压力可调。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阀座10包括座体本体16以及端盖17,座体本体16包括第一筒段161、内径大于第一筒段161的第二筒段162以及连接第一筒段161与第二筒段162的连接台163,第一筒段161内的空腔形成第一阀腔13,第二筒段162内的空腔形成第二阀腔14,连接台163的内孔形成连接口15,密封件30设置于第二阀腔14内,在密封件30位于抵接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30与连接台163抵接,第一筒段161包括筒侧壁165以及筒底壁166,进气口11设置于筒底壁166上。上述阀座10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20穿设于端盖17和密封件30上并由筒底壁166上的进气口11穿出,浮子20的能够穿出于进气口11的端部设置有进气通道213,进气通道213与第一阀腔13连通,第一筒段16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限位凸筋167,限位凸筋167能够与浮子20的侧壁止挡配合,以使浮子20能够沿预设方向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进气通道213的出口214与相邻两个限位凸筋167之间的通道2相对,上述结构避免由进气通道213进入的气体被限位凸筋167止挡而无法进入第一阀腔13内。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弹性件40为弹簧,弹簧设置在密封件30与端盖17之间。上述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的浮子安全阀与实施例一的浮子安全阀的区别在于第二筒段162的侧壁的形状,具体地,在实施例二中,第二筒段162的侧壁在第一筒段161至第二筒段162的方向上逐渐向外扩张。上述结构同样能够起到快速泄压的目的。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筒段162的侧壁既可在第一筒段161至第二筒段162的方向上逐渐向外扩张,又可设置第二排气口。
如图7至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盖体,根据本申请的盖体的实施例包括:盖体本体50、浮子安全阀60以及止开结构70。其中,浮子安全阀60设置于盖体本体50上,浮子安全阀60为上述的浮子安全阀。止开结构70可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50上,在浮子安全阀60的浮子20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浮子20能够止挡止开结构70以限制止开结构70运动。由于上述浮子安全阀具有降低漏装危险、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盖体也具有上述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浮子安全阀60铆接在盖体本体50上。上述安装方式简单,且密封性好。
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杆体21包括第一杆段215以及第二杆段216,其中,凸起22设置于第二杆段216上,第一杆段215的外径小于第二杆段216的外径,止开结构70上设置有配合孔71,配合孔71的内径略大于第二杆段216的外径,在浮子20位于下沉位置时,第一杆段215位于配合孔71内,止开结构70仍能够运动,在浮子20位于止开位置时,第二杆段216上浮至配合孔71内,当止开结构70具有移动趋势时,第二杆段216将与配合孔71的孔壁抵接,以阻止止开结构70运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包括:器具本体以及盖体,其中,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盖体为上述的盖体。由于上述盖体具有降低漏装危险、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0),设置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
浮子(20),可浮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座(10),所述浮子(20)包括相对于所述阀座(10)浮动的下沉位置、止开位置以及泄压位置,所述浮子(20)位于所述下沉位置时,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排气口(12)连通,所述浮子(20)上浮至所述止开位置时,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排气口(12)互不连通,所述浮子(20)上浮至所述泄压位置时,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排气口(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具有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14),所述第一阀腔(13)与所述第二阀腔(14)的连接处形成连接口(15),所述进气口(11)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腔(13)的腔壁上,所述排气口(12)设置于所述第二阀腔(14)的腔壁上,所述浮子安全阀还包括:
密封件(30),可浮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座(10)内,所述密封件(30)包括抵接在所述阀座(10)的所述连接口(15)处的抵接位置以及离开所述连接口(15)处的分离位置,所述浮子(20)贯穿所述第一阀腔(13)和所述第二阀腔(14),所述浮子(20)与所述密封件(30)之间具有过流通道(1),在所述浮子(20)位于所述下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腔(13)与所述第二阀腔(14)通过所述过流通道(1)连通,在所述浮子(20)位于所述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浮子(20)的一部分封堵所述过流通道(1),以使所述第一阀腔(13)与所述第二阀腔(14)互不连通,在所述浮子(20)位于所述泄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30)被所述浮子(20)抵顶至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一阀腔(13)通过所述连接口(15)与所述第二阀腔(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安全阀还包括:
弹性件(40),设置于所述密封件(30)与所述阀座(10)之间,所述密封件(30)在所述弹性件(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所述抵接位置,或者,
所述浮子安全阀还包括:
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密封件(30)与所述阀座(10)之间,所述密封件(30)在所述磁性件的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在所述抵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0)为具有内孔的密封片,所述浮子(20)穿设在所述内孔内,所述内孔的内壁与所述浮子(20)的侧壁之间的通道形成所述过流通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具有与所述密封片抵接的抵接面(164),所述密封片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片主体(311)以及贴设在所述密封片主体(311)的远离所述抵接面(164)一侧的垫片(3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0)包括杆体(21)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21)的侧壁上的凸起(22),所述凸起(22)位于所述第一阀腔(13)内,在所述浮子(20)位于所述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凸起(22)与所述密封件(30)的靠近所述第一阀腔(13)的表面抵接以封堵所述过流通道(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0)包括止开端(211)以及位于所述止开端(211)相对的另一侧的进气端(212),所述进气端(212)由所述进气口(11)穿出,所述进气端(21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阀腔(13)连通的进气通道(2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包括座体本体(16)以及端盖(17),所述座体本体(1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筒段(161)和第二筒段(162),所述端盖(17)盖设于所述第二筒段(162)的远离所述第一筒段(161)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筒段(161)内形成所述第一阀腔(13),所述第二筒段(162)内形成所述第二阀腔(14),所述排气口(12)包括第一排气口(121),所述第一排气口(121)设置于所述端盖(17)上,
其中,所述排气口(12)还包括第二排气口(122),所述第二排气口(122)设置于所述第二筒段(162)的侧壁上,和/或,所述第二筒段(162)的侧壁在所述第一筒段(161)至所述第二筒段(162)的方向上逐渐向外扩张。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子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包括座体本体(16)以及端盖(17),所述座体本体(16)包括第一筒段(161)、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筒段(161)的第二筒段(16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段(161)与所述第二筒段(162)的连接台(163),所述第一筒段(161)内的空腔形成所述第一阀腔(13),所述第二筒段(162)内的空腔形成所述第二阀腔(14),所述连接台(163)的内孔形成所述连接口(15),所述密封件(30)设置于所述第二阀腔(14)内,在所述密封件(30)位于所述抵接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30)与所述连接台(163)抵接,所述第一筒段(161)包括筒侧壁(165)以及筒底壁(166),所述进气口(11)设置于所述筒底壁(166)上,所述浮子(20)穿设于所述端盖(17)和所述密封件(30)上并由所述筒底壁(166)上的进气口(11)穿出,所述浮子(20)的穿出于所述进气口(11)的端部设置有进气通道(213),所述进气通道(213)与所述第一阀腔(13)连通,所述第一筒段(16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限位凸筋(167),所述限位凸筋(167)能够与所述浮子(20)的侧壁止挡配合,所述进气通道(213)的出口(214)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凸筋(167)之间的通道(2)相对,所述密封件(30)与所述端盖(17)之间设置有弹簧。
10.一种盖体,包括:
盖体本体(50);
浮子安全阀(6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5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安全阀(60)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子安全阀;
止开结构(7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50)上,在所述浮子安全阀(60)的浮子(20)位于止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浮子(20)能够止挡所述止开结构(70)以限制所述止开结构(70)运动。
1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器具本体;
盖体,盖设于所述器具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体。
CN201922454248.6U 2019-12-26 2019-12-26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704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4248.6U CN211704263U (zh) 2019-12-26 2019-12-26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4248.6U CN211704263U (zh) 2019-12-26 2019-12-26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4263U true CN211704263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4248.6U Active CN211704263U (zh) 2019-12-26 2019-12-26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4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3246B2 (en) Vacuum fresh-keeping cover
EP2889520A1 (en) Moving iron core assembly a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using same
CN211704263U (zh) 浮子安全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EP4360514A1 (en) Pressure cooker having negative pressure vacuum state
CN203244264U (zh) 压力锅限压阀
CN112043155B (zh) 烹饪器具
CN216822889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锅具
CN211911300U (zh) 一种限压阀及微压力锅
WO2023016066A1 (zh) 烹饪器具
CN210582228U (zh) 烹饪器具的排气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7940564U (zh) 结构改进的保温杯
CN212186151U (zh) 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0859926U (zh) 一种单向阀及发动机总成
CN211066219U (zh) 一种多蒸室烹饪器皿、蒸制器具、及蒸箱
CN212015294U (zh) 一种浮子阀及其锅盖
CN210673073U (zh) 烹饪器具
CN210582153U (zh) 限压阀、盖及烹饪器具
CN208876069U (zh) 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CN221044800U (zh) 烹饪腔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6364720U (zh) 一种阀门、容器盖及容器
CN211408613U (zh) 限压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10582151U (zh) 止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733446U (zh) 一种防吸胆的烹饪器具
CN213371345U (zh) 陶锅组件及电炖锅
CN218889543U (zh) 一种压力锅的锅盖及其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