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9938U -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9938U
CN211699938U CN202020437849.6U CN202020437849U CN211699938U CN 211699938 U CN211699938 U CN 211699938U CN 202020437849 U CN202020437849 U CN 202020437849U CN 211699938 U CN211699938 U CN 211699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necting pipe
cooler
pipeline
electr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78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良
闫睿智
周仕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BEA Smart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fang Tbe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fang Tbe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fang Tbe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78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9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9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9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海上联接变具有储油柜、变压器以及冷却器,排油装置包括储油柜排油管路和冷却器排油管路,储油柜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冷却器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储油柜排油管路和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上分别设有泄漏监测仪;储油柜排油管路的第一联管一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另一端依次接有第一电动阀、第二联管、第二电动阀以及第三联管,第三联管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排油原理,不使用油泵,减少故障点;对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同时进行排油,排油时间短,有利于防止火灾扩大。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制造技术,具体为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引起变压器火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应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情。
变压器大多是油浸自然冷却式。变压器油是石油的一种产品,闪点约为140℃,并易蒸发燃烧。如果变压器油大量流入火灾区域,将引发更大的损失;但海上换流站无人值守,消防难度更大,且海上平台造价极高,火灾扩散损失远大于陆上变电站。通过进行相关试验证明,排油可减少火灾损失,当海上变电站的联接变发生火灾时,将联接变本体、冷却器及储油柜内的变压器油高效、稳定排出,可有效降低火灾扩大的风险,大大减少平台损失。因此有必要为海上换流站配置排油装置,而目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海上联接变(海上柔性直流联接变压器)事故排油装置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海上换流站现场无人值守、火灾消防难度大、没有排油设施、无法进行变压器人工排油操作等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远程操作、有效降低火灾扩大风险的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海上联接变具有储油柜、变压器以及冷却器,包括储油柜排油管路和冷却器排油管路,其中储油柜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冷却器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储油柜排油管路和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上分别设有泄漏监测仪。
储油柜排油管路包括第一~三联管以及第一、二电动阀,其中第一联管一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另一端依次接有第一电动阀、第二联管、第二电动阀以及第三联管,第三联管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在第一、二电动阀的出口侧联管上分别配置第一、二泄漏监测仪。
冷却器排油管路包括第四~八联管以及第三~四电动阀,其中第四联管一端与变压器本体排油口相连,另一端经第三电动阀、第五联管、第四电动阀及第六联管与集油坑连通;第七联管一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另一端经第五电动阀、第八联管、第六电动阀汇入联管;第四联管上安装第三、四截止,第三~四电动阀出口侧联管上分别配置有第三、四泄漏监测仪;第七联管上安装第五~六截止阀,第五~六电动阀出口侧分别配有第五、六泄漏监测仪。
第一~二电动阀、第三~六电动阀外均设有防火外壳,防火外壳包括第一~三壳罩,其中,第一~二壳罩通过搭扣对接,形成只有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第三壳罩与第一~二壳罩底部通过搭扣对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第一~二壳罩对接处一侧设有可使电动阀操作手轮外露的孔;一~二壳罩底部与第三壳罩31对接后,形成两个可穿置联管的预留圆孔。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断流电动阀,其安装于储油柜与变压器之间的油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排油原理,不使用油泵,减少故障点;对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同时进行排油,排油时间短,有利于防止火灾扩大。
2.本实用新型排油装置中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均采用两个电动阀串联,防止误动的方案,同时本排油装置断流电动阀在发生火灾时关闭,阻止储油柜内的油继续流入变压器本体,可靠性高;排油装置配备泄漏监测仪,如电动阀出现渗漏,泄漏监测仪会给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故障反馈及时有效。
3.本实用新型对电动阀配备防火壳,根据电动阀形状开模制造,占用空间最小,可实现紧凑空间安装;防火壳采用阻燃受热膨胀型环氧树脂,整体重量轻,无须单独托架,易于安装维护;在保证防火效果的前提下,将操作手轮外露,便于检修时手动操作。本实用新型配备管道支撑架,实现对电动阀及管道重量的支撑;
4.本实用新型在海上换流站发生火灾时,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启动,将海上联接变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内的油通过排油装置排出至集油坑,解决了由于海上联接变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排油不便,变压器油大量流入火灾区域,引发更大损失的问题,在海上换流站等无人值守的电站、换流站以及其他大型变压器室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与变压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油柜排油管路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阀防火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A为储油柜,B为断流电动阀,C为变压器,D为冷却器,E为储油柜排油管路,F为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1、2为第一、二截止阀,3~5为第一~三联管,6为第一电动阀,7为第二电动阀,8为第一托架,9、10为第一、二泄漏监测仪,11~14为第三~六截止阀,15为第二托架,16~19为第三~六泄漏监测仪,20~24为第四~八联管,25~28为第三~六电动阀,29~31为第一~三电动阀防火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海上联接变具有储油柜A、变压器C以及冷却器D,还包括储油柜排油管路和冷却器排油管路,其中储油柜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冷却器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储油柜排油管路和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上分别设有泄漏监测仪;储油柜排油管路和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中通过托架安装在海上平台上;还设有断流电动阀B,其安装于储油柜与变压器之间的油管路上。
如图2所示,储油柜排油管路包括第一~三联管3~5以及第一、二电动阀6、7,其中第一联管3一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另一端依次接有第一电动阀6、第二联管4、第二电动阀7以及第三联管5,第三联管5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在第一、二电动阀6、7的出口侧联管上分别配置第一、二泄漏监测仪9、10。
如图3~4所示,冷却器排油管路包括第四~八联管20~24以及第三~四电动阀25~26,其中第四联管20一端与变压器本体排油口相连,另一端经第三电动阀25、第五联管21、第四电动阀26及第六联管22与集油坑连通;第七联管23一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另一端经第五电动阀27、第八联管24、第六电动阀28汇入联管22;第四联管20上安装第三、四截止阀11、12,第三~四电动阀25~26出口侧联管上分别配置有第三、四泄漏监测仪16、18;第七联管23上安装第五~六截止阀13~14,第五~六电动阀27~28出口侧分别配有第五、六泄漏监测仪17、19。
如图5所示,第一~二电动阀6~7、第三~六电动阀25~28外均设有防火外壳,防火外壳包括第一~三壳罩,其中,第一~二壳罩29~30通过搭扣对接,形成只有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第三壳罩31与第一~二壳罩29~30底部通过搭扣对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第一~二壳罩29~30对接处一侧设有可使电动阀操作手轮外露的孔;一~二壳罩29~30底部与第三壳罩31对接后,形成两个可穿置联管的预留圆孔。
储油柜排油管路和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安装于变压器侧边。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六电动阀6~7、25~28,配备了防火外壳,确保火灾发生时的高温工况下,电动阀能够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完成排油过程。防火外壳采用膨胀型阻燃环氧树脂,即隔热又阻燃。整体重量轻,无须单独托架,易于安装维护;防火壳之间使用搭扣安装,安装后操作手轮外露。
本实用新型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本实用新型处于非排油状态,即断流电动阀B处于常开状态,确保储油柜A与变压器C之间油路的畅通;第一~六电动阀6~7、25~28处于常闭状态,防止储油柜A、变压器C及冷却器D中的油进入集油坑。第一~六泄漏监测仪9~10、16~19分别监测第一~六电动阀6~7、25~28的常闭状态,如产生泄漏,各泄漏监测仪会向远程控制装置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当变压器发生火灾时,排油装置发出信号,由远程控制装置控制排油装置进入排油状态;首先断流电动阀B闭合,阻止储油柜A中的油继续流入变压器B本体,同时第一~六电动阀6~7,25~28打开,储油柜A、变压器B及冷却器D中的变压器油通过重力作用,自然排入到集油坑中。
当进行周期检修时,可打开第一~六截止阀1~2、11~14对管路系统进行排油及抽真空操作。
本排油装置适用于海上联接变排油系统,采用自然排油原理,不使用油泵,减少故障点;对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分别进行排油,排油时间短,有利于防止火灾扩大;每路排油管路均采用两个电动阀串联,防止误动,可靠性高;为每个电动阀配备防火壳,确保高温情况下电动阀的正常动作;在海上换流站发生火灾时,通过远方控制排油装置启动,将海上联接变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内的油通过排油装置排出至集油坑,解决了由于海上联接变储油柜、本体及冷却器排油不便,变压器油大量流入火灾区域,引发更大损失的问题,在海上换流站等无人值守的电站、换流站以及其他大型变压器室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Claims (5)

1.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海上联接变具有储油柜、变压器以及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柜排油管路和冷却器排油管路,其中储油柜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冷却器排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储油柜排油管路和本体及冷却器排油管路上分别设有泄漏监测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油柜排油管路包括第一~三联管以及第一、二电动阀,其中第一联管一端与储油柜排油口相连,另一端依次接有第一电动阀、第二联管、第二电动阀以及第三联管,第三联管出口端与集油坑连通;在第一、二电动阀的出口侧联管上分别配置第一、二泄漏监测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器排油管路包括第四~八联管以及第三~四电动阀,其中第四联管一端与变压器本体排油口相连,另一端经第三电动阀、第五联管、第四电动阀及第六联管与集油坑连通;第七联管一端与冷却器排油口相连,另一端经第五电动阀、第八联管、第六电动阀汇入联管;第四联管上安装第三、四截止,第三~四电动阀出口侧联管上分别配置有第三、四泄漏监测仪;第七联管上安装第五~六截止阀,第五~六电动阀出口侧分别配有第五、六泄漏监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电动阀、第三~六电动阀外均设有防火外壳,防火外壳包括第一~三壳罩,其中,第一~二壳罩通过搭扣对接,形成只有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第三壳罩与第一~二壳罩底部通过搭扣对接,形成封闭的长方体结构;第一~二壳罩对接处一侧设有可使电动阀操作手轮外露的孔;一~二壳罩底部与第三壳罩31对接后,形成两个可穿置联管的预留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断流电动阀,其安装于储油柜与变压器之间的油管路上。
CN202020437849.6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Active CN211699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7849.6U CN211699938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7849.6U CN211699938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9938U true CN211699938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7849.6U Active CN211699938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9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3112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压力保护充氮灭火装置
CN207380568U (zh) 一种水箱或水池防溢流自动控制装置
CN112290532B (zh)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
RU2615973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газового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двуокиси углерода
CN108607175B (zh) 一种组合分配防拒动防误动防爆防潮排油注氮灭火装置
CN104721992B (zh) 组合分配式排油充氮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
CN211699938U (zh) 一种海上联接变事故排油装置
CN111403154A (zh) 一种变压器本体快速排油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272009U (zh) 一种变压器事故油枕排油装置
CN111701166B (zh) 基于时序控制的特高压换流站综合消防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2491235U (zh) 特高压换流站综合消防控制系统
CN210516421U (zh) 一种变压器事故本体排油装置
US20230178865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unit and battery cluster
CN216653185U (zh) 消防系统和储能系统
CN211659120U (zh) 一种灭火管路与变压器断开消防联动排油-注氮灭火装置
CN211788530U (zh) 一种变压器本体快速排油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4795204B (zh) 一种内置式油浸式变压器注氮装置
CN209000693U (zh) 一种具有排油防爆注氮灭火装置接口的油浸式变压器
CN219958732U (zh) 油浸变压器排油注氮灭火装置
CN111403153A (zh) 变压器储油柜快速断流和排油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6986163U (zh) 一种冬季施工消防设施启动装置
CN114023537B (zh) 特高压电气装置的排油设备及方法
CN220186545U (zh) 一种高温堆变频器漏液排放系统
CN215175985U (zh) 一种电加热锅炉系统
CN220041969U (zh) 储能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2, Kaifa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BEA Smart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2, Kaifa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FANG TBE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LTD.